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Yu HY  Yang X  Li G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8):570-573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修复手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变化情况,以及术中加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带术(TVT-O)对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共193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盆底修复手术(其中131例加行TVT-O)且术后随访达3个月以上,前瞻性研究患者手术后的下尿路症状变化情况及术后尿失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1)193例患者中有下尿路症状者术前为85.5%(165/193),术后为54.4%(105/193),术后下尿路症状总体发生率低于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手术前后下尿路症状及相关症状发生率,尿频分别为57.0%、25.9%,尿急分别为51.8%、28.0%,咳嗽漏尿分别为50.3%、15.0%,点滴漏尿分别为44.6%、14.5%,排尿困难分别为34.7%、23.3%,排尿不尽分别为49.2%、19.7%,手助排尿分别为31.1%、2.6%,术后各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术前有漏尿症状的患者,盆底修复手术的同时未行TVT-O是术后漏尿症状不改善的高危因素(OR=4.933,95%CI为1.353~17.990,P=0.016).结论 盆底修复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对于术前有漏尿症状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盆底修复手术能更有效地治疗其漏尿症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urinary conditions and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 (RPS) for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 as well as effect of urinary conditions and LUTS by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 (TVT-O).Methods From Jan. 2007 to Dec. 2009, 213 patients with POP underwent RPS, the factors on preoperative, postoperative urinary conditions and qualities of life and postoperative urinary incontinence were studied prospectively. Results Totally 193 patients who was followed up for more than 3 months after surgery attend questionnaires, and 165 preoperative patients of 193 (85.5%) had LUTS, 105 postoperative patients of 193 (54.4%) had LUTS, which reach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0. 01 ). The rate of LUT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urinary frequency ( 57.0% and 25.9% ), urinary urgency ( 51.8% and 28.0% ), urinary leakage due to cough ( 50. 3% and 15.0% ), dropping urinary leakage ( 44. 6% and 14. 5% ), dysuria (34. 7% and 23.3% ), vesicaltenesmus (49.2% and 19. 7% ) and hand assist urination (31.1% and 2.6% ). The incidence of LUTS after surgery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pre-operation ( P <0. 05 ). POP patients with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 SUI ) before the operation, surgery without TVT-O simultaneously are the risk factors of unimproved symptom ( OR = 4. 933, 95% CI: 1. 353 - 17. 990, P=0. 016). Conclusions RPS have alleviated LUTS in patients with POP. RPS with TVT-O are more effective than traditional RPS in treatment of the urinary incontinence if the POP patient with SUI or occult SUI.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3例与对照组73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组给予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恶心、呕吐、皮下气肿、下肢静脉血栓、阴道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窦卵泡计数分别为8.89±1.03个和6.19±1.33个,都明显低于术前11.39±2.98个和11.33±2.10个(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雌二醇(E2)值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值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次全子宫切除术对AFC的影响更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01—2016-08-01因子宫肌瘤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的绝经前患者50例(手术组),其中开腹组23例,腹腔镜组27例;选取同期绝经前健康女性112例(健康组),用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对参与者的性生活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健康组与手术组FSFI总分分别为(24.58±4.35)分与(18.35±9.62)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FI主要测量性欲望、主观性唤起、性活动时阴道润滑性、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性交痛6个方面。比较健康组和手术组的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在性欲望、主观性唤起、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活动时阴道润滑性、性交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与腹腔镜组FSFI总分分别为(17.11±10.30)分和(19.41±9.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可明显影响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性生活影响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生育年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率达25%。目前治疗主要根据妇女生育状况行全子宫切除术或肌瘤剔除术,手术难度随肌瘤的增大而增加。肌瘤生长依赖于雌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减量调节垂体,持续抑制卵巢产生类固醇激素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至绝经后期或早卵泡期,最终使子宫肌瘤缩小。但GnRH-a能产生一些绝经后副作用,停药后肌瘤又会继续生长。作者选择71例准备行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宣教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行全子宫切除术者144例分成健教组和对照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健教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然后动态检测病人康复情况。结果:健教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焦虑和抑郁倾向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痊愈快。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前后进行健康宣教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育龄期女性行全子宫切除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科因子宫非恶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的育龄期女性患者58例为全子宫切除组;同期行单纯子宫肌瘤剔除的育龄期女性患者60例为对照组.在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  相似文献   

7.
