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改进大鼠肝移植的方法,缩短无肝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总结大鼠原位肝移植经验.方法:正式实验分组:(1)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2)同期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对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3)术后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4)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脾细胞对肝硬化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4小组);(5)预输注供者凋亡的血液淋巴细胞对正常大鼠肝移植研究组(分3小组),每小组各10只大鼠.观察手术时间以及大鼠肝移植2 d和1 wk存活率.结果:在正式实验大鼠肝移植中,供体手术时间30±5 min.供肝热缺血时间2±0.5 min,袖套准备及肝脏修整时间10±2 min,受体手术时间51±10 min;无肝期16±4 min.冷缺血时间61±5 min.正式实验大鼠肝移植2 d存活率96.8%(184/190),1 wk存活率95.3%(181/190).结论:改进显露方法及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法后,手术简化,同时并发症减少,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自1963年Starzl实施世界上第一例人体肝移植以来,历经近半个世纪发展,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例如供肝短缺、器官保存、排斥反应等等。动物器官移植实验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其中以大鼠为代表的小动物移植在器官移植实验研究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以Kamada介绍的“套管法”建立500例经典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并总结在供体和受体手术中的手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骨髓及肝联合移植动物模型,探讨骨髓移植诱导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可行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Wistar大鼠(♀)分成三组:Ⅰ、Ⅱ组和Ⅲ组,Ⅱ组Wistar大鼠(♀)TBI(11 Gy),4惦输入SD大鼠(♂)BMC(8×107),Ⅲ组wistar大鼠(♀)TBI(7 Gy),4 h后输入SD大鼠(♂)BMc(8×107),2 d后CTX(50 mg/kg)腹腔注射,三组均于28 d后Kamada"二袖套法"行SD→Wistar大鼠肝移植.分别于BMT后10、20 d通过PCR方法检测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体内的SD大鼠源性Y染色体特异性片段.并比较三组大鼠肝移植术后1 wk生存率、生存状况、生存时间,以及移植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Ⅱ组和Ⅲ组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出SD大鼠源性嵌合体.DTH检查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大鼠对SD大鼠产生免疫耐受,Ⅱ组和Ⅲ组DTH足掌厚度差值较Ⅰ组小(0.22±0.028mm,0.23±0.032 mm vs 0.71±0.026 mm,均P<0.01).肝移植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Wistar大鼠对SD大鼠肝移植的存活时间较Ⅰ组大鼠肝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8.14±2.53 d,8.33±2.11 d vs 3.79±0.83 d.均P<0.01).依据Banff方案病理评分,Ⅱ组和Ⅲ组为轻度(Ⅰ级),Ⅰ组为重度(Ⅲ级).结论:应用7 Gy TBI+CTXI+供体BMT可成功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嵌合体模型,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可提高肝移植术后大鼠的生存状况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重建肝动脉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涛  唐华美  孙星  彭志海 《肝脏》2005,10(3):221-222
目前最流行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是“二袖套”法,即肝上下腔静脉(SVC)缝合加肝下下腔静脉(IVC)及门静脉(PV)袖套吻合。上述方法虽不重建肝动脉,但术后大鼠均可获得存活。但研究发现,重建大鼠肝动脉则可显著降低术后胆道并发症,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为此,我们在改进“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基础上建立了重建肝动脉大鼠肝移植模型,旨在下一步进行肝移植方面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黄戎娟  刘洋  张聪 《肝脏》2016,(4):298-301
目的采用"二袖套法"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并探讨手术技巧。方法在Kamada的"二袖套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供体经腹主动脉行肝脏冷灌注,用缝合法吻合肝上下腔静脉,用袖套法吻合门静脉与肝下腔静脉,胆道采用支架法重建。对200只SD大鼠进行原位肝移植,记录各项操作时间以及术后存活率、并发症情况,专人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对200只大鼠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为90.00%(180/200)。部分大鼠死亡原因包括出血、肝下腔静脉血栓、肝上下腔静脉回流不畅、袖套扭转、脱落、胆瘘、胆道梗阻、肝功能衰竭以及肝脓肿。结论能熟练进行显微外科操作,并且手术精确是缩短操作过程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前提。而受体大鼠的术后存活情况又与无肝期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中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延长保存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大鼠2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40 mg/ kg)、高剂量苦参碱治疗组(80 mg/kg)和假手术组,将供肝在4℃林格液中保存5 h后植入受体,分别观察移植术后1 wk生存率,并且检测移植术后1,2,4,24 h血ALL TNF-α,内毒素 (ET),透明质酸(HA),一氧化氮(NO)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并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苦参碱低剂量、高剂量治疗组术后1 wk生存率显著增加(75%,75% vs 0,P<0.01),肝功能改善,血清HA(277.62 ±29.06,406.84±95.04 μg/L vs 1109.42± 110.28 μg/L,P<0.01)和肝组织ICAM-1表达均显著减少,血清NO含量增加(53.1±5.1,54.2 ±4.9 μmol/L vs 30.2±2.3 μmol/L,P<0.01), TNF-α(1.69±0.22,1.29±0.33 U/L vs 5.96 ±0.59 U/L,P<0.01)、ET(0.343±0.111, 0_302±0.059 kEU/L vs 0.643±0.110 kEU/L. P<0.01)以及肝组织MDA(0.87±0.41,0.69± 0.22 μmol/g vs 2.35±0.54 μmol/g,P<0.01) 水平均明显降低,肝组织SOD(19.89±1.84, 21.04±1.86 kU/g vs 13.39±0.85 kU/g,P<0.01) 水平均明显升高,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形态也发生改善.结论:苦参碱可以通过减轻再灌注后内毒素血症,抑制库氏细胞激活及释放TNF-α, ICAM-1等炎症性细胞因子,清除氧自由基,促进NO合成等途径,减轻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鼠部分肝移植动脉化模型的技术改进.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并进行供体的腹腔动脉与受体的右肾动脉端端吻合.供肝予以切除尾叶、肝左叶及肝中叶的左半.结果:48例正式实验中,有5例于术中死亡,供肝热缺血时间为1.0±0.5 min.大鼠部分肝移植术后1 wk存活率为85.4%.结论:通过技术改进,提高了模型建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大鼠原位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鼠原位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杨俊伟关键词原位异体肾移植;近交系大鼠肾移植术是研究肾移植排异反应的重要实验手段,在国外实验研究中应用较多,而国内却研究很少,多数手术需在外科显微镜下操作,耗时较长。本所参考了有关文献,建立了一种稳定的大鼠肾移植模型,为肾...  相似文献   

