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20年,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治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黄斑光凝研究首先明确了激光在治疗CNV中的价值;经瞳孔温热疗法克服了激光光凝的缺点,但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近年来,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突破了黄斑中心凹下CNV治疗的"禁区",是CNV治疗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Pegaptan ib、R an ib izum ab、B evac izum ab等药物在治疗CNV方面也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效果;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手术治疗、滋养血管激光光凝治疗等也显示了一定的疗效。目前,最被推崇的是所谓联合疗法如PDT联合TA,PDT联合抗新生血管因子、甚至PDT联合TA以及抗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三联疗法。所有这些进展为CNV患者带来了希望,我们进入了CNV治疗的春天。  相似文献   

2.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临床应用或研究目的不同,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明确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我们进一步研究CNV的发病原因、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总结了CNV的不同分类法,按照病因分类有助于CNV的病因治疗,并判断预后;根据组织病理分型对于手术取出CNV膜的预后有参考价值;以CNV距离中心凹的位置分型对激光光凝CNV有指导意义;根据FFA将CNV区分为典型性和隐匿性两类,有助于指导近年来开展的光动力治疗、经瞳孔温热疗 法等治疗方法;ICGA的优势主要在于可将一部分隐匿性CNV重新确定CNV的位置、边界、范围 ,是我们检查和定位CNV的一项重要工具。通过以上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CNV的治疗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57-60)  相似文献   

3.
非老年性黄斑变性(AM D)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病因复杂,自然预后差异较大,临床上对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当前对其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激光光凝、局部或全身抗炎药物、黄斑下手术取出CNV、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等。然而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引入,不同方法在不同时期内临床应用的广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根据CNV的病因、自然预后以及患者自身的特定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非AM D性CNV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受多种细胞因子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生长,导致血管增生和渗透性增加,是最重要的新生血管促进因子之一[1].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种内生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可以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生[2].已有研究表明,VEGF和PEDF表达水平失衡与CNV形成密切相关[3].但有关VEGF和PEDF在特发性CNV (ICNV)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研究还较为少见.为此,我们对一组ICNV患者血清中VEGF和PEDF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期探讨VEGF和PEDF与CNV形成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血清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改变。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特发性CNV的21例患者21只眼(CNV组)的临床资料。选取20名正常志愿者2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受试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总补体CH50、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结果  CNV组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340,P=0.025),IgE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Z=-2.765,P=0.006);其余血清因子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和IgE可能参与了特发性CNV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骨髓来源细胞与脉络膜新生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研究发现,CNV中骨髓来源细胞所占比例较大;骨髓来源细胞参与了CNV的生成,并影响CNV的严重程度。这一发现为CNV防治提供了新思路。针对骨髓来源细胞的动员、趋化和黏附等治疗CNV的方法正在探索中。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280-282)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眼底疾病引起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CNV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在眼内的生成及其诱发CNV的信号转导通路已部分明确,但由于CNV发生是一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为阐明其发生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5, 21: 409-412)  相似文献   

8.
老年黄斑变性(AMD)是目前老年人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主要眼底特征为黄斑区地图状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其中CNV是危害视功能的主要病理基础。由于其发病原因及机制不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围绕有关AMD的CNV药物治疗,对皮质类固醇、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氧化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脱氧氟尿嘧啶核苷等药物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331-334)  相似文献   

9.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患者中心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吸烟不仅增加wAMD患者CNV发生率,还加重wAMD患者病情,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更差。尼古丁作为烟草中的重要有害物质,是一种易成瘾且高毒性的生物碱。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尼古丁可通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骨髓原始细胞、炎症、补体系统等介导血管生成,加重wAMD。积极探讨尼古丁加重wAMD CNV形成的确切机制,有助于早期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来预防或延缓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1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20年,左眼视力急剧下降、视物模糊并伴眼前固定黑影阻挡15 d,于2011年10月26日就诊于我科.无视物变形,无眼痛眼胀、畏光及流泪等不适.健康状况一般.自诉从8岁起夜间行走不便,在外院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平时口服石斛夜光丸.否认眼部外伤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直系亲属无类似眼病史.全身体格检查及胸部X线片、心电图、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均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02,左眼视力0.01,矫正均不能提高.右眼眼压1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眼压11 mm Hg.  相似文献   

