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式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院自 1999年开展腹式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们对良性疾病6 5例有子宫切除指征者采用了经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 ,作为研究组 ,随机选择同期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的6 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盆腔粘连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术前所有病例都作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 ,40岁以上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分段诊刮排除子宫恶性病变。1 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和麻醉同传统子宫切除术 ,研究组采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 2横指横纹处横形小切口 …  相似文献   

2.
子宫颈癌根治术采用腹壁横切口的临床可行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颈癌根治术即广泛性子宫切除加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作为早期宫颈浸润癌的治疗方法,比放疗及放疗联合化疗更具潜在优势。在国内,该手术大多采用腹壁正中直切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1998年开始,采用腹壁横切口行宫颈癌根治术,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价腹壁横切口的可行性及其与腹壁正中直切口相比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方式的利弊,并对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行二次剖宫产8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有腹部横切口剖宫史)和对照组40(有腹壁纵切口剖宫产史)。结果:从手术开始至进腹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延长相比,观察组明显长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二次手术结果表现来看,腹壁纵切口剖宫产优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在剖宫产选择方式上,应充分考虑其远期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剖宫产方式的利弊,并对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收治的行二次剖宫产8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有腹部横切口剖宫史)和对照组40(有腹壁纵切口剖宫产史)。结果:从手术开始至进腹时间、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延长相比,观察组明显长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二次手术结果表现来看,腹壁纵切口剖宫产优于腹壁横切口剖宫产,在剖宫产选择方式上,应充分考虑其远期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5.
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的术式 ,我院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 ,改良应用于子宫切除 ,使手术简便、快捷、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9年 12月至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子宫切除手术病人 4 0 8例。年龄 32~ 70岁 ,平均 4 8 5岁。包括子宫肌瘤、更年期功血、子宫腺肌病、子宫颈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等。随机选择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 10 8例为观察组 ,并随机选择同期传统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 10 8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指征、子宫大小等均无明显差别 ,…  相似文献   

6.
改良筋膜模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Liu T  Dai S  Wei M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7):401-402
目的 探讨改良筋膜横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2例剖宫产患者采用改良筋膜横切口,术中保留一侧腹壁浅静脉,而对侧静脉横断,进行同体对照比较,术后3天用远红外线计算机化热成像仪对切口进行测温分析,术后40天用游标卡尺对瘢痕厚度进行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9年以来,对102例因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行改进的子宫全切术,即皮肤横切口保留腹壁浅静脉,术中阴道残端放置“T”型橡胶引流管,关腹时不缝合前、后腹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部横切口皮肤皮下组织层缝合方式探讨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传统的腹部切口都须缝合关闭腹壁各层。但术者本人进行的研究表明,腹部横切口在皮肤及皮下组织层彻底止血的情况下,采用皮内尽可能少地缝合组织,皮下组织层均可自然粘合,这样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减少术后病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4月至1997年7月间,对妇科手术的...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9年开展腹式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我们对良性疾病65例有子宫切除指征者采用了经腹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采用传统术式切除子宫的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年龄、病种、子宫大小及盆腔粘连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术前所有病例都作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40岁以上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分段诊刮排除子宫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横切口子宫切除术不缝合腹膜的愈后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 5月至 1999年 8月我们对经腹横切口子宫切除术不缝合腹膜是否影响术后恢复及切口愈合进行了研究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上述期间在我院因子宫良性病变接受横切口子宫切除术患者 2 0 2例 ,其中术中缝合腹膜 98例 (缝合组 ) ,平均 40 .8± 2 .4岁 ,未缝合腹膜 10 4例 (未缝合组 ) ,平均 41.4± 3 .3岁。两组随机分布 ,术前一般情况及手术指征均无显著差异 ,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 ,手术方法为Cohen改良小切口子宫切除术。 2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 1。表 1  2组一般情况比较缝合组 (n)未缝合组 (n)疾病分类子宫…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腹部横切口腹壁新式缝合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壁横切口已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并以其愈合快、术后病率低、疤痕小、美观等优点 ,已被广大产科医生和产妇所接受。切口缝线异物反应是切口非甲级愈合的主要原因 ,我们利用腹壁横切口张力小、愈合快等特点 ,对剖宫产腹壁横切口采用一种新式的腹壁缝合方法 (以下简称仁和缝合法 ) ,真正做到了拆净腹壁各层缝合线 ,避免了切口缝线异物反应 ,减少了术后病率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2 0 0 2年 11月~ 2 0 0 3年 4月间 ,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 10 0例 ,年龄 19~ 39岁 ,孕周 35~ 4 2周 ,均为初产妇 ,随机分…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854例病例资料。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61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7.14%,枕后位、胎先露高于+3cm、胎儿体重大于4000g、麻醉效果差者,子宫切口撕伤率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伤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胎儿体重、胎方位、胎先露、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及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卵巢肿瘤手术报道较少,现将我院开展的11例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及附件手术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2年4月我院妇科施行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及附件手术共11例,占同期阴式手术的2.74%。平均年龄35.4岁(28—47岁),平均产次为1.1次(0~2次)。病理类型:子宫平滑肌瘤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例,卵巢畸胎瘤2例,卵巢纤维瘤1例。病例选择标准:(1)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肿瘤有手术指征且要求保留子宫者;(2)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肌瘤结节直径不超过10cm;卵巢肿物直径不超过9cm;(3)卵巢肿瘤患者常规进行B超及多项肿瘤标记物检测,初步排除恶性病变;(4)子宫及卵巢肿瘤活动度好,病史及检查估计盆腔无粘连。  相似文献   

