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镜不耐热不耐湿活检钳的消毒灭菌方法。方法对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和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两种膀胱镜活检钳灭菌方法进行比较。比较两种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灭菌周期、灭菌后保存的有效期,使用过程中受污染等方面情况。结果两种方法灭菌均能达到灭菌效果,但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法灭菌周期短,灭菌后保存的有效期长,使用过程中不易污染。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法安全可靠,较2%戊二醛灭菌法具有灭菌周期短,灭菌后保存的有效期长,使用中不易污染等方面的优势,是目前膀胱镜活检钳灭菌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内镜活检钳带菌原因分析与消毒效果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活检钳是内镜检查获取病理标本不可缺少的工具,直接损伤机体黏膜以获取标本。若使用污染的活检钳进行操作,将会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我们对活检钳带菌原因和消毒灭菌方法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器械与设备:活检钳由富士能公司生产提供。国产NCX12-Ⅲ自动清洗超声雾化内镜消毒机。玻璃管直径2cm,长度为100cm,用于浸泡活检钳。2%戊二醛为上海产。  相似文献   

3.
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和治疗的不断开展,内镜及附件的种类越来越多,特别是有些附件如:活检钳、注射针、细胞刷、圈套器、切开刀、导丝等在内镜检查治疗中突破人体黏膜屏障而造成损伤,均是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尤其是HBV、HCV、TB、沙门氏菌及Hp的交叉感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内镜及附件消毒十分重要。我院内镜清洗消毒方法按卫生部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并且早在2002年就积极采取了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内镜和2%碱性戊二醛溶液浸泡,或环氧乙烷灭菌非耐高温配件、高压消毒灭菌耐高温配件等先进措施,并且分区域、分病种、分时间从多方面杜绝交叉感染的发生。工作人员在诊疗清洗消毒时,需穿工作服及一次性无菌手术衣,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橡胶手套等。在诊疗时凡进入人体消化道的内镜。  相似文献   

