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emia,IFG)和糖耐量损害(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都是指患者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之间的一种中间糖代谢状态,又称为糖调节受损,同属于糖尿病前期。众所周知,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大约有70%的IFG和IGT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由此看来,充分认识IFG和IGT的临床意义并研究其对策,对于防止由糖调节受损发展成为糖尿病十分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糖耐量正常(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低减(I-IGT)、糖耐量低减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GT/IFG)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2型DM)5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微量自蛋白尿(MAU)发病率,并对MAU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根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75gOGTT)结果,将898例受试者分为:NGT组162例、I—IFG组186例、I—IGT组230例、IGT/IFG组146例、新诊断的2型DM组174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过夜12h尿白蛋白。UAE在20—200μg/min之间定义为MAU。结果(1)MAU的发病率在新诊断的2型DM组为19.5%、IGT/IFG组为13.0%、I—IGT组为11.7%,均高于I—IFG组的6.5%(P〈0.05),I—IFG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MAU危险性增加的因素有OGTT 2h血糖、舒张压、体重指数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结论I—IGT人群已经出现MAU发病率的升高,并且IGT—IFG和新诊断的2型DM人群升高更为明显;而上述指标I—IGT人群与正常人群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糖代谢异常早期,与空腹血糖的升高相比,餐后高血糖对MAU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糖调节异常     
糖调节异常(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 ,IGR)包括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异常(IFG) ,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IGT和IFG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IGT和IFG不能互换,因为二者分别代表不同状态下的糖调节异常,前者是指餐后状态,后者是在空腹状态。糖调节异常@米杰 @张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居民糖调节受损(IGR)各类型的分布情况,探讨该人群IG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延吉社区2228例45~74岁居民进行空腹血糖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计量安培法进行测定。对筛检出的IGR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h血糖测定和血脂检测。结果共筛检出IGR者393例,其中,糖耐量正常者(NGT)占39.19%、空腹血糖受损(IFG)占12.72%、糖耐量受损(IGT)占16.54%、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FG+IGT)占16.03%、新发糖尿病(DM)占15.52%。不同年龄组,NGT、IFG、IGT、IFG+IGT和DM的构成比不同(χ2=21.295,P=0.006),IGT、IFG+IGT和DM的比例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不同体质指数人群中,NGT、IFG、IGT、IFG+IGT和DM的构成比不同(χ2=26.155,P=0.01),随体质指数的增加,糖代谢异常的比例逐渐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社区IGR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家族史(OR=1.945)、高血压病史(OR=1.884)、高三酰甘油(OR=1.469)、年龄(OR=1.038)。结论延吉社区中老年IGR人群以IFG+IGT、IGT为主,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IGR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高三酰甘油和年龄。  相似文献   

5.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损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emia,IFG)和糖耐量损害(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都是指患者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之间的一种中问糖代谢状态,又称为糖调节受损,同属于糖尿病前期.众所周知,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大约有70%的IFG和IGT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综合干预管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某大型企业在职职工1 817人,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和餐后2 h静脉血浆血糖。对检出的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2年。[结果]干预管理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经常锻炼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较干预前下降。60例中有14例发生糖尿病,其中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年转变率为3.8%,单纯糖耐量减低(IGT)为10.5%,空腹血糖受损兼有糖耐量减低(IFG/IGT)为27.8%。IFG与IGT糖尿病年转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G/IGT糖尿病年转变率高于IF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T与IFG/IGT糖尿病年转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FG、IGT及IFG/IGT者均应给予积极的干预,特别是对IFG/IGT者,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异常(IFG)、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DM)高血糖人群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从35—55岁体检人群中筛选出不伴心血管及其他疾病的血糖异常者140例及血糖正常者(NGT组)43例,血糖异常者分为三组:IFG组47例,IGT组52例,DM组41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比较其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服糖后2h血糖(2hPBG)和胰岛素(2hINs)、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及敏感指数(HOMA—ISI)。结果IGT、IFG、DM组的FINS、2hINS较NGT组明显升高,其中FINS在DM与IG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GT组与IF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INS在IGT、DM组与IFG组以及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组的HOMA-IRI高于IFG、IGT组以及NGT组,且DM组与IFG、I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FG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T、DM阶段都存在胰岛素分泌下降,但IFG阶段的胰岛素分泌基本正常。