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西宁市的4家幼儿园共1 084名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及其屈光状态进行调查,以发现超出正常范围的视力异常及屈光异常。

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于2019-10在西宁市城东、城西、城南和城北分别抽取4家幼儿园总计1 084名3~6岁学龄前儿童,检查其裸眼远视力,并使用屈光筛查仪检查屈光状态。

结果:西宁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2.21%,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异常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χ2lineartrend=94.40,P<0.05),且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χ2=293.55,P<0.05)。屈光异常占检查总人数的6.09%,随着年龄增长,复性远视散光比例降低(χ2lineartrend=1.79,P>0.05)。

结论:西宁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 屈光状态以散光为主,其中混合散光和单纯近视散光比例最高,其次为单纯远视散光和复性远视散光; 随着年龄增长,复性远视散光屈光度逐渐降低,符合儿童眼屈光发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3~6岁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并探讨不同屈光类型与弱视发生的关系.方法 描述性研究.对674例(1348眼)3~6岁裸眼视力低于正常(3岁≤20/40,4岁≤20/32,5岁及以上≤20/25)儿童进行阿托品散瞳后验光检查屈光状态及矫正视力.分析不同年龄段、弱视眼和非弱视眼的屈光状态分布,不同年龄段屈光参差分布以及屈光参差与弱视发生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屈光分布的构成比及弱视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视力低常儿童中屈光分布以远视为主,近视发生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加,远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近视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7,P<0.001).弱视眼和非弱视眼屈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1,P=0.01);弱视眼中前3位屈光类型分别为复性远视散光(59.4%)、单纯远视散光(17.8%)和混合性散光(15.8%),而单纯近视眼中无弱视发生.双眼等效球镜度差值≥1 D时容易引起屈光参差性弱视,并且弱视发生率随屈光参差程度增大而升高(x2=62.9,P<0.001).结论 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的屈光状态分布以远视为主,远视性屈光不正、散光、屈光参差等屈光异常更容易引起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15岁视力低常的儿童屈光不正的分布规律。 方法:对我院2009-04/2010-04视光学门诊2~15岁的1638例3266眼(男725例1446眼,女913例1820眼)视力低常者进行散瞳验光并统计分析。 结果:在3131眼中,男生近视性屈光不正为1056眼,远视性屈光不正317眼,以近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其中以复性近视散光多见,占35.48%。女生近视性屈光不正为1455眼,远视性屈光不正303眼,也以近视性屈光不正为主,其中以复性近视散光多见,占40.71%。散光的分布中男女童均是以复性近视散光为主,复性远视散光次之。顺规散光、逆规散光和斜轴散光的弱视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儿童长时间看书学习和电脑的使用大大增加了近视性屈光不正发生的概率。逆规散光是弱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矫正逆规散光可能有利于儿童弱视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兰州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及其屈光状态进行调查,以发现超出生理范围的视力异常及屈光异常.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10所幼儿园的2 841例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裸眼远视力及Suresight屈光筛查仪检查,实际受检2 754例(5 508眼),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线性趋势检验.结果 兰州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3.9%,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x2=31.80,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x2lineartrend=31.59,P<0.05).屈光异常占检查总人数的13.13%,随着年龄增加,复性远视散光人数和单纯远视人数均逐渐减少(x2lineartrend,复性远视散光=16.01,P<0.05;x2lineartrend,单纯远视=9.11,P<0.05).结论 兰州市城关区3~6岁的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提示视力随年龄增加逐步升高;屈光异常以单纯远视为主,远视屈光度向远视减小方向发展,符合儿童视力及眼屈光发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散光类型、程度及轴位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恩施市城区某幼儿园926例3~<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以散光度(|DC|)≥0.50D为纳入标准,对检出的308例445眼散光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散光(|DC|≥0.50D)检出308例(36.2%),其中双眼散光137例,单眼散光171例;五种散光类型发生率分别为复合远视40.7%,混合35.5%,复合近视8.5%,单纯近视8.3%,单纯远视7.0%;三种散光程度发生率分别是轻度69.0%,中度16.6%,高度14.4%;不同散光轴向发生率分别为顺规54.9%,逆规28.8%,斜轴16.6%;双眼散光眼中双眼轴向对称35.8%,不对称64.2%.结论:学龄前儿童散光类型以复合远视和混合散光为主;散光程度以轻度为主,随年龄增加中度、高度散光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唐山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其屈光状态进行调查,以期早期发现屈光异常和弱视并及时进行干预。方法抽取唐山市15所幼儿园3~6岁儿童4850名,进行视力、屈光度状态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测定4850名3~6岁儿童的远视力,视力低常者1280名,视力低常率为26.4%,其中复性远视散光占52.0%,混合性散光占17.4%,复性近视散光占11.1%。弱视儿童180名(3.7%),主要是屈光不正性弱视(64.4%)。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视力低常率和弱视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7,P〉0.05)。结论唐山市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主要类型为复性远视散光和混合性散光,弱视的主要类型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早期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屈光异常和弱视并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关念  陈浩明  胡志广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37-2239
目的:对仙桃市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进行调查,了解幼儿屈光状态,以发现超出生理范围的屈光异常。方法:横断面研究。对仙桃市幼儿园及散居儿童共12 716例25 432眼6月龄~6岁的学龄前儿童用Suresight屈光筛查仪进行屈光状态筛查,屈光异常的1 581例3 162眼进行散瞳验光确诊。结果:仙桃市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检出率为12.4%,男女童间屈光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组间屈光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P<0.05),且随年龄增加屈光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类型以单纯远视、复性远视散光为主。Suresight屈光筛查仪显示屈光异常的1 581例3 162眼由专业眼科医师进行散瞳验光确诊弱视261例522眼,占16.5%。结论:仙桃市6月龄~6岁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对屈光异常的儿童应尽早散瞳验光,以及时发现弱视及其他先天性眼病。  相似文献   

