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曲马多、瑞芬太尼或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早孕女性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联合曲马多)、B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C组(丙泊酚联合氯胺酮)三组,每组各30例。麻醉后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比较三组研究对象镇痛效果、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麻醉前(T0)、麻醉后(T1)、术中(T2)和手术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统计三组研究对象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0分钟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B、C组(P<0.05),B、C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均短于C组(P<0.05),但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T1~T3时MAP、HR和Sp O2水平与T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C组T1~T3时MAP、HR和Sp O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C组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A组术中发生呼吸抑制1例,肢动1例;B组发生呼吸抑制2例,肢动4例;C组发生呼吸抑制5例,肢动11例。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曲马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12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PCEA组(60例)和PCIA组(6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镇痛效果。术后2小时,PCEA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0.05);术后4~48小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静息和咳嗽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活动状态下,PCEA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PCIA组(P<0.05)。PCIA组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总量为(91.5±7.9)ml,PCEA组为(87.7±6.8)ml,差异具有显著性(t=2.9008,P<0.05)。术毕及术后6、12、24小时,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PCIA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排尿时间均显著短于PCEA组(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PCIA组患者尿潴留和疲惫乏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PCEA组(P<0.05);PCIA组中4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两组均未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结论 PCEA和PCIA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基本相当,采用PCIA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和排尿等自理能力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地佐辛和布托啡诺对全麻手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接受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体重46~68 kg,随机平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地佐辛组(B组)、对照组(C组)三组。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丙泊酚2 mg/kg、阿曲库铵0.5 mg/kg、芬太尼2μg/kg诱导后,术中丙泊酚维持,靶控注射4~6 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h)维持麻醉。A组:手术结束前10 min给予布托啡诺0.04 mg静脉注射。B组:在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C组:术中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麻醉后恢复室停留时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持续时间,与患者苏醒后即刻(T0)、15 min(T1)、30 min(T2)时行SAS评分和Ramsay评分,分别评价躁动程度和镇静程度。结果:三组患者停药至清醒时间以及恢复室滞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与B组T0~T2时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躁动例数明显减少(P0.05);与A组比较,B组T0~T2时SAS评分有所降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T0~T2时A组和C组Ramsay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布托啡诺和地佐辛均能有效减少全麻下鼻炎手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术终乳腺癌切口局部浸润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乳腺癌手术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缝皮结束时,给予对照组患者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镇痛,给予观察组患者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切口局部浸润镇痛。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评分和布鲁格曼舒适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镇痛、镇静和舒适状态,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排气时间、补充镇痛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和离床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 h补充镇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 h、8 h VAS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后2 h(均P<0.05),Ramsay评分和BC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2 h(均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2 h(均P<0.05),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后2 h(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BC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术后2 h、4 h、8 h 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8~12 h、12~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在术终行乳腺癌切口局部浸润镇痛,能够提高镇痛、镇静效果,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于本院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31例)、B1组(36例)、B2组(33例)、B3组(37例),各组患者术后即刻使用静脉镇痛泵,A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格拉司琼,B1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格拉司琼+0.5μg/(kg·h)右美托咪定,B2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格拉司琼+0.75μg/(kg·h)右美托咪定,B3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格拉司琼+1μg/(kg·h)右美托咪定。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小时、48小时,B1组与A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术后各时间点B1、B2、B3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且B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B1组及B2组(P<0.05)。术后4小时和12小时,B1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A组(P<0.05),B2、B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A组(P<0.05)。B1、B2、B3组患者PCA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均显著少于A组(P<0.05),且B3组患者PCA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用量最少(P<0.05)。B2和B3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减少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有助于稳定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案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2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静脉镇痛)、B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及C组(全凭静脉麻醉镇痛)。比较三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唤睁眼及拔管的时间;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评估三组患者术后躁动;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量表评估三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麻醉前和术后1天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三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C组上述指标显著长于B组(P<0.05);三组患者自呼唤可睁眼开始直至拔管后30分钟,Riker镇静-躁动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C组患者该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术后1天,三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C组POCD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血清GFAP和S100β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且C组患者GFAP和S100β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减轻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肺叶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行常规诱导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中给予患者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泵注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术前30分钟一次性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5 ml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出血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为(0.88±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5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出血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头晕头痛3例(10.00%)、恶心呕吐9例(30.00%)、畏寒发热1例(3.33%)、心悸3例(10.00%)、嗜睡2例(6.67%),对照组患者头晕头痛5例(16.67%)、恶心呕吐11例(36.67%)、畏寒发热2例(6.67%)、心悸1例(3.33%)、嗜睡4例(13.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预防肺叶切除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效果明显,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方法对预防术后谵妄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受腹腔镜下行全麻胆囊切除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三组,各40例。