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资料,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30例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4.48±9.36,客观支持得分为6.00±1.88,主观支持得分为15.17±4.22,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6.59±2.27;研究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中的很强、良好、一般、较差、很差的构成是2.32%、1.55%、19.23%、31.53%、55.37%;戒毒康复人员的客观支持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存在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现状;客观支持可能为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适应能力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2.
顾瑞娟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1):572-573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和所处社会化条件所期望程度的能力。此种能力的大小与智力并不完全平行。我们应用《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南通市幼儿园儿童进行了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和相关因素的研究,为进一步采取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瑜  于斌  姜秀芳 《中国校医》2004,18(3):214-215
目的 研究康复训练对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合适的康复疗效评价。 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婴儿 -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分量表。 结果 康复训练前平均智商 5 0 .0±7.8,社会适应能力分 7.1± 2 .2。经过 3年康复训练后平均智商 5 1.0± 8.1,社会适应能力分 8.2± 2 .1,经统计学处理智商无显著提高 (t=0 .70 ,P >0 .0 5 ) ,社会适应能力分提高有非常显著意义 (t=2 .2 8,P <0 .0 1)。 结论 精神发育迟缓儿童的智商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提高较困难 ,康复训练应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教育对先天愚型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精细动作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03年1月~2008年1月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及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在宁夏儿童福利院生活的15名先天愚型儿童及10名在2003年1月之前生活的先天愚型儿童进行测试。两组儿童基本情况匹配。结果:2003年之前的未经过康复教育的儿童在认知、语言、运动、精细运动及社会适应能力显著低于2003年之后进行康复教育的先天愚型儿童(P<0.05)。受康复教育的先天愚型儿童各方面明显优于未接受康复教育组的先天愚型儿童(P<0.05)。结论:接受康复教育的先天愚型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明显优于未接受康复训练的先天愚型儿童,在认知、语言、运动、社会适应能力和精细动作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要使病人成为健康的人,不仅要使病人临床康复,更重要的是使病人身心康复。常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病人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6.
常州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患各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又占全部老年人口的60%以上.与此同时,常州市区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开放床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缺口极大,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医疗康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创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康复养老服务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属缺血性脑血管病,它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发病后多伴有失语,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显得势在必行。它能极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伴运动性失语80例,其中40例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 Tourette 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nventory of Subjective Life Quality,ISLQ)、儿童行为量表(Children Behavior Checklist,CBCL)、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Social of Adaptive Behavior,SAB),对112例 TS 儿童( ≥8岁)的主观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TS 患儿 ISLQ 中有7个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行为问题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适应能力商数(adaptability quotient,ADQ)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认知功能、社会/自制两项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S 儿童的主观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存在诸多问题,及时进行合理干预,有助于促进 TS儿童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康复及回归社会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11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实验组采用华生关怀理论的10大核心思想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住院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R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4周后NORS精神症状改善得分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增加;ADL与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干预后NORS精神症状分别与ADL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279,P<0.01;r=0.118,0.114,P<0.05),NORS中社会适应能力与ADL总分及各维度呈负相关(r=-0.254,-0.706,-0.592,P<0.01).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患者的精神症状,并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日常生活能自理,为其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儿童入园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变化,探讨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实验观察法.选择西安市某幼儿园于2006年9月新入园的2~3岁儿童进行观察研究.社会适应能力采用"左启华修订的婴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分别于儿童入园和入园1年后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①集居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优于散居者(原始分分别为70.30±12.12和54.17±11.01,标准分分别为10.52±0.77和10.21±0.52;t分别为15.709、4.586,均P<0.001);②入园1年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在学龄前儿童中(标准分分别为10.22±0.53和10.56±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5,P<0.001),而在幼儿中(标准分分别为10.19±0.51和10.33±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6,P>0.05),说明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速率高于幼儿;③全托、日托方式下(标准分基线调查分别为10.21±0.58、10.22±0.46,t=-0.038;终期调查分别为10.63±0.84、10.41±0.67,t=1.622)及男女儿童间(标准分基线调查分别为10.18±0.06、10.26±0.58,t=-0.892;终期调查分别为10.46±0.09、10.60±0.08,t=-1.028)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④集居方式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相关(决定系数R2=0.1734).结论 集居方式可促进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集居方式下1年内托幼形式、性别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无影响.建议家长适时送幼儿入托,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高危性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236例女性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同期调查中女性监所服刑人员作为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女性吸毒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女性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答对率为57.6%,69.9%的调查者与多个性伙伴发生性行为,69.1%的调查者从未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吸毒、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低,以及对安全套正性态度较低者更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结论:女性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仍有误区,有必要针对其高危性行为采取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从社区新型毒品吸食人群对毒品成瘾性的自我解读与建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深入理解毒品成瘾行为。 方法 采用定量及定性调查相结的方法,在社区新型毒品吸食人群中完成问卷调查及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 调查对象因新型毒品使用时间不同,在使用毒品后出现不同的自身感受。部分调查对象将新型毒品作为一种常规的保健品看待,而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在吸食毒品后容易出现“疯”的情况;部分吸食者认为“小马”不上瘾,可以戒断,而有人认为无法戒除毒瘾。结论 新型毒品滥用人群由于好奇或无知开始接触毒品,为避免使用新型毒品后的不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合使用传统毒品的情况。长期滥用者将出现慢性中毒症状,产生强烈的精神依赖,甚至精神病症状。有必要对新型毒品滥用人群开展整体性和个别化相结合的心理辅导和行为塑造。  相似文献   

