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赟  杨晓岚  陆钦池 《山东医药》2010,50(4):110-111
目前,研究证实阿司匹林(ASA)联合另一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改善缺血性卒中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长期预后。然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就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1期)、CBM、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TAVI术后单联抗血小板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其中2项随机对照研究,2项队列研究。有效性结果分析显示:TAVI术后行单联抗血小板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1个月的脑卒中(OR 0.55,95%CI 0.22~1.35,P=0.19)、心肌梗死(OR 1.70,95%CI 0.25~11.65,P=0.59)以及全因死亡率(OR 0.77,95%CI 0.40~1.49,P=0.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结果分析显示:TAVI术后行单联抗血小板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随访1个月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37,95%CI 0.23~0.59,P0.0001)。结论单联抗血小板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预防TAVI术后患者脑卒中、心肌梗死、全因死亡方面的疗效相当。单联抗血小板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事件发生率降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是重要的死亡和残疾病因,除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和血管性危险因素外,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本身就是重要复发危险因素,尤其是近期发生者。因此,为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的复发,抗血小板治疗(APT)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自2014年美国卒中学会及我国的相关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发表,针对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开展了几项重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一些系统分析~([1-2])。本研究就此予以介绍。1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我国开展的CHANCE试验证明,对高危轻型  相似文献   

4.
微栓子信号在评价抗血小板药治疗中的作用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s,MES)监测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抗血小板药或抗血小板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行MES监测的急性颈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MES阳性者随机分为双联抗血小板组(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和双联抗血小板与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收治的ACI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3 d、7 d、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脑动脉支架术已经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脑动脉支架术后防止血栓事件发生的基石,但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出血尤为突出,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因此,脑动脉支架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同时降低消化道出血并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具体时程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冠状动脉药物支架置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至少应用12个月,以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发生,但最新研究发现长期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并不增加患者获益。尤其是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问世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程已缩短至3个月。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短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现根据最新临床研究,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程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双联抗血小板疗法预防缺血再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在预防缺血再发方面较应用单药的优势进行了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隐袭性的全身性过程,可累及多处血管床,包括脑动脉、冠状动脉和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血小板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进程中的刺激因素之一.因为该病是沿着整个脉管系统发展的,所以对有任何一种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的患者来说,其他血管床也极易受到侵犯.不同的血管病有着共同的易患危险因素.缺血性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是美国三大常见死亡原因中的两种.阿司匹林在心肌梗死和卒中的二级预防方面的有效性已在众多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潘生丁在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和血管性死亡方面并不比阿司匹林更好,但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却明显优于阿司匹林.目前正在进行评估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预防缺血再发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体外试验和临床研究均支持联合应用两种机制不同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的理论.双联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可增强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以不同的作用机制抑制血栓形成途径中的多个位点,有可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远期临床转归.#在预防缺血再发方面,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较应用单药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颁布的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推荐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并未推荐其他抗血小板药,更未推荐联合应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然而,2013年之后发表的大量文献显示,双重抗血小板药在防治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方面优于单个抗血小板药,并评估了双重抗血小板药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减少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限仍存在争议。现根据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的最新研究,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限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