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毛花甙C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疗效。方法阵发性房颤及房扑发作1~72h,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毛花甙C组(28例),毛花甙C组静脉注射毛花甙C0.4~0.8mg;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或225mg后改为静脉滴注150~450mg,观察其复律情况,心室率的变化,QT间期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毛花甙C组,阵发性房颤24例,复律成功11例,阵发性房扑4例,复律成功2例。胺碘酮组,阵发性房颤25例,复律成功19例,阵发性房扑5例,复律成功3例。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均有明显控制,QT间期及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毛花甙C组复律平均时间3.5h,胺碘酮组平均复律时间6.5h。结论阵发性房颤及房扑的复律胺碘酮疗效高于毛花甙C,二者心室率的控制及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别,复律时间毛花甙C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64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15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然后用微泵静脉维持1mg/min,6h后改为0.5mg/min维持18h。结果负荷量为150~300(198±46)mg,转复成功率为78.1%,副作用发生率9.4%。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并发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是有效、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5例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7 d)患者,均患有器质性心脏病,采用胺碘酮负荷量150 mg,稀释后10 min静脉注射,继之以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必要时15 min后重复负荷量150 mg;6 h后以0.5 mg/min维持,转复后逐渐过渡到口服胺碘酮长期维持。结果:24 h内45例心室率均有效控制,37例复律成功,转复成功率82%;转复后出现长RR间期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无动脉血栓栓塞及尖端扭转性室速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有器质性心脏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安全有效,转复治疗中积极防治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患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患者,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3mg/kg,10~15min内注入,后以维持量1.0~1.5mg/min静脉泵入,如15~30min未转复,且室率仍快的患者追加一次胺碘酮1.5mg/kg,一旦转复窦性心律根据病人情况改用口服胺碘酮或停用.结果患者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律,当累积量达210~450mg时19例(86.36%)患者转复窦性心律;达550~700mg时3例(13.63%)患者转复窦性心律,总有效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小于推荐剂量(5mg/kg)胺碘酮静脉注射并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转复急性发作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阵发性房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应用胺碘酮150mg加入生理盐水稀释,于10min静脉注入。转复窦性心律后静脉维持(600μg/min),同时口服胺碘酮,每周5d。第1周600mg/d,第2周400mg/d,第3周200mg/d。对照组用普罗帕酮70mg,加入5%葡萄糖液稀释,5min~10min静脉注入。转复窦性心律后次日口服普罗帕酮200mg,8h口服1次,一周后逐渐减量至150mg/d维持。观察两组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维持率。结果治疗组转复率为86%,维持率为81%;对照组转复率为84%,维持率为56%。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均可静脉应用于转复阵发性房颤。但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较普罗帕酮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发作1~24h的PA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40例):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继以1mg/min静脉泵入.维持6h,去乙酰毛花苷组(40例):去乙酰毛花苷0.4mg静脉注射,2h后追加0.2mg。观察PAF转复情况,心率、QTe是期变化及副作用。结果:胺碘酮组复律29例(72%),去乙酰毛花苷组复律18例(45%),P〈0.05。复律时间分别为(215±58)min。(253±39)min.P〈0.05。未转复者心率分别下降26%和11%。P〈0.05。QTc间期两组复律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PAF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患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器质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患者,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3mg/kg,10~15min内注入,后以维持量1.0~1.5mg/min静脉泵入,如15~30min未转复,且室率仍快的患者追加一次胺碘酮1.5mg/kg,一旦转复窦性心律根据病人情况改用口服胺碘酮或停用。结果:患者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律,当累积量达210~450mg时19例(86.36%)患者转复窦性心律;达550~700mg时3例(13.63%)患者转复窦性心律,总有效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小于推荐剂量(5mg/kg)胺碘酮静脉注射并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转复急性发作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王翠萍 《山东医药》2010,50(19):72-73
