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孕栓对足月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足月非高危妊娠10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10U,实验组5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10U另加直肠加置卡孕栓1枚(500ug)(东北制药总厂500ug/粒),容积法和称重法观察产后2小时和24小时出血量。结果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出血量对照组为(220.6±66.8)ml、(318.5±108.7)ml。实验组为(180.6±42.5)ml、(236.5±56.9)m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P<0.05)。卡孕栓与缩宫素合用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因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卡前列甲酯栓、缩宫素用于足月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临床效果,探讨卡前列甲酯用药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28例产妇,根据手术指征随机配对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常规应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1次/d,连续3天;观察组产妇术后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0g,直肠给药,1次/d,连续3天。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自主排尿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h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91.64±25.27)ml vs(237.58±38.30)ml,t=8.01,P0.05];术后24h产后出血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244.23±31.08)ml vs(299.61±38.61)ml,t=8.94,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尿管拔出后首次排尿时间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缩宫素无药物不良反应;而少部分患者对卡前列甲酯栓有较轻的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剖宫产术后直肠应用卡前列甲酯栓比缩宫素运用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能减少肠胀气发生,促进排尿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者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8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3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再静脉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252 4±56 ml,与对照组358±63 ml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使用缩宫素的同时,采用术中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有高危出血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采用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对剖宫产产后出现出血症状进行预防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为今后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0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剖宫产分娩患者病例120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0例。对A组产妇在其分娩后立即采取静脉注射缩宫素加舌下含服卡孕栓这两项措施。对B组产妇在其分娩后仅采取静脉注射缩宫素的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术中、产后及产后一天的阴道出血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术中、产后及产后一天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比较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未见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现象出现。结论:采用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对剖宫产产后出现出血症状进行预防其效果令人满意,毒副作用极少,不会出现产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现象,值得临床的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及排气、排尿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国内15个省共145家医院的剖宫产孕妇共计13 692例纳入研究。分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观察组)和单独使用缩宫素(对照组)两组,分别研究:(1)两组初产妇和经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产后宫底高度,产后排气、排尿时间等方面的差异。(2)比较卡孕栓在舌下含服、阴道及直肠3种不同给药途径产后出血量,产后宫底高度,产后排气、排尿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在产后2、24 h出血量,产后宫底高度,产后首次排气及排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初产妇的作用更为明显。(2)与其他两种途径给药方式相比,经阴道给药产后2、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经阴道、直肠及舌下含服给药3种途径均能有效地促进子宫复旧,降低术后第1、2天宫底高度(P0.05),但经阴道给药术后宫底高度偏高;舌下含服给药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种给药途径产后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对子宫、胃肠道及膀胱平滑肌均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促进产后排气、排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比两组产妇术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孕妇出血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且术后2 h和24 h出血量实验组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在有产后出血征兆的高危孕妇中,明显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最大限度的将术后出血量减少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第二产程剖宫产术202例(第二产程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第一产程剖宫产810例(对照组)作对照,比较两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出血发生率和出血原因.结果第二产程组的术中出血量(368±261 ml)和出血发生率(1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第二产程组的术中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48.5%)、子宫切口裂伤(33.3%)、胎盘因素(18.2%),第二产程组发生子宫切口裂伤、子宫收缩乏力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切口裂伤是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产妇的评估及产程观察,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及排气、排尿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国内15个省共145家医院的剖宫产孕妇共计13 692例纳入研究。分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观察组)和单独使用缩宫素(对照组)两组,分别研究:(1)两组初产妇和经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产后宫底高度,产后排气、排尿时间等方面的差异。(2)比较卡孕栓在舌下含服、阴道及直肠3种不同给药途径产后出血量,产后宫底高度,产后排气、排尿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在产后2、24 h出血量,产后宫底高度,产后首次排气及排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初产妇的作用更为明显。(2)与其他两种途径给药方式相比,经阴道给药产后2、24 h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经阴道、直肠及舌下含服给药3种途径均能有效地促进子宫复旧,降低术后第1、2天宫底高度(P<0.05),但经阴道给药术后宫底高度偏高;舌下含服给药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3种给药途径产后首次排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对子宫、胃肠道及膀胱平滑肌均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促进产后排气、排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对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实验组患者行剖宫产术时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联合使用进行止血,对照组患者行剖宫产术时用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以及手术后1天的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对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3种手术止血方式,分别为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组,40例)、方块式缝合术(Cho组,40例)和宫腔纱条填塞法(对照组,20例),记录各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观察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Lynch组与Cho组平均手术时间(68.46±9.53分钟和70.13±10.01分钟)及术中、术后出血量(342.19±26.33 ml、412.25±28.31 ml和351.27±27.16 ml、419.63±29.05 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97.24±11.35分钟,526.49±31.13 ml、543.48±34.2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组和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2.5%和35.0%)显著高于B-Lynch组(7.5%)(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够有效止血,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关系,为临床围产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454例足月妊娠无骨盆异常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1.76%,无骨盆异常,其难产率为46.47%,剖宫产率为33.7%,新生儿窒息率10.79%,新生儿肺炎发生率1.54%,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新生儿预后,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Qian J  Shi Y  Chen X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1):667-669
目的 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患者和病量资料。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腹胀、腹痛、异常阴道流血和流液。病理类型为子宫内膜样癌14例,透明细胞癌2例,腺棘癌2例,浆液性腺癌1例,混合性卵巢上皮性癌6例,镜下均可见良性的异位子宫内膜向恶性移行的证据。临床分期为Ⅰ14例,Ⅱ期7例,Ⅲ期3例,Ⅳ期1例。治疗方法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达77.7%。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的确切发生率难以估计,该病的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宫颈评分监测氯菧酚胺诱发排卵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33例无排卵患者应用氯菧酚胺治疗76周期中宫项评分(CS)与BBT、卵泡发育及激素参数的关系。19个周期无排卵反应,CS波动,但宫项粘液透明性状不变。57个周期有排卵反应,其中32周期停药后CS渐进增高,最高宫颈评分MCS≥8,卵泡发育好,LH峰后24h内排卵;22周期MCS<8,LH峰后卵泡不消失,形成LUF,激素测定提示停药后睾酮水平明显升高;另三个周期资料不全。结果提示停药后未见药物在宫颈水平的抗雌素效应;睾酮升高可能干扰CS并导致LUF。  相似文献   

