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阵面像差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波阵面像差技术的基本概念、评价方法及临床应用。波阵面像差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一项技术 ,不仅可用于检查屈光手术前后的波阵面像差的改变 ,还可以指导个体化切削 ,提高屈光手术后的眼视觉质量。此外 ,这一技术可用于评估配戴各种不同角膜接触镜前后的波阵面像差的改变 ,评估白内障、青光眼以及其他角膜手术的波阵面像差的改变等等  相似文献   

2.
应当重视波前像差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不断发展 ,波前像差成为目前眼视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直至目前 ,许多人对波前像差的概念还不甚明了 ,对其应用也只局限于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时的个体化切削。本期发表了任泽钦的“波前的概念及其与屈光系统的关系”和王雁等“人眼视觉光学波阵面像差的研究和进展”文章 ,旨在促进波前像差知识的普及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波前和波前像差作为物理学概念 ,早已存在。光线是一种向前行进的电磁波。在某一时点 ,振动传播方向上同位相的点能形成一个面 ,称为波阵面 ,简称为波前。如果入射光为单色近轴光 ,物体上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白内障摘除手术已逐渐演变为一种屈光性手术,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高,波阵面像差也日渐成为客观评价手术前后眼球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睫状肌麻痹条件下,通过比较Allegro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量所得低阶像差值与视网膜检影验光所得屈光度值,以验证Allegro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量低阶像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拟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159例290眼,在用药物麻痹睫状肌条件下,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并运用Allegro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定患者的波阵面像差,记录低阶像差值,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低中度近视及散光而言,像差验光值与检影验光值相符率高,差异较小。对超高度近视,AllegroAnalyzer像差仪测量与检影验光值差异较大。AllegroAnalyzer像差仪测量散光轴轴向与检影验光所得值一致。结论AllegroAna-lyzer像差仪对低中度近视及散光的测量误差小,可靠性强;对超高度近视误差较大,可靠性稍差;对散光轴轴向的测量准确性高,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5.
随着飞秒激光定制薄角膜瓣技术、改良表层切削技术、波阵面像差与角膜地形图引导技术、眼球定位及联机跟踪技术,以及老视补偿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广泛应用,未来5~10年,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仍将是屈光手术的主流.术前筛选出亚临床圆锥角膜,是预防屈光手术后角膜扩张及继发性圆锥角膜的关键.为保持角膜生物力学的完整性和更好的视觉质量,可选择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治超高度近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波阵面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epithel ialkeratomileusis,LASEK)对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影响,并作对比分析。方法:波阵面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IK组)共18例36眼和波阵面像差引导的LASEK手术(EK组)共10例2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0d;1,3mo测量高阶像差,用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高阶像差的变化和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阶像差影响。结果:两组术后总高阶像差RMS值均较术前增加,以三、四阶像差增加为主,五、六阶像差和水平彗差无明显变化;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两组间无差异;术后EK组的总高阶像差、三阶、四阶像差和垂直彗差均小于IK组。结论:波阵面像差引导的LASIK和LASEK都会使眼高阶像差不同程度的增加,LASEK的增加幅度小于LASIK。  相似文献   

7.
波前像差最早用于LASIK屈光手术中,近几年随着白内障手术日益完善和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增高,白内障手术亦被归为一种屈光手术,而波前像差在白内障眼和人工晶体眼的光学方面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对人眼高阶像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不同屈光手术方式治疗屈光不正前后的高阶像差的改变。方法近视患者777例(1554眼),按屈光度分为低、中、高三组,各206、950、398眼。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别给予不同的屈光手术治疗。其中,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1136眼,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术(TOGCA)404眼,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WAGCA)14眼。采用iTrace全功能视觉分析仪测量手术前后角膜及晶状体的高阶像差。采用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近视眼患者术前角膜与晶状体各像差互为补偿。角膜高阶像差:术前不同屈光度组间角膜高阶像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组角膜高阶像差的增加随着屈光矫正度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增加最大的是球差,TOGCA患者术后球差增加较小。晶状体高阶像差:术前高度近视组较低、中度近视组有更多的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手术前后晶状体高阶像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和晶状体高阶像差互为补偿,人眼高阶像差对视觉质量影响较小。屈光手术导致人眼高阶像差的增加,而个体化切削术能减少高阶像差的产生,提高屈光手术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9.
