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调查某民族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现状,为大学生合理营养和健康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 800名大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营养知识、态度与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平均得分为(16.80±2.24),其中汉族学生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41,P<0.001),两组男女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5,P=0.817);大部分学生有不良饮食行为,但53.2%的学生对营养知识感兴趣,44.9%的学生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结论 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采取简单的多行为干预,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提升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改善饮食行为的作用,为制定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4所民工小学的720名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进行基线调查.随机选择其中的2所学校作为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营养健康教育,具体包括营养与专题讲座、营养知识征文、制作宣传册,另外2所学校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教育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学生对营养健康知识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17.6%提高到干预后的83.3%(x2=273.568,P<0.01),对营养健康的积极态度率由干预前的85.2%增加到干预后的99.1%(x2=49.677,P<0.01),健康饮食行为总体形成率由干预前的60.7%增加到干预后的76.4%(x2=16.826,P0.05).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民工小学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饮食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对改变小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作用,为提出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选取济南市4所学校1 213名小学生(干预组632名,对照组581名),干预组进行为期1 a的营养宣教,对照组不进行营养干预,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进行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小学生的营养知识均提高,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干预组小学生吃早餐比例及健康饮食行为应答率均提高(P值均<0.01).结论 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教育辅以家庭健康教育能提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小学生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浦东新区小学生零食知信行的影响效果,为改善小学生零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在浦东新区每街镇抽取2所小学,分别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营养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共调查小学生7 276名,营养教育后,城乡地区干预组营养知识知晓率及态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零食行为较干预前提高,且整体优于对照组,但城区干预组常吃新鲜蔬果或坚果的比例不到9%;常吃含糖饮料及糕点的比例仍高于10%;在饮料行为方面,城乡干预组常喝果蔬饮料的比例不到20%,而常喝碳酸饮料的比例超过20%。结论营养教育能提高小学生对零食的认知及态度,对零食行为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提出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西城区5所小学(3所干预学校、2所对照学校)的771名学生、1345名家长,通过一年半的营养健康教育宣教,比较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在营养知识和早餐行为方面的变化。结果营养知识知晓率方面,干预校学生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校(Р0.05),但家长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校比较无明显提高(Р0.05);早餐行为方面,干预校学生每天吃早餐行为、早餐四类食物的摄入及早餐质量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校(Р0.05);家长每天吃早餐行为及早餐蔬菜水果的摄入高于干预前(Р0.05),但早餐中的其他食物及营养质量与干预前比无明显变化(Р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教育能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早餐相关行为,而"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对于家长的宣教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6.
金坛市小学生膳食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江苏省金坛市小学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饮食习惯.方法 选取金坛市2所小学307名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膳食指南相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选择其中1所学校为干预学校,进行相关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另1所学校作为对照,3个月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学校学生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营养知识得分分别为(4.51±2.32)、(9.82±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4,P<0.05);对照学校学生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营养知识得分分别为(5.18±1.98)、(5.86±1.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学校小学生健康教育干预后的营养知识明显提高,饮食行为趋于合理,听说过膳食指南的学生由15.5%(17/109)提高到84.4%(92/109)(χ2=103.21,P<0.05),每天吃早餐的学生由59.8%(65/109)上升到72.5%(79/109)(χ20=4.01,P=0.045),每周不吃膨化食品的学生由16.5%(18/109)上升到35.7%(39/109)(χ2=10.4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可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其饮食理念和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某小学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态度·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小学生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相应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桃园小学三~五年级82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健康生活方式知识(48.35分)、态度(18.52分)、行为(59.58分)问卷得分小学生均未达到及格水平,且男生在知识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5);三、五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P值均<0.05),三、四年级小学生的态度得分显著高于五年级(P值均<0.05).结论对小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干预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三餐行为和营养知识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小学生三餐行为和营养知识教育的效果,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方法对杭州市、温州市3所小学三~五年级学生1 423名进行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本底和终末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1周内每天吃早餐的小学生占83.3%.在家吃早餐、中餐、晚餐的小学生依次占75.8%,31.5%和92.6%.健康教育后,小学生中餐良好膳食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早餐和晚餐行为改变不明显,主要是家庭成员影响所致.营养知识知晓率经干预后明显提高.结论在小学开展营养教育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促进饮食行为改变,形成良好的三餐行为.同时应加强家庭成员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宁区2所小学共2 434名小学生,对1所小学进行为期4个月营养教育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2所小学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后,干预组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由40%提高到70%,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态度比例由83.84%提升到92.43%;饮食行为方面,学生每天喝牛奶、选择在校吃营养午餐、不剩饭、饭前均洗手、不每天吃零食、饮用白开水比例分别由干预前的79.93%、34.78%、57.57%、54.17%、54.51%、76.36%,提高到干预后的92.18%、49.32%、67.01%、80.10%、67.26%、89.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学生营养知识较匮乏,且存在不良饮食习惯,经过营养教育干预后,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饮食行为也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0.
了解青岛市小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讨强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青岛市市南区全部小学开展为期1年的综合干预,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4所小学三~五年级学生分为干预组(697人)和对照组(731人),干预组进行强化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强化干预后,干预组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提高到70.33% (P<0.01);干预组小学生“每天都吃早餐”“经常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都喝奶”“放学后及周末进行体育锻炼”的健康行为养成率均上升(P值均<0.01);2013年与2014年比较,干预组小学生BMI增长值为(0.60± 1.56) kg/m2,对照组为(1.06±1.51) kg/m2,对照组小学生BMI指数增长值高于干预组;干预组和对照组营养状况改善均不明显(P值均>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对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养成率和预防肥胖的发生等方面优于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1.
