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海  刘晓晖 《山东医药》2008,48(39):113-113
2004。2007年,我们共收治15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OVT)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分析: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例。临床分型为中央型1例,周围型14例。其中股静脉血栓形成3例,小腿深静脉静脉血栓形成11例。平均年龄54岁。有高血压病史者4例,有糖尿病者1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2例,行卵巢肿瘤减灭术后发生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8例,行单纯附件手术后发生2例。15例患者术后下肢出现冷热感改变、肿痛、水肿,呈进行性加重,肤色淤紫,  相似文献   

2.
1993~ 2 0 0 0年 ,我们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取出术 10 6例 ,现将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10 6例 ,男 5 1例 ,女 5 4例 ;年龄 2 4~ 80岁 ;左侧 79例 ,右侧 37例 ;发病时间 3小时至 14天 ,平均 5 .1天。下肢静脉造影及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均显示下肢深静脉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4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溶栓、抗凝、安置下腔静脉滤器进行深静脉血栓治疗可获益。结论住院老年患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人群,早期预防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动脉栓塞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作用。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穿刺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61例,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龄34~90岁,平均66.7岁。深静脉血栓位于右下肢24例,左下肢34例,双下肢3例。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了解并确定下腔静脉和释放途径无血栓形成,将滤器放置到肾静脉开口下的腔静脉。结果本组病例均释放成功,其中3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颈静脉释放,其余均经股静脉释放;2例在超声定位下释放,其余均在静脉造影下完成。术后随访1~18个月,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经皮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患者肺动脉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华  宋霞 《山东医药》2014,(37):81-8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高原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根据可能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分析引起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护理计划。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高原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朱小雷 《山东医药》2000,40(7):30-30
传统的大隐静脉转流术 (Palma手术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有效率较低 ,其原因之一是血管吻合技术较差。我们在 Palma手术中应用了显微外科技术 ,使 DVT的治愈率明显提高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56例 ,男31例 ,女 2 5例 ;年龄 2 3~ 74岁 ,平均 4 7.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胀痛 ,活动后加重 ,皮肤深青或有色素沉着。发病至手术时间 1个月至 2年半 ,平均 4个月。 56例均行上行性静脉造影确诊并显示患肢 (左下肢 4 8例 ,右下肢 8例 )有可供吻合的血管。术前行健侧肢体彩超检查 ,以了解有无可供转…  相似文献   

7.
1996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采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 (以下简称包窄术 )和静脉外肌袢形成术 (以下简称形成术 )治疗 55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6例 ,女 1 9例 ;年龄 38~ 71岁 ,平均47.3岁 ;病程 5~ 2 9年 ,平均 1 4.5年。病变位于左下肢 31例 ,右下肢 2 4例。患者久站后均有下肢酸胀感 ,其中足靴区色素沉着 39例 ,足靴区溃疡史 1 2例 ,溃疡史最短 3个月 ,最长 3年。术前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测仪 (PVL)检测示患肢深静脉均通畅 ,但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压恢复时间 (VRT)均小…  相似文献   

