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经血管腔内移植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移植组于血管腔内成形术的同时在缺血部位注入PBMNCs;对照组仅行腔内成形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足部溃疡愈合时间缩短,跛行距离延长,踝肱指数(ABI)升高,P均〈0.01。结论PBMNCs经血管腔内移植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疗效优于单纯腔内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接受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VEGF、下肢血管功能和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7、30 d疼痛缓解、冷感改善、麻木改善、行走距离延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管峰值血流速度(PS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弹性程度(D1-D0)/D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运动潜伏期(LA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助于增加老年糖尿病足患者VEGF含量,改善下肢血管和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肝素注射对严重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对105例(146条肢体)糖尿病足患者行闭塞动脉经皮血管腔内长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肝素注射疗法。结果全组无死亡,即时成功98例(132条肢体),失败7例(8条肢体),即时手术成功率为93.33%。术后再阻塞6例(6条肢体),均行二次扩张再通。结论膪以下动脉腔内长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救肢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扩张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移植与单纯PTA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移植组28例行PTA术后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动员5~7天后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干细胞,对缺血肢体进行移植,对照组23例患者行单纯PTA术,3个月后比较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ABI及TcPO2均较治疗前升高,其中移植组术后TcPO2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PTA与APBSC都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安全有效的手段,PTA术后行APBSC移植,效果优于单纯PTA术.  相似文献   

5.
周海蒙  殷艳花 《山东医药》2010,50(26):109-109
2006年1月-2008年10月,我们对22例糖尿病足患者实行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包括经皮腔内球囊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例血管节段性狭窄者行介入治疗(13例经皮血管内球囊成形术,6例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6月血管造影复查。结果:19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者下肢动脉血供均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控制血糖、局部换药等治疗措施,糖尿病足部溃疡愈合较快,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血管阻塞部位及程度,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布—加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彩霞  吴家红 《山东医药》2001,41(21):22-23
血管腔内成形治疗布 -加综合征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肝淤血、门脉高压及下腔静脉 (IVC)淤血〔1,2〕。临床证实 ,其成功率高 ,疗效肯定。1 995~ 1 999年 ,我们采用介入方法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布 -加综合征患者6 9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9例中 ,男 3 8例 ,女 3 1例 ;1 1~ 6 6岁 ,平均 3 7.8岁。病程 1个月至 2 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水、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进行性下肢水肿和慢性溃疡等。术前均行 IVC B超检查 ,6 3例行 CT检查 ,48例行 MRI检查。经 IVC和 (或 )肝静脉 (HV)造影明确病变…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显示,血管的负性重塑和内膜增殖在介入术后再狭窄中占主导地位。球囊扩张所致的严重损伤可引起血管内膜增生,切割球囊成形术(CBA)可减轻这种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糖尿病足患者90例。随机平分为联合组行外周血管腔内介入联合VSD治疗;介入组行单纯外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VSD组行单纯VSD治疗。收集并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于介入组及VSD组,(P<0.05);介入组与VSD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低于介入组及VSD组,(P<0.05);VSD组复发率低于介入组,(P<0.05)。结论外周血管腔内介入联合VSD治疗可提高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血管内超声 (IVUS)研究显示 ,血管的负性重塑和内膜增殖在介入术后再狭窄中占主导地位。球囊扩张所致的严重损伤可引起血管内膜增生 ,切割球囊成形术 (CBA)可减轻这种对血管的损伤。然而CBA扩张狭窄血管的机制尚未明了。本文作者通过IVUS探讨CBA引起血管管腔扩张的机制 ,并与传统球囊成形术进行对比。对 65例行CBA或传统球囊成形术的患者进行了研究 ,其中CBA组 ( 40例 ) ,传统球囊成形术组 ( 2 5例 )。这些患者均在自身冠脉内有长度小于 10mm的未加处理的病变。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定量冠脉造影 (QC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对不同程度下肢慢性缺血病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该院行PTA治疗的下肢慢性缺血患者68例,按卢瑟福-贝克分级量表分为跛行组(30例)和缺血组(3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出院前1 d及出院后6个月以SF-36量表评价生存质量,测量踝肱指数(ABI),统计疼痛缓解率、截肢率及死亡率。结果缺血组下肢完全血运重建率明显低于跛行组(P<0.05)。跛行组的患者出院前1 d及出院后6个月ABI及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缺血组(P<0.05)。