13.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预防艾滋病试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研究方法在戒毒所和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变化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比干预前低;干预前后吸毒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变HIV感染者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省瑞丽县L乡225例吸毒者吸毒行为及HIV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吸毒方式,口吸者占153例(68.0%),静脉注射者72例(32.0%)。采用静注方式吸嗜毒品多数始于近两年,静注者占整个吸毒人群的比例由1988年的13.5%迅速上升至1989年的30.5%和1990年春季的32.0%。从72例静注人群中采集到64份血样,HIV抗体检出率为79.7%(51/64)。对HIV感染情况与吸毒行为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常合用注射器及通常不消毒注射器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药物滥用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滥用药物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药物滥用情况调查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重庆市281例药物滥用者作为病例,157例学生、公司及企业人员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1.6%的被调查者首次药物滥用年龄低于或等于16岁;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差异;药物滥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及婚姻状况、其朋友、亲戚是否吸毒、其母亲的拒绝否认,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为0.004—0.0419)。结论: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健康的学校、社会环境是促使青少年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玉林市吸毒人群行为和HIv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由专业人员采用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方法,抽取吸毒者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2001—2007年共调查吸毒者3620人,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28人,HIV阳性率3.54%;兴业县和福绵管理区HIV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1.21%(66/589),9.87%(23/233)。外籍人口6.82%(9/132)。3620名吸毒者中79.39%为静脉注射吸毒,58.28%共用针具吸毒;其中51.30%(1857/3620)有性乱行为,且66.77%(1240/1857)性过程从未使用安全套。128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99.22%为静脉注射吸毒,69.29%(88/127)共用针具注射吸毒,67.97%(87/128)有性乱行为,83.91%(73/87)性活动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艾滋病在个别县(市、区)呈流行趋势。吸毒者大部分为静脉注射吸毒,且相当部分吸毒者吸毒性乱行为并存,加速了艾滋病在吸毒者之间和普通人群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强对吸毒的打击力度和无毒社区建设,做好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管理、治疗关怀和干预工作,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167例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SP)感染状况,为开展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2009年进入天津市戒毒所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血样进行梅毒和HIV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收集到167例吸毒人员的问卷及血样,其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4.31%,仅有7.19%的调查对象意识到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与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21.56%。梅毒检出率为4.19%,HIV检出率为1.80%,其中注射吸毒者HIV检出率为3.08%。结论天津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艾滋病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应加强这一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干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刘春  黄民主  关岚  刘浩 《现代医院》2005,5(3):12-14
目的 评估男女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 ,了解男女吸毒者吸毒特点、性行为特点对HBV、HCV重叠感染率的影响 ,探索男女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 ,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者 ,用问卷方式调查吸毒者的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 ,并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中HBV表面抗原和HCV抗体 ,用SPSS 10 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得出影响HBV、HCV重叠感染率的危险因素 ,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在男、女吸毒者中的差异情况 ,得出影响男、女吸毒者重叠感染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男性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为 2 9 6 % ,女性吸毒者重叠感染率 9 4 %。注射式吸毒、吸毒年限增长、戒毒次数增多、性伙伴增加、性行为中不使用安全套是吸毒者重叠感染HBV、HCV的危险因素。与女性吸毒者相比 ,男性吸毒年限更长、戒毒次数更多、性行为中更少使用安全套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男女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增加与吸毒特点和不安全性行为相关 ,女性吸毒者HBV、HCV重叠感染率显著低于男性吸毒者 ,但可能只是暂时现象 ,当吸毒年限、戒毒次数增加后 ,其重叠感染率会大幅上升。  相似文献   

19.
湖北吸毒人群中HIV、HBV、HCV、HGV、TTV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湖北吸毒人群中HIV、HBV、HCV、HGV及TTV感染情况。方法 对湖北某戒毒所及本科室门诊的吸毒者进行调查并采静脉血分离血清作抗HIV、HBsAg、抗HCV、抗HGv、抗TTV检测。结果 89例吸毒者中,发现HIV阳性2例,阳性率为2.2%;FIBsAg阳性9例,阳性率为10.1%;HCV阳性51例,阳性率为57.3%;HGV阳性48例,阳性率为53.9%;42例吸毒者检查TTV,阳性25例,阳性率为59.5%。结论 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存在着较高的血传播病毒感染,且多为合并感染。湖北吸毒人群中的HIV感染尚为传入阶段,亟需采取有力措施控制HIV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湖南省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以及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的吸毒方式和性行为特点,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HHcAg、抗-HBc、抗-HBc,采用Chi-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为63.2%;静脉注射和非静脉注射吸毒者HBV感染率分别为64.0%和59.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婚外性行为和无婚外性行为的吸毒人员HBV感染率分别为65.4%和55.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伙伴个数HB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吸毒人群是HBV的高危人群,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对HBV的感染无显著性差异,婚外性行为是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性伙伴个数是影响HBV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