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疗效评估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的IgA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重/轻链(HLC)和游离轻链(FLC)及免疫固定电泳(IFE)的结果,探讨HLC在IgA型MM患者疗效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4例治疗后疗效评估为VGPR及以上IgA型MM患者血清样本,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SPA plus特定蛋白分析仪上进行HLC及FLC检测。结合同期IFE检测结果,评价HLC在IgA型MM疗效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1)54例IgA型MM患者中,22例rHLC(HLC IgA-κ/IgA-λ比值)异常,其中IgA-κ型13例,IgA-λ型9例,rHLC检测结果的中位数分别为4.30、0.29;rHLC异常组与rHLC正常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8个月与13.0个月(P=0.018);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1.2个月和13.2个月(P=0.048)。(2)54例患者中,15例IFE、rHLC、rFLC 3项指标均正常为A组;12例有1项指标异常为B组;18例有2项指标异常为C组;9例3项指标均异常为D组;A、B、C、D组中位PFS分别为16.6个月、14.2个月、7.8个月、7.0个月(P=0.019);中位OS分别为18.7个月、16.5个月、9.4个月、9.3个月(P=0.016)。结论:达到VGPR及以上疗效的MM患者仍能检出rHLC的异常,rHLC异常提示患者预后不良;HLC与FLC及IFE检测的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对IgA型MM患者进行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尿液轻链含量及κ/λ比值差异在鉴别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 120例各类型MM患者血清轻链含量及κ/λ比值数据,并将其中合并肾损伤和无肾损伤MM患者的血、尿轻链及κ/λ比值分别与38例肾病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类型MM患者所属血清κ型轻链及κ/λ比值显著升高,所属λ型及κ/λ比值显著降低,合并肾损伤检出率约占MM的49.57%,肾损伤MM者血清轻链含量及κ/λ比值均低于无肾损伤MM者(P0.05),但尿液中所属轻链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损伤MM患者中同一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LCMM)血清与尿液轻链含量及κ/λ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LCMM血清与尿液轻链含量及κ/λ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病者及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尿液轻链含量尤其κ/λ比值差异,对MM的诊断、分型、早期肾损伤及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恶变的浆细胞分泌大量的单克隆性球蛋白(M蛋白),M蛋白的存在是MM重要的特征之一。按M蛋白的类型分为IgG型、IgA型、轻链型、IgD型、IgE型、非分泌型、IgM型、双克隆型或多克隆型。双克隆型MM临床罕见,由不同轻链构成的双克隆型MM更为罕见。干燥综合征为B淋巴细胞良性增殖性疾病,是  相似文献   

4.
<正>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又称巨大淋巴结病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由Castleman等[1]于1956年首次报道,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反应性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2010年,Takai等[2]首次将一类以血小板减少、全身水肿、发热、骨髓纤维化、肝脾肿大的多中心型CD患者归为一种新的临床综合征(TAFRO综合征)。TAFRO综合征被认为是CD的一种罕见特殊类型。本文主要报道1例以大量腹水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TAFRO综合征患者,旨在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为原始粒细胞异常克隆增殖所致,易出现感染、发热、出血和贫血等;M蛋白血症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具有恶病倾向;二者合并报道罕见。我们收治1例AML合并IgA-κ型M蛋白血症患者,现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主因"间断头晕、乏力2个月,  相似文献   

6.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其肠外表现以口腔黏膜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关节炎和眼病为常见,并发脑梗塞者较为罕见,国内鲜有报道,其发病原因可能与CD患者的高凝状态、炎性活动和凝血异常有关[1].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CD并发脑梗塞患者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年男性,反复发作双下肢出血性皮疹及尿检异常,首次肾活检为"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伴IgA沉积",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逐渐出现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和贫血,IgA水平增高,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见λ型IgA单克隆条带,血轻链κ/λ比例明显低下,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见单克隆浆细胞株,冷球蛋白阴性。两次重复活检光镜均表现为膜增生样病变伴栓塞,免疫荧光单克隆IgA-λ沉积,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内皮下、袢腔内及浸润细胞胞质内较多特殊微管状结构物质沉积,上皮侧偶见同类物质。最终诊断为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微管状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IgA-λ型)。  相似文献   