8.
4~7岁视力低常儿童散光眼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眼散光的分布规律、主要类型以及与矫正视力的关系。方法对门诊4 ̄7岁视力低常儿童783例1407眼散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性远视散光最多,占65.96%,其他依次为混合散光15.71%、单纯远视散光8.67%、复性近视散光7.68%、单纯近视散光1.99%。散光程度0.50DC~1.00DC者占42.29%,其次为1.25DC~2.00DC者占34.04%、2.25DC~3.00DC者占15.79%,>3.00DC者仅占7.89%。顺规散光占95.73%,逆规散光占3.27%,斜向散光占1.00%。矫正视力≥0.9者占44.07%,矫正视力<0.9者占55.93%。双眼散光占79.69%,单眼散光占20.31%。在双眼散光中,对称散光占94.44%,不对称散光占5.61%,结论复性远视散光是学龄前儿童散光的主要类型,散光与弱视的形成密切相关,应合理矫正儿童眼散光。  相似文献   

9.
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异常与弱视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屈光检查在学龄前儿童弱视普查中的临床用途。方法应用日本尼康手提全自动检影仪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小瞳孔验光,发现屈光有异常的儿童,再进一步进行散瞳检影验光。结果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主要以远视散光和混合散光为主,近视与近视散光较少。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的发病率是7.87%,弱视发病率为4.04%,接近全国其他同类报告(3.83%)。结论儿童弱视屈光普查优于视力普查,准确性高、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所幼儿园2776例3~6岁儿童,应用儿童图形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应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为12.64%,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低常率增高,5岁最高,6岁又稍有下降。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以远视和散光为主,且均以轻度为主。中度远视和>1.50D的散光分别占1.79%和3.61%。视力低常眼中近视(3.18%)、中度远视(4.49%)、>1.50D的散光(22.47%)和混合散光(11.05%)所占的比例增多。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是儿童眼保健的重要指标,了解各年龄视力及屈光状况非常必要,可以发现潜在问题,预测发展趋势,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数码折射系统在学龄前儿童弱视危险因素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数码折射系统对469例10~70月龄的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状态及弱视危险因素的筛查,再行眼科常规散瞳验光检查。结果:在检测弱视危险因素包括远视≥+2.75D,近视≥-1.50D,散光≥1.25D,屈光参差≥2.00D,眼位偏斜≥5°,屈光间质混浊≥1.5mm中,数码折射系统对斜视和屈光间质混浊的检出率为100%,对中高度远视的检出率为88.0%,对近视的检出率为93.4%,对散光的检出率为87.5%,对屈光参差的检出率为80.0%。结论:数码折射系统可用于学龄前儿童弱视危险因素的筛查,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儿童眼病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鹰视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对120例234眼近视散光进行LASIK手术治疗。随访12mo,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散光及其散光轴位的变化。结果:术后随访12mo,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者108例213眼(91%),屈光度在±1.00D以内者112例222眼(94.8%),散光残留平均为-0.52D。结论:LASIK治疗近视散光效果好,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纵向变化,为防治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并进行4a追踪观察。结果:远视、复性远视散光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正视和单纯近视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散光的轴向较稳定。从各年龄球镜、柱镜均数可看出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其屈光值逐渐减低。