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剖宫产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是解决难产的重要手段.作为世界上剖宫产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一系列的措施下我国的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生育政策的调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人群增加,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增加,也带来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增加.随着产科疾病谱的变化,分娩方式的决策更为复杂.因此,剖宫产术的规范化应用尤其重要.基...  相似文献   

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再生育妇女的妊娠管理成为一热点问题,但由于我国既往再生育人群数量有限,该类人群的妊娠管理也是一大盲区。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三类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并可能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可能带来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危及母胎性命。本文从再生育人群中以上几类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入手,阐述了再生育时的危险因素,并给出一定的预防对策,强调再生育时风险评估、产前诊断、孕期管理的重要性,以期能获得安全的再次妊娠,改善该类人群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未生育的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逐渐增多.带瘤妊娠能降低妊娠率、增加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然而,子宫肌瘤剔除术形成的盆腔粘连及子宫疤痕对随后的妊娠和分娩都有负面影响.故而,对于未生育的子宫肌瘤患者建议其带瘤妊娠还是剔除子宫肌瘤后妊娠,以及以何种手术方式剔除子宫肌瘤一直是临床的难题.本文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术后妊娠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对于患有终末期肾病的育龄期女性,肾移植是恢复其生育功能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特殊情况,有一系列妇产科相关问题亟需解答,如妊娠时机的把握、避孕方式的选择、妊娠对移植肾的影响、免疫抑制剂对胎儿的影响及剂量调整问题、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问题、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等。随着越来越多的肾移植后妊娠及良好产科结局报道,肾移植后妊娠需求不断增加,前景较为明朗。现对肾移植后妊娠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妊娠包括孕前糖尿病(pre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GDM)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据统计,我国女性糖尿病患病率为8.8%,根据不同妊娠年龄段划分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0~30岁:1.2%;30~40岁:3.0%;40~50岁:7.3%。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母婴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流产、子痫前期和早产常见于该类患者,死胎、先天畸形、巨大儿、产伤、围产期死亡和新生儿低血糖等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较背景人群高,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孕期可能快速进展。随着糖尿病发病年龄的提前和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由于高龄、孕前超重和肥胖、GDM病史等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糖尿病合并妊娠的高危人群比例将进一步增加[1]。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我国育龄女性特点较前发生变化,高龄、孕前超重、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史等高危人群比例增加,患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增加,妊娠合并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相关问题尤为突出并严重威胁母儿健康。而上述不良母体因素在胎儿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暴露也可影响其成年时期的生理代谢功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异位妊娠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许华  朱瑾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8):627-629,632
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日益上升,长期以来成为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然而随着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异位妊娠孕妇的死亡率日益下降。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异位妊娠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诊断异位妊娠有多种方法,但最佳诊断方法是结合阴道超声检查和血HHG检测。治疗策略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育情况决定,对于HCG较低、异位灶较小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否则手术治疗应当首选,其中腹腔镜治疗逐渐成为妇科医生的首选。异位妊娠患者日后生育情况主要取决于患者自身盆腔情况和对侧输卵管是否健康。对于既往盆腔炎病史、输卵管手术史或不孕史患者,选择药物或腹腔镜保守治疗更有利于患者日后生育。  相似文献   