8.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MM病灶通常局限于骨髓,少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即伴有髓外病变或在诊治过程中出现髓外病变,称为并发髓外病变的MM(extramedullary myeloma,EMM)。本病例为诊治过程中出现髓外软组织病变的复发难治性MM(relapse/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分析及预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 (MM )骨髓免疫表型的特点及外周血CD 38+ 细胞的表达。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4 1例MM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①MM患者外周血及骨髓CD38+ 表达率均为 90 .2(37/ 4 1) %。②按三个不同病期分为初发期组、稳定期组及进展期组患者的骨髓细胞CD38及HLA 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9%、5 5 .6 % ;88.9%、6 6 .7% ;10 0 .0 %、4 0 .0 %。其外周血三个病期CD38+ 细胞表达率分别为88.9%、88.9%及 10 0 .0 % ,不管是外周血还是骨髓三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③按形态学分类将MM初诊患者分为成熟型和幼稚型 ,两个组CD38+ 及HLA 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3.3%、6 6 .7% ;10 0 .0 %、4 6 .7%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④B淋巴系统抗原在初发期、进展期中CD19、CD2 0呈部分表达 ,而在稳定期则全部消失 ;μ、κ、λ在三个组中均呈低表达 ,7例 μ、κ、λ阳性表达的病例中有 6例为骨髓瘤细胞 >6 0 %以上。结论 :CD38+ 对于诊断MM有独特意义 ,尤其结合外周血意义更大 ;B淋巴系统抗原CD19、CD2 0可能是一个预后不良因素 ,提示CD19+ 、CD2 0 + 患者预后差 ;认为骨髓中瘤细胞≥ 6 0 %对于轻链、重链的检出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患者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数量与免疫表型特征,探索浆细胞数量、表型与疾病风险分层的联系。方法: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检测AL患者骨髓浆细胞CD19、CD38、CD138、CD56、CD117表达情况及κ、λ轻链限制性,对照组选择同期诊断非AL的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收集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AL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其单克隆浆细胞数量、免疫表型与疾病风险分层的关系。结果:共纳入AL患者119例,对照组非AL的MGRS 49例(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7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16例,轻链沉积病3例,重链沉积病2例,轻链重链混合淀粉样变性(AHL)型1例、MM 19例。AL患者有96例(80.7%)骨髓浆细胞检测出轻链限制性,单克隆浆细胞表面CD19、CD56、CD117阳性率分别为10.4%、71.9%、46.9%。与MGRS、MM比较,AL单克隆浆细胞CD117阳性率较高(P=0.001,P0.001),浆细胞数量高于MGRS(P0.001)而低于MM(P0.001)。单克隆浆细胞CD19阴性的AL患者骨髓浆细胞数量高于CD19阳性患者(P=0.013)。结合Mayo分期系统,AL中单克隆浆细胞比例最高的为Ⅳ期0.98%(0.6%,1.37%),最低为Ⅱ期0.53%(0.29%,1.0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CD117在Ⅳ期患者中阳性率高于Ⅱ、Ⅲ期患者(P=0.032,P=0.021)。结论:AL与MGRS、MM克隆性浆细胞数量及表型存在差异,AL患者Mayo分期等级高的患者克隆性浆细胞负荷及CD117阳性率较高,提示MFC检测AL患者骨髓浆细胞数量及其免疫表型特征,可辅助疾病的诊断、鉴别与疾病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M蛋白的分型及临床意义,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通过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科诊治及少量外院送检标本M蛋白阳性者共639例结合临床对年龄、性别和疾病分布,以及多发性骨髓瘤(MM)与意义未明或继发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GUS)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39例M蛋白血症中IgG型409例(64.0%)、IgA型80例(12.5%)、IgM型79例(12.4%)、IgD型4例(0.6%)、轻链型27例(4.2%,其中κ9例、λ18例)、双克隆型27例(4.2%)、单克隆型13例(2.0%)。该组患者病种分布,MM115例(18.0%)、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13例(2.0%)、肾原发性淀粉样变性(AL)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9例(3.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5例(0.8%)、MGUS473例(74.0%)、寡克隆13例(2.0%)。结论M蛋白血症是一种亚临床现象,主要见于MM及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意义未明或继发者检出率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47例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措施。方法:对我院4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gG-κ轻链型占29.8%(14/47);IgG-λ轻链型占31.9%(15/47);IgA-κ轻链型占6.4%(3/47);IgA-λ轻链型占12.8%(6/47);IgM、IgD型各占2.1%(1/47);单纯κ轻链型占6.4%(3/47);单纯λ轻链型占6.4%(3/47);不分泌型占2.1%(1/47);κ/λ型之比为0.81/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对可疑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尤其是血清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X线检查及多部位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对早期诊断、判断分型以及指导治疗、提高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骨髓外肿瘤细胞形成实体肿瘤组织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MM并发卵巢浆细胞瘤。患者女,39岁,2011年1月因劳累后出现腰痛、左下肢疼痛,行CT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2011年2月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几种血液肿瘤患者中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变化,以探究NK细胞功能状态。方法:收集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38例,其中IgG-k型18例、IgG-λ型10例、IgA-k型4例、IgA-λ型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27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8例、边缘区淋巴瘤3例、滤泡性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免疫母性T细胞淋巴瘤1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2例;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CML)患者10例;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NK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检测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及活化性受体(CD69、NKG2D)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M、NHL患者外周血NK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CML患者NK细胞占有核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MM、NHL及CML患者的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CD69、NKG2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PD-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MM、NHL及CML患者间受体(PD-1、CD69、NKG2D)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M、NHL及CML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CD69、NKG2D)水平明显降低,抑制性受体(如PD-1)表达明显增高,提示NK细胞功能耗竭。  相似文献   

