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寻找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其复发的有效药物。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并与丝裂霉素C(MMC)进行比较;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0^-5mol/L的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MMP-3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10^-5mol/L的汉防己甲素作用24h其MMP-3 mRNA的表达量下降了27.12%。结论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望用于对翼状胬肉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理学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主要成分是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并由其导致相应的病变。临床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有报道复发率高达20%~30%。我院自2001年9月~2004年4月开展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共12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锗132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Y  Sun X  Li B  Wang J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4):263-266,I016
观察锗132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寻找辅助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方法。方法将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观察不同浓度锗132及丝裂霉素C对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及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和毒性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锗132可抑  相似文献   

4.
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静  胡燕华  王适群 《眼科研究》2004,22(5):511-511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对其病变本质及发病机制仍有争论。病理学研究认为,胬肉上皮细胞在其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以人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同时检测培养的结膜及翼状胬肉上皮细胞MMP2表达水平,探讨其与翼状胬肉形成、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β-catenin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β-catenin在正常的细胞粘附和wnt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功能,本文探讨其在翼状胬肉组织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TGF-β1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获取正常球结膜和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并传至第4代,用10μg/LTGF-β1作用于细胞。抗β-catenin抗体对体内取出组织和培养的细胞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迹法检测培养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阳性着色强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β-catenin在胬肉组织中较多,且多分布于上皮下纤维血管组织,上皮染色较少。体外培养见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较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快、增殖能力强。免疫印迹法显示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蛋白中β-catenin的特异性阳性条带灰度值高于正常球结膜成纤维细胞蛋白。TGF-β1能促进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中的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β-catenin在翼状胬肉组织及其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增高,提示β-catenin与翼状胬肉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淑琳 《眼科研究》2009,27(3):248-25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而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主要诱因是环境因素,紫外线过强刺激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密切相关,还有如眼部长期受到风沙、烟尘、热、花粉等过度刺激,遗传因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解剖因素等等,种种诱因使角膜缘上皮屏障破坏,继而结膜变性与增生而发生本病,在此过程中,免疫因素参与的成纤维细胞转化起重要作用。对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寻找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其复发的有效药物.方法:(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Tet作用下,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与丝裂霉素(Mitomycin,MMC)进行比较.(2)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与MMC进行比较.(3)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 Tet作用下,细胞胞体收缩,变圆,间隙增宽,药物浓度高时,细胞碎裂,浮起.0.1,0.2g/L MMC作用下大量细胞碎裂,溶解.(2)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0.1g/L与0.2g/L MMC、4×10-5 mol/L Tet与0.2g/L MMC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Tet的IC50接近10-5mol/L(为0.848×10-5mol/L).(3)Tet作用下,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增多,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结论: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分裂被阻止在S期(DNA合成期).可望用于对翼状胬肉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吕明  张晓农 《临床眼科杂志》2002,10(6):506-509,I001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初发、复发)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辅助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药物。方法:将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MTT比色法测定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对体外培养初发、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对体外培养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与对照组相比,对初、复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影响具有统计上的差异,对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同时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对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PCNA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滴眼液作为一种成品滴眼液对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望用于临床上对该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TNF -α)、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和γ -干扰素 (interferon -gamma,IFN -γ)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TNF -α和PDGF可明显促进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且均呈剂量依赖效应 ;但IFN -γ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TNF -α和PDGF可促进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IFN -γ是一种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负性调节因子 ,有望在翼状胬肉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研究及相关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刘阳  孙宪丽  李彬  张勇 《眼科》2000,9(6):357-360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组织病理学特征并检测翼状胬肉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FG-β1)的表达,探讨这些因子对翼状胬肉的促增殖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启示。方法:以23例正常结膜组织为对照,行56例翼状胬肉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Masson’s三色法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翼状胬肉内各种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翼状胬肉组织中相关因子bF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翼状胬肉上皮以增生表现为主,部分静止期胬肉上皮变薄;基质层可有增生和变性两种改变:基质浅层多为增生性病变,并有大量新生血管和炎性细胞浸润。基质深层主要为胶原纤维变性,18例静止期胬肉病理学特征以变性为主;32例进行期胬肉同时存在增生和变性改变;6例复发型胬肉则以增生为其主要病理表现。bFGF及T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殖的影响,寻找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新途径。方法: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患者成纤维细胞;将不同浓度的ATRA作用于成纤维细胞分别达24,48h和72h后,MTT法检测ATRA对HPF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细胞生长活性。结果:MTT法显示10-8mmol/LATRA作用24h后能抑制HPF的增殖(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ATRA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表达PCNA(P<0.05)。