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调脂治疗.对象与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4组,分别测定空腹血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随BMI增加,TG水平明显升高,HDL逐渐降低(P<0.05);ApoA呈下降趋势,ApoB呈增高趋势,CH略呈增高,但四组间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和肥胖均伴随脂代谢紊乱,以TG升高为主,临床治疗时应进行积极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脂代谢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民  孙琳  韩峰 《山东医药》2003,43(13):19-20
为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 (BMI)与脂代谢之间的关系 ,2 0 0 1~ 2 0 0 2年 ,我们对 193例BMI不同的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血脂指标测定。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 2型糖尿病患者 193例 ,按2 0 0 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成年人BMI标准分为 4组 :A组 (BMI 18 5~ 2 1 9) 5 3例 ,男 2 3例、女 2 0例 ,平均年龄 (5 7 0 9± 10 79)岁 ;B组 (BMI2 2~ 2 4 9) 5 0例 ,男 2 6例、女 2 4例 ,平均年龄 (5 5 95±10 5 6)岁 ;C组 (BMI 2 5~ 2 9 9) 49例 ,男 2 4例、女 2 5例 ,平均年龄 (5 6 92± 10 7…  相似文献   

3.
选体重指数在20~25kg/m2及25~30kg/m2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血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病程、血压、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25~30kg/m2组的高密度脂蛋白低.结论25~30kg/m2组致大血管的风险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分析体重与2型糖尿病(T2DM)病程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990人,收集其既往最大体重、出现最大体重时的年龄和腰围,诊断糖尿病时的体重、年龄及腰围,目前的身高、体重、腰围以及药物治疗状况。结果T2DM患者的最大体重出现在诊断DM之前。T2DM患者的体重呈逐渐下降趋势。有DM家族史的患者,无论是出现最大体重的年龄还是DM的诊断年龄以及目前的年龄,均早于无DM家族史的一组。既往最大体重与诊断时体重高度相关。结论肥胖是中国人T2DM自然病程的早期表现,不能忽视既往病史中最大体重和最大腰围对T2DM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原因.2型糖尿病肾损害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这来源于多种病因,尤其是高血糖、高血压和老龄化的共同作用.多种因素DN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体重对肾功能同样存在影响,肥胖与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有关,在临床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和(或)肾功能不全,被称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疾病[2].研究显示在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中胱抑素C(Cy-sC)被认为是早期反映肾损害的指标[3].本研究观察不同体重指数(BMI)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CysC水平,了解体重在这一人群中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免(ELISA)法、放免法检测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同时以4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1)血清Hcy水平:糖尿病各组均高于对照组,大血管并发症组高于微血管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2)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糖尿病组大血管并发症组、微血管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高于对照组,大血管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低于对照组;血清内皮素水平:糖尿病各组均高于对照组,各并发症组高于无并发症组,大血管并发症组高于微血管并发症组。(3)高Hcy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血清内皮素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与高Hc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既往最大体重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推论其与当前体重及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178例T2DM家系患病-非患病同胞,其中T2DM97例,正常糖耐量(NGT)81例,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logistic回归分析既往最大体质指数(BMI)与T2DM的发病关系。结果两组既往最大BMI分别为27·6±3·8kg/m2和25·6±3·0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既往最大BMI与T2DM的发生呈正相关(OR=1·193,P=0·000);既往最大BMI与当前BMI显著正相关(P=0·000),T2DM组和NGT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和0·867。随既往最大BMI的增加,血压、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结论既往最大BMI越大,T2DM发病危险性越大,当前体重也越大;超重或肥胖个体由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T2DM发病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2,自引:2,他引:72  
按WHO多国家血管研究方案,对1993年患病率调查所筛选出来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了前瞻性的调查分析。DM966例和正常糖耐量29960例(均经75gOGTT诊断)。并发症判定标准:①高血压(HT):收缩压(SBP)≥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DBP)≥12kPa(90mmHg);②冠心病(CHD):临床症状及明尼苏达编码的心电图诊断;③微量白蛋白尿(MAU):尿白蛋白排出量(UAE)20~200μg/min;④脑血管病(CVD):采用问卷和查体调查,有阳性征象者行CT证实;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为散瞳检查或眼底荧光造影确定。结果显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HT、CHD、CI和MAU的患病率分别为37.37%,9.32%,5.53%和21.05%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患病率(14.4%,2.46%,1.19%和4.32%)。DR的患病率为16.6%,对照组未进行荧光造影。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FBS、MBP和BMI升高以及血脂紊乱为其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并发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控制血糖和血压、保持理想体重、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等,对防止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肥胖与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流行特点。 