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切削治疗术后屈光回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用以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最优个性化角膜屈光矫正程序(OptimizedRefractiveKeratectomyORK)治疗各种角膜屈光性手术后,包括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Keratotomy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oKeratectomy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屈光过矫、欠矫或回退的疗效。方法运用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ORK程序及小光斑高速飞点激光扫描系统对38例(57只眼)多种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欠矫、过矫等患者行再次激光手术。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视力及屈光状态。结果38例57眼手术顺利,全部术眼术后裸眼视力≥0.6,即57眼(100%);≥1.049眼(85.96%);57眼屈光度均少于±1.0D,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ORK)程序矫治RK、PRK、LASIK术后的屈光回退安全有效,但需深入研究和严格掌握适应症。  相似文献   

10.
眼的高阶像差与视觉质量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近年来,随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许多手术后的并发症如眩光、光晕及夜视力下降等问题开始涌现.而波阵面像差的提出和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高阶像差的研究进展及与视觉质量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高阶像差(higher order aberrations HOA)的异同.方法 用NIDEK公司的OPD-Scan波前像差仪与角膜地形图ARK-10000对双眼屈光参差≥2.0DS的近视患者进行像差检查,分别对高度数眼组和低度数眼组之高阶像差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 高度数眼组与低度数眼组的高阶像差,球差,彗差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与近视屈光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的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与屈光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瞳孔直径下,调节对年轻正视眼单色高阶波阵面像差的影响.方法 干预性试验研究设计.使用光线追踪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测量12只年轻正视眼自然生理状态,在4.0、3.0、2.0 mm瞳孔直径下,0.00、1.00、2.00、3.00和4.00 D调节刺激下的单色波阵面像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法多重比较,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节松弛下正视眼的总高阶像差、总彗差、总高阶散光、总球差和总三叶草像差的均方根值均随瞳孔直径减小而减小.在4.0、3.0、2.0mm瞳孔直径下,总彗差是调节松弛状态总高阶像差的最主要成分;总高阶像差仅在调节刺激达4.00 D时升高(P<0.05).瞳孔直径4.0 mm时,随调节刺激增加,4阶球差出现从大到小、从正值向负值的变化,但在瞳孔直径为3.0和2.0 mm时,4阶球差始终为正值.3阶水平方向三叶草像差在4.0、3.0、2.0 mm瞳孔直径下均表现出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的规律.结论 不同瞳孔直径不同调节刺激下,正视眼各项单色高阶波阵面像差发生了不同规律和方向的变化.高阶像差在调节过程变化的意义和对不同注视距离视觉处理过程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波阵面像差的研究将从单纯的消除向优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屈光参差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近视双眼间的高阶像差差异以及双眼间波前像差模式的特征。方法 85例非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被分成屈光参差性弱视组与屈光参差性近视组。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按照最佳矫正视力情况再分为弱视眼和对侧眼亚组,屈光参差性近视组按照屈光度的高低再分为高度数眼和低度数眼亚组。所有患者均接受WaveScan波前像差检测。配对t检验用于分析各组内双眼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各亚组内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配对t检验与形态分析结果显示:(1)屈光参差性弱视组患者的弱视眼与对侧眼在等效离焦度、最佳矫正视力、总像差、总高阶像差以及三阶像差均方根值等指标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形态上双眼间高阶像差呈非对称模式;(2)屈光参差性近视组患者中,仅发现等效离焦度、总像差均方根值两项指标在高度数眼与低度数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形态上双眼间高阶像差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对称性。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1)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弱视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r=0.819,P=0.000)、三阶像差均方根值(r=-0.315,P=0.048)存在相关性,对侧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r=0.876,P=0.000)亦存在相关性;弱视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2.275+1.066x(R2=0.668,F=76.447,P=0.000),对侧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1.462+1.214x(R2=0.721,F=98.170,P=0.000)。(2)屈光参差性近视组高度数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r=0.852,P=0.000)、四阶像差均方根值(r=-0.313,P=0.037)存在相关性,低度数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r=0.903,P=0.000)亦存在相关性;高度数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1.671+1.206x(R2=0.794,F=166.005,P=0.000),与四阶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0.314-0.024x(R2=0.117,F=5.709,P=0.021),低度数眼等效离焦度与其总像差均方根值的回归方程为y=1.013+1.209x(R2=0.851,F=244.957,P=0.000)。结论 双眼间高阶像差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中呈非对称模式,在屈光参差性近视患者中则呈相似和对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人工晶状体眼的波阵面像差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3种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眼的波阵面像差及成像质量的差异。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6例(80只眼)(丙烯酸酯26只眼;水凝胶27只眼;硅凝胶27只眼),术后3个月时使用WASCA波阵面像差仪。在瞳孔直径4.0mm时,测量人工晶状体眼的各项波阵面像差指标,对检查结果中的慧差、球差、总像差、总高阶像差以及从Z(2,-2)到Z(4,-4)的Zemike常数,个组间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除了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总高阶像差(S3+S4)稍高于硅凝胶人工晶状体(P=0.011),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的Z(3,1)高于水凝胶人工晶状体(P=0.038)。其余指标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在自然瞳孔下,3种人工晶状体眼的波阵面像差除丙烯酸酯总高阶像差稍高之外,其他指标基本无差异。3种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成像质量可能无区别。(中华眼科杂志,2006,42:387-39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借助波阵面像差仪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3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周、1月及3月散瞳后用基于Tscheming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进行测量,记录6阶像差的Zernike系数和均方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mm瞳孔下,白内障术后眼在1周时与1月和3月时高阶像差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月和3月时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术后1周和1个月时PMMA硬性晶状体与Acrylic丙烯酸酯折叠晶状体的高阶像差间的差异有显著性;而3个月时,二者的高阶像差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像差是影响人眼视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超声乳化术后白内障患者像差的评价有助于临床选择适当的人工晶体及手术方式以进一步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6.