结论:ATRA能够显著抑制HPF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分泌及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球结膜与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培养的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1,MMP-3,MMP-9的含量及10-5mol/L的Tet作用48h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含量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10-5mol/L的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MMP-3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培养的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上清中MMP-1,MMP-3含量较正常成纤维细胞上清中含量高[MMP-1:26928±1135→3148±74(ng/L),MMP-3:52593±1031→12490±3126(ng/L),P<O.01],加入10-5 mol/LTet作用48h后明显下降[MMP-1:26928±1135→15064±533(ng/L),MMP-3:52593±1031→29943±561(ng/L),P<O.01].培养的正常结膜及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上清中未检测到MMP-9.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MMP-3 mRNA是正常结膜组织成纤维细胞的3倍,10-5mol/L的Tet作用24h后表达量下降了27.1%.结论: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MMP-1,MMP-3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其细胞MMP-3 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培养的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情况,并作为观察指标了解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其的抑制作用。方法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初、复发翼状胬肉与正常球结膜成纤维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MMP-1、MMP-3、MMP-9的含量,同时应用10-5mol·L-1Tet作用于培养的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48h后分析培养液中上述MMPs含量的变化。结果培养的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上清中MMP-1含量均较正常球结膜高(均为P<0.05),加入10-5mol·L-1Tet后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但初发翼状胬肉上清中MMP-1含量仍高于正常球结膜(P<0.05),而复发翼状胬肉上清中MMP-1含量与正常球结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翼状胬肉上清中MMP-1含量明显高于复发翼状胬肉,加入Tet后仍较复发翼状胬肉高(均为P<0.05)。培养的初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上清中MMP-3含量较正常球结膜高(P<0.05),加入10-5mol·L-1Tet后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球结膜(P<0.05);复发翼状胬肉上清中MMP-3含量低于正常球结膜(P<0.05)。培养的初、复发翼状胬肉和正常球结膜成纤维细胞上清中均未检测到MMP-9。结论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MMP-1、MMP-3的分泌有明显的差异,Tet对初、复发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MMP-1及初发翼状胬肉MMP-3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翼状胬肉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状况,对两种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作出评价。方法用10%胎生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分别培养正常球结膜与初发翼状胬肉组织成纤维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的两种成纤维细胞的特点及生长增殖状况。对传第3代的两种成纤维细胞,分别于接种后2、5、8d行噻唑蓝[3-(4,5-dimethyl -2thiazo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数)。结果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快,增殖旺盛;MTT检测结果显示:5d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总数多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P〈0.05),8d更明显(P〈0.01)。结论体外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特性明显强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提示治疗翼状胬肉药物的筛选和疗效评价的实验研究应直接应用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才能作出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正常结膜和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异同。方法: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传第3代的正常结膜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皆加入不同浓度的Tet,分别于加药后1和3d行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用药后1d,4×10-5和2×10-5mol/LTet对正常结膜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浓度的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大于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P<0.01)。用药后3d,4×10-5mol/LTet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大于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P<0.01);其余各浓度的Tet对两种成纤维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药后3d,2×10-5mol/L及半数抑制量(10-5mol/L)以下浓度的Tet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起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结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生素 E 琥珀酸酯(VES) 对体外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寻找辅助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新方法。方法: 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原代、传代培养,观察 VES 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盐(MTT) 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 VES 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VES 使细胞生长曲线下移,用10, 20mg/L VES 处理细胞 2, 4, 7d 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 33.2%和 46.7%、67.9%和 76.8%、81.7%和 89.3%。MTT 法显示 VES 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 - 效应依赖性。结论: VES 可有效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067000)李建军张铁民周亮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24%—89%〔1〕,其原因与手术创伤加快了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有关〔2〕。丝裂霉素C(MMC)是由头状链霉菌分离出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防止初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A组 5 2例 5 3眼初发性翼状胬肉 ,根据翼状胬肉临床形态学分级 ,本组中间型翼状胬肉 3 2眼 ,肥大型翼状胬肉 2 1眼 ,采用显微镜下保留翼状胬肉表面的球结膜 ,在自然解剖状态下彻底分离切除结膜下增生的筋膜血管、包括周围 1mm正常的筋膜组织 ,术中注意保护角膜缘组织 ,结合应用丝裂霉素 ,保留球结膜与巩膜紧密缝合 ,术后合理用药的方法。B组 2 2例 2 2眼 ,中间型翼状胬肉 16眼 ,肥大型翼状胬肉 6眼 ,采用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观察随访 6~ 18个月 ,平均 9个月。结果 :A组 5 2例 5 3眼均获得根治性治愈 ,1眼术后有纤维血管增生 ,但未超过角膜缘。 3眼术后 2~ 3周结膜鼻侧缘出现肉芽增殖 ,经局部处理后均无真性翼状胬肉复发。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B组真性翼状胬肉复发 5眼占 2 2 7% ,4眼术后有纤维血管增生占 18 2 %。以术区是否又重新出现成纤维细胞增生作为评价复发和根治性治愈的标推 ,两组间比较 (χ检验 ,χ值为12 2 46,P <0 0 0 1) ,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显微镜下保留球结膜根治性翼状胬肉切除结合应用丝裂霉素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比较还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翼状胬肉的病因至今尚无定论:有人认为是炎症过程;有人认为是成纤维细胞增生后的原发性角膜变性;还有人认为是弹力纤维发育异常而产生的弹力纤维变性所致。作者研究证明了翼状胬肉的病因有免疫学机制。作者对26例患者手术切除的胬肉组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了研究。先将切除的胬肉在-20℃贮存,冷冻切片厚度6μm。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胬肉组织中的lgG、lgE、IgA和IgM。切片在波长为300—450nm的紫外线显微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HPF)增殖的影响,研究粉防己碱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寻找辅助治疗翼状胬肉的新方法。方法:用不同浓度(0 ~160μmol/L)Tet作用体外培养的HPF,观察24 ~96h Tet对HPF的影响。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et干预前后HP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Tet20, 40, 80, 160μmol/L浓度作用24 ~72h范围内,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HPF增生(P<0.05)。Tet干预后PCNA蛋白表达下降,当Tet的浓度在20 ~160μmol/L范围内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细胞表达PCNA(P<0.05)结论:Tet可显著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抑制作用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但在高浓度时( >160μmol/L)可能存在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