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体内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明确上述指标对合并感染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3/2016-05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3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将入组患者分为感染组(n=47)和未感染组(n=36),统计感染组患者控制感染前血清降钙素原(pre-infection serum procalcitonin,PCT)水平、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rophilpercentage,N%)、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count, WBC)及IgM、IgG等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统计显示,感染组患者平均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2.99 ng/mL±1.48 ng/mL vs 0.11 ng/mL±0.05ng/mL(P 0.05),且感染组患者超半数血清PCT水平≥2 ng/mL;纳入N%、WBC及IgM、IgG等炎性指标的统计发现,感染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范围,且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分别为84.52%±11.87%vs56.04%±8.15%、8.44×10~9/L±3.05×10~9/L vs3.10×10~9/L±1.29×10~9/L、7.33 g/L±2.82 g/L vs3.18 g/L±1.03 g/L、32.18 g/L±8.61 g/L vs18.09g/L±6.14g/L(均P 0.05);分析不同类型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N%、WBC及IgM、IgG水平等炎性指标水平发现,上述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N%、WB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血清PCT水平对反应患者机体炎性水平具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血清PCT、N%及WBC对合并感染患者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斑块破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特征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阜外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血栓抽吸后行OCT证实斑块破裂的33例患者。搜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既往病史、冠状动脉造影资料、OCT影像特征和围术期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33例患者中,纤维帽厚度65μm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2.31±0.86)×10~9/L比(1.57±0.80)×10~9/L;(0.57±0.08)×10~9/L比(0.44±0.14)×10~9/L;(0.05±0.03)×10~9/L比(0.03±0.02)×10~9/L]明显高于纤维帽厚度≤65μ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胆固醇结晶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于无胆固醇结晶患者[(0.04±0.06)×10~9/L比(0.10±0.09)×109/L,P=0.028];前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后者[(8.35±6.13)比(4.97±2.01),P=0.020]。具有白血栓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无白血栓组(P=0.038)。钙化斑块患者单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无钙化斑块患者(P0.05)。有巨噬细胞浸润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165.72±85.93)比(113.47±19.13),P0.05)]。OCT特征数量的增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逐渐升高,但仅单核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可能与AMI患者斑块破裂的OCT特征有关,提示炎症水平与斑块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3例疑似感染患儿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血细胞分析仪检测CRP、WBC,根据出院诊断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114例(局部感染组84例,重症感染组30例),病毒感染组46例,非感染组43例,比较各组CRP、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阳性率及定量值均高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P均<0.05);CRP、WBC诊断细菌感染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4.36 mg/L、13.35×109/L,在临界值时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 CRP联合WBC检测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白细胞和血尿酸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27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不合并MS的患者102例(非MS组),合并MS的患者173例(MS组)。检测患者血尿酸和白细胞计数,运用Gensini评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MS组患者血尿酸[(331.1±86.7)μmol/L对(357.1±84.3)μmol/L,P=0.015]、白细胞计数[(6.4±1.8)×109/L对(7.1±2.2)×109/L,P=0.007]以及Gensini评分[(29.7±30.3)对(39.8±38.1),P=0.022]均明显高于非MS组。MS组血尿酸、白细胞计数与Gensini评分均有显著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和白细胞计数是Gensini评分50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MS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和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两者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年龄差异性,为后续防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小儿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共118例临床资料,分析发病季节特点,并根据年龄分组后,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合并症状、住院天数、实验室指标、病原学指标及混合感染情况。