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7—2019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人间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学监测结果,预测肃州区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掌握疫情动态,为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肃州区辖区内牛羊散养户或规模养殖户、屠宰人员、牛羊交易人员和兽医等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先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再以试管凝集试验复检,血清凝集滴度在1∶100++以上为阳性。结果 2017—2019年肃州区共检测血清5 711份,阳性40份,阳性率为0.70%,不同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5),阳性率男性(1.10%)高于女性(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41,P0.01);不同职业人群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44,P0.01),从事牛羊交易和屠宰人员及兽医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肃州区布鲁氏菌病感染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应坚持做好疫情监测,开展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控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地区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凝集试验(PAT)法检测布鲁氏菌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做试管凝集试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进行诊断;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结果 2013年塔城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可疑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学阳性率为41.9%,男性患者血清学阳性率56.8%,女性阳性率为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P0.01);回族阳性率最高为53.2%,汉族阳性率最低为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P0.01);4~7月份就诊者阳性居多,5月阳性率最高,达54.5%,与3月(χ2=8.57)和9月(χ2=12.0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48.7%,10岁~年龄组最低为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P0.01)。结论塔城地区布鲁氏菌病患者逐渐增多呈不断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大经费投入,普及相关健康知识,加强监测和防控力度,有效减少塔城地区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重庆市荣昌区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阳性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2020年布鲁氏菌病监测点不同职业人群抽血采样,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者用试管凝集试验确诊。对布鲁杆菌抗体初筛阳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6—2020年共监测不同职业人群1 081人,血清学抗体阳性37例、平均抗体阳性率3.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厨师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8.20%),血清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趋势χ2=4.584)和从业时间的增加(趋势χ2=18.472)均呈下降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起不同职业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的主要传染源是染疫羊(OR=3.546,95%CI:1.345~9.350),血清抗体阳性率养殖人员(OR=12.604,95%CI:2.962~53.645)、皮毛乳肉加工人员(OR=16.727,95%CI:2.235~125.129)和厨师(OR=22.100,95%CI:4.147~117.781)高于兽医。结论 荣昌区不同职业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重庆市荣昌区布鲁氏菌病血清抗体阳性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6—2020年布鲁氏菌病监测点不同职业人群抽血采样,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者用试管凝集试验确诊。对布鲁杆菌抗体初筛阳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6—2020年共监测不同职业人群1 081人,血清学抗体阳性37例、平均抗体阳性率3.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厨师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8.20%),血清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趋势χ2=4.584)和从业时间的增加(趋势χ2=18.472)均呈下降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引起不同职业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的主要传染源是染疫羊(OR=3.546,95%CI:1.345~9.350),血清抗体阳性率养殖人员(OR=12.604,95%CI:2.962~53.645)、皮毛乳肉加工人员(OR=16.727,95%CI:2.235~125.129)和厨师(OR=22.100,95%CI:4.147~117.781)高于兽医。结论 荣昌区不同职业人群血清布鲁杆菌抗体阳性主要是通过接触染疫羊而引起;应加大厨师、养殖人员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的健康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医疗机构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和报告能力,落实好动物检疫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鄞州区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了解相关人群中发病现状。方法选择包括在职职业人群、离岗职业人群及其他相关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监测。结果2005-2007年期间对806人次的监测,共检出虎红试验阳性者7例,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者2例,阳性率分别为0.87%和0.25%。首次在离岗职业人群中发现布鲁氏菌病病人。从事或曾从事兽医的非专业人员,其布病血清学阳性率高于普通工人(OR=6.027,95%CI:1.152~31.525)。结论离岗职业人群中也可能存在布鲁氏菌病病人,为此有必要适当扩大监测人群的范围。监测资料同时显示,非专业人员的兽医职业史可能是布鲁氏菌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永生 《地方病通报》2024,(1):49-51+56
目的 了解2019—2022年河南省确山县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WS269—2019《布鲁氏菌病诊断》,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确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疑似布鲁氏菌病患者血清抗体,滴度为1∶100++及以上为阳性。采用EXCEL 2013录入数据,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比较率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9—2022年共检查患者3 608例,阳性443例、阳性率12.28%,阳性率2022年最高(14.14%)、2019年最低(10.53%),不同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99,P>0.05);阳性滴度效价以1∶400++~组为主(66.37%);男女性别比2.49∶1,阳性率男性12.04%、女性12.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6,P>0.05);30~60岁组阳性人数占总阳性数的87.36%。