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静脉推注奥美拉唑20 mg;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C组采用静脉推注奥美拉唑40 mg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止血时间、空腹胃液pH值、不良反应和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21/35),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30/36),C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3%(38/39),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A组,且C组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更具优势(P0.05)。治疗后,三组的空腹胃液pH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C组患者的空腹胃液pH显著高于A、B两组(P0.05);三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C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止血,纠正胃酸过度分泌,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无痛内镜下止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奥美拉唑组(观察组)和常规剂量奥美拉唑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胃液p H值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12 h止血率、24 h止血率、48 h止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192、7.382、8.591,P均0.05),再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492,P0.05),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6.998.112,P0.05);治疗后12 h、2 4h、48 h时,观察组的空腹胃液p 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482、7.182、6.914,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vs 6.0%)(χ2=0.154,P0.05)。结论无痛内镜下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改善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抑制胃酸分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奥美拉唑、奥曲肽单独与联合应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的15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奥曲肽以及奥美拉唑+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4%,A组是86%,B组是64%,差异性显著(P0.05)。C组患者的出血时间是(16.74±5.57)h,A组是(25.42±4.23)h,B组是(24.84±5.41)h,差异性显著(P0.05)。C组患者的胃液PH值改善最为显著,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奥曲肽的联合用药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为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7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奥曲肽组给予单药奥曲肽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单药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5. 00%)显著高于奥曲肽组(77. 50%)、奥美拉唑组(70. 00%),P均0. 05。联合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P均0. 05);奥曲肽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奥美拉唑组(P均0. 05)。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联合组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 00%、7. 50%、7. 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儿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较单药治疗更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显著缩短患儿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不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纤维蛋白原变化。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9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康复新液、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纤维蛋白原(FIB)、止血效果、空腹胃液p H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情况均有所好转,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IB指标及止血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胃液p H值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凝血酶冻干粉联合奥美拉唑基础上加以康复新液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药物性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消化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内镜下止血夹联合静脉推注奥美拉唑40 mg,2次/d,治疗1周。对照组采用静脉推注奥美拉唑40 mg,2次/d,,治疗1周。治疗期间收集患者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和再出血情况方面的数据,通过统计比较这三个指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71%,(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为(1.8±1.2)d,对照组止血时间为(5.5±1.4)d,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止血时间更短(P0.05)。患者再出血方面,治疗组有1例,占比3.23%,对照组有7例,占比20.59%,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更不容易发生再出血(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发现,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更好。具有止血效果显著、止血时间短、再出血率低的优点。因此,临床上可广泛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肾上腺素和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确诊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A、B、C三组,各36例。A组予以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方案;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喷洒、注射肾上腺素方案;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喷洒、注射立止血方案。