14.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241例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Ai Y  Liu SY  Yao Q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17-220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病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241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1241例ICP患者中,多胎妊娠44例(3.5%),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101例(8.1%);。126例经产妇中,38例(30.2%)为ICP复发;有发病时间记录的1230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孕周为32.6周,孕晚期发病有1100例(88.6%);1201例(96.8%)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也有以黄疸(8例,占0.6%)、肝功能异常(28例,占2.3%)等为起始表现者;生化指标中主要以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为主,但大多为轻、中度升高;也有患者TBA、ALT或AST正常(分别占17.7%、15.6%、17.1%),少数患者(35例,3.2%)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结论 (1)ICP具有复发性,多胎妊娠孕妇更易发病,瘙痒常是ICP显著而且首发的症状,TBA和肝脏转氨酶升高有助于该病的诊断。(2)少数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不典型,对此要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评价早产儿视网膜病(ROP)临床特点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01-01—2009-07-3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7例ROP患儿临床资料、ROP分期、治疗情况及远期预后。结果 1期和2期ROP共64例,6例2期病变达Ⅰ型阈值前病变而采用激光治疗,其他均未进行特殊治疗;除失访和死亡病例外,所有随访病例ROP病变均消退,远期视力不受影响。3期病变15例,其中14例达阈值病变者给予激光或冷凝治疗,1例未达阈值病变者不需要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1例患儿中3例术后视力严重受损,仅存在光感,其余8例视力正常。4期和5期ROP共28例,随访的18例患儿中,仅1例手术后保存了正常视力(占5.6%),失明者达12例(占66.7%),其余5例虽保存视力,但视力极差,仅存光感(占27.7%)。结论 ROP防治关键在于预防ROP发生,当出现ROP早期病变时应严格筛查和及时干预,一旦疾病进入晚期,出现视网膜脱离时再治疗,则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原因及处理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中一个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 2 0 0 0年我院收治的 19例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的原因及妊娠结局。结果 :5例 <2 8周者 4例放弃胎儿作引产术 ,1例孕 2 6周及 7例 2 8~ 34周从确诊一个胎儿死亡后继续保胎到存活儿分娩 ,平均延长 6周 ,5例 >34周者确诊后随即行剖宫产 ,此 13例新生儿均存活。另 2例足月但未及时处理 ,活胎死亡。死亡主要原因 :脐带因素 2例、帆状胎盘 3例 ,胎儿畸形 2例 ,原因不明 12例。妊娠并发症比例较高占 6 3.16 %。结论 :孕周 <2 8周者一般作终止妊娠处理 ;妊娠 2 8~ 34周存活的胎儿继续妊娠到孕 34周预后良好 ;对孕 34周以后发现的应及时终止妊娠抢救存活儿  相似文献   

17.
胎膜早破1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及母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829例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病例162例,胎膜未破病例68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母亲产褥病率两组间无差异.破膜距妊娠结束时间及早产与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关系密切.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对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患者应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统计443例卵巢癌患者中2例卵巢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卵巢癌脑转移前后的治疗方式、卵巢癌脑转移后生存时间等。文献报道卵巢癌脑转移发病率为0.29%~12%,笔者统计为0.5%,年龄及治疗措施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本文中2例患者,1例患者卵巢癌脑转移后采取多模式综合治疗,脑转移后生存期已30个月余;另1例卵巢癌患者确诊年龄<50岁,脑转移确诊时60岁,两者确诊时间间隔13年,佐证了近年来文献中对影响卵巢癌脑转移发病率及预后因素的报道,手术结合放化疗的多模式综合治疗可有效缓解卵巢癌脑转移症状,延长生存期。雄激素受体表达情况、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有望成为卵巢癌脑转移标志性事件。  相似文献   

19.
20.
阴道平滑肌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阴道平滑肌瘤的组织来源、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1999年1月在我院住院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阴道平滑肌瘤25例。结果 阴道平滑肌瘤多高产田单雪,生长缓慢,症状与肿瘤的大小及部位有关,可复发及恶性变。治疗方式为阴道平滑肌瘤剔除术,结论 阴道平滑肌瘤临床少见,一旦发现,均应及时手术治疗,以免肌瘤增大产生症状甚至恶性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