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子宫浆液性癌(uterine serous carcinoma,USC)是子宫内膜癌的少见类型,发病率占子宫内膜癌的3%~10%[1],为非激素依赖的特殊组织类型,即雌孕激素受体(ER/PR)多为阴性,肿瘤的发生生长与雌激素刺激无关。临床表现不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称为Ⅱ型子宫内膜癌[2]。USC临床虽少见,但其恶性程度高,USC的5年总生存率(OS)为18%~27%[3],病死率占子宫内膜癌的39%[3]。研究显示,早期[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病例中Ⅰ型子宫内膜癌的5年生存率为80%~90%,而USC仅为50%~72%[4]。USC早期即有深肌层浸润和转移播散的倾向,发生脉管瘤栓、子宫外转移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初治为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且进行系统分期手术的35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手术方式,并进行随访。对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58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2岁(20~78岁),3年总体无瘤生存率分别为Ⅰ期97.12%,Ⅱ期91.67%;Ⅲ期85.19%,复发及死亡14例。开腹手术326例(91.06%),腹腔镜手术32例(8.94%)。与开腹组手术患者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平均估计术中失血量较少且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有内科合并症、手术病理分期晚、仅行盆腔淋巴结取样、脉管癌栓阳性、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OR=11.901,95%CI3.291~43.039)。结论:子宫内膜癌以开腹手术为主,腹腔镜手术显示了微创的优势。手术病理分期晚期、伴有内科合并症、仅行盆腔淋巴结取样术、脉管癌栓阳性、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特别是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及生存资料,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为FIGOⅢ期及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226例的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无进展生存(PFS)、总体生存(OS)]的相关因素。结果:中位OS时间为76月(95%CI 61.5~90.5),中位PFS时间为68月(95%CI 55.4~8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4岁、低分化、非子宫内膜样癌、有淋巴脉管浸润、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腹水细胞学阳性、术后残留癌灶直径1 cm是影响PFS及(或)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行不同的辅助治疗是PFS及(或)OS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于具有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的患者,因其预后较差,术后放化疗有助于提高其生存率,应重视术后辅助治疗与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分型归属问题。方法:收集200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医院高分化和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grade 1 and grade 2 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rcinoma,G1EEC/G2EEC)4 026例,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grade 3 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rcinoma,G3EEC)619例,子宫浆液性腺癌(uterine serous carcinoma,USC)和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CCC)1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探讨G3EEC分型归属问题。结果:1G3EEC组与USC+CCC组的超重/肥胖(40.6%vs.37.7%,P=0.625)以及未产的比例(4.2%vs.2.5%,P=0.323)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低于G1EEC/G2EEC组;G3EEC组与USC+CCC组的绝经患者(64.1%vs.70.5%,P=0.127)、首发症状为腹痛和腹胀(4.7%vs.6.0%,P=0.481)以及手术病理分期为晚期患者的比例(32.8%vs.31.3%,P=0.720)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高于G1EEC/G2EEC组。2G3EEC组与USC+CCC组肿瘤局限于宫腔下部(14.1%vs.18.1%,P=0.279)、深肌层浸润(43.6%vs.39.8%,P=0.372)、淋巴血管间隙受累(9.4%vs.11.4%,P=0.425)、宫颈间质侵犯的比例(23.6%vs.21.7%,P=0.607)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率(24.7%vs.24.3%,P=0.927)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高于G1EEC/G2EEC组。3G3EEC组与USC+CCC组的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44和0.939)。Cox回归分析显示,G3EEC组的生存时间(HR=4.147,95%CI:2.573~6.683,P0.001)和无进展生存时间(HR=3.365,95%CI:2.300~4.923,P0.001)低于G1EEC/G2EEC组。结论:G3EEC与USC及CCC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而不同于G1EEC/G2EEC,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归为Ⅱ型子宫内膜癌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Ⅰ~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9~2020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因子宫内膜癌行分期手术的患者13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130例淋巴结阳性),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行单因素及Logistic、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与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肿瘤直径、子宫颈侵犯、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术前CA_(125)及卵巢受累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非子宫内膜样癌、子宫颈侵犯、LVSI阳性、术前CA_(125)≥35 U/L、卵巢受累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2)单因素分析提示: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子宫颈侵犯、LVSI、淋巴结转移、卵巢受累及术后辅助治疗与总生存期有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验证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非子宫内膜样癌、子宫颈侵犯、LVSI阳性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P0.05)。结论:特殊病理类型、子宫颈侵犯、LVSI阳性、术前CA_(125)≥35 U/ml及卵巢受累,对淋巴结转移风险具有独立预测意义。特殊病理类型、子宫颈侵犯、LVSI阳性及淋巴结转移是临床预后不良的有力预测因子。进一步完善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和术后病理,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浆液性癌(USC)和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G3E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101例USC患者和619例G3EEC患者,比较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和预后。结果:1USC组和G3EEC组的发病年龄、未产、糖尿病、高血压、肥胖、首发症状(异常子宫出血)、临床分期Ⅲ或Ⅳ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病理分期Ⅲ或Ⅳ期、临床Ⅰ期术后分期升高、肿瘤局限于宫腔下部、深肌层浸润、腹水细胞学阳性、宫颈间质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大网膜转移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C组P53阳性率(86.2%)高于G3EEC组患者(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USC组患者分别为74.9%和67.9%,G3EEC组患者分别为78.4%和7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3EEC患者与US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具有较多相似点,临床上应重视G3EEC的诊治与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系统评价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0月9日,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生存相关数据。