阳性率30岁~组最高(15.09%),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2016年甘肃省华亭县人间布鲁杆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布鲁杆菌病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被调查者血标本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诊断标准参照《布鲁杆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要求,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14─2016年在华亭县对773人进行了血清学检测,检出阳性184人、阳性率23.80%,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5);策底镇阳性率最高(37.31%),上关乡最低(15.22%),各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1,P0.05);男性阳性率(27.73%)高于女性(1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7,P0.05);阳性者集中在20岁以上年龄组,40~69岁组阳性率最高,70岁~组略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8,P0.05);农民阳性率最高(27.20%),其次是畜牧兽医(15.00%)、工人(10.00%)和学生(7.02%),职业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7.06,P0.05)。结论华亭县人间布鲁杆菌病血清学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布鲁杆菌病的防控形式十分严峻,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卫生和畜牧部门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加大健康教育和动物疫病检疫力度,提高养殖户的防范意识,防止人间布鲁杆菌病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地区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情况,为控制布鲁氏菌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辖区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项目县(市)上报的血清学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流行病学调查2 452人,血清学检测样本2 452份,其中阳性246份,阳性率10.03%,额敏县阳性率最高(χ2=79.371,P0.05),农民阳性率最高为16.02%(χ2=28.517,P0.05),21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14.47%(χ2=23.368,P0.05),男性阳性率高为13.91%(χ2=52.658,P0.05)。结论有效控制畜间疫情是当前控制塔城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的关键,应进一步加强牲畜的检疫和免疫,严禁买卖病畜,加强畜产品的卫生监督;从事牧业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开展高危人群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市布鲁氏菌病患病情况和发病趋势,为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包括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eT)、试管凝集试验(SAT)、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流行病学接触史进行确诊。结果2011—2013年共检测血清1247份,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率8.02%,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4.65%;确诊布鲁氏菌病患者61例,患病率4.89%,2011、2012年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P〉0.05),2012与2013年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74,P〈0.05)。结论塔城市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逐年升高,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并教育群众提高个人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塔城地区3个县1个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和疫情动态,遏制重点区域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上升趋势,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11年中央转移支付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和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塔城地区3个县1个市进行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以有症状者及与牲畜有密切接触史的职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虎红凝集试验和血清学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血清学检测2 036份,阳性241份,阳性率11.84%;男性阳性率12.05%,女性阳性率12.66%;畜产品收购人员阳性率最高26.66%。结论控制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需彻底控制畜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切断传染源,提高群众个人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天津部分奶牛队643名职工,进行了临床和 HT、SAT、CFT、RBPT、ELISA 等血清学检测和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查得血清阳性率7.93%(51/643),患病率为2.33%(15/643)。并且对阳性者分别按性别、年龄、接触奶牛年限、职业(工种)、血型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感染与年龄、接触年限、职业(工种)、血型等在统计学上显著有关。指出:患布鲁氏菌病的奶牛是人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的传染源,并指出以接触为主的传播途径和牛种布鲁氏菌为流行菌株。最后强调对重点人群布鲁氏菌病普查的重要性,并对今后的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并掌握布鲁氏菌病在甘肃省靖远县的地区分布和人群感染情况,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2014年靖远县高危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结果 2013—2014年共检测高危人群血清标本1 296份,阳性269份,阳性率20.76%;男性阳性率25.21%,女性阳性率1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22,P0.05);回族阳性率31.25%,汉族阳性率2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7,P0.05);农民阳性率最高为24.01%,畜牧工作者阳性率最低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2,P0.05);阳性率40岁~年龄组最高(26.57%),0~岁组最低(6.4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21.704,P0.05);不同地区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6,P0.05)。结论靖远县需要在重点乡(镇)农民散养户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其他乡(镇)做好重点人群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平顶山市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了解平顶山市布病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19)对2020—2022年平顶山市门诊疑似布病患者进行布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共检测血样1 507例,试管凝集试验(SAT)阳性率为18.58%,各年度布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鲁山县阳性率38.36%为最高;4—7月为发病高峰期;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1~7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24.71%),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职业以农民阳性率为最高(22.50%)。传染途径主要以接触羊为主。结论 平顶山市布病疫情仍处于高发期,继续加强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布病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和《福建省布鲁氏菌病防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福建省布病重点地区开展监测,对各年度上报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 2012-2017年间,在福建省8个设区市22个监测点共检测布病高危人群血清标本6 713份,检出阳性64份(SAT法),阳性率为0.95%;各类布病职业人群中,以肉类加工和饲养放牧人员阳性率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72, P>0.05);年龄分布看,30~50年龄组检出最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33, P>0.05);性别分布看,男女性别比为1.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2, P>0.05)。在哨点医院开展主动搜索,共检测人群血清1 815份,发现病例62例,阳性率为3.42%。