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CL/TICL )矫治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10-10/2014-06在我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60例310眼,分析其裸眼视力( UCVA)、最佳矫正视力( BCVA)、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计数等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和屈光度显著改善且稳定。术后 UCVA>0.8的有86%,BCVA未见下降,11%比术前提高1行,68%比术前提高≥2行;96%眼的实际屈光度数稳定在预期的±1.00D。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CL)植入术后1h有14眼眼压升高,均未超过28mmHg,术中晶状体损失1眼行透明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环曲面人工晶状体( TICL )旋转1眼,术后视网膜脱离3眼,黄斑出血1眼。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可预测性高,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其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FS-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患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中高度近视患者35例(69眼)为人工晶状体组,选择同期接受FS-LASIK的中高度近视患者38例(76眼)为LASIK组,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术前两组患者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眩光对比敏感度(glare CSF,GCS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检查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数,计算有效性系数和安全性系数,同时进行CSF和GCSF检查;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人工晶状体组等效球镜度数为-4.00~-12.00(-8.86±3.70)D,LASIK组为-4.00~-11.75 (-8.51±4.2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等效球镜度数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人工晶状体组有效性系数和安全性系数均优于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人工晶状体组CSF在1.5 c·d-1、3.0 c·d-1"、6.0 c·d"-1、12.0 c·d-1和18.0 c·d-1等空间频率,均优于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人工晶状体组GCSF在1.5 c·d-1、3.0 c·d-1、6.0 c·d-1和18.0 c·d-1等空间频率,均优于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4 h有4例(7眼)患者出现眼压升高,给予前房穿刺放液后眼压得到控制,未见晶状体混浊患者。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FS-LASIK均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中高度近视,但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更好,术后患者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CSF和GCSF均优于FS-LASIK。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全眼及眼内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选择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25例50眼,用尼德克波前像差仪测量患者6mm瞳孔区域内术前和术后1mo的波前像差值,对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ICL植入眼术后1mo全眼总体波前像差(OPDTotal)、眼内总体波前像差(Internal Total)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全眼总体高阶波前像差(OPD High)、全眼总体球面像差(OPDT.SPH)、全眼总体彗差(OPDT.Coma)、全眼总体三叶草(OPDT.Trefoil)、眼内总体彗差(Internal T.Coma)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总体波前像差(C-Total)、角膜总体高阶波前像差(C-High)、角膜球差(C-T.Sph)、角膜彗差(C-T.Coma)、角膜四叶草(C-T.4Foil)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角膜三叶草(C-T.Trefoil)较术前明显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虽然显著降低了高度近视眼的总体波前像差,但术眼球面像差、彗差、三叶草等高阶波前像差有不同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郑颖  杨宏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7):1441-1442
目的:探讨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 mplantation,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时,护理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103例206眼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眼ICL植入术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视力明显提高,满意度良好。医护间的配合、合理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前主动配合治疗;有效的术后护理和必要的出院指导,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术后治疗效果。结论:医护之间的配合、有效的护理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提高有晶状体眼ICL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ICL或TICL植入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或TICL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稳定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我院手术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27例(186眼),均在球周麻醉下经3mm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植入ICL或TICL,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TICL轴向、等效球镜值、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分析等。结果术后97.85%患者裸眼视力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球镜度数均在-1.00~0.25D,柱镜度数均在-1.00~0D。术后眼压较术前无明显提高。术后12个月、24个月角膜内皮细胞(2615.6±144.92)mm-2、(2603.40±146.30)mm-2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夜晚眩光和光晕、高眼压、TICL轴向偏差和继发性白内障等。结论植入ICL或TICL矫治超高度近视具有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后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植入I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50例(87眼)的临床资料,术前裸眼视力均<0.10,最佳矫正视力为0.40 ~1.20,屈光度数为(-13.25 ±2.05)D(-11.25~-20.00 D),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患者进行屈光状态检查、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波前像差和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 视力:术后裸眼视力≥0.5者79眼(90.80%),≥1.0者22眼(25.29%),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69眼(79.31%).高阶像差均方根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0.66±0.24)μm、(0.60±0.16) μm和(0.56 ±0.12) μm,与术前的(0.41±0.18) μm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均有所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及眩光对比敏感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超高度近视患者植入ICL术后视觉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中心孔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及对眼前节形态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02/2021-03本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100例200眼,均行ICL V4c植入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12mo最佳矫正视力(BCVA)、裸眼视力(UCVA)、眼压、高阶像差、眼前节形态[前房角(ICA)、中央前房深度(ACD)、前房容积(ACV)、角膜厚度(CCT)、角膜曲率(K)]、明视与暗视下对比敏感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术后6、12mo UCVA、BCVA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总高阶像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比较均无差异(P>0.05),术后6、12mo球差、ICA、ACD、AC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明视状态下,术后6、12mo 3.0、6.0c/d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暗视状态下,术后6、12mo 6.0c/d对比敏感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手术前后CCT、K、眼压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ICL V4c植入术虽然减小了高度...  相似文献   

9.
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后房人工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例21眼高度近视(-9.50~-20.00D)患者表面麻醉下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随访6mo。结果:术后平均裸眼视力超过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82>0.72);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829±374)/mm2,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716±312)/mm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人工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具有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可逆性;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后房型有晶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Ie collamerlens,TICL)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历研究。收集我院2010-02/2011-06经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散光22例40眼的病历资料,该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通过3mm透明角膜切口植入TICL。随访12mo,随访内容包括术前及术后1d;1wk;1,3,12mo的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屈光度数、角膜内皮细胞分析、人工晶状体柱镜轴位等。结果:术后3mo40眼裸眼视力均等于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球镜度数均在-0.5~+0.5D,柱镜度数均在-0.75~0D。术后1moTICL轴向偏差在10°以内者占95.0%(38/40),TICL轴向偏差在10°~15°者占2.5%(1/40),偏差大于30°者1眼(2.5%);TICL旋转大于30°的1眼行人工晶状体调位术,术后TICL轴向偏差在10°以内。术后7眼眼压一过性升高,经降眼压治疗,1wk内恢复正常。未发现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混浊等病例。结论:TIC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合并散光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