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in vivo confocal microscopy,IVCM)无创、快速,可活体观察眼表组织及细胞结构的生理、病理变化,在感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评价、干眼病眼表评估、眼表手术治疗效果评估及糖尿病早期筛查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利用IVCM观察角膜营养不良有助于诊断、监测疾病进展、评价治疗效果及了解其病理生理变化等。  相似文献   

2.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能在细胞水平实时、非侵入性、高清晰地检测角膜结构,它已广泛应用于角膜病的研究.本文对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感染性角膜炎、圆锥角膜、角膜后沉着物、长期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引起的角膜病变及糖尿病相关的角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活体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无创、快速且全层面的技术,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角膜组织的所有层面。共聚焦显微镜可以通过直接可视化检查角膜不同层面的形态和细胞密度。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眼部并发症已经变得越发常见,并引起眼科临床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兴趣和逐渐深入的研究。文章旨在通过采用活体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糖尿病患者角膜组织各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由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孙旭光教授主编《活体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谱》一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活体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辨率1μm,放大倍率800倍,通过对角结膜组织无创、实时的观察,使眼科医生在活体上,从细胞水平直接观察角结膜及其众多疾病的组织细胞学变化,动态了解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深入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本图谱收集整理了作者及其课题组多年来积累的典型角结膜病例,包括感染性角膜病、免疫性角膜病、角膜营养不良与变性、神经营养性角膜病变、角膜手术后、药源性角膜病变、干眼、全身疾病相关性角膜病以及外伤和肿瘤等,通过300余幅图片,展现和总结了共聚焦显微镜在临床指导角结膜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角膜上皮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鉴别角膜上皮肿瘤性质.方法 7例角膜上皮肿瘤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眼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OCT和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所有患者均实施角膜肿瘤切除术,术后行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与术前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比较.结果 7例角膜上皮肿瘤均侵犯透明角膜、角膜缘和球结膜,突起于眼球表面,形状似桑葚,血管丰富.在眼前节OCT检查中5例角膜肿瘤显示密度均匀,与角膜组织之间界限清晰,浅层基质中未见肿瘤密度影;另外2例角膜肿瘤显示,密度不均,与角膜组织界限不清,而且侵犯前弹力层和浅层角膜基质.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中7例均显示角膜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其中2例非典型增生明显,侵犯前弹力层,在角膜上皮层和浅基质层内形成“癌巢”,5例诊断为角、结膜乳头状瘤,2例诊断为角膜鳞状上皮细胞癌,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角膜上皮肿瘤术前诊断肿瘤性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邓世靖 《眼科》2014,(4):250-250
由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孙旭光教授主编《活体角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谱》一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活体角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辨率1μm,放大倍率800倍,通过对角结膜组织无创、实时的观察,使眼科医生在活体上,从细胞水平直接观察角结膜及其众多疾病的组织细胞学变化,动态了解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深入探讨疾病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杨钊  陈琦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5):749-753
目的:应用活体共焦显微镜观察干燥综合征患者角膜潜基质神经纤维的形态学变化,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44眼干燥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22例44眼同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角膜中央神经纤维直径、念珠状结构数目、弯曲度的观察,记录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树突状细胞密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活体共焦显微镜观察下,观察组角膜潜基质神经纤维直径较对照组小,念珠状结构数目和神经纤维弯曲度均增加(P<0.05)。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的角膜潜基质神经纤维直径与泪膜破裂时间(r=0.472,P<0.01)、泪液分泌(r=0.562,P<0.01)、泪河高度(r=0.246,P=0.02)和树突状细胞密度(r=-0.636,P<0.01)呈相关性,角膜潜基质神经纤维念珠状结构数目与泪膜破裂时间(r=-0.621,P<0.01)、泪液分泌(r=-0.688,P<0.01)、泪河高度(r=-0.438,P<0.01)和树突状细胞密度(r=0.528,P<0.01)呈相关性,神经纤维弯曲度与泪膜破裂时间(r=-0.634,P<0.01)、泪液分泌(r=-0.713,P<0.01)、泪河高度(r=-0.384,P<0.01)和树突状细胞密度(r=0.604,P<0.01)呈相关性。结论:活体共焦显微镜能有效观察角膜潜基质神经纤维的形态,干燥综合征患者角膜潜基质神经纤维直径变小,念珠状结构数目增多,神经纤维弯曲度增加,神经纤维损伤程度与干眼症的严重程度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王世明  陈蔚 《眼科研究》2008,26(2):149-152
目的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Sjoegren综合征(SS)患者角膜各层的形态改变。方法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对15例(30眼)SS患者和15例(30眼)同龄正常对照组的角膜进行检查,获取角膜全层图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S组角膜上皮各层细胞密度均明显下降,并出现炎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浸润。角膜基质细胞呈多突起星状,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反光减弱,胞质反光增强,浅基质出现炎性细胞浸润。SS组较对照组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变细,弯曲度变大,走行方向明显改变,部分神经纤维断裂。结论SS患者不仅角膜上皮、浅基质细胞、上皮下神经出现明显改变,且角膜基质细胞形态与角膜免疫状态均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在细胞水平观察术后远期角膜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变化。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行LASIK手术患者68例68眼,根据术前球镜度数,分为高度近视眼组(36例36眼)和低、中度近视眼组(32例32眼),术后随访6~44月,同时选择门诊行屈光检查的近视患者61例122眼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LASIK手术对角膜基质及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LASIK术后,高度近视眼组角膜前、后基质角膜细胞密度均减少,内皮细胞密度下降,内皮细胞多形性百分比增加,异型性百分比下降,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077,P=0.000)。LASIK术后界面下基质角膜细胞密度明显减少(562个·mm-2±86个·mm-2),“无细胞区”长期存在;含“无细胞区”的基质深度与激光能量、削切深度、手术时间、年龄均无相关性。结论术后远期,适量激光切削对低、中度近视眼的角膜深层组织影响较小,对高度近视眼影响较大,所以高度近视眼应慎行LASIK手术。  相似文献   