方法 随机抽取我市60~86岁居民健康体检资料2090例,以体质指数(BMI)作为指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和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组,分析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976例患者平均BMI、脉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BG)分别为(26.32±3.66)kg/m2、(16.28±13.21)mm Hg、(4.78±1.23)mmol/L、(1.79±1.36)mmol/L、(5.61±1.37)mmol/L,与非高血压组1114例(25.28±3.36)kg/m2、(11.37±9.39)mm Hg、(4.54±1.23) mmol/L、(1.52±1.12) mmol/L、(4.28±2.12) mmol/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71、9.880、4.450、4.975、6.770,均P<0.01);糖尿病组272例平均BMI、舒张压、脉压、TC、TG分别为(26.29±3.24)kg/m2、(82.43±10.22)mm Hg、(18.77±10.11)mm Hg、(4.85±2.05) mmol/L、(1.76±1.76)mmol/L,与非糖尿病组1818例(24.13±3.42)kg/m2、(80.38±6.87)mm Hg、(12.26±9.56)mm Hg、(4.36±1.21)mmol/L、(1.52±1.21)mmol/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780、4.266、10.395、5.588、2.851,均P<0.01);血脂正常组其收缩压、脉压与单纯高T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正常组其FBG与单纯高T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正常组其BMI、脉压、FBG与高TC和T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人体质指数的升高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具有密切关系,预防肥胖是防治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SCH)与T2DM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将1294例T2DM患者分为SCH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间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及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SCH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结果18.8%的T2DM患者合并SCH。SCH组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DR、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足病(DF)患病率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CKD、DR和DPN患者FT3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CH为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9,P=0.012)。 结论 T2DM合并SCH 患者CKD、DR、DPN和DF患病率升高。SCH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磁共振氢谱(~1H-MRS)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的T2DM患者间肝脏甘油三酯含量(HTC)的差异. 方法 超重/肥胖组32例,BMI正常组23例,进行常规体检,检测FPG、血脂、FIns、肝酶、HOMA-IR,肝脏HTC. 结果超重/肥胖组HTC、WC、WHR、血清TG、FIns、HOMA-IR较BMI正常组升高. 结论 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HTC增加,IR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并着重分析肥胖与CKD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18至75岁诊断为T2DM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酸、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肥胖定义为BMI≥28 kg/m2,超重定义为24 kg/m2≤BMI<28 kg/m2。根据是否合并CKD,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CKD组和不合并CKD组。在不合并CKD的T2DM患者中,选取至少随访一次,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按是否发生CKD分为发生CKD组和未发生CKD组。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随访的T2DM患者CK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BMI截点与CKD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194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CKD组620例,不合并CKD组2574例。与不合并CKD组相比,合并CKD组T2DM患者BMI明显增高(P=0.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肥胖、收缩压、舒张压、Hb、白蛋白、TG、TC、FPG及HbA1c为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058,95%CI 1.079~2.018),收缩压增高(OR=1.027,95%CI 1.018~1.035),TG增加(OR=1.087,95%CI 1.008~1.171),FPG增高(OR=1.042,95%CI 1.003~1.083)是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不合并CKD组中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T2DM患者共753例,其中,发生CKD组182例,未发生CKD组571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AST、TG及FPG后,超重为发生CKD的危险因素(OR=1.95,95%CI 1.05~3.61)。RCS拟合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2DM患者BMI与CKD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关系,BMI在28~31 kg/m2的T2DM患者CKD的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T2DM患者肥胖与CKD密切相关,肥胖的T2DM患者,特别是BMI在28~31 kg/m2,容易发展为CKD。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并着重分析肥胖与CKD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18至75岁诊断为T2DM的患者,收集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酸、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肥胖定义为BMI≥28 kg/m2,超重定义为24 kg/m2≤BMI<28 kg/m2。根据是否合并CKD,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CKD组和不合并CKD组。在不合并CKD的T2DM患者中,选取至少随访一次,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患者,按是否发生CKD分为发生CKD组和未发生CKD组。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CKD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随访的T2DM患者CKD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BMI截点与CKD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194例T2DM患者,其中合并CKD组620例,不合并CKD组2574例。与不合并CKD组相比,合并CKD组T2DM患者BMI明显增高(P=0.