应用Revman 5.3及Stata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1篇中文、8篇英文),包含7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ncRNAs高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OR=2.41,95%CI:1.11~5.25,P=0.03)、组织学分级(OR=2.01,95%CI:1.19~3.41,P=0.009)、肌层浸润(OR=2.29,95%CI:1.16~4.51,P=0.02)及淋巴结转移(OR=4.00,95%CI:2.40~6.66,P0.000 01)均显著相关;与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均无关(P0.05);与lncRNAs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患者OS较短(HR=2.43,95%CI:1.55~3.80);亚组分析HOTAIR高表达与OS相关(HR=3.73,95%CI:1.21~11.49)。结论:lncRNAs高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lncRNAs表达越高、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越高、肌层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风险亦增加,总生存期缩短,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颈非鳞状细胞癌(UC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影响UCNS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3月至2019年3月初次治疗的295例ⅠA2~ⅡA2期(2009 FIGO) UCN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44例子宫颈腺癌(AC组)、29例子宫颈腺鳞癌(ASC组)、16例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组)和6例子宫颈透明细胞癌(CCC组)的临床特征,295例患者中242例随访信息完整,其中AC组197例,ASC组24例,NEC组15例、CCC组6例,比较分析其预后。结果:(1)4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病理相符、肿瘤分化、脉管浸润、FIGO分期、辅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AC组、ASC组、NEC组、CCC组5年总体生存率(OS)分别为76.20%、75.80%、58.00%、100.00%,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次> 2次、肿瘤最大直径> 4 cm、子宫颈浸润深度> 1/2、脉管癌栓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不同辅助治疗方案与子宫颈非鳞癌预后有关;(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得出子宫颈深肌层浸润、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UCN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UCN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所差异,针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在诊疗方面需给予个体化方案,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EC)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9例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PA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肌层浸润(OR=2.094,95%CI为1.173~4.095,P=0.046)、分化程度(OR=6.662,95%CI为3.864~10.164,P0.001)及髂外淋巴结转移(OR=5.428,95%CI为2.759~8.854,P0.001)是子宫内膜癌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应重视肌层浸润、分化程度及髂外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以对PALN转移进行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手术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136例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单因素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36例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阳性率9.56%(13/136)。单因素分析表明Ⅰ型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癌灶直径大小、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组织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癌灶直径≥2 cm、有脉管浸润是Ⅰ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低。组织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癌灶直径≥2 cm、有脉管浸润的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更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初治、经全面手术病理分期、病变局限于子宫体的263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3例患者中,21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7.9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中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非子宫内膜样癌、血管淋巴间隙受累(LVSI)、血清CA125≥35U/L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深肌层浸润和肿瘤中、低分化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7%(14/21)及99.2%(240/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低,深肌层浸润及肿瘤中、低分化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危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分期手术的452例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452例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2.65%(12/452),复发率0.66%(3/452),死亡率0.44%(2/452)。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表浅肌层、组织学分级G2、低体质指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肿瘤大小、腹水细胞学阳性等与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269例浅肌层浸润患者G1组与G2组淋巴结转移率[1.00%(1/100)、6.51%(11/1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病变局限于子宫内膜的低危子宫内膜癌患者,无论肿瘤大小及分级,淋巴结转移率低,复发率低,预后好,可不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低体质指数、浅肌层浸润且组织学G2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建议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5年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5岁,获得随访的113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85.7%,5年生存率为75.1%,总体生存率为69.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病理分期(P=0.009)、组织学分级(P=0.006)、淋巴结转移(P=0.025)、病理类型(P=0.001)与预后显著相关,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和预后有显著相关性,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系统评价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0月9日,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和生存相关数据。