IGT人群表现出HOMA—IRI的增加和HOMA—ISI的减退,发展到DM阶段后不仅其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且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血糖升高的同时往往合并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糖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66例ACS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糖耐量减低(IGT)组和糖尿病(DM)组。应用ECG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患者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范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1)266例ACS患者血糖异常总检出率为73.7%。(2)血糖正常组及IFG组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IGT组及DM组显著大于血糖正常组及IFG组。DM组及IFG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血糖正常组及IFG组。(3)心力衰竭总发生率为41.O%,DM组显著高于IGT、IFG及血糖正常组。(4)住院期间DM组病死率为9.3%,IGT组为3.5%,其他两组为0。结论ACS患者血糖水平异常与心肌梗死及(或)心肌缺血范围及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相关,IGT及DM患者近期心脏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不同空腹血糖(FPG)切点对健康危害和糖尿病(DM)筛检成本效果评价下调空腹血糖受损(IFG)切点是否适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农村共调查16341名居民,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空腹血糖;对2个县空腹血糖值在5.6—7.0mmol/L间,6个县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者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做不同空腹血糖值对健康的影响分析及比较不同IFG切点筛检糖耐量受损(IGT)和DM的成本效果。结果肥胖、中心性肥胖及高血压患病率及人体测量参数均随血糖值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糖值在5.1mmol/L以上,患病率及均数升高更加明显。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单纯性IFG(I—IFG)和IFG合并IGT(IFG/IGT)的患病率增加了1.80倍和1.09倍,DM患病率仅增加6.34%。OGTI"结果显示,FPG在5,6—6,1mmol/L的调查对象,其IGT、DM患病率仅是FPG在6.1—7.0mmol/L间的50%和67%,前者筛检的成本效果比仅是后者1/2和2/3。结论从不同方面考虑,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IFG切点均有其合理性,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切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升高的危险,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182例糖调节异常患者按照WHO诊断标准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组)51例,糖耐量减低组(IGT)65例,IFG+IGT组(GGI组)66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NGT组)50例.测定各组尿微量白蛋白(U-MA)、空腹血糖(GLUC0)、糖负荷后2h血糖(GLUC120)、胰岛素(Inso)、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IFG组、IGT组和GGT组尿微量白蛋白与NGT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MA检测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早期肾损伤的预测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IGT)及IFG+IGT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的差异。方法将451名42-65岁非糖尿病(DM)个体根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4组:正常糖耐量(NGT)组、单纯IFG组、单纯IGT组和IFG+IGT组。比较各组间WBC总数的差异。采用多元相关分析对WBC总数相关的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GT组比IFG组的WBC总数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与NGT组和IGT组与IFG+IGT组间比较WBC总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尸如.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WBC总数与年龄、甘油三酯(TG)、OGTT 2h血糖(2hPC)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负相关。在控制了吸烟的影响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结论IGT比IFG的WBC总数显著升高,WBC总数和胰岛素抵抗(IR)、代谢综合征(MS)的多种组分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受损(IFG)与糖耐量受损(IGT)者的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正常糖耐量(NGT)、IFG、IGT、2型糖尿病(T2DM)病人共52例,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与NGT组相比、IGT组、IFG组、T2DM组的IR显著升高。且IFG组存在胰岛素功能减低及IR其程度较IGT明显。结论由NGT向IGT、IFG的演变过程中IR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0岁非糖尿病人群3年进展为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的筛查及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队列研究,以2013年上海市泗泾地区体检中非糖尿病居民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和糖调节受损(IGT)组,观察其糖代谢异常的自然转归,以是否转归为糖尿病为因变量,年龄、BMI和生化指标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随访5 212人3年,非糖尿病人群2型糖尿病(T2DM)累积发病率为10.86%,NGT组为5.26%,IGR组为19.83%;3年累积发病率比较:空腹血糖受损(IFG)组、IGT组和IFG+IGT组均高于NGT组,IFG+IGT组高于IFG组和I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龄、糖代谢异常、高胆固醇、肥胖、高血压对糖尿病发生、进展均有影响,其中糖代谢异常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人群相关回归分析表明,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BMI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分泌指数最为相关。结论泗泾地区>40岁人群3年糖尿病累积发病率为10.86%,糖尿病发病风险与年龄、糖代谢异常、高胆固醇、肥胖、高血压水平显著相关;与胰岛素抵抗与分泌关系最相关的因素是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肥胖及甘油三酯水平。应控制血糖、血脂的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空腹血糖受损(IFG)、葡萄糖耐量异常(IGT)阶段的糖调节异常(IGR)患者的自然转归情况。方法对329例新发现的IGR异常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在1年和2年后,进行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应分析和比较。结果随访1年后,有62.01%的IGR患者血糖转为正常,但在第2年有8例转为糖尿病,转化率为4.15%。IGR患者2年内糖尿病转变率为13.37%,年转化率为6.68%,低于第1年的9.12%。IFG患者2年内糖尿病转变率为12.22%,年转化率为6.11%,高于第1年的5.56%。