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尼麦角林联合加兰他敏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6年3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180例轻中度VD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尼麦角林组、加兰他敏组和联合治疗组(接受尼麦角林+加兰他敏),观察各组治疗8周、16周、24周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血常规异常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16周、24周后三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8周<16周<24周,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8周、16周、24周后,联合治疗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显著升高,且8周<16周<24周,治疗16周、24周后尼麦角林组和加兰他敏组MMSE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24周的显著高于16周;治疗24周后三组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与尼麦角林组、加兰他敏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8周、16周、24周后ADLS评分[24周:(51.05±6.00)分比(51.67±6.06)分比(56.00±5.53)分]依次显著升高,治疗24周后血清AchE[(60.91±2.45)ng/ml比(60.76±2.51)ng/ml比(59.28±2.30)n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1)。三组治疗24周后TESS评分、血常规异常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加兰他敏能更显著地改善轻中度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AchE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与西坦类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通过检索自1996年1月至2016年1月各大中英文数据库,对所有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评价及筛选,从最终纳入的研究中提取数据资料,使用Stata/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选取8篇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共646例患者,实验组319例,对照组327例。实验组予以尼麦角林,对照组予以西坦类药物治疗。相比于奥拉西坦,尼麦角林可显著提升VD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与阿尼西坦和吡拉西坦相比,尼麦角林可显著提升VD患者MMSE评分,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无显著改变;结论与西坦类药物相比,使用尼麦角林治疗VD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血管性痴呆(VD)认知症状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有三个方面,脑血管病治疗,康复治疗和对记忆障碍的治疗.就是针对疾病原因,减缓疾病的发展和认知症状的改善等几个方面[1,2].现阶段药物治疗限于改善脑血液循环的药物,促进脑能量代谢药物,以及增加胆碱能作用的药物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等[2].石杉碱甲作为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应用临床多年,疗效肯定[3,4].本文观察尼麦角林对VD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尼麦角林与茴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研究尼麦角林(Nicergoline)与茴拉西坦(Aniracetam)治疗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入选120例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60例,给予尼麦角林30mg/次,2次/d;茴拉西坦组60例,给予茴拉西坦200mg/次,2次/d,疗程均为12周,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临床综合调查表(CGI)为评价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际可评估病例11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WMS、SI、ADL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尼麦角林组疗效均优于茴拉西坦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尼麦角林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其疗效优于茴拉西坦,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4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和尼麦角林片;对照组32例,服用尼麦角林片。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总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尼麦角林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VD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制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银杏叶制剂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 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 ,随机分为银杏叶制剂金纳多治疗组与脑复康对照组 ,全部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 3、6月 ,分别测试其智能及社会功能状态 ,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社会功能活动检查量表 (FAQ)。  结果  治疗 3月和 6月后 ,治疗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FAQ评分于治疗 6月后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银杏叶制剂能持续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及社会功能 ,能延缓痴呆的发展 ,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1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性痴呆 (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 ,其发病率仅次于Alzheimer病。我科自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用银杏叶提取物 (extractofGinkgobiloba ,EGb)金纳多(EGb76 1)治疗VD 118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EGb76 1治疗组 (A组 ) 118例 ,男 76例 ,女 42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年龄 6 7.8岁 ;病程 0 .5~ 8年 ,平均1.8年。常规治疗组 (B组 ) 80例 ,男 5 1例 ,女 2 9例 ,年龄 6 0~ 87岁 ,平均年龄 6 6 .9岁 ;病程 0 .5~ 7年 ,平均 1.7年。方法 :(1)A组给予金纳多 70…  相似文献   

8.