结果①不同年龄患儿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且以3~6月龄最高;女性患儿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②患儿不同季节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以夏季发病率最高;③不同年龄患儿喘息、发热及多肺叶受累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喘息和发热症状比例以≥12月龄最高,而多肺叶受累比例则以4周~3月龄最高;④不同年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不同年龄患儿WBC计数、CRP升高比例、PLT升高比例及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白细胞计数、PLT升高比例及淋巴细胞比例以3~6月龄患儿最高,而CRP增高比例以4周~3月龄组最高;⑥118例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中共检出病原体74例,检出率为62.71%;不同年龄患儿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病毒检出率中,3~6月龄患儿检出率最高,肺炎支原体中6~12月龄患儿检出率最高;不同年龄患儿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⑦不同年龄患儿混合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6~12月龄患儿发生率最高;≥12月龄患儿细菌+肺炎支原体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肺炎伴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多为6月龄,且好发于夏季,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症状最为常见;病毒、细菌及肺炎支原体均可能诱发犯病,且相当部分属于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探讨透析时间及其他因素对MHD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5年8月慢性肾衰竭MHD病人118例,所有病人均进行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1年以上。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将MHD病人分为粥样斑块阳性组和粥样斑块阴性组;根据透析病程分为长期透析组(透析病程5年)与短期透析组(透析病程≤5年)。收集各组病人的临床及生化数据,采用高频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心功能参数。结果粥样斑块阳性组病人年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粥样斑块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2.89±15.07)岁与(41.67±13.21)岁,(6.67±0.41)×10~9/L与(5.43±0.30)×10~9/L,(4.27±0.50)mg/L与(3.46±0.43)mg/L,(5.13±0.20)mmol/L与(4.31±0.17)mmol/L,P0.05];粥样斑块阳性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明显高于粥样斑块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透析组平均CIMT、斑块阳性率及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短期透析组,颈总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max)及舒张末血流速度(Vmin)明显低于短期透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WBC、CRP及TC水平是MHD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左心室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早期患者160例,按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为正常组和增高组,在增高组中又分为10.1~12×109/L组、12.1~15×109/L组和15×109/L组。所有患者发病24h内静脉抽取外周血,比较各组在预后和出血量之间的差异。结果脑出血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正常组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增高组(P0.05);在白细胞增高组中,白细胞计数15×109/L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治疗显效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增高组与正常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计数高的患者出血量较多。结论脑出血早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预后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应激性高血糖(SH)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指导AMI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157例,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和有无糖尿病史分为SH组37例,血糖正常组80例,糖尿病组40例。检测入院时,7、30d血小板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大血小板比率等。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3组指标差异。结果血糖正常组和糖尿病组入院时血小板计数较SH组明显降低[(213.73±51.14)×10~9/L、(203.36±56.65)×10~9/L vs(237.75±67.51)×10~9/L,P0.05],糖尿病组入院30d血小板计数较SH组明显降低[(187.15±47.22)×10~9/L vs(222.00±67.22)×10~9/L,P0.05]。糖尿病组入院7d血小板压积较血糖正常组明显降低(0.17±0.09 vs 0.23±0.11,P0.05)。SH组入院30d血小板计数较入院时和入院7d明显降低[(222.00±67.22)×10~9/L vs(237.75±67.51)×10~9/L、(243.45±55.73)×10~9/L,P0.05],血小板压积较入院时明显降低(0.17±0.07 vs 0.25±0.08,P0.05)。结论 AMI合并SH时患者血小板活化增加,聚集能力增强,应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ASC)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水平变化,探讨HMGB1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以3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42例轻症急性胆管炎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在起病72 h内收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MGB1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病情轻重的关系以及HMGB1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血清HMGB1水平分别为(1.82 ±0.64) μg/L,(10.46±3.75) μg/L、(18.89 ±6.86) μg/L,轻症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组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胆管炎患者HMGB1 mRNA表达明显增高,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胆汁和(或)血培养阳性的患者血清HMGB1水平高于培养阴性者;重症急性胆管炎行急诊鼻胆管引流术后血清HMGB1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HMGB1水平与白细胞、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MGB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血清HMGB1水平在急性胆管炎时显著升高,重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明显高于轻症患者,并与脓毒血症相关.鼻胆管引流可明显降低其血清水平,血清HMGB1水平对疾病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轻症和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患者外周血转录组的差异,评估影响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5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确诊的1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轻症组与重症组各5例),以健康人群(5名)作为对照。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进行RNA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其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转录组测序结果的数据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重症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63.4±21.5)×109/L,低于轻症组患者的(255.6±52.