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提取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方法: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问卷,对全国17家三级甲等医院长期从事中医肝病临床工作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专家对该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同意程度的均数、满分比、等级和、变异系数的基础上,提取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结果:本次...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属于中医心悸、水肿之范畴.对CHF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证的实质,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是中医治疗CHF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与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1979年-2011年有关NAFLD中医辨证的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纳入分析的文献中共获取168个证候类型,规范为53个,出现频率>5%的证候依次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肝都痰阻.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8个,其中病位类8个,频率>5%的依次为肝、脾、胆、胃、肾;病性类10个,频率>5%的依次为湿、热(或火)、气滞、痰、虚、血瘀.结论:目前NAFLD临床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而证候要素相对简约,从构成证候的要素入手对本病进行常见证候的研究,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并为临床治疗本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总结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病人的中医证型、证素演变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来源,检索有关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证素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采用SPSS 27.0统计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病人证候的例数及证素的频次等信息,按出现频次统计构成比,分析证型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累计病例10 058例。将频率≥3.00%的证候作为常见证候,包括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浊阻肺、阳虚水泛、心肾阳虚、心肺气虚、心气阴两虚血瘀、气虚血瘀痰饮、心血瘀阻9种证候。将频率≥3.00%的证素作为常见证素,常见病性证素包括气虚、血瘀、阳虚、阴虚、水饮、痰浊6种,常见病位证素包括心、肺、肾、脾。结论:心力衰竭病位主要在心,与肺、肾、脾等均有密切关联。在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病人中,Ⅰ级主要证候以气虚血瘀痰饮证最突出,其次为心肺气虚证、心气(亏)虚证,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血瘀;Ⅱ级主要证候为气虚血瘀证、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凝血象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3例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名诊断属风痰瘀阻证患者.按<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检测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研究中医证候与NDS及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123例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风证、痰证与NDS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2、0.285,P分别为0.002、0.000);痰证、血瘀证与APTT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2、-0.184,P分别为0.004、0.031);余证候与NDS及凝血象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以风证、痰证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较大.痰证、瘀证与患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其分值可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候要素、证候分型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8例IHF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中医证候特点,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及N端前脑钠素(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证候要素、证候分型不同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水饮证、心肾阳虚型、阳虚水泛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与其他证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化治疗CHB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中医证候量表对594例轻度CHB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聚类,并结合变量频数分析对证型归属进行判定.结果:收集的轻度CHB病例均以肝郁脾虚为主要证型,在此基础上合并有6个兼证,分别为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62.80%)、肝郁脾虚兼肝肾阴虚证型(24.24%)、肝郁脾虚兼肝郁化火证型(5.05%)、肝郁脾虚兼肝胃不和证型(3.70%)、肝郁脾虚兼中气亏虚证型(2.53%)和肝郁脾虚兼瘀血阻络证型(1.68%).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又进一步分为5个亚型,分别为脾虚为主型(45.30%)、普通型(22.52%)、气滞为主型(17.70%)、湿热为主型(10.46%)、肾虚为主型(4.02%).结论:肝都脾虚证型为轻度CHB的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分期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不同分期之间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演变规律。方法将2009年3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按其不同分期进行临床体征和症状、舌脉象及中医证候学调查,并辨证为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阴虚瘀黄证和阳虚瘀黄证5个中医证型。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体征和症状为面目黄如桔皮、尿黄、口苦、口干、口渴喜饮、厌食油腻、面色晦暗、朱砂掌、红痣或蟹纹等;舌象为舌红、舌老、苔黄、苔厚、苔腻;脉象为弦、沉、数、实、滑。中晚期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面目黄如烟熏、面色晦暗、朱砂掌、红痣或蟹纹、肌衄、口渴少饮、鼻齿衄、乏力、腹胀、纳差、尿黄及手足心热;舌象为舌红、舌暗红、舌老、苔薄;脉象为细、数、沉、涩、弦。湿热发黄证、瘀热发黄证、气虚瘀黄证和阴虚瘀黄证4个证型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主要证型,而阳虚瘀黄证型较少;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证型为湿热发黄证和瘀热发黄证,而中晚期的主要证型为阴虚瘀黄证和气虚瘀黄证。结论湿热发黄和瘀热发黄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的主要病因病机;湿热未尽、瘀血内停及气阴亏虚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晚期的主要病因病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病性多实,中晚期病性多虚。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型的文献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相关研究和报道文献定性分析,了解以文献为依据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检索1997年-200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获得目标文献,再从目标文献和综述类文献所列的参考文献中进行追踪查询。建立文献评价表。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41篇,涉及证型24种,总病例数6800例。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整理,排在前6位的证型为肝郁脾虚型(32.22%)、湿热中阻型(19.51%)、瘀血阻络型(13.66%)、肝肾阴虚型(12.31%)、肝胆湿热型(7.12%)及脾肾阳虚型(5.29%)。