子宫切除术为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手术方式有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两种,目前临床工作中全子宫切除术占大多数,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比例很少,因为认为同时切除宫颈可预防残端癌的发生,但近来有关资料证实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率及其在宫颈癌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且19世纪80年代早期有研究显示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性功能的恢复更有利。近期又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两种术式对盆腔器官功能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子宫肌瘤患者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3组,Ⅰ组30例(34~40岁),行次全子宫切除;Ⅱ组30例(34~40岁),行全子宫切除;Ⅲ组40例(>40~42岁)行全子宫切除.另同时选择健康女性4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出现.对照组同期随访2年.结果术后按要求完成24个月随访的共70例,术后3~12个月各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术后24个月Ⅰ组与Ⅱ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Ⅲ组E2、FSH水平术前与术后3~12个月相比有差异(P<0.05).Ⅲ组术后24个月时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患者的同期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2年随访,与Ⅰ、Ⅱ组血FSH、E2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40岁以前子宫肌瘤患者无论是次全或全切子宫后2年内卵巢功能无改变;而>40~42岁者术后2年卵巢功能有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  相似文献   

9.
患者47岁,住院号177556。因子宫肌瘤于1985年在我院行左附件及子宫次全切除术,病理报告为: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患者每月经血来潮少量。1989年9月无意中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自觉包块逐渐长大。检查:下腹部可扪及新生儿头大小包块,表面凹凸不平,活动欠佳。内诊:宫颈光滑,包块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中下尿路症状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普通妇科门诊就诊、年龄≥18岁的患者2 700例进行排尿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的问卷调查,结合病历记录月经史及就诊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共收回有效问卷2 353(87.1%),其年龄18~97岁,中位年龄38岁,体质指数(BMI)14~40 kg/m2,中位数22.1 kg/m2,绝经者20.5%(482/2 353);②76.5%(1 799/2 353)的患者至少有一种下尿路症状(LUTS),储尿期症状的患病率(71.7%,1 686/2 353)高于排尿期症状(28.8%,677/2 353)(P 0.05)。尿频(36.0%,846/2 353)患病率最高,其次是尿失禁(35.7%,841/2 353)和尿急(30.4%,715/2 353)。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和其他类型尿失禁的患病率分别是20.4%(481/2 353)、3.9%(92/2 353)、8.2%(193/2 353)和0. 8%(19/2 353)。50岁人群中LUTS、储尿期症状、尿失禁患病率高于≤50岁人群(P 0.05)。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LUTS的患病率(93.5%)与无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良性疾病患者76.5%伴发LUST,年龄、BMI、是否绝经、盆腔器官脱垂与LUTS相关。  相似文献   

11.
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下尿路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后排尿情况及下尿路症状的变化,以及术中合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手术(TVT-O吊带及TVT-O网片吊带)对活动后漏尿及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前瞻胜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112例,合并或不合并下尿路症状,行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前、术后排尿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①86例随访半年的患者中,术前84.9%(73/86)有下尿路症状,术后有下尿路症状者50%(43/86),较术前症状改善或消失者76.7%(56/73);47例随访达1年,下尿路症状改善者59.6%(28/47)。②盆底功能障碍调查问卷PFDI、UDI评分术前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改进盆底重建手术与TVT-O联合使用,均可改善下尿路症状(P〈0.05),加用TVT-O效果优于单纯改进盆底重建术(P〈0.05)。结论①改进盆底重建手术对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改善作用;②对于术前有活动后漏尿或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加用TVT-O手术比单纯改进盆底手术能更有效的治疗排尿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超声观察子宫切除术后女性膀胱和尿道静态及动态的形态变化,从而评估其解剖结构的改变。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3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的、因子宫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后患者136例,根据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将其分为3组:A组为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者29例,B组为开腹子宫切除术者41例,C组为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者66例。另将无盆腔或腹部手术史者50例设为对照组。4组均行经腹及经会阴超声检查,测量参数包括静止期及压力期(Valsalva呼吸时)膀胱颈移动度(UVJ-M)、膀胱尿道后角(PUVA)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C组患者术后膀胱及尿道等下尿路解剖结构发生明显改变,UVJ-M、PUVA-r、PUVA-s等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B组患者术后膀胱及尿道等下尿路解剖结构也发生变化,改变程度较C组小,UVJ-M参数与对照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UVA-r、PUVA-s等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组患者术后膀胱及尿道等下尿路解剖结构无明显改变,UVJ-M、PUVA-r、PUVA-s等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超声可对子宫全切术后女性膀胱及尿道形态学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客观评价解剖结构的改变。②子宫切除的3种手术方式中以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对女性膀胱及尿道解剖结构改变最大,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则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子宫切除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最常施行的一种手术。按手术范围可分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 ;按手术途径可分经腹子宫切除术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美国 ,每年大约有 6 0万妇女接受子宫切除 ,成为仅次于剖宫产位居第二位的手术。近年对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术式及术后评价等方面有较多的报道 ,但各家意见不甚统一。本文就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相关问题介绍如下。1 全子宫切除术1.1 手术适应症 :涉及妇科和产科的常见疾病。1.1.1 良性疾病 :1子宫肌瘤 :出血症状明显或虽无明显症状但子宫超过 12孕周大的子宫肌瘤。2子宫内膜异位症 :药物治疗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 2011)宫腔镜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9月诊断为2型子宫肌瘤(单发,肿瘤最大径线≥2.5 cm)、通过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一期全部切除的患者共70例,分为2组。