8.
癌症是生育年龄第二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妊娠合并癌症的比例为1/1 000。最常见的有乳腺癌、子宫颈癌、白血病、淋巴瘤、黑色素瘤、甲状腺癌、卵巢癌及结肠癌。由于现在许多妇女推迟了生育时间,妊娠并发恶性肿瘤增加。在讨论母亲患癌症对胎儿的可能危害中,应考虑如下问题:1.化疗及放疗胎儿对发育的影响;2.母亲麻醉及手术对胎儿的影响;3.母亲的疾病对胎儿健康的影响。化疗与放疗已经发现几乎所有的外来化合物均能透过胎盘,影响细胞分裂,不利于胚胎发育。动物研究表明,几所有的抗肿瘤药物均可致畸,而且其敏感期与器官发生期(在人类为妊娠头三月)相一致。在妊娠头三月中进行化疗会对胚胎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拟再生育不孕症人群中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拟生育二孩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285例继发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资料,按照生育第一孩的分娩方式将109例瘢痕子宫患者纳入研究组,将176例非瘢痕子宫患者纳入对照组;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低龄组(35岁);再将研究组按照胚胎移植距剖宫产术的时间分为≥10年组(50例)和10年组(59例),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42. 20%)、着床率(27. 40%)显著低于对照组(54. 55%、36. 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生化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35岁的低龄组中,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41. 51%)和着床率(28. 51%)显著低于对照组(68. 11%、46. 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生化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35岁的高龄组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异位妊娠率以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中瘢痕子宫10年组的生化妊娠率(13. 56%)显著高于≥10年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是影响再生育人群IVF-ET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降低了IVF-ET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其对IVF-ET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的影响与患者的年龄和剖宫产术距再孕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生育政策调整对产妇年龄构成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21日至2017年5月20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住院分娩数据,比较不同年龄人群在不同时间段的构成变化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变化。结果:两年间,住院分娩人数上升了38.4%,其中≥28岁分娩人群的占比逐渐增加。两年间平均产后出血率5.9%,其中28~34岁和35~40岁组的产后出血率在2016年后显著上升;年龄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产后大量出血比例在生育政策放开初期显著增加,但随后出现下降趋势。结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使住院分娩人数剧增,尤其是高龄产妇比例显著增加;高龄产妇的构成增加伴随产后出血率显著升高,但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医疗技术的提高,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壁间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需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才可确诊.致使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引起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不良结局,导致患者丧失生育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诊治子宫肌壁间妊娠对防治其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能在早孕期间确诊子宫肌壁间妊娠,选择微创技术终止妊娠,保全患者子宫及生育功能,将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龄妇女妊娠的产科并发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社会竞争、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平均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推迟,加之助孕技术的发展,导致高龄妇女妊娠、分娩人数逐年增加,目前的高龄初产妇是20世纪80年代的3倍。由于35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妊娠病理随之增加,导致高龄孕产妇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关注高龄孕产妇妊娠分娩的并发症是现代围生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36例输卵管妊娠保留功能性手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各类型输卵管妊娠行显微技术保留功能性手术方法.方法对3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显微技术行输卵管切开、开窗、伞端整形进行手术.结果显微技术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手术,术后输卵管通畅率100%,宫内妊娠率83.33%.无1例再发生输卵管妊娠.结论对输卵管妊娠的未产妇,生育功能低及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妇女.保留功能性输卵管修复整形术,以采用显微技术为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30年内,生育年龄出现推迟趋势,尤其在受过良好教育,有比较好的就业机会的妇女,现代社会的进步给妇女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社会和工作的机会,伴随而来的是结婚和生育年龄推迟,以及因各种原因需要再次生育等情况.预产期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所占比例,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随着时间的改变,社会经济环境和高龄妇女人群的特点也在发生变化[1].按照医学上的界定,35岁以上的妇女妊娠为高龄孕妇.由于女性35岁以后的生育能力以及影响生育的机体状况处于下降状态,同时,高龄妇女由于受到生物、环境、社会、心理、行为等多种危险因素联合长期作用,造成发生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及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所以,根据高龄妇女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孕前与孕期保健是在这个特殊群体中预防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和孕期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高龄妊娠是指孕妇妊娠年龄≥35岁,近年来其发生率不断增高,已经逐步成为目前我国围产医学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高龄妊娠中的生殖遗传问题,需特别关注女性的生育力下降的情况,其自然流产发生率升高,胎儿染色体异常和胎儿结构畸形的发生率增加,这就更加强调了产前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关注常常与高龄妊娠相伴随的男性高龄生育的问题。做好上述问题的咨询和管理是完成高质量高龄妊娠围产保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妊娠中期阴道出血是产科常见急症,病因很多,包括胎盘因素、宫颈因素、宫体因素、阴道因素、妊娠相关性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等,加之胎龄小,临床处理困难.有妊娠中期阴道出血史者,不良妊娠结局显著增加,早产率、剖宫产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分娩时平均妊娠周、平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妊娠中期阴道出血同时超声检查有异常发...  相似文献   

17.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生育期妇女患病率逐年增高。近年来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生育政策的放开,子宫腺肌瘤患者生育相关的问题日益凸显,有关治疗及治疗后妊娠相关并发症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子宫腺肌瘤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手术及HIFU治疗。药物治疗创伤小,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手术治疗创伤大,且影响生育能力;HIFU治疗有较高的症状缓解率,似乎是安全有效的,但现有证据仍不足。已有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瘤合并妊娠时,早产、流产等产科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手术治疗后,妊娠期间发生无症状子宫破裂的风险也增加。鉴于目前不同治疗方案对生育结局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数据有限,且治疗标准程序尚未建立,治疗方案建议个体化。同时,建立完善的子宫腺肌瘤合并妊娠的产前管理,有助于减少产前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生育期妇女最终抱婴率。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肺炎罕见,与母亲高危因素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相关.妊娠期肺炎病程、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均较非妊娠期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风险增加.妊娠早期病毒感染可致胎儿畸形,晚期感染可致宫内垂直感染.妊娠期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各国的标准未统一,其诊断和治疗与非妊娠期相同.终止妊娠能否改善母亲的呼吸状态尚需进一步探究,主张依据产科因素处理.高危人群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预防妊娠期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染色体相互易位携带者的性别和易位片段长度与生育的关系 ,为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相互易位核型 714例 ,综合分析涉及染色体不同部位的染色体异常和易位携带者性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相互易位携带者妊娠结局以孕早期流产为主 ;随着易位片段增长 ,孕早期流产的比例增加 ,而生育染色体异常后代的风险减小 ;女性易位携带者较男性易位携带者易生育染色体异常后代 ,而男性易位携带者易出现不同程度不育。 结论 为易位携带者进行遗传咨询和生育风险估计时 ,要考虑易位的类型、易位片段的长度、已有的生育史和易位携带者的性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可明显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有效增加保留生育功能的几率.随着对与异位妊娠相关的生化标志物,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激素、肌酸激酶(C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D、CA125,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6和-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激活素A等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其检测结果配合阴道超声等辅助检查手段,可使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