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排泵抑制剂羰酰氰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影响.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71株大肠埃希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用PCR技术检测受试菌株携带的acrA和acrB基因,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并对比加入CCCP前后的MICs值.结果 71株大肠埃希菌对3类6种抗菌药物耐药,其中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73.24%),对氨曲南耐药率最低(30.99%),耐药模式以多重耐药为主(52.11%);外排泵基因acrA和acrB在多重耐药菌株中阳性率高达91.89%和81.03%;加入CCCP前后多重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MICs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能够降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MICs.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苏大学附属金坛人民医院普外科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情况,并探讨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江苏大学附属金坛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01~2019-12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108株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医院感染组和社区感染组,对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标本分布、多重耐药等情况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普外科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32株(占17.78%),社区感染菌株148株(占82.22%)。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发生率随年份的增加而上升(P<0.05)。大肠埃希菌主要从伤口引流液中检出。与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比较,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更易产生多重耐药(P<0.05),且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更高(P<0.0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菌素类药物、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P<0.05)。医院感染组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妥布霉素的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组(P<0.05)。结论 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均较敏感,碳青霉烯类、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应积极落实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药敏及经济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防止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株的分离和鉴定,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相关文件判断结果。结果246株大肠埃希氏菌和152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了不同的耐药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30.8%和18.4%,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4%,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8.0%;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6.1%。结论基层医院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开展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5年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WHONET5.6软件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7年共分离大肠埃希菌3 382株,主要分离自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为30.4%、28.6%、13.8%;其科室分布主要来源于重症监护室、肾内科、产科,分别为16.9%、11.8%、8.2%、;大肠埃希菌占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比例在6.9%~15.1%;7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在48.9%;发现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7.8%;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加强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尤其是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医院感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其高耐药水平及逐年增多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和产头孢菌素酶(.AmpC β-lactamase,AmpC酶)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对2005年安徽省各级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以阐明不同级别医院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肿瘤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到313株大肠埃希菌的相关资料。结果 425例肿瘤患者培养出细菌样本425例,其中313株(73.65%)为大肠埃希菌,其主要来源于尿道感染的前5位肿瘤疾病,即宫颈癌、直肠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313例大肠埃希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60株(51.11%),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耐药性最低,其次为他唑巴坦;对阿莫西林耐药性最高,其次为哌拉西林和替卡西林。结论肿瘤患者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病原菌分布广泛,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一定耐药性,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他唑巴坦耐药性较低,临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耐多药大肠埃希菌(E.coli)产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现状。方法初筛试验及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临床分离71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CTX)等10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PCR技术检测三维实验阳性菌株的AmpC酶基因。阳性扩增片段送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基因测序。结果在71株大肠埃希菌中粗筛阳性产AmpC酶菌株共11株,通过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分离出产AmpC酶的菌株8株,占总菌株数11.27%。药敏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全敏感,对阿米卡星等9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耐药模式中以耐多药菌株24株(33.80%);产AmpC酶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菌株(P<0.05);检测发现2株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结论大肠埃希菌的多重耐药的现象突出;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菌株;质粒介导的AmpC酶的基因型表现为DHA-1。  相似文献   

8.
刘敏  王欣  章政  赵鹏飞  邢昂 《山东医药》2012,52(43):80-81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临床分离的378株肠杆菌科细菌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鉴定为大肠埃希菌173株、肺炎克雷伯菌120株、肠杆菌属67株,阴沟杆菌9株,产酸克霉伯菌4株,其他肠杆菌6株;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98.41%和94.9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100.00%),肠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0)。结论目前我院住院患者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临床应加强对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从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自耐药大肠埃希菌被报道以来,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菌株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感染、传播和流行,由其产生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重要的耐药问题之一。本文对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婴幼儿大肠埃希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肺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住院婴幼儿大肠埃希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细菌耐药情况及治疗预后。结果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的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容易出现呼吸困难。 X线主要表现为片状影或间质渗出。大肠埃希菌多数菌株对泰能、美平、头孢他定、丁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菌33例,阳性率为18.6%。痰液培养细菌阳性转阴比较慢,治疗主要以经验疗法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病程迁延,预后尚好。结论婴幼儿大肠埃希菌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诊治相对容易。但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307株和肺炎克雷伯菌202株,用CLSI/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法检测其ESBLs,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析产ESBLs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8.4%(118/307)和31.7%(64/202),主要分布于尿和痰、咽拭子中,病区主要集中于肺科、神经外科、感染科、泌尿外科、ICU室。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呈高度敏感,对哌托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出现较高耐药。结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在不同病区的不同标本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是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12.