应用Revman 5.3及Stata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1篇中文、8篇英文),包含77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ncRNAs高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OR=2.41,95%CI:1.11~5.25,P=0.03)、组织学分级(OR=2.01,95%CI:1.19~3.41,P=0.009)、肌层浸润(OR=2.29,95%CI:1.16~4.51,P=0.02)及淋巴结转移(OR=4.00,95%CI:2.40~6.66,P<0.000 01)均显著相关;与孕激素受体(PR)及雌激素受体(ER)阳性表达均无关(P>0.05);与lncRNAs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患者OS较短(HR=2.43, 95%CI:1.55~3.80);亚组分析HOTAIR高表达与OS相关(HR=3.73,95%CI:1.21~11.49)。结论:lncRNAs高表达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lncRNAs表达越高、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越高、肌层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风险亦增加,总生存期缩短,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组织中KAI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KAI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76例原发肿瘤和44例转移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原发灶组织中KAI1的阳性表达随着手术-病理分期(P=0.0089)、组织学分级(P=0.0103)增高及深肌层浸润(P=0.0356)而降低,并与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91)、宫旁或附件受累(P= 0.0073)呈显著相关,与年龄(P=1.0000)、宫颈是否受累(P=0.0911)以及病理类型(P =0.7927)均无相关性。KAI1在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癌灶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灶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I1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3),多因素分析显示KAI1表达不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KAI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展进程中表达缺失,它可能作为临床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评估预后的综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RECK、TFF2、ERβ的表达及其对疾病的预后作用。方法收集40例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标本(癌症组)与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RECK、TFF2、ERβ的蛋白表达。结果癌症组RECK、TFF2、ER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5%、47.5%和4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5.0%、80.0%和80.0%)(P0.05)癌症组组织中RECK、TFF2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复发密切相关(P0.05);ERβ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复发无相关性。结论 RECK、TFF2和ERβ在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表达各异,与老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RECK和TFF2对老年子宫内膜癌预后评估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面分期手术后辅助化疗对早期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子宫癌肉瘤)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对Ⅰ~Ⅱ期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43例依照全面分期术后有无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分为化疗组(24例)和未化疗组(19例),分析两组患者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化疗组中位无瘤生存期(RFS)36个月(13~51个月),未化疗组12个月(6~59个月),化疗组5年RFS 68.6%,未化疗组5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5年总体生存率(OS)81.4%;未化疗组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分期术后辅以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可提高早期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术后辅助化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0A(KIF20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临床数据,比较KIF20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检测KIF20A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KIF20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KIF20A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均<0.05)。Kaplan-Meier法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中,KIF20A高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02);子宫内膜样腺癌中,KIF20A高表达组的无病生存率仍低于低表达组(P=0.0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KIF20A高表达和淋巴结阳性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KIF20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组织高表达,KIF20A可能是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与癌肉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且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肉瘤或癌肉瘤的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其生存及复发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比较2组或多组生存情况,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子宫肉瘤和癌肉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5.76±4.99)个月和(86.65±7.84)个月,子宫肉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长于癌肉瘤患者(P=0.00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期是影响子宫肉瘤OS的危险因素(P=0.006),而病理分期[OS P=0.002,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PFS)P=0.007]和淋巴结清扫(OS P=0.042,PFS P=0.042)是影响癌肉瘤的危险因素。结论:子宫肉瘤较癌肉瘤预后好,其中肿瘤病理分期越晚,子宫肉瘤与癌肉瘤的OS越短。而对于癌肉瘤,除了肿瘤病理分期外,淋巴结清扫不仅可以显著延长癌肉瘤的OS,还可以提高患者PF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发病高危因素、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未绝经子宫内膜癌患者182例,与同期绝经后子宫内膜癌328例进行比较。结果 (1)发病高危因素:绝经前组平均发病年龄小,初潮早,孕次、产次少;未孕、未产比例高,合并高血压比例低,但在合并肥胖、糖尿病及肿瘤家族史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病理特征:绝经前组G1比例高、特殊病理类型少、子宫深肌层浸润少、P53阳性率低、Ki-67低,PR阳性率高;在FIGO分期、宫颈间质受累、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浸润、附件转移、腹水肿瘤细胞阳性、ER阳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预后:绝经前患者3年总生存率99%,无瘤生存率98.1%,显著高于绝经后组(92.9%,P=0.021;88.5%,P=0.004)。结论绝经前子宫内膜癌初潮早,孕、产次少,肿瘤分化好、子宫深肌层浸润少,特殊病理类型少并且P53阳性率低、PR阳性率高,预后较好。因此,应该针对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制定诊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与治疗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