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88%为脑血栓形成或腔隙性脑梗塞等阻塞性脑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由于血黏度增高,红细胞聚集增强,血小板对血管壁的黏附或血小板相互间的凝集功能增强,易并发脑血栓形成。脑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问题在我国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DM)患者并发慢性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是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甚为复杂,其中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起主要作用.我们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CD62p,探讨2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与早期微血管病变的关系和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患的主要威胁。大部分糖尿病患,尤其在伴有血管病变其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血小板的牯附和聚集功能均明显增强,这些异常可能对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己酮可可碱用于糖尿病患,以观察此种药物对糖尿病患前列腺素代谢,血小板相对指标的影响.以及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1例,无视网膜病变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3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62p和CD63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间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显著高于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结论活化血小板的测定对于判断糖尿病患者血小扳活化与提示在血管病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动物体内后的支架内皮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对血管内皮再生的影响。方法杂种犬6只,经麻醉后行血管造影,选择动脉血管直径为2.25 mm的直血管段在远端及近端分别置入直径为2.25 mm的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术后仍继续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分别在术后1月、3月时行再次血管造影后取标本行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术后1月、3月血管造影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均无管腔丢失。1月时扫描电镜显示CypherTM支架内皮覆盖不完整,有一定的血小板黏附、聚集;Bx son ic支架内皮覆盖完整,未见血小板黏附聚集。3月时CypherTM支架及Bx son ic支架内皮覆盖均较完整,无血小板黏附、聚集。结论CypherTM支架内皮再生较裸金属支架缓慢,有一定的血小板激活。3个月时才能完全实现内皮化。置入CypherTM支架的患者应进行更为严格的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并发的周围血管病,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0倍,但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无关。是因为糖尿病引起脂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激素调节异常、动脉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黏附力增强以及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纤维增生、血管腔狭窄或闭塞。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常并发广泛的血管病变。受损的血管内皮易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活化而释放和激活许多促凝物质〔1〕。为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形态的改变情况 ,对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分析。选取符合 1985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 2型糖尿病患者 87例为病例组 ,其中男 4 7例 ,女 4 0例 ,平均年龄 (5 6 .9±15 .3)岁 ,无冠心病、肾病并发症。门诊健康体检者 92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 5 9例 ,女 33例 ,平均年龄 (5 2 .3± 12 .7)岁 ,均为尿糖阴性 ,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正常 ,内科检查正常。观察指标为血小板计数 (PL T)、…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是一个多功能细胞,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无核细胞成分,平均直径2~4μm。血小板具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功能,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当血管受损时,通过表面接触和某些凝血因子的作用,血小板转入激活状态,活化的血小板互相黏附在一起即为血小板聚集;这种血小板相互作用聚集成团的特性,叫做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对3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9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伸展率 (PSR)、血小板黏附功能(PAdT)、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血栓素B2(TxB2)进行检测。结果 3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伸展率、血小板黏附功能、聚集功能及血栓素B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激活,提示血小板活化直接参与了结肠粘膜的急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表达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6例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及53例无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CD36平均荧光强度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百分率,并与56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平均荧光强度和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伴血管病变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平均荧光强度与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的百分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582,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长期慢性高血糖产生糖基化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可能会促使CD36表达增加,进一步触发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