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时VEP潜时异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视觉诱发电位 (VEP)检查在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两种疾病时的区别。方法 :3 7例 66眼视神经萎缩和 14厘 2 6眼视神经炎患者接受了给撤图型VEP (P -VEP)和闪光VEP (F -VEP)检查 ,其中最佳矫正视力低于 0 0 3者仅接受F -VEP检查。结果 :视神经萎缩时的P -VEP潜时均值延迟程度低于视神经炎 (P <0 0 5 ) ,但F -VEP恰好相反。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时的P -VEP和F -VEP潜时异常率分别是 74%和 65 % ,90 %和 42 % (P <0 0 5 )。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时仅在F -VEP检查时表现出潜时异常的患眼百分率 ,在全部患眼和视力低于 0 0 3患眼分别是 2 3 %和 9% ,12 %和 5 %。结论 :视神经萎缩时的P -VEP潜时延迟程度低于视神经炎 ,但F -VEP相反 ;因此 ,视神经萎缩时F -VEP联合应用的检查价值比视神经炎时高。另外 ,两种疾病时F -VEP联合应用的检查价值不仅仅在具有不能接受P -VEP检查的视力患眼中存在 ,而且在具有能接受P -VEP检查的视力患眼中也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视神经疾病进行P—VEP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神经疾患可以出现中心外固视已成定论,由于固视状态的改变而在临床许多常规检查方法上也要求有相应的改变,例如视野、暗点、暗适应等的矫正检查。在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上,我们已经证实视神经萎缩的固视状态对潜时改变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并确立实验性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Kr lein术式 ,在定量致伤的条件下建立实验性外伤性兔视神经萎缩模型 ,于 2 0d和 40d后分批作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F VEP)和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改良的Kr lein术式造模 40d后 ,造模组兔眼视觉电生理的F VEPP1波和N1波波幅极显著降低 (P <0 0 1) ,峰时极显著延长 (P <0 0 1) ;神经纤维数量极显著减少 (P <0 0 1)、髓鞘积分光密度极显著降低 (P <0 0 1)、神经胶质细胞显著增生 (P <0 0 5 )。结论 采用改良的Kr lein术式建立的实验性外伤性兔视神经萎缩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成像在视神经萎缩中的初步应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眼科李志英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部眼科柿栖米次视神经萎缩的原因复杂,目前应用于视神经萎缩的影像诊断方法主要有CT和超声波检查,但是这些方法还不能满意地获取视神经实质性病变的信息.作者应用磁共振成像对视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图型刺激条件对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时视觉诱发电位 (VEP)潜时异常的影响。方法 :3 1例 5 3眼视神经萎缩和 14例 2 1眼视神经炎患者接受了 3 6%和 97%两种黑白方格对比度的给撤图型刺激视觉诱发电位(P -VEP)检查。刺激方格 3°12′。结果 :视神经萎缩和视神经炎时两种P -VEP的P10 0波潜时均值均显著延长 (P <0 0 5 ) ;潜时异常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8%左右。但两种疾病时 ,两种P -VEP之间的P10 0波潜时均值差异和潜时异常阳性率区别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结果说明 :在大刺激方格 (3°12′)条件下 ,在对比度高于 3 6%以后 ,对比度因素对两种疾病的P -VEP潜时的影响均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头部外伤引起视神经萎缩15例,均为单眼。其中视力完全丧失者10例,只有光感者1例,眼前手动至0.02者4例。 视神经萎缩的原因,我们推断为视神经骨管及其附近眶骨质损伤,故均做了视神经孔后前斜位(Rhees位)摄影。仅1例视神经孔有改变,14例正常。用x线双侧视神经管及其附近眶骨正面体层摄影法,上述15例均发现异常,其中蝶骨大、小翼骨折1例,蝶骨小翼骨折9例,视神经骨管骨折5例。从检查的结果可以说明,视神经萎缩是由于视神经骨管及其附近眶骨质损伤引起直接或间接视神经损伤导致萎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神经萎缩眼的视网膜偏心度对图型视觉诱发电位 (P -VEP)潜时的影响。方法 :3 1例 5 3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接受了非矫正的P -VEP检查 ,患眼最佳矫正视力高于 0 0 2。全部患眼按照视力性质分为中心视力组和偏心视力组。结果 :中心视力组的P -VEP潜时均值和潜时异常百分率均低于偏心视力组 (P <0 0 5 ,P <0 0 1)。在P -VEP潜时和视神经萎缩眼的视网膜偏心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线性回归关系 (r =0 3 0 ,b =2 42 ,P <0 0 5 )。结论 :视神经萎缩时中心视力患眼的P -VEP潜时延迟程度低于偏心视力。在P -VEP潜时和视神经萎缩眼的视网膜偏心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线性回归关系。提示患眼的视网膜偏心度越大 ,P -VEP潜时延迟越重。每一偏心度的回归量是 2 42ms。  相似文献   

8.
前言自五十年代以来,国外对后天性色觉异常的研究在检查手段,色觉障碍的分型(类)以及各种疾病色觉损害的表现均有深入的研究,但国内尚未见到视神经病所致的后天性色觉改变的有关报导,现仅就1982年我院诊治的91例视神经萎缩色觉损害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为各种视神经病后所引起的视神经萎缩(不包括视网膜脉络膜病所引起的上行性视神经萎缩,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及合并屈光间质混浊  相似文献   

9.
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与VEP和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江桥 《眼科研究》2003,21(5):533-534
目的 探讨视神经炎与视神经脊髓炎的关系,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和磁共振(MRI)表现。方法 观察一组17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分析其视神经炎的临床表现,以及VEP和MRI的改变,并随访观察2年结果视神经脊髓炎多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症状,VEP表现为P100峰时延迟,振幅降低。MRI可表现为视神经异常信号和视神经增粗,部分患者伴有脑白质异常。随访观察多出现视神经萎缩。结论 视神经炎与视神经脊髓炎关系密切,VEP和MRI均对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有价值,随访观察多见视神经萎缩。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又称Leber′s视神经萎缩。1871年Leber′s首次描述该病以来,国内外已有陆续报告。国内刘永均1953年第一次报告至今,大约已有63个家系。但以往国内的病例均未作VEP检查,且发病年龄超过60岁以上者仅见一例。现将我们最近遇见的一家系5例(其中一例60岁起病,3例作VEP检查)患者,作如下报告。病例另附讨论 Leber′s视神经萎缩是一种遗传性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