统计得到了各年龄球柱镜的参考值范围。结论:了解各年龄的屈光状况非常必要,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应成为儿童眼保健的重点,且筛查标准应重视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检影法调查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学龄前儿童的双眼屈光状态,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带状光检影镜,在半暗室光线菲散瞳下对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7所幼儿园3~5岁儿童1352人的双眼屈光检查,其中男孩728人,女孩624人,对检查结果按不同年龄组统计分析.结果 1.共2704只眼接受检影检查,屈光不正率13.35%(361/2704).3岁~、4岁~、5岁~年龄组屈光不正率分别为12.38%(104/840)、13.07%(120/918)、14.48%(137/946),5岁~组屈光异常率最高,但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x2=1.791,P=0.408).2.屈光异常361只眼中,远视155只眼(42.94%),散光204只眼(56.51%),近视2只眼(0.55%).3岁~、4岁~、5岁~年龄组远视、散光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x2=11.317,P=0.003),4岁~年龄组散光高于其他组.结论 1.在半暗室光线下行非散瞳检影可作为幼儿园屈光状态检查的有效筛查手段.2.南京市江宁百家湖社区3~5岁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患病率不低,各年龄段屈光状态无明显差异,屈光不正主要类型为散光和远视.  相似文献   

15.
成人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手术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成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弱视患者141例(188眼),包括单纯中低度近视21例(24眼)、单纯高度近视36例(44眼)、复合近视散光84例(120眼),回顾性观察这些患者的LASIK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单纯中低度近视、单纯高度近视、复合近视散光患者术后视力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眼数分别为10眼,27眼,77眼;超常率分别为41.7%,61.4%和64.2%。部分患者LASIK术后视力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对单纯高度近视和复合近视散光类患者效果最佳。结论:LASIK手术能有效的治疗弱视患者的屈光不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北京市通州区学龄前儿童散光分布特征,讨论其散光分布类型、程度及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影响。明确睫状肌麻痹验光对散光数值检测有无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21-12/2022-01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北京市通州区1 498名学龄前儿童2 996眼,其中男791名,女707名,3-&#x003C;4岁222名,4-&#x003C;5岁521名,5-&#x003C;6岁647名,6-&#x003C;7岁108名,进行视力、眼前节、电脑验光及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结果:睫状肌麻痹前散光率为61.88%(927/1498),睫状肌麻痹后散光率为64.02%(959/1498)(P=0.095)。睫状肌麻痹后轻度散光率为51.87%(777/1498),中度散光率为9.41%(141/1498),重度散光率为2.74%(41/1498); 各年龄组均以顺规散光为主; 复合远视散光最多。散光导致视力低常者中:低度散光占9.38%,中度散光占25.4%,重度散光占52.6%。结论:学龄前儿童散光发病率较高,轻度散光为主; 睫状肌麻痹验光对散光检出率无明显影响,随着散光度数的增加,其对视力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7.
田玉青 《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80-1281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与屈光不正度数及类型的关系。方法:门诊3~12岁36例72只裸眼视力不能矫正到0.8的儿童,采用阿托品散瞳、电脑客观检查法、联合检影主观检查法验光。结果:远视性弱视的发生率为55%、近视性弱视发生率为25%,混合散光性弱视的发生率为83%。远视性弱视的发生要远远大于近视性弱视的发生。结论:近视、远视、混合散光是造成儿童弱视的重要原因,且屈光不正度数越大越易发生弱视,对视力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