15.
<正>Caroli病是一种先天性多发节段性的肝内胆道扩张合并先天性肝纤维化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通过影像学表现诊断。Caroli病常并发多囊肾,但并发青少年肾消耗病(nephronophthisis,NPHP)的病例较为少见。现将1例Caroli病并发NPHP的患者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8岁,因"反复水肿11个月,肝功能异常7个月"于2016年10月24日入本院。患者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未予诊治。7个月前患者于发热、干咳后水肿加重,由颜面部逐渐蔓延  相似文献   

16.
中年男性,病程3年,临床表现为中等量蛋白尿、少量镜下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伴贫血、白细胞减低,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见λ型IgA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条带,骨髓细胞学检查浆细胞比例5%。组织学改变为肾小球结节样病变,免疫荧光染色IgA及单一λ轻链均呈线状沉积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肾小管基膜,超微结构见肾小球基膜内侧缘及肾小管基膜外侧缘细沙状、高电子密度的致密物沉积。最终诊断为轻-重链沉积病(IgA-λ型)。  相似文献   

17.
<正>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生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约占血液肿瘤的10%〔1〕。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常伴有骨痛、贫血、肾衰竭、感染等各种表现。临床上常见为IgA型和IgG型,IgD型少见,IgM型罕见,IgE型极其罕见。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72岁,因"腰痛1月余,腹胀15 d"入院。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Tregs)细胞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MM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水平。结果 1 MM组CD4+CD25high CD127low/-Tregs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MM组不同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疾病进展,Ⅲ期明显高于Ⅱ期(P<0.05)。3MM组化疗后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MM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进展期Tregs的变化为MM患者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IgD型MM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生存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0例IgD型MM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5.5(33~83)岁,男女比例为2.3∶1.0,λ轻链型123例(占94.6%);103例患者有可分析的FISH结果,17p缺失、13q缺失、1q21扩增、t(11;14)、t(4;14)的发生率分别为15.5%(16/103)、28.2%(29/103)、68.0%(70/103)、45.5%(40/88)、4.5%(4/88),其中70例1q21扩增患者中,30例合并t(11;14)(其中9例同时伴13q缺失),12例合并17p缺失,19例合并13q缺失。22例采用传统化疗方案诱导治疗,108例采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诱导治疗,2组的总体反应率分别为63.6%和86.1%(P=0.012)。13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1.1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LDH)是IgD型MM的独立预后因素,LDH升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1.6个月,LDH正常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9.5个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IgD型MM是一种少见的MM类型,发病年龄较年轻,以λ轻链型为主,预后较差;FISH检测1q21扩增发生率较高,常合并其他遗传学异常,可能提示预后不良;采用新药化疗可提高其总体反应率;LDH是IgD型MM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IgD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IgD型MM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生存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0例IgD型MM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55.5(33~83)岁,男女比例为2.3∶1.0,λ轻链型123例(占94.6%);103例患者有可分析的FISH结果,17p缺失、13q缺失、1q21扩增、t(11;14)、t(4;14)的发生率分别为15.5%(16/103)、28.2%(29/103)、68.0%(70/103)、45.5%(40/88)、4.5%(4/88),其中70例1q21扩增患者中,30例合并t(11;14)(其中9例同时伴13q缺失),12例合并17p缺失,19例合并13q缺失。22例采用传统化疗方案诱导治疗,108例采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诱导治疗,2组的总体反应率分别为63.6%和86.1%(P=0.012)。13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4.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1.1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LDH)是IgD型MM的独立预后因素,LDH升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1.6个月,LDH正常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9.5个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IgD型MM是一种少见的MM类型,发病年龄较年轻,以λ轻链型为主,预后较差;FISH检测1q21扩增发生率较高,常合并其他遗传学异常,可能提示预后不良;采用新药化疗可提高其总体反应率;LDH是IgD型MM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