A组术毕保留肌瘤假包膜,B组术毕切除突入宫腔的假包膜组织。记录肌瘤的大小、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和3个月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宫腔创面的愈合情况和宫腔粘连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肌瘤的平均最大径线、术前Gn RHa类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3±12.3)min(17~65 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7±12.1)min(18~70 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5,P=0.846)。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4±16.3)m L(10~50 m L),B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6.7±15.8)m L(10~50 m 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941);术后1个月复查,A组(2/35)、B组(7/35)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vs.20.00%,χ~2=3.188,P=0.074);术后3个月复查,B组(4/35)宫腔粘连发生率高于A组(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3%vs.0,P=0.039)。结论: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切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并保留假包膜,术后及时宫腔镜二次探查,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型子宫肌瘤(分型依据FIGO 2011)宫腔镜切除术保留假包膜与否对子宫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9月诊断为2型子宫肌瘤(单发,肿瘤最大径线≥2.5 cm)、通过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一期全部切除的患者共70例,分为2组。A组术毕保留肌瘤假包膜,B组术毕切除突入宫腔的假包膜组织。记录肌瘤的大小、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和3个月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宫腔创面的愈合情况和宫腔粘连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肌瘤的平均最大径线、术前GnRHa类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3.3±12.3)min(17~65 min),B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2.7±12.1)min (18~70 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5,P=0.846)。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6.4±16.3)mL(10~50 mL),B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6.7±15.8)mL(10~50 mL),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4,P=0.941);术后1个月复查,A组(2/35)、B组(7/35)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 vs. 20.00%,χ2=3.188,P=0.074);术后3个月复查,B组(4/35)宫腔粘连发生率高于A组(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3% vs. 0,P=0.039)。结论: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切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并保留假包膜,术后及时宫腔镜二次探查,预防宫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体重指数对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对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57例,按体重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5 kg/m2)58例,超重组(BMI 25~30 kg/m2)55例,肥胖组(B加≥30 kg/m2)44例,比较3组术中及术后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不同体重指数的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对高体重指数患者不增加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也不增加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体现出其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和常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98例患者和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术式的治疗,腹腔镜组的术后并发症例数远低于经腹手术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能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在临床中的应用。讲诉其手术适应症、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步骤、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较单纯阴式、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更具优势,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阴道残端缝线长度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阴道残端缝线长度A组为30 cm、B组为40 cm、C组为50 cm。比较三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阴道残端缝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A、C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C组(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的阴道残端缝线长度,可缩短缝合时间、排气时间,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116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 (LISH) 771例、腹腔镜协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 372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LTH ) 2 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ISH、LAVH、LTH三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 (10 7 6 8± 2 9 2 8)min、(119 6 5± 2 9 93)min、(178 2 5± 32 89)min。LISH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LAVH与LTH组 (P <0 0 1)。出血量分别为 (10 0 19± 2 2 0 6 )mL、(15 5 13± 2 4 5 4 )mL、(2 5 6 0 0± 10 7 6 3)mL ,LISH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LAVH组与LTH组 (P <0 0 1)。术中脏器损伤率 :LISH组0 2 6 % (2 / 771) ,LAVH组 0 2 7% (1/ 372 )。三组术后 3天体温分别为 (37 5± 0 3)℃、(38 1± 0 4 )℃、(37 8±0 6 )℃ ,LISH的术后体温明显低于LAVH组 (P <0 0 1)。三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 (32 2 8± 0 6 3)h、(39 4 0± 8 5 5 )h、(38 30± 16 31)h ,LISH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LAVH组 (P <0 0 1)。三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 (4 1± 0 3)d、(4 7± 0 6 )d、(4 1± 0 4 )d ,LISH组术后住院日明显短于LAVH组 (P <0 0 1)。结论 三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之一。为保留器官、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5 0岁患者宜采用LISH ,≥ 5 0岁可考虑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