目的 验证尼麦角林 (乐喜林 )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分层随机、阳性药物 (脑通 )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选择 15 0例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主要评价指标为精神认知能力 (CCSE)和社会活动功能 (FAQ)以及CCI指数 (CCSE +FAQ) ,次要评价指标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疗效指数。 结果 CCSE评分由治疗前的 (16 85± 5 2 3)分提高到治疗后的(2 0 6 1± 5 2 6 )分 ,FAQ评分由治疗前的 (14 77± 5 93)分提高到治疗后的 (18 74± 6 12 )分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CCI指数由治疗前 31 6 2± 10 96提高到治疗后 39 35± 11 13(P <0 0 1) ;全血低切黏度由 7 0 7± 2 6 5下降到 6 0 8± 3 2 2、红细胞压积由 (4 3 4 7± 4 30 )下降到 (4 0 82± 3 93) %、血浆比黏度由 1 91± 0 38下降到 1 78± 0 30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通过阳性药物 (脑通 )对照 ,结果表明国产尼麦角林和进口尼麦角林对血液流变学和认知功能方面具有相同的功效 ,对认知功能障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6 %和 70 %。 结论 乐喜林是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高效、安全的药物 ,与进口尼麦角林具有相同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72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均口服尼麦角林10mg,3次/d,连续用药2~6周,用药前后均进行头痛程度积分。结果治疗前后头痛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总有效率为88.9%。结论尼麦角林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方法:将68例CTS患者随机分为2组,尼麦角林组给予尼麦角林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地巴唑组给予地巴唑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4、1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尼麦角林组治疗后4周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和功能评分(FS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12周时其效果更为明显(P〈0.05),与地巴唑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电生理指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尤其以环指正中、尺神经感觉潜伏期差值恢复最显著。结论:尼麦角林联合皮质类固醇能有效改善轻中度CTS临床症状和电生理指标,并取得持久的缓解。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痴呆11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王岭  李从真 《山东医药》2001,41(19):48-49
痴呆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 ,血管性痴呆 (VD)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 ,其发病率仅次于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病 )。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0月 ,我们采用银杏叶提取物 (EGb76 1)治疗 VD患者 11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 198例 VD患者 ,均符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Alzheimer病诊断和治疗中心制订的 VD诊断标准 ,均有 CT或 MRI检查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18例 ,男76例 ,女 42例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6 7.8± 6 .5岁 ;其中多发梗死性痴呆 (MID) 82例 ,大面积脑梗死性痴呆 12例 ,皮层下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尼麦角林注射液8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0天;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400m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P〈0.05);全血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比粘度的变化也优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尼麦角林注射液8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0天;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400m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P<0.05);全血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浆比粘度的变化也优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4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智能障碍综合征,脑卒中是其主要病因。近年来我们采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VD患者4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再根据造模后断头取脑时间将每组24只大鼠随机分为3小组,即7、14和21d组。用跳台实验和穿梭厢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并用HE染色检查大鼠海马的缺血程度。结果跳台实验和穿梭厢实验中,VaD模型组大鼠的电击次数、电击时间、潜伏期及主动逃避时间与干预组、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跳台实验中,干预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大鼠前后两次跳台实验的电击次数和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前后两次跳台实验的电击次数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保护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改善其智能,可能具有预防脑卒中患者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天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天智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同时口服喜得镇;对照组口服喜得镇治疗,每次1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评定量表评分、临床症状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天智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患者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试验组给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比较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MMSE、Mo CA、WMS评分均有所提高,P300潜伏期较前有所缩短(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MMSE、Mo CA、WMS评分均有所提高,P300潜伏期有所缩短。结论采用尼麦角林联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有所改善,疗效优于单用尼麦角林片,可作为脑梗死后改善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电针与氢化麦角碱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电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方法 将制成肾性高血压(RHR)后再造脑反复缺血拟VD的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用氢化麦角碱,DHET)各10只,共治疗28d。治疗后均以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行为情况,并检测脑AchE含量。结果 电针组、药物组水迷宫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P<0.05~P<0.005),电针组短于药物组(P<0.05~P<0.005)。在海马、纹状体,电针组和药物组的AchE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电针组又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 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AchE含量并使之重新分布,其作用优于DHET。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培他司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尼麦角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53.33%),好转13例(43.33%),治疗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5例(50%),好转13例(43.33%),治疗总有效率93.3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胞二磷胆碱与葛根素在血管性痴呆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12例,采用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HDS评分情况、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升高,同时无效比率则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DS评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VM)和动脉指数(PI)较对照组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胞二磷胆碱联合葛根素在短期内能够积极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