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的耐药谱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彬  王红梅  张淑琴  刘馨 《山东医药》2011,51(25):96-97
目的动态观察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谱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248株大肠埃希菌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判断产ESBLs菌株(即ESBLs阳性菌)。结果 248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菌137株(占55.2%),其检出率为2007年65.6%、2008年53.8%、2009年50.0%,呈逐年下降趋势;产ESBLs菌株的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检出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的应用指征,动态监测其耐药谱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尿路感染患者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株。所有菌株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检测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产生情况及耐药特点。结果从尿路感染患者中共检出大肠埃希菌432株,其中有226株产ESBLs,检出率为52.31%,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仅为0.88%;其次为呋喃妥因,耐药率为19.91%;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西林,为98.23%;对含酶抑制剂的药物其耐药率也明显增加。与非产ESBLs菌株耐药性相比,产ESBLs株的耐药率显著增高。结论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得到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比例较高,积极检测和监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其耐药情况对于临床合理用药、院内感染控制及流行病学调查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与中青年病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1~12月住院的老年与中青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进行ESBLs初步筛选和表型确证试验,对产ESBLs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并对2个人群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病人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泌尿外科和普通外科,分别占14.42%和13.46%;中青年组病人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妇产科和普通外科,分别占21.00%和13.00%。老年与中青年病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9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耐药率为0。除氨曲南和头孢吡肟外,老年病人与中青年病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是目前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最有效的一类抗菌药物,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855份,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检出病原菌271株,检出率为31.70%。检出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占53.63%,其中居前三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耐药情况比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严重(χ~2=358.808,P=0.000),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药物的耐药率为64.71%~100%;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卡西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高,分别为91.30%和86.96%;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100%。3种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酶烯类未产生耐药性。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内科患者痰标本中的主要病原菌,真菌其次。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临床检出率、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产β-内酰胺酶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202株大肠埃希菌,统计菌株来源、分布。菌株分离及培养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采用VITET-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采用试纸法检测β-内酰胺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10种抗生素的MIC值,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202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167株产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82.67%。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标本来源以尿液为主,其次为口痰、消化道分泌物和伤口分泌物等。科室以普外科、肾内科、泌尿外科和和呼吸内科为主。产β-内酰胺酶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较强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对亚胺培南不耐药。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产β-内酰胺酶检出率高,耐药率较高。治疗产β-内酰胺酶菌感染应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尿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尿培养菌株的鉴定、药敏分析和统计分析采用VITEK-AMS 60全自动微生物仪。结果共分离到细菌286株,其中G-菌205株,占71.68%,G+菌81株,占28.32%;菌株数居前6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6株,占58.04%)、肠球菌(53株,占18.5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株,占5.24%)、肺炎克雷伯菌(11株,占3.85%)、真菌(10株,占3.50%)和淋病双球菌(8株,占2.80%)。分离病原菌产ESBLs率为53.30%,MRS率70.58%,HLAR率60.95%,未发现VRE菌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呋喃坦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吡肟较敏感,G-杆菌对氨苄西林、优立新、庆大霉素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在60.00%以上;G+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对呋喃妥因较敏感,肠球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在77.36%以上。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为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766株,以下呼吸道痰标本检出率最高,占59.9%。病原菌检出前几位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菌株的阳性率分别为70.4%和58.2%;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仍较低;而鲍曼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分离率高达63.3%。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0.3%。结论老年科主要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监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衡水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药敏情况以及qnr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测15种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其MIC50和MIC9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nr基因。结果15种抗菌药物中仅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敏感,245例大肠埃希菌中检出5株存在qnrB基因,占2.O%,1株存在qnrS基因,占0.4%。结论我院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存在多重耐药。少数菌株中,存在qnrB和qnrS基因,临床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0.
96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其产ESBLs、AmpC酶菌株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连元  刘丽秋 《山东医药》2009,49(47):37-39
目的 了解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及其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菌株基因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自本院尿路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96株,采用确证试验和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其ESBLs、AmpC酶表达情况,用K-B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等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检测TEM、SHV、PER、CTX-M-1群、CTX-M-2群、CTX—M-3群、DHA和ACT-1基因型分布情况,用接合转移试验了解耐药基因转移方式。结果96株大肠埃希菌单产ESBLs30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4株,单产AmpC酶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四种抗生素耐药率达到100%,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亦〉8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ESBLs基因型以CTX—M和TEM型为主,AmpC酶基因为DHA型,两酶能通过接合转移方式将质粒携带的耐药性传递至受体菌。结论大肠埃希菌所致感染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较为敏感;临床应及时了解本地区产ESBLs、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控制耐药菌株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