瞳孔及泪膜对波阵面像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瞳孔及泪膜对波阵面像差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Tscherning设计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检测36例61眼近视患者在4mm及7mm瞳孔下的波阵面像差,然后对其中60眼滴用0.5%丁卡因1次,15s后重复测量7mm瞳孔下的波阵面像差,并评价不同瞳孔大小及用药前后波阵面像差的变化。结果以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表示。结果 近视患者在4mm瞳孔下高阶像差的平均值均接近零,当瞳孔增大至7mm时,RMS3-6和RMSh的平均值分期增加1.98、1.86、1.73、1.46及1.85倍,以垂直彗差和球差增加最明显;使用局麻药破坏泪膜后的高阶像差RMS均有所增加,RMS3-6和RMSh的平均值分别增加1.46、1.60、1.63、1.58及1.52倍。其中RMSh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RMS6与RMSh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0.004)。结论 随瞳孔的增大,高阶像差明显增加,以垂直彗差和球差增加最明显;泪膜的破坏也可使高阶像差增加。瞳孔增大及泪膜的破坏所致的角膜表面不规则性改变是眼高阶像差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人眼高阶像差与调节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波阵面像差是评价眼睛光学性能的重要客观指标.人眼作为动态变化的光学系统,其调节和高阶像差间相互作用,影响视网膜图像质量.研究此二者间的关系,可以更合理解释复杂视觉问题.本文就人眼高阶像差的调节线索作用,伴随调节的改变,调节静止时的高阶像差微波动,以及近视性屈光不正与调节相关的高阶像差变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波阵面像差仪检测探讨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并植入不同材料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波阵面像差的变化,讨论其相关性,对人工晶状体的材料选择具有指导意义,最大限度消除术后像差的存在,使患者获得最佳视网膜成像质量。方法随机选取自愿接受超声乳化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白内障患者(排除眼科其它疾病及相关全身疾病)共66人70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植入光学直径6.0mm疏水性丙烯酸酯(Acrysof SA60AT)人工晶状体32例32眼;B组植入光学直径6.0mm亲水性丙烯酸酯(Isotechnics HP25B)人工晶状体38例38眼;其中4例8眼患者为左右眼自身对比。各组年龄之间具有可比性,由同一术者施行此手术,术后观察患眼波阵面像差及其它相关的变化。结果在瞳孔直径为4.0mm、5.0mm、6.0mm、7.0mm时,A组和B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RMS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12值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随瞳孔直径增大而增大;2.在瞳孔直径4.0mm、5.0mm、6.0mm、7.0mm时,亲水性与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彗差和球差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眼科临床经过20余年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与之相关的技术不断改进:波阵面像差、角膜地形图、Q值调整的准分子个体化切削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降低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对比敏感度;而飞秒激光制瓣、虹膜识别技术可为个体化切削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保障.波前优化技术是消除手术诱导球差改良消融模式;表面切削技术的进步可提高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视觉质量和远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波前像差技术及其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波前像差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十分关注的一项新技术,它可用于检查屈光手术前后眼像差的改变,还应用于波前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提高屈光术后的视觉质量和超常视力的产生。但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我们就波前像差的基本概念、描述方式、测量方法及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