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6,P=0.007)。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和血红蛋白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转录组研究结果显示,重症组患者的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8,MMP8)测序结果的平均值为18.41,高于轻症组的2.33及健康对照组的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的平均值在重症组为174.00,高于轻症组的22.91和健康对照组的3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MMP8及MMP9有望作为判断甲型H1N1流感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外周血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簇分化抗原64(CD64)、肝素结合蛋白(HBP)表达水平,探讨sTREM-1、CD64、HBP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3月在本院呼吸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2例,经痰液培养检查确诊为合并细菌感染53例(称合并细菌感染组),合并病毒感染37例(称合并病毒感染组),单纯哮喘32例(称单纯哮喘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sTREM-1、HB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4指数,采用Pearson法分析外周血sTREM-1、CD64、HBP表达水平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sTREM-1、CD64、HBP对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过敏性鼻炎以及支气管哮喘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合并病毒感染组和单纯哮喘组比较,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WBC)[(11.54±1.23)×10~9/L vs(5.71±1.78)×10~9/L(5.24±1.25)×10~9/L]、C反应蛋白(CRP)[(38.54±8.11)mg/L vs(7.38±2.78)mg/L(6.97±2.32)mg/L]、降钙素原(PCT)[(7.01±1.54)ng/ml vs(0.78±0.23)ng/ml(0.71±0.21)ng/ml]及sTREM-1[(43.21±8.35)pg/ml vs(30.42±7.64)pg/ml(28.25±6.68)pg/ml]、CD64[(5.34±1.74)vs(2.96±0.85)(2.83±0.82)]、HBP表达水平[(74.34±26.47)ng/ml vs(38.21±14.53)ng/ml(37.54±13.42)ng/ml]均显著升高(均P0.05);合并病毒感染组患者血清WBC、PCT、CRP及sTREM-1、CD64、HBP表达水平与单纯哮喘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外周血sTREM-1、CD64、HBP表达水平与PCT、CRP、WBC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TREM-1、CD64、HBP联合预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2.45%,特异度为89.19%,曲线下面积为0.96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sTREM-1、CD64、HBP水平升高,三者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STEMI患者545例,依据白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274例(白细胞≤10.0×10~9/L)和B组271例(白细胞10.0×10~9/L),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病死率及长期MACCE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组[(63.8±11.4岁)vs(60.4±11.4岁),P=0.001];A组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5.1%vs 10.3%,P=0.013)。随访28个月,A组MAC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2.9%vs 16.9%,P=0.018),全因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2.6%vs 5.7%,P=0.045)。白细胞计数是STEMI患者长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HR=1.166,95%CI:1.104~1.231,P=0.036)。结论白细胞计数升高预示STEMI患者近、远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肝脏》2020,(1)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血小板减少患者中血栓弹力图各项指标及常规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145例,按照血小板计数将患者分为4组:A组(39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B组(41例)血小板计数(50~99)×10~9/L;C组(34例)血小板计数(30~49)×10~9/L(34例);D组(31例)血小板计数≤29×10~9/L。检测4组患者血栓弹力图五项指标(R值、K值、Angle角、MA值、CI值)及常规凝血指标PT、APTT、PTA、INR,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ACLF患者相比,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患者PTA值明显降低,INR值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PTA、INR值分别为31.80±7.02、2.43±0.61;B组患者PTA、INR值分别为27.44±10.15、2.79±0.92;C组患者PTA、INR值分别为27.85±9.33、2.69±0.72;D组患者PTA、INR值分别为25.25±6.50、3.05±1.46,B组、C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D组患者R值、k值、Angle角、MA值、CI值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k值、Angle角、MA值、CI值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仅CI值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LF患者凝血功能易出现异常,血栓弹力图能够更好的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纤溶状态,对预测和治疗患者出凝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血清、肺泡灌洗液(Bronch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TSLP)、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的水平及意义,为疾病提供新的调控、治疗靶点。方法选取68例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MPP患儿,根据病情分轻症组、重症组(其中轻症组37例,重症组31例),同时选取同期22例气管异物患儿作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ELISA)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TSLP、IL-35的水平。结果重症组血清CRP(17.20(6.00,32.60))mg/L、LDH(337.39±92.33)U/L均高于轻症组血清CRP (7.50(4.85,18.65)) mg/L、LDH (283.03±71.15) U/L(P0.05),重症组血清TSLP(21.28±8.94)pg/mL、BALF中TSLP(30.50±9.26)pg/mL均高于轻症组血清TSLP(14.25±5.96)pg/mL、BALF中TSLP(22.99±6.22)pg/mL(P0.05),而重症组血清IL-35(72.18±9.26) pg/mL、BALF中IL-35(48.27±8.83) pg/mL均低于轻症组血清IL-35(86.86±7.09) pg/mL、BALF中IL-35(70.75±5.04) pg/mL(P0.05),患儿血清、BALF中TSLP均与IL-35呈负相关(P0.05)。