对比三组患者止血效果,记录治疗后1周内呕血次数及黑便次数,分析治疗前后血压、脉搏等体征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C组立即止血率、48 h内止血率分别为83.3%和94.4%,均显著高于A、B组;手术率、治疗1周内再出血率则为0.0%和5.6%,均显著低于A、B组(P0.05);治疗1周后,C组呕血次数、黑便次数分别为(0.5±0.2)次和(0.6±0.3)次,均显著低于A、B组(P0.05);A、B组上述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 d后,三组患者脉搏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血压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其中A组血压显著低于B、C组,脉搏次数则显著高于B、C组(P0.05),B、C组在上述指标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将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局部喷洒、注射肾上腺素+立止血的方案应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止血效果确切,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无痛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大剂量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大剂量洛赛克治疗组(A组)、无痛内镜止血联合常规剂量洛赛克治疗组(B组)、无痛内镜止血联合大剂量洛赛克治疗组(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用洛赛克40mg静脉推注,每日3次,连续5d;B组患者于内镜检查前先用洛赛克40mg静脉推注,于异丙酚镇静下行内镜检查出血点,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止血,内镜止血后继续用洛赛克40mg静脉推注,每日2次,连续5d;C组患者除内镜止血后静脉推注洛赛克40mg,每日2次改为每日3次外,其余同B组。[结果]与A组比较,B、C组的止血时间缩短、再出血率下降、手术率及住院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的止血时间缩短、再出血率下降、手术率及住院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内镜下注射止血联合大剂量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安全有效,符合基层医院的条件,也符合患者舒适化医疗的需求,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56例。A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夹闭止血治疗,B组患者接受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C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止血治疗。治疗完成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例分布及病情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A组和B组的82.1%、75.0%(P=0.017);A组与C组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显著高于B组的92.9%(P=0.017);C组的再次出血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A组和B组的10.7%、16.1%(P=0.034);但在转外科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产奥美拉唑针剂对出血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止血和抑酸效果.方法42例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患者连续3d静滴奥美拉唑,观察其止血时间.对其中12例进行24h胃内pH监测.同时回顾性比较了50例用法莫替丁治疗溃疡出血的效果.结果奥美拉唑组37例(88.1%)用药后48h内止血,41例(97.6%)72h内止血,明显优于法莫替丁组(分别为50%和76%).用药期间24h胃内pH≥6.0水平的时间平均为19.3h(占全天时间的80.24%).结论国产奥美拉唑针剂治疗出血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肯定,制酸快而作用强,能达到止血的pH值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SU)夜间酸突破(NAB)现象,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NAB的控制效果及SU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将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每日2次;B组:口服(或胃管内灌注)奥美拉唑片40mg,每日1次;C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西咪替丁600mg每晚1次。并于第6天早上监测24h胃内pH值。结果 (1)C组NAB显著低于A,B组(P0.01),B组显著高于A,C组(P0.01);(2)3组患者平均pH值及中位pH值、夜间胃内平均pH值及中位pH值、24h胃内平均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夜间胃内pH4时段所占时间百分比的比较,C组显著高于B组(P0.0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3)SU的发生率及病死率:C组低于A、B组,A组低于B组(P均0.05)。结论改变奥美拉唑用药次数、剂量及联用西米替丁可以降低NAB的发生,有利于SU的预防及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6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56例。A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夹闭止血治疗,B组患者接受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C组患者接受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止血治疗。治疗完成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例分布及病情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A组和B组的82.1%、75.0%(P=0.017);A组与C组的即时止血率均为100%,显著高于B组的92.9%(P=0.017);C组的再次出血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A组和B组的10.7%、16.1%(P=0.034);但在转外科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近期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可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单独与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153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1例,在其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独给予泮托拉唑,B组单独使用奥曲肽,C组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应用。比较3组患者在持续出血时间、出血量、胃液pH值、血红蛋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1)三组患者持续出血时间、输血量、胃液pH值、血红蛋白比较:与A、B组比较,C组持续出血时间、输血量明显减少,胃液pH值、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在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C组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比较: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应用能高效快速止血,应在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早期干预对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抑酸荆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急性脑卒中病人184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美拉唑)和对照组(无药物预防)。测定不同时间胃液pH值,观察两组病人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pH值均无差异.应用奥美拉唑后治疗组DH值显著升高,治疗组溃疡出血发生率为8.5%,病死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和11.5%(P〈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胃内pH变化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通过不同抑酸药物的应用,使胃内产生不同的pH值,探讨胃内pH与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将35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泰胃美、止血药物静滴治疗.