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1)影响内皮祖细胞(EPC)炎症反应中黏附分子表达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方法以慢病毒为载体将Ang-1导入EPC中,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内皮祖细胞炎症,使用特异性抑制剂PDTC抑制NF-κB,通过荧光定量PCR、ELISA检测各组(空白对照组、TNF-α组、Ang-1组、PDTC组、Ang-1+PDTC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TNF-α组相比,Ang-1组、PDTC组及Ang-1+PDTC组ICAM-1、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管生成素1通过NF-κB传导通路抑制EPC炎症反应中ICAM-1、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郑旭  张梦诃  邓姣  董海龙 《心脏杂志》2018,30(2):212-217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血管慢性炎症性病变,其中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单核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泡沫细胞的形成和血小板的活化是AS形成的关键环节,最终结果是形成大、中动脉内膜下的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远端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甚至栓塞。低密度脂蛋白(LDL) 氧化形成的氧化型LDL(ox-LDL)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与AS发生、发展相关的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泡沫细胞)上已经发现和鉴定了多种oxLDL受体,其中瘦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上,是ox-LDL的主要受体[1],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阐述近年来LOX-1影响AS发生发展相关效应与机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在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胸主动脉中膜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以2.5mg/L、5.0mg/L、10.0mg/L的TLR4中和抗体(TLR4阻断剂)、5μmol/L、10μmol/L、、20μmol/LPDTC(NF-κB特异性阻断剂)分别进行干预,并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和ox-LDL组,观察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中ox-LDL诱导的MCP-1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组VSMCs MC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ox-LDL组比较,用TLR4中和抗体预孵育后Anti-TLR4三组MCP-1mRNA[(1.23±0.21)比(0.81±0.02)、(0.75±0.01)、(0.49±0.01)]及其蛋白的表达[(0.64±0.05)ng/ml比(0.41±0.12)ng/ml、(0.32±0.07)ng/ml、(0.21±0.02)ng/ml]明显降低(P均<0.01),且呈浓度依赖性;用PDTC预孵育后PDTC三组MCP-1mRNA[(1.37±0.19)比(1.02±0.08)、(0.87±0.01)、(0.56±0.02)]及其蛋白的表达[(0.65±0.07)ng/ml比(0.51±0.07)ng/ml、(0.30±0.08)ng/ml、(0.19±0.02)ng/ml]亦明显降低(P均<0.01),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是TLR4的内源性配体;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通过或部分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虫草菌丝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及虫草菌丝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各用药组注射15%CCl4-橄榄油,造模6周。在第4周首日开始给药,连续3周。分别采用血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或活性,HE和SR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碱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情况,PCR检测α-SMA、Col-Ⅰ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α-SMA、Col-Ⅰ与ANGPTL4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ANGPTL4、TLR4、NF-κB/P-NF-κB、CD163蛋白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增加(P值均<0.01);与模型组比较,虫草菌丝...  相似文献   

5.
目的近年研究表明介导先天免疫反应的受体Toll样受体4(TLR4)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TLR4激动后通过诱导核因子κB(NF—κB)激活,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研究观察TLR4/NF—κB激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调节,以及它们在介导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脂多糖(LPS,1mg/L)刺激HUVECs 24h。采用RT—PCR方法检测TLR4、LOX-1、ICAM-1、E—selecfin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TLR4、LOX-1蛋白表达水平及核蛋白NF—κB p65表达的变化;采用直接计数法观察HUVECs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结果LPS上调TLR4表达,激活NF—κB,上调HUVECs LOX-1、ICAM-1、E—selectin表达,增加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率;抗LOX-1、ICAM-1、E—selectin抗体均部分抑制LPS介导的单核与内皮细胞黏附率的增加;NF—κB抑制剂一咖啡酸苯乙酯(CAPE)抑制了LPS介导的上述效应。结论TLR4/NF—κB激活上调LOX-1、ICAM-1、E—selectin表达,它们均在LPS介导的单核内皮细胞黏附过程中起部分作用,NF—κB在LPS介导的上述效应中起关键调节作用,干预NF—κB激活可能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目标。  相似文献   

6.