并给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治疗,其中A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为0.4μg/kg,B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为0.5μg/kg,C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为0.6μg/kg,此外在三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同时给予丙泊酚3μg/ml治疗。记录三组患者在手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时(T2)、拔气管导管时(T3)以及拔管后10 min(T4)五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情况,同时对三组患者拔管时间、Price-Henry疼痛评分、谵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三组患者在T0、T1、T2时间点MAP、HR无显著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对比,A组患者的MAP、HR在T3、T4时刻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的MAP、HR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拔管时间依次为(34±5)、(38±5)、(44±6)min;A组患者术后1、6、24、36 h的Price-Henry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A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高于B组,而B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并且随着舒芬太尼剂量的不断增加,谵妄的发生率是逐渐降低的,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丙泊酚麻醉对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镇静效果的作用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按照麻醉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36例,丙泊酚),B组(38例,咪达唑仑),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血浆各项指标以及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结果T4、T5时间段,A组SOD指标高于B组,MDA、Glu水平低于B组,比较P<0.05。血流动力学心率指标、MAP指标,A组各时间段数据监测比较无显著变化,B组在T3、T5时间段指标高于T1、T2、T4时间段,且高于A组,P<0.05。术后A组VAS评分为(2.06±0.14),B组VAS评分为(2.97±0.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丙泊酚麻醉具有起效快,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好;同时手术中降低应激反应,提高对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护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患者疼痛、不良心理、服药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从而探讨心理护理措施在N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8月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疼痛科的N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0例。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方案。于T0~T3时间点分别评价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Morisky服药依从性评分;同时在T3时间点评价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试验与随访,治疗前两组患者VAS、SAS、SD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VAS、SAS、SDS评分随治疗进展降低,于T1~T3时间点均低于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心理护理组VAS、SAS、SDS评分于T1~T3时间点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护理组服药依从性评分于T1~T3时间点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T3时间点心理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NP,减轻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全款关节置换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抽选86例,采用盲抽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超声引导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对照组43例,仅接受插管全麻联合超声引导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收集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情况,对比其应激反应影响。结果实验组皮质醇T0~T3阶段均明显下降,T4~T5阶段明显上升,白介素则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对照组皮质醇、白介素T0~T5阶段均始终呈现上升趋势。同时,T2~T5阶段实验组皮质醇和白介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取硬膜外麻醉联合超声引导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手术中应激反应相对较小,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病例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100例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参照组50例患者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50例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应激反应指标、低体温发生率、完全清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CRP、NE、AD水平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低体温发生率(4.00%)显著比参照组(22.00%)低,P<0.05。试验组完全清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显著减轻全身麻醉患者应激反应,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降低低体温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下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安全性和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拟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甲方案组和乙方案组,每组40例,甲方案组产妇采取0.1%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乙方案组产妇采取0.07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案,比较两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尿潴留、其他不良反应和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结果结果显示,两组的镇痛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此同时,在子宫颈开口3 cm时(T0)、分娩镇痛后30 min(T1)、宫颈口开口10 cm时(T2)、分娩即刻(T3)和分娩后2 h时(T4)5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麻醉后的其他时间点的疼痛评分与T0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甲方案组尿潴留发生率为5.00%,低于乙方案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两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在出生后l min、5 min和10 min时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分娩镇痛方案均可有效缓解分娩疼痛,但在0.1%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剂量下产后尿潴留的发生风险更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妇科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与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行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瑞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丙泊酚进行复合麻醉诱导,在此基础上予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的为参照组,予以七氟烷维持麻醉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麻醉后的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定向力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较长于参照组,但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以及嗜睡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BP、DBP、HR以及SpO2等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科手术的麻醉中无论应用丙泊酚维持麻醉还是应用七氟烷维持麻醉的并发症情况相当,皆可实现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42例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分别将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在前后两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苏醒时间和自由呼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的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最后观察组的苏醒时间和自由呼吸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喉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114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3月,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前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清醒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麻醉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5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与平均静脉压,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受喉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麻醉前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可以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小剂量甲氧明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对产妇血流动力学以及新生儿血气的影响情况。方法自医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实施剖宫产生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次注射2 mg盐酸甲氧明调节血压,研究组患者在麻醉用药同时注入1 mg甲氧明,完成后以50μ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泵注,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后不同时间的心率(HR)、收缩压(SBP)测量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指标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麻醉平卧后5分钟(T1)、胎儿分娩前1分钟(T2)、胎儿分娩后5分钟(T3)心率(HR)以及收缩压(SBP)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PH)、氧气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麻醉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甲氧明持续泵注麻醉能够有效保证剖宫产麻醉要求,能够确保产妇血流动力学以及新生儿血气稳定,与单次使用甲氧明麻醉相比效果更佳,且用药后不会增加不良发应的发生,能够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本院产妇400例,依据分娩与护理方法分为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组(研究组,n=200)和传统分娩配合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20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镇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较传统分娩配合常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