结论对于糖调节异常人群,即使血糖正常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要高于正常人群,应继续定期检测血糖,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越高。而对于IGT患者来说,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降低。应对IFG、IGT患者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异常(IFG)、糖耐量减低(IGT)、糖尿病(DM)高血糖人群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从35-55岁体检人群中筛选出不伴心血管及其他疾病的血糖异常者140例及血糖正常者(NGT组)43例,血糖异常者分为三组:IFG组47例,IGT组52例,DM组41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比较其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服糖后2 h血糖(2hPBC)和胰岛素(2hINS)、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及敏感指数(HOMA-ISI)。结果IGT、IFG、DM组的FINS、2hINS较NGT组明显升高,其中FINS在DM与IG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GT组与IF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 INS在IGT、DM组与IFG组以及DM组与I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组的HOMA-IRI高于IFG、IGT组以及NGT组,且DM组与IFG、IG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FG组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T、DM阶段都存在胰岛素分泌下降,但IFG阶段的胰岛素分泌基本正常。IGT人群表现出HOMA-IRI的增加和HOMA-ISI的减退,发展到DM阶段后不仪其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且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血糖升高的同时往往合并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正>糖调节异常(IGR)是指空腹或餐后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代谢状态,分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现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进一步观察IGR阶段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血糖自然转归情况,对如何在IGR阶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延缓或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病有积极意义。我们对上海市嘉定区2012—2013年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项目中发现的糖调节受损者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山东省中西部农村25岁~居民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16 388人,开展同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在6.1~7.0mmol/L者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根据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将调查人群分为正常人、孤立性空腹血糖受损(I-IFG)、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FG/IGT)和糖尿病(DM).结果 该地区农村居民IFG标化患病率为6.85%,DM为3.38%,I-IFG为4.41%,IFG/IGT为0.83%,且患病率均随年龄、腰围、身高、体质指数(BMI)的增加而升高.年龄>35岁,I-IFG、IFG/IGT和年龄>45岁DM患病率升高明显.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IFG/IGT和DM患病率升高明显.BMI≥24,I-IFG、IFG/IGT和DM患病率升高明显.调查对象的年龄、腰围、BMI、腰臀比、收缩压和舒张压按正常人→I-IFG→IFG/IGT、DM顺序逐渐升高,但IFG/IGT和DM两者问变化无差异.结论 山东省中西部农村居民I-IFG、IFG/IGT和DM的流行特征基本相同.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发病较高,应重视和加强宣传和早期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常糖耐量经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个连续的病变进展过程。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IFG、IGT和DM均属于糖代谢异常。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糖尿病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有限,并且医疗资源相对缺乏,往往容易出现确诊晚、病情控制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发生多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929名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相关代谢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空腹血糖正常(NFG)、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及2型糖尿病组群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尿酸、脂肪肝的变化特点,观察三组多代谢异常的检出率及聚集状况。结果NFG、IFG和2型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血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尿酸水平及脂肪肝发生率依次递增,多代谢异常在IFG和2型糖尿病人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NF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组与2型糖尿病组间仅高三酰甘油和脂肪肝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3.98,P〈0.05)。各组代谢异常聚类随血糖水平的增高而相应升高,这种关系在代谢异常个数≥3时尤为密切。结论IFG和2型糖尿病人群暴露于代谢异常聚集的风险高于NFG组,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及时干预多代谢异常,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及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青年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病趋势及特征。方法对2006-2009年济南市区200多个企事业单位60岁以下在职职工进行每年一次的健康查体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微机筛选出所有5.6 mmol/L≤空腹血糖(FPG)<7.0 mmol/L者(排除已确诊糖尿病药物控制血糖者),再经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 PG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及糖耐量受损(IGT)组,对其年检出率及人群分布特征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糖调节受损(IGR)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IGR占所有5.6 mmol/L≤FPG<7.0 mmol/L者的50%以上。IFG男性检出率大于女性,IGT男、女性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与IGT相比IFG发病更趋于年轻化。IGT较IFG更具有代谢综合征的特征。结论济南市区中青年人群中糖尿病前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予以关注,综合评估,全面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