跛行组无死亡和截肢患者,缺血组6个月截肢率为10.2%(5条/49条),死亡2例,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跛行组出院前1 d及出院后6个月SF-36量表中的8个维度均较术前高(P<0.05),但在出院前1 d及出院后6个月间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组在出院前1 d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及活力(VT)等维度较术前高(P<0.05),出院后6个月高于术前的维度只有BP和VT(P<0.05),且维度在出院前1 d至出院后6个月间有下降趋势,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除情感职能(RE)和精神健康(MH)外出院前1 d的其他维度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除总体健康(GH)、RE及MH外的维度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PTA可改善下肢慢性缺血病变患者血供,缓解症状,减少截肢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尤其对于间歇跛行的患者。但对于严重下肢慢性缺血的患者,PTA完全血运重建率低,即使完全血运重建,也不一定能减低截肢概率,改善生存质量,故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老年(共297支冠脉血管)和360例非老年(共451支冠脉血管)冠心病患者接受PTCA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和发病血管支数与非老年患者差异无显著性;老年组血管扩张病例成功率为95.4%,随着近年冠脉内支架置入率的增加,主要的PTCA并发症较前降低;以上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冠脉血运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发急性血管闭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及治疗。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034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急性血管闭塞及治疗情况。结果:31例(3.0%)患者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其中8例系急性心肌梗塞(AMI);16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7例为稳定性心绞痛。发生急性血管闭塞的时间:28例(90.3%)患者在PTCA术中,3例在术后。9例患者因血压降低需用升压药,其中5例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4例急性血管闭塞时发生心室颤动,1例出现心室停搏。处理结果:31例患者中24例用球囊长时间加压;18例植入支架;25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0.6%。2例(6.5%)死亡;3例(9.7%)发生心肌梗塞;1例(3.2%)急诊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结论: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多支血管病变、复杂病变有关,采取冠状动脉内支架及长时间加压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几种新型血管内支架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袁晋青综述高润霖审校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是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两大并发症,其刺激血栓形成和新内膜增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迄今为止在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总结了8例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治疗.成功率为62.5%.扩张成功与否,技术操作因素十分重要,但与以下因素亦有关,即血管闭塞的时间、闭塞处血管形态、有无桥状侧支循环的形成及器材等因素.闭塞血管再通后,为了建立病变血管良好的血液再灌注,必需对闭塞远端血管的其它狭窄病变逐一进行扩张,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涂布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予以抗血小板聚集口服及常规治疗。行双下肢DSA,明确狭窄或闭塞血管,行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敷创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结果5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肢供血改善,伤口愈合。术后3—6个月,均未出现血管狭窄。结论下肢经皮动脉腔内支架成形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是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27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TBCA)组278例,采用经右侧肱动脉穿刺途径.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TFCA)组144例,采用经右侧股动脉穿刺途径.观察两组手术的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两组穿刺插管及冠状动脉成形术成功率分别为94.2% 与100% 及92.3% 与94.3%,两组间P>0.05.两组并发症分别为5.8%与5.6%,P>0.05.术后持续卧床时间两组分别为0与(11.4±4.6)h,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经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安全、有效,不影响术后患者活动.  相似文献   

18.
19.
对于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置入支架的临床疗效 ,长期随访资料 ,国内报道较少 ,且尚有争论。对此 ,我们对 1 997年 1 0月~ 2 0 0 1年 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置入支架治疗的 1 2 8例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随访 ,探讨PTCA与支架置入术对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远期疗效。资料和方法   1 .对象 :以参照血管直径 <3mm者入小冠状动脉[1 ] 。自 1 997年 1 0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收治1 83例 ,55例因未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CAG)的病例剔除 ,进行了选择性PTCA及支架置入治疗。…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众多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是最为严重的一类并发症,其最常见的表现为溃疡,并且在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感染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严重的糖尿病足患者还可能会截肢甚至是死亡。血管成形术具有致残率低、病死率低以及创伤小等优点,现阶段已经成为指标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重要技术手段,下面便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2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例,对他们采取了传统治疗加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其溃疡愈合的速度较快,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常用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