4.
2%碱性戊二醛与邻苯二甲醛对内镜的消毒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型内镜相继问世,如电子内镜、放大胃镜、超声胃镜等,由于内镜均为重复使用,故应作好清洗和消毒工作,以防交叉感染。近几年消毒剂得到迅速发展,常用消毒剂有:洗必泰、84液、餐具净333、酸化电位水、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镜消毒灭菌工作,保障质量和医疗安全,严格预防内镜消毒不佳所导致的医院感染,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我们比较了2%碱性戊二醛与0.55%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对内镜的消毒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2种方法对呼吸机管道消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英  李永瑾  何萍  陈洁  陈刚 《内科》2007,2(5):848-849
目的比较2种方法消毒呼吸机管道的效果。方法对呼吸机管道分别采用0.1%含氯消毒剂浸泡(方法A)、2%戊二醛溶液熏蒸消毒(方法B)2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于消毒前、后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及生物学监测,比较2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100%;呼吸机管道的细菌数达12900~15680CFU/cm2。消毒后方法B生物学监测细菌培养阳性率为0,方法A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管道污染严重,浸泡法消毒效果受外界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大,易造成消毒不合格或消毒后再污染;2%戊二醛溶液熏蒸消毒法消毒效果优于浸泡消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制篮筐装载纸塑包装物品在灭菌中减少湿包的效果,寻找最佳的灭菌装载方法。方法将纸塑包装物品1 080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0件,观察组采用自制装载筐竖放的装载方法,常规组采用平放的装载方法,两组同时置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程序结束后取出物品冷却30 min,再卸载观察纸塑包的干燥情况。结果观察组灭菌包湿包率为0.1%,常规组灭菌包湿包率为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的装载筐竖放装载纸塑包灭菌能有效地降低湿包的发生率,从而保证灭菌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灭菌方法处理运用于隧道技术中的内镜配件是否会引起二次污染。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进行隧道手术的患者62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10 h)灭菌的内镜配件;试验组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的内镜配件。比较两种灭菌方法的术后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使用无菌水冲洗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日~出院日)、发热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指标(WBC、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无二次污染风险,灭菌效果确切,具有安全可靠、快速高效、无毒环保等优点,可广泛运用于隧道技术中的内镜配件灭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四川省天全县2009-2013年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情况,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降低医源性感染并找出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5年共检样品1 769件,合格1712件,消毒效果监测平均合格率96.78%,其中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100%,空气合格率为94.06%,物体表面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5.10%,医务人员手消毒合格率为89.26%,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为99.24%,医院污水合格率为79.49%。结论 天全县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整体水平较好,但医务人员手、医院污水合格率不是很高,消毒与灭菌质量存在部分不足,应加强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9.
三种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美  边秀莲 《山东医药》2007,47(17):78-78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常受温度、压力、时间的影响,从而干扰对灭菌效果的正确判断。2005年6~12月,我们对B-D测试、化学指示卡监测、生物指示菌监测三种方法在不同温度、压力、时间条件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镜采用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消毒的效果。方法以120例胃镜检查术后的胃镜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消毒剂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2%碱性戊二醛进行消毒,观察组采用邻苯二甲醛进行消毒,通过现场采样对比分析两组的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工作效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消毒合格率均为100%,且消毒后均无致病菌生长,两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毒时间、工作效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2%碱性戊二醛和邻苯二甲醛用于胃镜消毒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其消毒合格率高,但邻苯二甲醛较2%戊二醛的消毒时间短;二者合理使用可显著提高功作效能,缓解内镜供给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的监测,切实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方法采用对5800件灭菌物品进行化学和生物学监测。结果化学指示卡有9次不合格,合格率为99.84%;发生20次湿包,合格率为99.66%;而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00%。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工作后,未再出现不合格情况。结论加强对压力灭菌器的检修和定期质检,以及消毒员的规范操作,对保证灭菌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腔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方法的改进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腔镜手术器械2000件,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1000件腔镜手术器械采用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法(对照组),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1000件腔镜手术器械改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观察组),将两组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前后的细菌计数、清洁率以及灭菌时间、灭菌有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前后的细菌计数减少明显,组间对比清洁率和灭菌效果差异不大(P0.05),灭菌时间和灭菌有效时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腔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方法可改进为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法,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13.
氧化电位水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检测氧化电位水(electrolyzed oxidizing water,EOW)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并与2%戊二醛相比较。方法 (1)对一般细菌的消毒效果:顺次抽取检查患者后的消化内镜,EOW组和2%戊二醛组均分别浸泡消毒1、3、5min,每时间组均为30例,进行细菌培养。(2)对幽门螺杆菌(Hp)的消毒效果:顺次抽取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者使用过的以及Hp人为污染后的内镜,2种消毒剂按消毒时间分组同上,PCR法检测Hp残留。(3)对乙肝病毒(HBV)的消毒效果:用HBV阳性血清稀释液污染内镜,2种消毒剂分别作用1、3、5、10min,每时间组30例,PCR法检测HBV残留。结果 (1)一般细菌:消毒1、3、5min后,EOW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2%戊二醛组分别有阳性5例、4例、1例。(2)Hp:EOW组作用1min后2例阳性,3、5min后的均为阴性;2%戊二醛作用1、3、5min后分别有3例、4例、4例阳性。(3)HBV:EOW组作用1、3、5、10min各组均为阴性;2%戊二醛组作用后各时间组分别有2例、5例、4例、5例阳性。结论 EOW对一般细菌、Hp、HBV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较2%戊二醛消毒力强、快速,可推荐为临床内镜消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按照敏感指标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对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管控的意义。方法 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1—12月间处理的医疗器械随机抽取500件作为对照组,此期间采用常规质量管理方法对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进行控制;将2018年1—12月间处理的医疗器械随机抽取500件作为研究组,此期间按照敏感指标的要求对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进行控制。应用SPSS软件,对2组间的清洗质量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包装质量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清洗、包装合格率分别为87.8%(439/500)、89.2%(446/500),研究组的清洗、包装合格率均为95.0%(475/500)。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清洗、包装合格率均明显提高(P均<0.05)。研究组的湿包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按照敏感指标的要求对医疗器械灭菌质量进行管控,可有效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和包装质量的合格率,是实现医疗器械灭菌质量的重要保障,对降低院内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为实验室人员开展寄生虫相关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基于实验室的一般消毒方法,重点对实验室获得性寄生虫感染的病原消毒方法进行分析归纳,通过文献检索形成调研访谈提纲,并对相关病原实验室操作人员开展访谈,初步获得相关寄生虫病原实验室消毒情况。结果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消毒方法的文献检索结果与访谈结果有部分相符,访谈人员并未按寄生虫感染阶段进行选择合适消毒剂,基本以75%乙醇、紫外线及压力蒸汽灭菌为主,二氧化氢使用率较低,为7.69%。消毒剂以现配现用为主,消毒频率以每次实验结束后开展为主。基本开展了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灭菌效果监测,但化学试剂和紫外线消毒效果评价相对欠缺,其消毒效果监测尚需开展,寄生虫病原消毒方法效果是否合适并未做适用性评价。结论目前寄生虫获得性感染病原实验室的消毒方法,以75%乙醇、紫外线及压力蒸汽灭菌为主,各种消毒和灭菌方法的适用性尚未明确,因此需加强相关病原消毒剂研究和相关业务的培训,选择安全合适的消毒剂,防止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氧化水和戊二醛在消毒内镜方面的效果。方法:分别制备污染程度基本相同的内镜,分别以氧化水和戊二醛消毒。观察不同时间的消毒效果。结果:氧化水可在30秒钟杀灭乙肝病毒和大部分细菌,戊二醛则需要20~30min才可达到类似的消毒效果。结论:氧化水在内镜消毒方面优于戊二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使用戊二醛消毒胃镜的某些方法。方法:总结分析现有226份较为完整的资料,观察使用戊二醛三槽法消毒内镜后,HBsAg阴性患者肝功能复查情况。结果:全部HBsAg阴性患者肝功能复查结果均正常。结论:规范使用戊二醛三槽法消毒内镜后,能最大限度减少乙肝病毒感染机率。  相似文献   