结论 2012-2017年间,福建省闽南沿海地区疫情较重,并有向内陆闽北山区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棘球蚴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8-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阿里地区噶尔、改则、普兰、札达、革吉、日土和措勤等7个县进行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对居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对调查对象予以诊断,对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筛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个村抽取20名当地村民;每个县抽取一所县完全小学4~6年级学生,每个年级不少于50名学生,采用一对一问答式进行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阿里地区7个县22个行政村4 740名居民进行棘球蚴病检测,检出棘球蚴病病例111例,检出率为2.34%(111/4 740),其中细粒棘球蚴病病例94例,检出率为1.98%(94/4 740);多房棘球蚴病病例13例,检出率为0.27%(13/4 740);未分型病例4例,检出率为0.08%(4/4 740)。棘球蚴病检出率居前3位的县依次为措勤县3.76%(31/824)、改则县3.18%(32/1 007)、噶尔县2.13%(18/847),且7个县人群的棘球蚴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6,P0.01)。男女性别比1∶1.92,女性的检出率为2.93%(73/2 489),明显高于男性的1.69%(38/2 251)(χ~2=8.008,P0.01)。6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各年龄段棘球蚴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1,P0.01)。不同职业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为牧民3.34%(78/2 338)。牧区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为2.53%(87/3 437)。结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是棘球蚴病高发地区,女性,牧民,年龄60岁以上组应为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5年甘肃省棘球蚴病流行现状、评估防治效果,为进一步制定该地区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甘肃省56个棘球蚴病流行县中,每县随机抽取2个乡、每乡随机抽取2个村,开展6~12岁儿童血清阳性率和犬粪抗原阳性率调查,于屠宰季节开展流行县家畜感染率调查;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儿童棘球蚴血清阳性率为1.06(103/9 743),以县为单位儿童血清阳性率0.00~7.00%;儿童血清阳性率女性(1.29%,57/4 434)高于男性(0.87%,46/5 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7,P<0.05);血清阳性率6岁儿童最低(0.51%),12岁儿童最高(1.52%),不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509,P>0.05);棘球绦虫犬粪抗原阳性率为2.03%(115/5 654),以县为单位犬粪抗原阳性率0.00~14.00%;牛感染率0.43%(5/1 153),羊感染率0.68%(68/10 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5,P>0.05);家畜总感染率为0.65%,以县为单位家畜患病率0.00~5.50%,最高为环县和敦煌市(均为5.50%)。结论甘肃省棘球蚴病流行程度明显减轻,但各县(区)间差异明显,部分县(区)疫情仍然较重;今后应根据不同的流行情况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5~2006年新疆福海县布鲁氏菌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福海县农牧民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为防治布鲁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和布鲁氏菌病血清凝集试验.结果 问卷调查3 312人,采血655人份,血清监测阳性17人份.结论 布鲁氏菌病发病有明显的职业性,应采取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疆塔城市2014年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为今后预测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及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检测法(虎红平板试验法检测抗体),对2014年塔城市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549人,采集血清549份,检出阳性60份,阳性率10.93%;畜间共调查羊13 492只,牛2 315头,阳性率分别为75.99%和4.49%。结论塔城市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率较高,畜间羊是布鲁氏菌病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管理、净化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是防控布鲁氏菌病的重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开展群防、群治是搞好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新疆和田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疫情上升原因,为制定本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中导出2012—2016年和田地区报告的人间布鲁氏菌病有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人间布鲁氏菌病在不同人群、地区、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分布差异与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6年和田地区共报告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191例,年平均发病率16.97/10万,2016年报告最高(64例、26.75/10万),2012年最低(17例、8.00/10万),不同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P0.05);和田市发病率最高(62例、19.24/10万),发病人群以农牧民(117例、61.26%)、年龄30~55岁(108例、56.54%)的中年人为主。结论近几年新疆和田地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农牧民、青壮年劳动力为高发人群;应在高发季节加强疫情监测和易感人群健康教育,提高畜间检疫率及免疫率,有效预防控制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阿克陶县境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棘球蚴病的流行程度和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阿克陶县农业区和牧业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村,共24个村作为调查点,进行全人群棘球蚴病、6~12岁学生血清棘球蚴病抗体、家畜棘球蚴和犬棘球绦虫感染的调查。采用B超常规腹部扫描检查棘球蚴感染;用ELISA方法检测6~12岁学生血清棘球蚴病IgG抗体和犬粪样中棘球绦虫抗体;对屠宰家畜的肝、肺、肾、脾、心和腹膜等脏器进行触摸和肉眼观察检查棘球蚴。结果农业区和牧业区共检查6113人,其中仅在牧业区喀尔克其克乡查出棘球蚴病患者1人,占0.02%(1/6 113),患病率为0.49/10万(1/20.23万)。农业区与牧业区6~12岁学生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70%(49/1813);农业区阳性率(3.20%,28/875)与牧业区阳性率(2.24%,21/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P0.05)。其中,男性占38.78%(19/49),阳性率为1.74%(19/1093),女性占61.22%(30/49),阳性率为4.17%(30/720);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χ~2=9.73,P0.05);农业区男性阳性率(2.20%,11/500)与女性阳性率(4.53%,17/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P0.05);牧业区男性阳性率1.35%(8/593)低于女性阳性率3.77%(13/345)(χ~2=5.83,P0.05);6~12岁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2.20,P0.05)。羊棘球蚴囊携带率为5.25%(49/933),牛棘球蚴囊携带率为1.29%(4/311)。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为0.46%(9/1967),农业区和牧业区间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χ~2=0.01,P0.05)。结论阿克陶县棘球蚴病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农业区和牧业区6~12岁学生血清抗体阳性率和犬粪抗原阳性率两地间无差异,农业区女性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家犬管理,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有效降低人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