11.
抗新生血管药物是目前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ranibizumab自2006年上市以来,其卓越疗效一直倍受关注。近两年有关ranibizumab治疗CNV性疾病的研究领域十分活跃,密切跟踪和及时更新这些日新月异的相关信息十分必要。本文重点就近两年来ranibizumab的新结果、新观点和新理念进行综述,力求知识结构新颖,以期能够为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d于2040年8月3日来我科就诊.否认眼部外伤史,自诉无夜盲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直系亲属无眼病史.全身体格检查及血常规、尿常规、生物化学等检查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4.7,左眼4.2,矫正不能提高.双眼验光无明显屈光不正.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无明显混浊;双眼眼底可见弥漫性黄白色结品样闪光点,大小均匀,后极部较为密集,周边部稀疏,大部分化于视网膜内,小部分位于视网膜血管平面及覆盖于视网膜血管表面,视盘边界清楚,颜色淡红,右眼黄斑中心凹反光不能分辨,左眼黄斑处可见视网膜下直径约为1.5个视盘直径(DD)大小的视网膜下出血及灰黄色视网膜下增生组织,出血区周围视网膜水肿,双眼视网膜血管正常(图1,2).  相似文献   

13.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引起多种眼病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关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及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分类方法中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病变特征.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3月共312例(393只眼)CN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CNV病因、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图像特征及病灶活动性进行分类,总结不同分类方法中CNV的病变特征.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病因组患者年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各病因组患者性别差异采用列联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NV病因学分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CNV 153例(49.04%),特发性CNV 94例(30.13%),病理性近视CNV 37例(11.86%),炎性反应CNV 15例(4.81%),特发性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CNV 7例(2.24%),血管样条纹CNV 3例(0.96%),遗传性、外伤性眼病及眼肿瘤性CNV各1例(0.32%).继发于AMD的CNV中男性99例(64.71%);而病理性近视、特发性CNV及炎性反应CNV中则以女性患者居多,分别为29例(78.38%)、69例(73.40%)、11例(73.33%).继发于AMD的CNV患者年龄49~95岁,平均(68.73±8.31)岁,50岁以上患者150例(98.04%);特发性CNV患者年龄13~43岁,平均(29.86±6.45)岁,其中20~40岁79例(84.04%).各病因组患者性别(χ2=57.17,P<0.05)和年龄(F=172.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FA检查的分类结果中,AMD、PCV多为隐匿非典型性CNV(43.48%、66.67%),病理性近视、炎性反应和特发性CNV则多为完全典型性CNV(91.67%、76.19%及95.00%).各组中CNV均以黄斑中心凹下型为最多(58.00%~100.00%),其次为黄斑中心凹旁型(小于35.00%).依据ICGA中CNV形态,各病因组中CNV均以典型性表现为主.ICGA检查继发于AMD的CNV 54只眼中,隐匿性CNV(斑状、焦点状及混合性CNV)11只眼(20.37%),CNV瘢痕化17只眼(31.48%).各病因组中以活动性CNV为主.继发于AMD的CNV中,活动性CNV 33只眼(61.11%),静止性CNV 20只眼(37.04%),未显影1只眼(1.85%).结论 不同病因导致的CNV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各分类中差别较大,FFA和ICGA图像特征与病灶活动性亦不相同.全面细致分类对CNV病因学诊断、综合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皮质激素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与眼内疾病密切相关,是引起视力严重下降的主要病理因素之一.抑制CNV生长是此类疾病当前临床治疗关键,也是该基础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眼内CNV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6.
Zhao MW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10):957-960
多种病因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导致患者中心视力丧失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对黄斑中心凹下CNV的治疗主要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最近也有针对新生血管形成和CNV病变炎性反应过程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多种治疗机制的方法联合应用,以求获得最大疗效并减少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18.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性疾病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安全性已为大量临床实践和循证医学研究所证实.但不同CNV病变的治疗原则、抗VEGF药物的最佳给药方案、联合治疗的适应证与方法、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及全身和局部潜在风险等诸多方面仍需探讨、完善和达成共识.如何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个...  相似文献   

19.
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见于多种眼部疾病,是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期多项研究表明,Notch信号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相邻细胞间的信号转导通路,Notch信号途径可参与血管形成中的多个步骤,并与多种细胞及多种信号通路发生交互作用.因此,揭示Notch信号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危害视力的主要病变之一,其发生与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失衡有关,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本文对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