持续监测24h胃内pH动态变化情况,同时临床观察三组治疗的止血效果.结果胃内平均pH值,奥美拉唑80mg/d为6.07±1.09、泰胃美1200mg/d为4.39±1.92、对照组为2.19±1.74.相应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1.6%,57.4%,11.1%.各组在不同pH条件下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胃内pH的变化可影响到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的效果,二者呈正相关,胃内pH持续稳定在较高的数值,止血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35例 (A组 )和出血后并发症 31例 (B组 ) ,测定其出血后第 1日、止血后第 1日及第 7日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 、C4和C 反应蛋白 (CRP)。并选单纯性消化溃疡 35例 (C组 )作对比分析。结果 :A、B组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均在出血后第 1日明显降低 ,而CRP明显升高 (P <0 .0 5 )。A组止血后第 1日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RP与C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B组明显低于C组 ,但CRP更为升高 (均P <0 .0 5 )。止血后第 7日A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明显高于C组 (P <0 .0 5 ) ,B、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消化性溃疡出血后早期 ,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 ,补体及CRP变化 ,可作为病情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夜间酸突破现象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夜间酸突破 (NAB)现象 ,以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NAB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 2 0 0 2 - 0 6~ 2 0 0 3- 0 4大连医学院附属二院消化科 4 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例 ,A组 :口服奥美拉唑 2 0mg ,每日 2次 ,法莫替丁 2 0mg睡前口服 ;B组 :口服奥美拉唑 2 0mg ,每日 2次 ;C组 :口服奥美拉唑 2 0mg ,每日 1次 ,法莫替丁 2 0mg睡前口服 ;D组 :口服奥美拉唑 2 0mg ,每日 1次。用药 5d ,于第 5天监测 2 4h胃内pH值。结果  (1)A组患者没有NAB发生 ,B、C组均分别只有 1例发生 ,D组发生 6例。A、B、C 3组显著低于D组 (P <0 0 5 )。 (2 ) 4组患者的平均胃内 pH值、平均中位pH、夜间平均胃内 pH、和夜间平均中位 pH比较 ,A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而B组与C组明显高于D组 (P <0 0 5 ) ,B、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D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3)A组 pH <4 0的时间占总检测时间的百分比、夜间 pH <4 0的时间占夜间检测时间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 (P <0 0 1) ,而B组与C组均明显低于D组 (P <0 0 5 ) ,B、C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D组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5 )。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中单用奥美拉唑多发生NAB ,改变奥美拉唑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用于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浠水县中医院收治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3例。A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B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注射止血药物止血,C组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比3种不同止血方式的临床止血率、出血量、输血量、72 h再出血率、外科再手术率、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3组间比较,止血率、72 h再出血率、外科再手术率、临床总有效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72 h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显著少于B组、C组(P 0. 05),A组的临床止血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C组(P 0. 05); A组的出血量、输血量、总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C组(P 0. 01)。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钛夹止血,可迅速止血,可减少再出血率、外科再手术率及缩短住院时间;而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内镜下注射止血药物的止血效果相似,均不如内镜下钛夹止血。建议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下止血以钛夹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 (SS)对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 2 4h胃内pH的影响及其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16例随机分为SS组 ( 2 5 0 μg ,i.v,后 2 5 0 μg/h静滴 )和奥美拉唑组 ( 40mg ,i.v,后 8mg/h静滴 )行 2 4h胃内pH监测 ;②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 (渗血或并血管显露 )随机分为治疗组 3 7例 (SS同上 ,用药到出血停止后 48h)和对照组 46例 (奥美拉唑 40mg,i.v,q12h ,5日 )。结果 ①二组pH平均数和中位数 ,以及 2 3h胃内pH >6 0和pH>7 0百分比间无显著差别。②治疗组止血率 ( 91 9% )显著高于对照组 ( 73 9% ) ,再出血率 ( 11 8% )明显低于对照组( 3 5 3 % )。手术和死亡率二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生长抑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 ,使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达最佳止血胃内pH ;有效控制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性出血而降低再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三联疗法 (冰水洗胃联合奥美拉唑、凝血酶 )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 1996年 2月至 2 0 0 2年 3月住院的 10 7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A、B、C 3组 ,A组采用三联疗法 ;B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 ;C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 ,并评价 3组临床疗效。  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7 8%、87 8%和 3 5 7%。A、B组与C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A组与B组疗效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冰水洗胃联合奥美拉唑、凝血酶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 ,其作用迅速 ,疗效好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