营养教育对中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中学生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探讨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平顶山市4个区8所中学学生共4430名,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将学生分为营养教育组和对照组,对2118名营养教育组学生进行针对性营养宣教,并比较教育前后的效果。结果营养教育后,学生营养KAP明显提高,知道高血压与摄入食盐过多有关的人由46.3%上升为53.5%;70.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进行营养教育;教育组谷类、薯类、豆类消费增加人数分别较对照组高2.5,2.6和2.8个百分点。结论营养教育能提高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其态度及行为;营养知识讲座和营养咨询是受中学生欢迎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2.
了解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黎族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三至九年级黎族学生1 826名,进行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黎族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15±1.71)分,不同性别、学段、供餐模式、营养知识获取途径数、是否住校、父母是否外出打工、不同地区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4.676,-6.692,7.645,93.074,3.194,-3.348,6.014,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黎族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段、供餐模式、性别、家庭人口数和地区(P值均<0.01).黎族学生营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5.06%,知晓率较高的题目是“可预防贫血的食物”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来源”(60.4%,60.2%),知晓率最低的是“有利长个子的因素”(12.2%).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校园宣传或课堂教学(42.7%)、父母或家人(41.2%)、课本(38.7%).结论 海南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黎族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水平较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段、供餐模式、性别、家庭人口数和地区等.应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济宁市中小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效果,为有效开展营养知识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曲阜市区中小学校各1所作为干预组,选择条件齐同的邹城市为对照组,干预组以6种营养宣传教育材料为基础,用大众和人际传播方式进行为期一年的营养宣传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基线和终期调查共中小学生1082名,营养教育后,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平均得分、优良率分别从35.3%上升到76.0%,3.83分上升到8.10分,7.3%上升到81.6%;中学生分别从54.6%上升到83.6%,6.78分上升到8.87分,16.8%上升到96.5%。营养态度平均得分、及格率,小学分别从4.17分上升到4.80分,64.7%上升到91.6%;中学生分别从4.76分上升到4.92分,72.2%上升到97.6%,每天吃早餐、食鸡蛋、蔬菜水果、饮奶、喝饮料、白开水和每周体育锻炼3次以上人数百分比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教育前(P〈0.01)。对照组终期和基线调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小学校开展营养教育后,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营养态度显著改善,膳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运用多种学龄儿童营养健康指南对小学学生知信行的干预效果,为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改善不良饮食行为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成都市1所学校食堂供餐小学为干预校,另选条件相当的1所小学作为对照校。对干预校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营养宣教干预,对照校不提供干预措施。干预前后抽取三至五年级学生共589名进行问卷调查(终末调查558名,失访31名)。  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大部分营养知识知晓率、总体知晓率达到80%以上的比例、饮食行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组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以及总体知晓率达到80%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值均 < 0.05);干预组早餐食物种类1种以下的比例(26.6%)低于对照组(49.4%),每周吃鸡蛋、喝牛奶的次数和吃蔬菜种类每天≥3种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 < 0.01);干预组学生剩饭率(15.8%)低于对照组(57.9%)(χ2=99.47,P < 0.01)。  结论  综合运用多种学龄儿童营养健康指南进行营养宣教,能够提高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山东省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山东省部分大中专院校学生2 500名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综合知晓率为78.79%,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达92%以上,但对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低,且对艾滋病的其他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的高低与文化程度和所学专业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艾滋病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人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习惯现况,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日常饮食、饮食习惯、营养知识、饮食态度等4个方面。结果59.1%的学生经常吃早餐,14.6%的学生偶尔吃早餐,26.3%的学生几乎不吃早餐,经常吃早餐者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7,p<0.05);饮食习惯则过多地食用方便面、油炸食品、腌酱菜食品、火腿肠,只有7.5%的大学生不摄取这4种食品;而吃鱼、牛奶、蔬菜的比例较低,分别占43.0%、16.6%、59.1%。在男生中存在喝酒等不良习惯者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1,p<0.05);学生普遍缺乏对营养知识的了解;70.2%的学生以"口味"作为首选食物标准,仅18.7%选择"营养"。结论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的教育,纠正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提高肥胖儿童营养知识水平,培养肥胖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方法:将840例肥胖儿童分为扑克牌组和对照组各420例,扑克牌组根据研究制订的营养健康教育模型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教育方法。结果:营养健康教育后,肥胖儿童营养知识得到提高,食物选择及饮食行为趋于合理。扑克牌组的营养知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肥胖儿童进行扑克牌营养健康教育寓教于乐,有助于增加其营养知识,改善其营养态度及饮食行为,最终达到减少儿童肥胖症的目的,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大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制定有效的促进营养健康对策,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800名大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不良饮食习惯和营养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营养良好者占53.88%,营养不良者占33.37%,营养过剩者占12.73%;偏食挑食者占37.07%,不吃早餐者占25.98%;对营养健康知识基本了解者占13.25%,部分了解者占78.47%,缺乏了解者占8.28%。结论近半数大学生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主要原因为大学生营养健康意识不强,生活中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和预防。  相似文献   

19.
张帆  黄涛  易聪 《临床医学工程》2010,17(5):129-130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营养"知-信-行"状况,为医院采取进一步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住院病人551名,进行营养"知-信-行"自填式问卷调查,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营养"知-信-行"调查总得分为(59.92±15.77),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组间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1)。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与总得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1,0.344,0.217(P值均<0.05)。结论海口市住院病人营养知识知晓率偏低,饮食相关不良行为发生率高,总体"知-信-行"状况不佳,应把营养宣教和指导纳入住院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