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肥胖、收缩压、舒张压、Hb、白蛋白、TG、TC、FPG及HbA1c为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将上述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1.058,95%CI 1.079~2.018),收缩压增高(OR=1.027,95%CI 1.018~1.035),TG增加(OR=1.087,95%CI 1.008~1.171),FPG增高(OR=1.042,95%CI 1.003~1.083)是T2DM患者发生CKD的影响因素(均P<0.05)。不合并CKD组中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且随访数据完整的T2DM患者共753例,其中,发生CKD组182例,未发生CKD组571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AST、TG及FPG后,超重为发生CKD的危险因素(OR=1.95,95%CI 1.05~3.61)。RCS拟合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T2DM患者BMI与CKD发生风险呈非线性关系,BMI在28~31 kg/m2的T2DM患者CKD的发生风险增加(均P<0.05)。结论T2DM患者肥胖与CKD密切相关,肥胖的T2DM患者,特别是BMI在28~31 kg/m2,容易发展为CKD。  相似文献   

16.
对肥胖与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治疗,发现肥胖组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0.70±0.15U·kg^-1·d^-1)较非肥胖组(0.61±0.23U·kg^-1·d^-1)明显增加(P〈0.01),胰岛素用量与体质指数和腰臀比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血清von Willebrand因子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von Willebrand因子 (v WF)与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 4 0 8例年龄相近的 2型糖尿病患者 ,根据是否合并血管并发症分为 :无并发症组 (1 2 5例 )、大血管并发症组 (1 2 3例 )、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组 (1 6 0例 )。观察不同组患者血清v WF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 (1 0 5名 )比较。 结果 血清 v WF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 (0 .8± 0 .4 ) U/ml;无并发症组 (1 .2± 0 .5 ) U/ ml;大血管并发症组 (1 .4± 0 .6 ) U/ ml;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组 (1 .6± 0 .6 ) U/ ml;血清 v WF水平随血管并发症增多而上升 ,各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 )。L o-gistic分析表明 ,v WF既与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呈显著相关 (回归系数 β=0 .95 6 ,P=0 .0 0 1 ) ,也与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呈显著相关 (回归系数 β=1 .783,P=0 .0 1 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尿微量白蛋白、年龄、糖尿病病程分别与 v WF呈正相关 (β=0 .32 4 ,P<0 .0 0 1 ;β=0 .2 31 ,P<0 .0 0 1 ;β=0 .1 4 5 ,P<0 .0 5 )。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v WF逐渐升高反映了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Aims/Introductio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and chron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remain uncertain. We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AFLD and chron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aterials and Methods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n = 929) attending a diabetes clinic of a university hospital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Patients who had any clinical evidence of cirrhosis or other cause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were excluded. Prevalences of chronic microvascular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were assessed. NAFLD was ascertained by ultrasonography.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NAFLD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as 63.3%. The prevalence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nephropath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NAFLD than those without NAFLD (33.0 vs 70.2%, < 0.001; 29.3 vs 37.1%, P = 0.007, respectively), whereas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ic neuropathy.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ic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AFLD than those without NAFLD (9.2 vs 14.7%, P = 0.008). After adjustment for confounding factors, such as age, sex, glycated hemoglobin, fasting serum C‐peptide, diabetic duration, body mass index and hypertension, NAFLD remaine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odds ratio (OR)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OR 0.440,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255–0.757, = 0.003) and nephropathy, (OR 0.54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358–0.817, = 0.003). In contrast, NAFLD was not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fter adjustment for confounding factors.

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AFLD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prevalence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nephropathy in Kore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相似文献   

19.
对38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合并率为15.7%,合并亚临床甲减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高于无亚临床甲减组(P<0.05),亚临床甲减是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95%CI:1.0~3.6),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