目的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52例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快速型房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 mg的负荷量后,以0.5-1 mg/min持续静滴24 h。观察转复率、转复时间、心室率、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24 h以内有42例(80.8%)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时间为(9.6±1.3)h,心室率均降至100次/min以内,心功能平均提高(1.3±0.2)级,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呼吸困难减轻,肺部罗音减少,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快速型房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须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4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74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负荷量150mg,静推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恢复窦性心律或心率仍较快者以0.5~1mg/min维持静脉滴注;复律成功后给予胺碘酮片口服维持窦律。B组(70例)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静推10min注射完毕,观察10min,未恢复窦性心律,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为210mg;复律成功后给予普罗帕酮片口服维持窦律。结果胺碘酮治疗组复律成功率为78.38%,普罗帕酮治疗组复律成功率为51.4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12个月后胺碘酮组左心房直径渐缩小,E、A及E/A渐提高,使E/A倒置得到恢复。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胺碘酮复律后窦律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胺碘酮对逆转心房心肌重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叠应用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心房颤动患者先给予静脉负荷量胺碘酮(150~300mg)后,继之以0.6mg/min静脉点滴维持48h;同时口服胺碘酮治疗,2周内给胺碘酮负荷量7g,然后维持量0.2g/d。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2例(82.1%)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于2h、2~24h、24~48h、2~7d转复率分别为12.8%、28.2%、23.1%、18.0%。未转复组患者左房径大于转复组(P<0.05),而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转复组(P<0.05),这可能是7例患者未转复的原因。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恶心、腹胀,经减药后恢复。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老年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2例新发的老年房颤患者,静脉给予负荷量胺碘酮(150~300mg),并以1.0~0.5mg/min静脉维持,观察24h的转复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3例患者转复窦性心律(82.1%),其中1h内复律3例,1~8h内13例,8~24h内17例,复律后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未复律者的心室率也明显减慢(P〈0.01)。共出现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频发房性早搏,1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静脉炎。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老年新发房颤的短期成功率较高并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复律情况(复律成功率、复律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复律时间短于胺碘酮组,复律时间分布优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胺碘酮组,心悸例数多于胺碘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复律成功率无差异,但普罗帕酮见效快、患者耐受差,适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功能正常者;而胺碘酮见效较慢、不良反应低、适应证广,适于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功能不全患者。  相似文献   

13.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急性发作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静脉胺碘酮转复22例器质性心脏病患急性发作快室率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先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3mg/kg,10-15min内注入,后以维持量1.0-1.5mg/min静脉泵入,15-30min未转变的且室率仍快的患追加一次胺磺酮1.5mg/kg,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 静脉负荷量内均未转复窦性心律,当累积量达210-450mg19例(86.36%)转复窦性心律,550-700mg3例(13.63%)转复窦性心律,总有效率100%。结论 应用小于推荐剂量(5mg/kg)胺碘酮静脉注射并给予持续静脉泵入转复急性发作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静脉推注胺碘酮转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外科手术后快速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6例术后3d内发生快速房颤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年龄59—83岁,平均67.1岁,发作时心室率120—173次/min,平均152.3次/min,观察1h后,静推胺碘酮150—300mg,继以600μg/min静脉滴注维持24h。结果 16例患者,13例在静推胺碘酮过程中及静推后20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在静推后40min内转复,并维持到观察结束,无1例出现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结论 静推胺碘酮是转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术后快速房颤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转复的可能性、预测因素及胺碘酮的转复效果。