核因子 κB(NF κB)是一个结合DNA的蛋白因子家族 ,参与许多前炎症介质分子转录水平的调控 ,包括细胞因子 (如IL 1β、TNF a、IL 6、IL 8、TGF等 )、粘附分子 (ICVA 1/CD54、ECVA 1/E 选择素、CCVA 1/CD10 6)、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环氧合酶 2 )。这些分子大多是促进肺间质性疾病发展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晓源  刘杰民 《胃肠病学》2013,18(4):244-246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免疫反应异常是UC发病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TLR4)通过胞内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同源结构域,并利用IL-1R下游信号传递分子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IL-1R相关激酶(IRAK)、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等,介导病原体诱导内皮细胞中NF-κB的活化,产生免疫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导致UC的发生。本文就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与UC的发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NF-κB是一种多向转录调节因子,目前认为NF-κB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并作为一种靶向因子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开辟新的思路。此文对近年来相关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银杏叶提取物(GBE)对H2O2介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HUVEC分为对照组、H2O2处理组、50 mg/L及100 mg/L GBE处理组。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印迹分析各组细胞(NF-κB P65)表达。结果H2O2处理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GBE高、低剂量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H2O2处理组(P0.01,P0.05)。各组细胞细胞核NF-κB P65表达量差异有显著性,与H2O2处理组比较,GBE高、低剂量组NF-κB P65核/浆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 GBE通过NF-κB通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达不规则趋化因子(FKN)中的角色及罗布麻的干预作用.方法:用组织贴块培养法培养大鼠VSMC,应用ELISA法检测LOX-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FKN mRNA的表达.结果:ox-LDL可诱导大鼠VSMS高表达FKN,分别应用LOX-1的阻断剂角叉菜胶和罗布麻后,FKN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VSMC的炎症反应中,ox-LDL通过LOX-1途径激活了FKN的表达,高浓度罗布麻(0.8 g/L)可抑制FKN的表达,推测罗布麻可能起到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NF-κB在狼疮肾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狼疮肾炎 (LN)肾组织中NF κB表达并探讨其在LN中的作用。方法 以NF κB亚基 p6 5单抗为抗体 ,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法 (APAAP法 )染色 ,检测LN肾组织NF κB表达 ,并进一步分析其与LN活动指数、肾脏病理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狼疮肾炎组织中NF κB表达较正常肾组织显著增高 ,尤以WHOⅣ型为甚。NF κB在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表达 ,但以肾小管表达更明显。LN肾组织NF κB阳性细胞数与肾组织活动指数、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显著相关。结论 NF κB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机制 ,检测其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反映狼疮肾组织活动病变和进行性肾损害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至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8只。空白组SD大鼠喂以12 w的普通饲料,模型组、电针组SD大鼠喂以12 w的D12492高脂饲料。电针组针刺双侧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及肾俞,1次/d,20 min/次,持续4 w。模型组及空白组不给予电针处理。治疗结束后,禁食12 h,检测葡萄糖输注率(GIR),眼眶静脉窦采血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等指标含量,使用Western印迹分析血管内皮中核因子(NF)-κB p65表达水平,并于电镜下观察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PG、FINS、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GIR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FPG、FINS、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GIR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的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大鼠血管内皮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中大鼠的内皮细胞与壁间隙稍增宽,部分线粒体形态改变,嵴部局部消失。结论电针可通过改善炎症反应而发挥防治IR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高糖、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ECV304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中的作用。方法以构建含NFκB抑制物IκBα突变体(IκBαM)的重组腺病毒感染ECV304细胞,用Western印迹、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等方法研究NFκB在高糖、TNFα、IL1β介导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中的作用。结果TNFα可诱导ECV304细胞的IκBα降解和NFκB的激活(P<0.01),而对ECV304/IκBαM细胞则无此作用;高糖可导致ECV304细胞NFκB的激活(P<0.05),而对ECV304/IκBαM细胞则无此作用;单独使用高糖、TNFα、IL1β导致ECV304细胞活力的降低(均P<0.01),而ECV304/IκBαM细胞可抵抗这些因素对细胞的损害(均P<0.05)。结论高糖、TNFα、IL1β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活力降低,IκBα能有效抑制上述有害因素导致的ECV304细胞NFκB的过度活化,抵抗内皮细胞的损害。抑制NFκB活性可能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内皮NF-κB的表达情况以及针刺对主动脉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17只刚断乳的SD大鼠经高脂喂养12 w后检测血清血脂谱、一氧化氮(NO)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针刺组(9只),干预4 w后检测主动脉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F-κB,并设普食对照组(9只).结果 高脂喂养12 w后,高脂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MPO明显高于普食对照组(P<0.01),血清NO低于普食对照组(P<0.05);干预4 w后,模型组大鼠主动脉MDA、NF-κ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和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后主动脉MDA、NF-κB明显降低(P<0.05),NO和SOD明显增加(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内皮的NF-κB表达增强,针刺能够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改善高脂饮食对主动脉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调节内皮祖细胞炎症因子的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内皮祖细胞炎症,以慢病毒为载体将血管生成素1导入内皮祖细胞中,使用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抑制核因子κB,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祖细胞中血管生成素1蛋白和核因子κB蛋白的表达情况,随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内皮祖细胞中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血管生成素1基因内皮祖细胞中能够成功表达血管生成素1蛋白,而经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抑制后核因子κB蛋白未见明显表达。与肿瘤坏死因子α组相比,血管生成素1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组、血管生成素1+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管生成素1可能通过核因子κB信号传导通路影响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内皮祖细胞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6例结肠癌组织中NF-κB、VEGF-C和VEGFR-3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VEGF-C和VEGFR-3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89%、56.58%、46.84%.NF-κB、VEGF-C、VEGFR-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NF-κB、VEGF-C与肿瘤大小相关.结肠癌组织中,NF-κB与VEGF-C、VEGFR-3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结肠癌中NF-κB调节下的VEGF-C、VEGFR-3高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胡翠竹  胡健  孙佳英  徐姝  霍海洋 《山东医药》2008,48(32):124-126
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的表达.发现ADMA明显上调NF-κB、LOX-1 mRNA的表达,且随其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显著抑制ADMA诱导的NF-κB、LOX-1 mRNA的表达,而且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认为NF-κB的特异抑制剂PDTC可抑制NF-κB介导ADMA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LOX-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表达的影响及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ox-LDL干预,RT-PCR测定VSMC AT1R mRNA和LOX-1 mRNA表达.并观察在LOX-1的抑制剂多聚肌苷酸作用后,VSMC AT1R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20 mg/L ox-LDL作用6 h、12 h及24 h后,VSMC AT1R mRNA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P<0.01,作用6 h出现峰值.②1、10、100 mg/L浓度ox-LDL作用后,VSMC LOX-1 mRNA表达均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且随着ox-LDL浓度的升高有升高趋势,各浓度之间比较,P<0.01.③多聚肌苷酸抑制LOX-1后,AT1R 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ox-LDL单独作用组比较,均P<0.01.结论:ox-LDL可持续性促进VSMC AT1R表达,LOX-1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内皮受损及内皮功能失调不仅是始动因素之一,也是其发展和转归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相关研究的分析来阐述内皮功能障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发生发展及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