10.
11.
原位全肝移植存在一些弊端,而且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如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肝衰)死亡率很高,但少数幸存患者的肝脏再生也很快,恢复后可具有正常的肝脏结构和功能。此外,某些肝脏代谢性疾病并不引起肝硬化但可引起严重的肝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切除结构基本完好的原肝进行全肝移植得不偿失。这些都促使临床医师重新评估辅助性肝移植(auxili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ALT)在肝移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来自心脏停搏供体大鼠肝移植供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物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和移植组,移植组根据供肝获取前经历供体心脏停搏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热缺血0 min(W0组)、热缺血15min(W15组)和热缺血30 min(W30组),其后用建立大鼠动脉化原位肝移植模型,每组均为24只大鼠,分别测定术后3、7、14和30 d移植肝组织学、肝功能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的变化,每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处死.结果: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肝损伤加重,并且恢复过程也延长.移植组和对照组术后第3、7、14和30天血清ALT、AST均无显著性改变.肝移植术后早期肝细胞Ki-67表达水平随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术后14 d恢复正常.各组的肝细胞Ki-67表达均与血清ALT、AST无关.结论:肝移植过程中供肝热缺血主要损伤肝细胞,并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肝细胞损伤加重,肝细胞功能恢复早于其形态学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例 1 男 ,5 1岁 ,ABO血型为AB型。因“腹胀、疲乏 8年 ,伴皮肤黄染 1月”于 2 0 0 2年 10月 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 ,黄疸持续加重 ,出现陶土色大便 ,明显消瘦 ,经影象学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检查 ,诊断原发性肝癌 ,肝炎肝硬化 ,Child PughC级。于 2 0 0 2年 11月 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 ,肝脏明显增大 ,质硬 ,显者淤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的结节。右肝后叶有一约 8.0cm× 7.5cm× 7.0cm大小的肿块 ,紧邻第三肝门 ,与周围组织粘连 ,肝门有肿大的淋巴结。从右肝内胆管至肝外胆管 ,胆囊内充满癌栓与…  相似文献   

14.
用大鼠肝移植模型,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选择素(selectin)在移植肝的原位表达,探讨它们在同种异体肝移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1.标本:急性排斥组:PVG大鼠到LEWIS大鼠的肝移植;自发耐受组:PVG到DA大鼠的肝移植。每组12只。移植后分别于1、3、5和7d取移植肝。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另取正常的PVG大鼠肝作对照。标本由澳大利亚国家肝移植中心赠送。 2.染色方法:ICAM-1、选择素检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VCAM-1和PECAM-1mRNA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  相似文献   

15.
全球传染病致死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建立一种类似临床人类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对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预防与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叙利亚仓鼠多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其作为动物模型的价值和优势突显出来.本文从叙利亚仓鼠的生理学和免疫学等方面阐述其主要生物学特征,并对叙利亚仓鼠在冠状病毒、副粘病毒、汉坦病毒和西尼...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一氧化氮(NO)在BN至LEW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诊断作用。我们应用BN至LEW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同基因肝移植动物模型,检测肝移植术后血清NO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浆中NO明显升高,其变化早于TNF,FK506可显著抑制NO的合成,氨基胍可减轻排斥反应的程度。同基因组NO不升高。NO可作为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指标。抑制大鼠肝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NO的升高,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7.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1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06-01施行的13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共20例次)出现胆道并发症,治愈17例,1例放弃治疗.其中胆道狭窄12例次,胆漏2例次,胆管结石6例次.与T管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1.7%(14/120).胆道并发症组冷缺血时间(624min)和二次热缺血时间(60min)均高于无胆道并发症组(384min,43min,均P<0.05).结论:保存性损伤和缺血性损伤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术后早期胆道造影并联合应用核磁共振胆管成像有助于及时诊断胆道并发症.介入技术是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9月以来,我们共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OLT)30例(32次)。现将手术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肝移植成功率的提高与合理选择适应证和掌握手术时机有关。本文就原位肝移植的最佳适应证、尚有争论的适应证以及绝对和相对禁忌证作了概述,并指出以肝病病程进展、移植后疾病康复和生存率长短为选择肝移植时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十七次猪原位肝移植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肝移植作技术准备.方法用香猪行猪原位肝移植手术共17次.结果供体放血猪的肝热缺血时间为5min±2.8min,冷缺血时间为196min±70.1min.受体手术时间为172min±18.3min,无肝期为45.3min±10.2min;受体猪用滚柱式动力泵加储血器行门静脉-左颈外静脉体外转流,转流量为570ml/min±231ml/min,转流时间为34min±8.3min.17头猪中术中死亡7头,术后存活不足24h7头,超过24h3头,最长存活30天.结论良好的外科技术和维持无肝期循环稳定是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