方法:将112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胺碘酮治疗组,观察治疗48h和7d时,房颤的转复情况。将常规治疗组48h后未复律的患者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胺碘酮组,观察用药至7d时房颤的转复情况。结果:胺碘酮组55例房颤患者,治疗48h和7d转复为窦性心律的转复率分别为72.73%和83.63%,常规治疗组48h的转复率为52.63%。未复律的患者给予胺碘酮和常规治疗至7d时房颤的转复率分别为53.84%和28.57%。多因素回归和相关分析表明,左心房扩大是影响房颤转复的主要原因。结论:多于50%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可在48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胺碘酮对房颤的转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左心房扩大是影响房颤转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方法72例房颤持续时间<48h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胺碘酮组(n=36):胺碘酮15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10min注完;普罗帕酮组(n=36):普罗帕酮70mg 生理盐水10ml,静注,5~10min注完.观察30min若未转复可重复应用,最大累积量胺碘酮为450mg,普罗帕酮为210mg.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77.8%(28/36),普罗帕酮组75.0%(27/36),二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70,P>0.05).转复时间:胺碘酮组(50.1±14.8)min,普罗帕酮组(39.6±13.7)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 124,P<0.01).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均有较高的转复率,但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和胺碘酮联用在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的窦律维持作用.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55例)和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61例).两组均在治疗2周后行电复律术,转为窦性心律后继续分别服用.试验随访时间为18月.比较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及治疗后6、12、18月左心房内径. 结果胺碘酮组左心房内径在治疗12月后显著大于胺碘酮 厄贝沙坦组,P<0.05.厄贝沙坦 胺碘酮组窦律维持率高于胺碘酮组,在治疗12月时有显著差异. 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风湿性心脏病持续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房扩大,防止房颤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静脉用胶碘酮与心律平对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心脏直视手术后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者104例,其中男63例,女41例,平均年龄21.1±13.89岁,各种先天性心脏病63例,风湿性心脏病3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主动脉窦瘤破裂3例、左房粘液瘤2例。术后对心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描记心电图,测量用药前后PR间期、QRS时限,校正QT间期(QTc),将心律失常者分为胺碘酮组及心律平组。胺碘酮组46例,静脉注射胺碘酮成人150~300mg/次,小儿3~5mg·Kg~(-1)/次,5~10分钟内注入,疗效不满意者15~30分钟重复注射,对反复发作者以0.5~1mg/分钟静脉滴注。心律平组58例,静脉注射成人35~70mg/次,小儿1~2mg·Kg~(-1)/次,3~5分钟内注入,若无效3~5分钟重复注射,总量成人<350mg,小儿<6mg·Kg~(-1)。对反复发作者口服心律平300~450mg/天。疗效判断以心动过速终止或心室率<100次/分为有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为89%。用药前后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均无明显变化(P>0.05)。1例风心,二窄患者术后出现顽固性室上速及快速房颤,经药物及电复律治疗无效,于术后14小时因心源性休克而死亡。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及心律平治疗心脏直视术后快速心律失常其作用迅速、安全且疗效高。  相似文献   

19.
观察重叠应用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阵发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伴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36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 ,男 2 2例、女 14例 ,年龄 6 5 .3± 11.5 (49~ 80 )岁。房颤发作时心室率142 .5± 2 5 .2 (12 0~ 176 )次 /分 ,先给予静脉负荷量胺碘酮 (15 0~ 30 0mg)后 ,继之以 6 0 0 μg/min静脉点滴维持 48h ,同时口服胺碘酮 6 0 0mg/d治疗。结果 :36例患者用药后 30min、1,2 ,2 4,48h心室率分别为 12 4.1± 11.5 ,113.3±8.6 ,10 5 .1± 8.2 ,92 .7± 8.5 ,88.6± 9.4次 /分 ,较用药前明显下降 (P <0 .0 1)。 30例 (83 .3% )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 ,于 2h ,2~ 2 4h ,2 4~ 48h ,2~ 7d转复率分别为 11.1%、2 7.8%、2 2 .2 %和 2 2 .2 %。未转复组患者左房径大于转复组(P <0 .0 5 ) ,而射血分数明显低于转复组 (P <0 .0 5 ) ,这可能是 6例患者未转复的原因。 2例患者用药后出现长RR间期 ,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1例出现双手震颤 ,经减药或停药后恢复。结论 :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重叠应用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WPW)伴发房颤/房扑(Af/AF)急诊的治疗价值。方法:14例WPW伴发Af/AF患在心电监护下静脉缓注胺碘酮150mg,30分钟末转复重复75或150mg,首剂1小时后仍未转复再次重复75或150mg,连续观察6小时。结果:6小时内共有7例(50%)转复为窦性心律。未转复中有5例心室率下降>30%。未见有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WPW伴Af/AF急诊患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