10.
人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共焦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正常人(20例)、角膜炎(12例)、角膜移植术后(19例)、葡萄膜炎(5例)、大疱性角膜病变(3例)、角膜白斑(6例)、角膜营养不良(7例)、青光眼(10例)、圆锥角膜(17例)等患者的角膜内皮,分析所得活体角膜内皮图象,总结其形态学特征。结果活体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皮的图象主要有8种:①完全正常角膜内皮。②水肿角膜内皮。③失代偿角膜内皮。④“激活”角膜内皮。⑤排斥角膜内皮。⑥有KP角膜内皮。⑦有“疣状物”的角膜内皮。⑧“双核”角膜内皮细胞。结论共焦显微镜能对活体角膜内皮进行实时、无创、准确以及可重复、可比较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增殖期檐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改变及这一特殊人群经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情况.方法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以及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记录.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6只眼),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9例(35只眼),进行观察.其余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0例(21只眼)作为对照组,局麻下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对术眼角膜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异形性增加;内皮细胞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坏死;坏死区周围细胞移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内表面沉着等表现,分析所得数据: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前者大干后者(P<0.05),六角形内皮细胞所占比例前者小于后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3月,前者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内皮细胞丢失率均大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细胞水平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的-个重要手段.通过本研究发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使角膜内皮储备功能下降,降低了此类患者角膜内皮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Thiel-Behnke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表现、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影像学特征及其TGFBI基因突变。 设计 前瞻性研究。 研究对象 Thiel-Behnke角膜营养不良家系35名成员。 方法 对该家系成员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以及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取外周静脉血制备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TGFBI致病基因,分析患者基因序列变化情况。 主要指标 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影像学观察、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以及患者外周血基因序列突变分析。 结果 本家系4代35名家系成员中,10例患者表现为双眼角膜前弹力层及其附近可见弥漫性、灰白色混浊物沉积;病灶主要位于角膜中央区和角膜中周部的前弹力层,但浅基质层亦可见点状混浊病灶,呈线状或蜂窝状外观。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显示患者角膜前弹力层及浅基质层出现连续、均匀一致的高反光沉积物,沉积物前缘(朝向上皮层)呈锯齿样;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在上皮层至浅基质层之间可见高反光、不规则、无定形物质沉积,病灶及周围组织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基因序列示该家系患者TGFBI基因第12外显子的第39密码子第2个碱基呈杂合子点突变G→A,导致精氨酸转变为谷氨酰胺取代(R555Q)。 结论 R555Q突变所致的Thiel-Behnke角膜营养不良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下影像学特征为角膜前弹力层高反光、不规则、蜂窝状、无定形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增殖期檐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改变及这一特殊人群经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情况.方法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以及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记录.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6只眼),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9例(35只眼),进行观察.其余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0例(21只眼)作为对照组,局麻下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对术眼角膜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异形性增加;内皮细胞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坏死;坏死区周围细胞移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内表面沉着等表现,分析所得数据: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前者大干后者(P<0.05),六角形内皮细胞所占比例前者小于后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3月,前者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内皮细胞丢失率均大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细胞水平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的-个重要手段.通过本研究发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使角膜内皮储备功能下降,降低了此类患者角膜内皮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共焦显微镜观察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变化,探讨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原因,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保护。