结论合并湿热中阻与肝胆湿热为湿热内蕴,以上五种证型基本概括了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临床证候特征,揭示了慢性乙型肝炎的辩证分型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思路.认为以证候要素为核心,通过开展文献研究、临床调查及发挥专家集体智慧等手段,建立证候要素辨证量表,通过证侯要素辨证及证侯要素间的应证组合,实现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是建立慢性乙型肝炎证候诊断标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气虚类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118例气虚类(含气阴两虚及气阳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集其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检验检查,比较分析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不同临床特点。结果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不同,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结论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在原发疾病和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上有不同特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冲剂试验性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20例口服益气化瘀冲剂,每日1剂(1袋),分为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120例口服安慰剂(颗粒冲剂),每日1剂(1袋),分早晚两次服。两组试验期间均以常规西药抗心力衰竭为基础治疗,2个月为1个试验疗程,然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在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下肢水肿指标的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53.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中药,是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有效选择,且具有安全性。初步证实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度流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慢性心力衰竭的进程;慢性心力衰竭又能引起或加重睡眠呼吸暂停;对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其他方式的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宣导泻肺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心功能Ⅲ级~Ⅳ级,辨证属三焦壅塞、痰瘀水停证病人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宣导泻肺饮,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Lee氏心力衰竭记分以及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利尿剂和地高辛用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宣导泻肺饮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可减少住院天数,减少利尿剂和地高辛的用量,改善心功能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发生率逐年增多且预后不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上虽极受重视,但一直缺乏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近年来开展的一些大系列登记研究发现,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预后及治疗上与经典观念有很大差别.现对此做一简单阐述,并就一些新的相关观念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鹿角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肾阳虚型)患者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1个月。观察鹿角方干预前后临床疗效、心功能分级、相关生化指标血浆脑利钠肽[血浆脑利纳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肾素(PRA)、醛固酮(ALD)、尿酸(UA)、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及左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d)、舒张期左室厚度(PWT)、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52.17%,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cr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浆Ccr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Scr、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RA、ATⅡ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经治疗后PRA、ATⅡ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AL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水平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IVSTd、PWT、LVESD、LVE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角方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心肾阳虚证)患者的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UA)水平,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力衰竭不同分期的内在关系。方法对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进行心力衰竭分期及中医辨证分型,同时对血清尿酸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心力衰竭A期以心肺气虚症为主;B期以气阴两虚证为多见;而C期则以气虚血瘀证为多见。②120例患者血清UA和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不同分期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即C期较B期和A期显著升高,B期又显著高于A期。③血清UA水平在中医各证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清UA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和心力衰竭分期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清UA水平随着心肺气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心肾阳虚分型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阳虚与非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探讨阳气亏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阳虚组(29例)与非阳虚组(26例),入院后检测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脑钠素(BNP)、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这些神经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阳虚组心功能明显比非阳虚组差(P0.05);阳虚组患者EF值明显低于非阳虚组(P0.01),BNP、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非阳虚组(P0.05);AngⅠ、AngⅡ、醛固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AngⅠ、AngⅡ、ALD、BNP、FT3、FT4、TSH、T3、T4中筛选出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BNP、FT4进行回归分析,BNP与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存在BNP、FT4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损伤性作用,并且阳虚型心力衰竭较非阳虚型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更加明显,损伤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重要分子细胞学基础,细胞凋亡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和凋亡的途径有关,还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