结论 CRP、LDH、TSLP、IL-35与MPP严重程度相关,且TSLP与IL-35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强口咽部护理在心脏术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心脏手术并术后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牙膏刷洗加0.9%氯化钠溶液冲洗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和VAP发生率。结果术后第3天对照组体温37.26℃±0.81℃明显高于观察组36.37℃±0.7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2、3天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7.58±1.04)×109/L,(8.29±1.26)×109/L)]明显高于同期的观察组[(6.97±0.96)×109/L,(7.23±0.98)×109/L)],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8.6%vs.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口咽部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体温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及快测血糖检验的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来该院的体检人员7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实验组人员进行静脉血采集,对照组人员进行末梢血采集,采用血液分析仪和快测血糖分别测定血常规和血糖,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快测血糖值结果。结果实验组人员的平均白细胞计数为(5.57±1.43)×10~9L、平均红细胞计数为(4.97±0.60)×10~(12)L、平均血红蛋白水平为(146.60±13.30)g/L、平均红细胞比容为(43.70±3.40)%、平均血小板计数为(265.30±59.70)×10~9L、平均快测血糖值结果为(5.20±0.41)mmol/L,其中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其他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人员的快测血糖结果和对照组人员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血采集和末梢血采集对于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比较大,对于快测血糖的结果基本无影响,静脉血采集的优势比较明显,其采血量较大,检测结果比较准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升血小板胶囊联合花生衣提取液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9—2017-06接受治疗的80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升血小板胶囊联合花生衣提取液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5.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23.11±19.33)×10~9/L和(75.56±17.55)×10~9/L,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30.43±12.83)×10~9/L和(31.00±11.93)×10~9/L(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8~+值明显降低而CD4~+值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D4~+和CD8~+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血小板胶囊联合花生衣提取液治疗ITP患者能提高患者血小板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手术组42例和内科治疗组42例,采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另一组采用内科治疗。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量(PVF)、门静脉直径(PVD)、门静脉流速(PVV)、脾静脉血流量(SVF)、脾静脉内径(SVD)和脾静脉流速(SVV)。结果治疗前,两组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 w,手术组PVD、PVF、PVV、SVD、SVF、SVV分别为(1.3±0.3)cm、(786.2±85.1)ml、(49.6±6.7)cm/s、(1.3±0.2) cm、(310.1±49.3) ml和(26.5±8.2) cm,与内科治疗组的(1.6±0.4) cm、(848.1±94.6) ml、(40.1±6.5) cm/s、(1.4±0.3) cm、(377.2±55.2) ml和(19.8±7.2) cm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7.7±3.2)×10~9/L,血小板计数为(252.1±69.3)×10~9/L,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的(3.1±1.9)×10~9/L和(47.2±7.4)×10~9/L(P0.05);手术组肝功能改善也显著优于内科治疗组。结论采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以有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外周血细胞和和肝功能指标,其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X综合征(syndrome X)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白细胞(WBC)数检测的意义。方法:入选X综合征组患者50例,冠心病组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患者hs-CRP浓度,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3组患者外周血WBC数。结果:X综合征组患者hs-CRP浓度[(4.5±0.5)mg/L∶(2.4±0.4)mg/L]和WBC计数[(6.2±0.5)109/L∶(4.5±0.4)109/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低于冠心病组[(7.7±1.3)mg/L,(7.8±0.6)109/L,P0.05]。结论:X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B(IL-1β)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丙丁酚的治疗作用.方法 在大鼠单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晶体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各组不同时间关节肿胀指数的变化及丙丁酚干预72 h后关节液中一些炎症介质和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关节肿胀指数逐渐增高,11 h后达高峰.丙丁酚高剂量组48 h时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72 h中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中高剂量组丙二醛含量分别为(14.45±3.11)和(11.54±3.10)nmol/ml,与模型组(24.46±4.27)nmol/ml比较明显下降(P<0.01);中高剂量组SoD含量分别为(25.56±4.51)和(44.61±4.11)U/ml,与模型组(13.32±2.02)U/ml比较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组IL-1β含量为(15.41±3.12)pg,较模型组(19.87±3.99)pg明显下降(P<0.05);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1.08±1.64)×10~7/L和(7.43±1.52)×10~7/L,较模型组(14.18±2.30)×10~7/L明显下降(P<0.01).结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中丙二醛、IL-1β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中高剂量丙丁酚能有效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且高剂量组疗效与秋水仙碱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