  方法:选取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97例143眼,与患者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20例40眼。采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面积、细胞变异系数等各项指标,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青光眼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测量指标的差异。
  结果:年龄相匹配正常人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893.88±255.026个/mm2,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1674.11±683.95个/mm2,开角型青光眼组2687.22±391.87个/mm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2706.97±351.27个/mm2。,在各项指标中,角膜内皮平均密度、平均面积均有统计学意义(F=62.950,8.795;P值均为0.000),其中尤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与各组相比差异显著。
  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眼角膜内皮细胞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人。开角型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与正常人相比,有差别但不显著。眼压升高时限是损伤角膜内皮细胞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增殖期檐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改变及这一特殊人群经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情况.方法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以及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记录.对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49例(56只眼),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9例(35只眼),进行观察.其余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20例(21只眼)作为对照组,局麻下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别于术前1d、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对术眼角膜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异形性增加;内皮细胞水肿;角膜内皮细胞坏死;坏死区周围细胞移行修复;角膜内皮细胞内表面沉着等表现,分析所得数据: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前者大干后者(P<0.05),六角形内皮细胞所占比例前者小于后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3月,前者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内皮细胞丢失率均大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在细胞水平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研究手术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的-个重要手段.通过本研究发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使角膜内皮储备功能下降,降低了此类患者角膜内皮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刘瑞  李冰  盛敏杰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2):2213-2216
干燥综合征(Sj?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以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SS的眼部表现称为干燥性角结膜炎。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与其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了不少进展,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活体共聚焦显微镜作为一种新型光学显微镜,具有无创、高分辨率等优点,它使得人们在可以在细胞水平对角膜各层细胞、角膜神经、免疫及炎症细胞、结膜以及睑板腺结构进行观察。因此,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干燥性角结膜炎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生理,从而协助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共焦显微镜检查在SS相关角结膜炎患者眼表形态观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马聪慧  王丽娅  李晶 《眼科》2011,20(3):151-154
目的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以及角膜各层细胞密度和形态学改变。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选取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20例(20眼)为病例组和就诊于眼科门诊的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例(20眼)为对照组。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对所得的图片和结果进行分析。主要指标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角膜浅基质细胞密度、角膜中基质细胞密度、角膜深基质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百分比。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减少(t=-4.951,P=0.000);角膜浅基质细胞密度、中基质细胞密度和深基质细胞密度均有显著下降(P值均=0.000);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增加(t’=3.652,P=0.001),六角形百分比减少(t=-3.778;P=0.001)。结论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密度和各层细胞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一例49岁女性,因右眼角膜蜜蜂蛰伤眼痛8小时就诊,眼部检查右眼下方角膜呈瓷白色扇形混浊,刺伤处部分上皮缺失。共聚焦显微镜(IVCM)及前节OCT未有蜂针的残留,且共聚焦显微镜在蜂蛰伤的早期有较特殊的表现:蜂针刺入处基质层断续的强点状反光,围绕其周的低反光环形暗区,暗区外周基质细胞呈霜花样改变。治疗后瓷白色混浊消失,仅留蜂针刺入处及周边薄翳样改变。(眼科,2022,31:401-402)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4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伴双眼胀痛和头疼来诊(就诊当时很像内科症状,所以未测眼压)。患者无眼科疾病史、外伤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史,无青光眼家族史。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双眼戴-4.00DS=1.2。外眼正常。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角膜清,其后壁正中和偏下方见-1.5mm×4.0mm纵长梭形色素沉积区(Krukenberg梭,图1)。前房深,周边前房深度大于1CT,Tyndall征(-),通过上睑缘轻压角膜做数次闭睑动作后,可见少许细小色素性和白细胞样浮游物,虹膜纹理清,色泽较深,中周部及周边呈轻度压陷状,后照透光试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告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活体Francois角膜营养不良中央混浊的结果。方法:2位不相关的患者,一位78岁男性和一位75岁女性。均患有Francois角膜营养不良伴中央混浊,用常规裂隙灯活体显微镜和共焦显微镜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