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尿毒症患者炎症反应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分析尿毒症患者慢性炎症指标与血脂的关系 ,探讨尿毒症的炎症反应影响心血管系统的途径。方法 测定 67例尿毒症患者慢性炎症指标血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血脂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2 6.87%的尿毒症患者CRP超过正常参考值 ( 5mg/L) ,CRP升高组血清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ApoA1/ApoB)、脂蛋白 (a) [Lp(a) ]高于CRP正常组 (P值均 <0 .0 5 ) ;血CRP与总胆固醇 (TC) (P <0 .0 5 )、TG、LDL C、ApoB、Lp(a)、血清肌酐 (Scr)、血尿素氮(BUN)呈正相关 (P值均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CRP与TG、Lp(a)关系更为显著。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 ,慢性炎症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IL)-6、白细胞介素-8和白蛋白(AL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4例,随机分为纤维素膜组、聚砜膜F6组和聚砜膜F60组3组,每组18例.监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纤维素膜组单次透析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上升(P<0.01),聚砜膜F6组及聚砜膜F60组单次透析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聚砜膜F60组治疗8个月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下降(P<0.01),白蛋白水平上升(P<0.05),纤维素膜组及聚砜膜F6组治疗8个月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及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这种炎症状态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有关,高通量合成膜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成铜仿膜(CUP)组、血仿膜(HE)组、聚砜膜(F6)组,各20例。另选取尿毒症非透析患者20例作为非透析组,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监测透析前、后血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水平。结果:非透析组及透析组透析前患者血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UP组透析后CRP、IL-6、TNF-α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HE组及F6组透析后CRP、IL-6、TNF-α水平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液透析会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与营养状态及贫血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与营养状态和贫血的关系。 方法 抽取 4 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前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 (IL - 6 )、血肌酐 (Scr)、血清白蛋白 (AIb)、血清铁蛋白 (SF)及血红蛋白 (Hb) ,根据透析前CRP水平分为正常组 (CRP <5mg L)与升高组 (CRP >5mg L) ,并比较两组患者蛋白代谢率 (nPCR)水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剂量。 结果 CRP升高患者同时有IL - 6水平上调 ,伴有近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透析前血浆CRP水平为 (2 0 2± 1 2 4)mg L ,Alb与CRP和IL6水平呈负相关 (P <0 0 1 ) ,与Scr及SF无相关关系 (P <0 0 5 ) ;与Hb水平呈负相关 ;EPO治疗剂量与CRP和IL - 6水平呈正相关 (P <0 0 5 )。 结论 尿毒症血透患者血清CRP和IL - 6是炎症反应较好的预测指标 ,而炎症反应在营养不良和贫血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状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2 5例和健康对照者 15例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来评价慢性炎症状态 ,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来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发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取对数值 )与平均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显著正相关 (r=0 .792 ,P <0 .0 0 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因素有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对数转化 )、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磷、载脂蛋白B、前白蛋白和甘油三酯。结果提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对一定浓度的C反应蛋白或细菌脂多糖刺激的炎症反应,并观察普伐他汀的干预效应。方法 采集并培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 =15 )和健康志愿者(健康组,n =15 )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用C反应蛋白(终浓度为2 0mg/L)或细菌脂多糖(终浓度10 μg/L)直接刺激2 4h。或用不同浓度(1、5和10 μmol/L)的普伐他汀预先孵育细胞2h ,再用C反应蛋白刺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果 健康组受C反应蛋白刺激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增加,分别为5 5 8±15 2ng/L和987±10 2ng/L ;受细菌脂多糖刺激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增加显著,分别为10 5 4±371ng/L和185 4±4 6 7ng/L。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受C反应蛋白刺激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分别为15 5 4±784ng/L和312 9±333ng/L ;受细菌脂多糖刺激后分别为186 5±75 3ng/L和32 16±70 3ng/L。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在1、5和10 μmol/L普伐他汀干预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分别下降14 %、36 %和4 9% ;白细胞介素6表达分别下降18%、2 6 %和36 % ,各亚组与C反应蛋白单独刺激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健康组在普伐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脂蛋白(a)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脂蛋白 (a)含量的变化 ,选择 80例脑梗死患者和 40例对照者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脂蛋白 (a)在脑脊液及血清中的含量。结果发现 ,脑梗死患者与对照者脑脊液中脂蛋白 (a)含量分别为 2 34± 2 9μg/L及 2 11± 2 1μg/L ,血清中脂蛋白 (a)含量分别为 0 .2 99± 0 .0 2 8g/L及 0 .2 71± 0 .0 2 5g/L ,脑梗死组脑脊液及血清中脂蛋白 (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脑梗死患者和对照者脑脊液与血清中脂蛋白 (a)水平间均无相关关系 (P >0 .0 5 )。结果提示 ,脑梗死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脂蛋白 (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ey)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随机分为LFHD组12例、HFHD组12例和HDF组12例,观察治疗前后Hcy、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蛋白(ALB)的变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Hcy、CRP、IL-6及TNF一仪均高于对照组(P〈0.01),ALB低于对照组(P〈0.01)。LFHD组单次和透析6个月后均不能降低Hcy、CRP、IL-6、TN-α(P〉0.05);HFHD组单次透析后Hcy下降(P〈0.05),CRP、IL-6及TNF-α下降不明显(P〉0.05),透析6个月后,Hcy、CRP、IL-6及TNF-α下降(P〈0.05),ALB上升(P〈0.05);HDF组单次和透析6个月后Hcy、CRP、IL-6、TN-α下降(P〈0.05),透析6个月后ALB上升(P〈0.05);透析6个月后,HDF组Hcy、CRP、IL-6、TNF-α均低于HFHD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高Hcy血症和微炎症状态。HDF和HFHD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y水平和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为病例组,随机分为高通量血液透析组23例,常规血液透析组2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后和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体重指数(BMI)、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结果治疗前,高量血透组、常规血透组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量血透组患者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血透组较治疗前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高量血透组、常规血透组患者的BMI、TP、AL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高量血透组患者的BMI、TP、AL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常规血透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明显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露  刘明龙  李燕 《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1):757-759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方法.方法 将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HD)组、HDF组、HD+还原型谷胱甘肽组、HDF+还原型谷胱甘肽组,每组12例患者.各组患者均每周行HD、HDF各3次,并予控制血压、血脂,改善贫血及调整钙磷代谢紊乱等常规非透析疗法,同时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于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CSH)1200毫克/次,3次/周,疗程为8周.治疗8周后检测血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s-CRP、IL-6、IL-8、TNF-α和AOPP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尿毒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微炎症状态;治疗2个月后可见HDF组患者血浆Hs-CRP、IL-6、IL-8、TNF-α、AOPP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HD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说明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HD+还原性谷胱甘肽组与治疗前比较,HDF+还原性谷胱甘肽组与治疗前比较血浆Hs-CRP、IL-6、IL-8、TNF-α、AOPP,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HDF均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HDF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