8.
苏旭 《山东医药》2010,50(49):33-33
2008年8月~2010年2月,我院收治28例骨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31~83岁;患病肢体:左下肢21例,右下肢6例,双下肢1例;急诊手术治疗8例,择期手术治疗20例。患者均行抗感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小板聚集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2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1例行取栓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年至2011年5月,采用导管溶栓和支架治疗16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采用静脉节段性病变评分和静脉临床程度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16例患者中,中央型静脉血栓14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1例。病史中位数为5 d(范围1~14 d)。患者均行静脉导管溶栓,其中12例接受髂静脉支架。随访中位数为6个月(范围1~24个月),术后30 d静脉通畅程度评分平均(1.38±0.90)分,低于术前〔(5.5±2.6)分;P=0.001〕,术前静脉临床程度评分平均(4.69±0.7)分,术后1个月、6个月静脉临床程度评分分别为(1.44±1.27)分、(1.42±0.9)分,低于术前(P=0.001,P<0.01)。术后1个月,6个月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均为83%。结论:选择性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0.
王鹏  彭成 《山东医药》2002,42(14):31
自 198 9年以来 ,我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13 2例 ,术中、术后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13 2例中 ,男 78例 ,女 5 4例 ;年龄 2 2~85岁 ,平均 68.2岁。其中股骨颈骨折 49例 ,股骨头坏死 73例 ,强直性脊柱炎 5例 ,股骨头良性肿瘤 2例 ,其他 3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40例 ,全髋关节置换 92例。 4例有深静脉血栓病史 ,6例伴患肢大隐静脉曲张 ,11例伴糖尿病。上述患者术中及术后均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术中避免长时间髋内收位 ,保持充足血容量 ,术中止血彻底。2术后负压吸引 ,防止髋部、腹股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并于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下肢骨折手术治疗且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老年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术前与术后3 d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并分析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3 d,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D、TAT均是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功能及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患者D-D、TAT水平进行检测,从而为深静脉血栓的预测及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其云  田长承 《山东医药》2001,41(22):68-68
1998年以来 ,我院使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2 6~ 6 8岁 ,平均43.5岁。其中下肢骨折卧床 3例 ,腹部手术后 2例 ,剖宫产3例 ,脑梗塞卧床 4例。起病至就诊 2~ 5天 11例 ,另 1例超过 2个月。病变位于左下肢 11例 ,右下肢 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胀痛、水肿 ,其中 2例伴会阴部水肿 ,检查示患肢压痛 ,Homan征或 Hevhof征阳性。本组 12例患者均经多普勒或 X线静脉造影证实。其中股静脉血栓形成 4例 (1例为右侧 ) ,股静脉 髂外静脉病变 3例 ,髂外静脉病变 2例 ,…  相似文献   

13.
肺栓塞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栓塞是由血栓栓子阻塞肺动脉所造成的病理过程,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我科在2003年10月~2005年4月共收治肺栓塞患者25例,除2例死亡外,余23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0~63岁,平均55.4岁。其中合并冠心病5例,右心房活动性血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心肌病1例,高血压7例,多发伤1例。首发症状为呼吸困难胸闷者15例,胸痛者4例,晕厥者1例。本组行选择性冠脉造影、肺动脉造影、下腔静脉及下肢深静脉造影者6例;肺动脉造影、下腔静脉造影、下肢静脉造影者9例;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60~86岁的45例T2DM非血栓患者、40例非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及35例T2DM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血小板等22项资料,对上述指标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糖尿病血栓组空腹血糖[(7.65±2.05)mmol/L]及餐后2小时血糖[(12.10±3.28) mmol/L]较糖尿病非血栓组和非糖尿病血栓组高(P<0.01);糖尿病血栓组血小板[(192.34±96.38) mmol/L]较非糖尿病血栓组和糖尿病非血栓组高(P<0.0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小板呈正相关(P<0.05);与服用阿司匹林呈负相关(P<0.01).结论 糖尿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治糖尿病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2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体会(摘要)刘福林林华郭淑云⒇1临床资料自1991年至1996年,我院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4~71岁,平均47.75岁。左下肢发病17例,右下肢发病6例(左右之比为2.81.0)...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6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下肢DVT病人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24~86岁,平  相似文献   

17.
王玉芝  毛淑华 《山东医药》2001,41(14):74-74
1997年2月~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6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8例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38~72岁,平均48.5岁。左下肢45例,右下肢23例。其中患肢大隐静脉曲张内踝色素沉着伴有溃疡8例,均经过下肢静脉造影而确诊。 护理体会:术前护理:按一般外科疾病常规护理,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修复手术对深静脉有一定的创伤,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此病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为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应测凝血功能、血流变、血小板计数,对有潜在发生血栓形成危险的患…  相似文献   

18.
对13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手术取栓,术中留置导管,术后每天经导管行溶栓治疗.结果平均置管5 d.留置导管静脉造影示120例患肢深静脉全程通畅,静脉壁光滑无反流,5例胭静脉狭窄50%,10例胫前静脉部分再通,3例胫后静脉部分再通.随访86 d~5 a,118例症状全部消失,2例穿弹力袜能正常工作.认为手术取栓联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的形成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06-06间收治的21例恶性肿瘤术后LDVT病人的相关资料.结果 本组LDVT占同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5.4%(21/392),左侧13例,右侧8例,经治疗后都有所好转.结论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是多因素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正>老年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时,若延误检查,不仅可造成静脉血栓后遗症及下肢不同程度致残,严重者还会出现肺栓塞,危及生命。本研究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老年人DVT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DVT老年患者102例,男61例,女41例,年龄62~81岁,平均(73.4±6.5)岁。长期卧床33例,手术史20例,其他49例。均以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