14.
新式剖宫产术子宫切口撕裂70例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 ,解析子宫切口撕裂的原因。方法 :收集施行新式剖宫产术10 6 4例 ,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子宫切口撕伤共 70例 ,占同期剖宫产术的 6 5 7% ;枕后位发生子宫切口撕裂率占6 2 86 % ,较枕前、枕横位易发生子宫切口撕裂 (两组子宫切口撕裂率分别占 2 6 %和 10 % ) ;70例子宫口撕裂中麻醉效果不佳占 35 % ;体重大于 4 0 0 0g的胎儿 ,子宫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较多的优点也有缺点。子宫切口撕裂发生率并不低于与传统剖宫产术。术前必须判断麻醉的效果 ,综合胎儿大小、胎方位、先露下降情况等因素 ,如遇困难 ,可采取子宫纵切口或子宫下段横切口加上“⊥”型竖切 ,以避免子宫切口撕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表现、分型及其对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AWE 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根据超声检查结节浸润位置的深浅分型为:皮下脂肪型(F1)、前鞘肌肉型(F2)、皮下脂肪+前鞘肌肉型(F3)、前鞘肌肉+腹膜型(F4)、皮下脂肪+前鞘肌肉+腹膜型(F5)。结果:174例中118例以腹壁切口包块为首发表现,56例经期腹壁切口包块疼痛为首发表现。剖宫产手术横切口左右两侧包块占81.61%,166例为单发,8例多发。所有患者腹壁超声检查,见下腹壁切口处低回声结节。174例中F1型19例,F2型18例,F3型112例,F4型9例,F5型16例,全部采用手术切除病灶。AWE各临床分型组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直径包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AWE以腹壁切口包块为主要表现,单发包块占绝大多数。术前超声检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及分型依据。均行手术切除病灶,手术时间、出血量与包块直径有一定关系,其AWE临床分型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时间的掌握及术中出血量的估计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内的深入开展,探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妇产科界的热点问题。我院在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改良应用于子宫切除,使手术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0年11月~2004年4月对子宫小于孕4个月大小的良性病变患者,随机选择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112例为研究组(包括子宫肌瘤43例,占38·4%;子宫腺肌病24例,占21·4%;子宫内膜异位症28例、占25·0%;更年期功血17例,占15·2%),并随机选择同期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11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  相似文献   

17.
<正> 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及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卵巢肿瘤手术报道较少,现将我院开展的11例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及附件手术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2年4月我院妇科施行保留子宫的经阴道子宫肌瘤切除术及附件手术共11例,占同期阴式手术的2.74%。平均年龄35.4岁(28—47岁),平均产次为1.1次(0~2次)。病理类型:子宫平滑肌瘤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3例,卵巢畸胎瘤2例,卵巢纤维瘤1例。病例选择标准:(1)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肿瘤有手术指征且要求保留子宫者;(2)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肌瘤结节直径不超过10cm;卵巢肿物直径不超过9cm;(3)卵巢肿瘤患者常规进行B超及多项肿瘤标记物检测,初步排除恶性病变;(4)子宫及卵巢肿瘤活动度好,病史及检查估计盆腔无粘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型及其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对3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所浸润的组织层次不同,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35例患者分为皮下脂肪型18例、前鞘肌肉型15例和腹膜型2例。根据不同型别分别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行异位病灶切除术,35例均切除病灶周围1~2 cm的正常组织,切口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所浸润的组织层次及临床表现分为3种不同的类型,以对手术中麻醉方式选择及病灶切除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良腹式横切口与纵切口子宫切除术效果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内的深入开展 ,探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妇产科界的热点问题。我院自 1998年开始探索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5月对子宫小于孕 4个月大小的良性病变 (包括子宫肌瘤、功血、子宫腺肌病等 )患者 ,采取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 ,共 5 2例为研究组 ;随机选择同期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 5 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年龄、肥胖程度、手术适应证、子宫大小、盆腔粘连程度均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 改良腹式…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胎儿娩出困难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 ,术中发生取胎困难现象亦有所增加 ,行新式剖宫产术者尤为明显。现就其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共 2 0 2 8例 ,其中头先露首次剖宫产 190 5例 ,疤痕子宫 6 2例 ,臀先露 91例 ;术中胎儿娩出困难 12 7例 ,总发生率为6 .2 6 % ,低于文献报道[1] 。其中腹壁横切口 186 5例 ,取胎困难12 3例 (6 .6 0 % ) ,腹壁纵切口 16 3例 ,取胎困难 4例 (2 .4 5 % )。1.2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腹膜内子宫下段切口 ;腹壁横切口操作按照马彦彦[2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