18.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选择方便、实用、可靠的清洗消毒方法和高效、广谱、无毒付作用的内镜消毒剂。在近15万例次内镜检查、治疗的同时,对内镜的清洗、消毒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内镜使用后,先对镜身及孔道附着物彻底清除,再用三步法对内镜清洗、消毒,基本达到灭菌目的。手工操作应强调规范、到位,机械自动洗消可减轻劳动强度,并可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消毒效果。常用消毒剂新洁尔灭、戊二醛等,能有效杀灭常见微生物,但有一定的毒付作用。酸化电位水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低pH值和氧化能力,是一种高效、迅速、安全、方便的消毒制剂。  相似文献   

19.
凡士林油纱灭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我们对凡士林油纱高压蒸汽和干热两种灭菌方法的灭菌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凡士林油纱制作 :用脱脂纱布制成 10 cm×6 cm的纱布片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备用。凡士林 10 0 0 g加热高温溶化 +石蜡油 2 5 0 ml制成混合液 ,将已经高压灭菌的标准纱布浸泡在凡士林石蜡油混合液内 ,使纱布片充分吸附 ,并排列在自动启闭式铝盒中。 A、C组油纱厚度为 4层。 B、D组油纱厚度为 30层。每组样本为 4 0盒。将嗜热脂肪杆菌指示管、132℃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 (用于干热灭菌组 )分别放置在被检测油纱的中心部位。 A、B组…  相似文献   

20.
B-D试验常见失败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张佳美  杜纪美 《山东医药》2006,46(14):84-84
冷空气的存在直接影响到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冷空气的存在对灭菌有三方面不利因素:①形成蒸汽空气混合体,产生负压,降低蒸汽压力,使柜室在规定时间压力状态下达不到应有的温度;②阻隔蒸汽接触物品,不利于热的穿透;③减少柜室气体中的水分。不利于微生物杀灭。布维-狄克(B—D)试验是用于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的方法,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说明B—D试验失败,现分析B—D试验常见失败原因并探讨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