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在拟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44例拟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结果 "白大衣"高血压33例,其中女性18例,男性15例,两者无统计学意义;杓型组45例;非杓型组56例;血压昼夜规律消失10例。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准确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以及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31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24h血压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动态血压仪24h监测31例妊高征患者及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对比分析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各时点平均值汇制成的曲线图。结果 妊高征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曲线呈“长炳勺”状,下午4时(16:00)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开始上升,下午6时(18:00)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晚8时(20:00)后及下午4时(16:00)胶相对平稳;同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日节律性,白天(08:00时至20:00时)均高于夜间(21:00时至清晨06:00);原发高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值高于妊高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压变化呈“长柄勺状”及日节律性,但节律性没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4例ST段未偏移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压和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观察组的24 h全天收缩压(24 hSBP)、白天和夜...  相似文献   

5.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简称ABPM)技术能揭示血压的总体高度、波动状况和昼夜变化。本文通过 6 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 (诊室高血压 )ABPM的资料分析 ,旨在了解其血压水平 ,昼夜节律及其动态变化与高血压靶器官的相关性 ,并为设计较理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6 0例老年患者均为内蒙古医院干部保健所住院病人 ,年龄 6 0~ 89岁 ,平均年龄 70 8.5岁。其中男 38例 ,女 2 2例。所有患者均停服降压药 1W以上。ABPM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德国MOBIL) ,2 2cm× 12cm袖带 (臂围 2 4~ 32cm)。缚于受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动态血压指标,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情况,为完善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提供指导方法。方法 监测江苏省苏州市白洋湾社区和相城社区2019年4—6月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对血压、脉压差、血压负荷值、血压下降率、晨峰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95例高血压患者中女性服药率为75.84%,高于男性。总体血压节律异常发生率为70.26%,服用降压药组昼夜节律异常率高于未服药组。不同亚组间动态血压指标有差异。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社区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率较高,动态血压监测对患者给药时间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学平 《现代保健》2010,(17):86-87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160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日本NISSAN公司生产的DS-250动态血压记录仪进行记录,全部病例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统计左室肥厚及室间隔增厚的发生情况.结果 动态血压监测中的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24 h平均血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室肥大,室间隔增厚及心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可较准确的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普通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为提高血压控制率,降低高血压危害寻找对策。方法对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病程至少1年以上的患者追踪调查,明确其血压水平,并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度。结果高血压治疗率为79.1%,控制率为18.3%;只有31.5%的患者遵医嘱服药,47.6%的患者间断服药;81.3%的患者知晓高血压的危害。结论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性知晓率较高,但血压控制不良,需采取多方位的健康宣教及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结果,总结该类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表现及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62例和无左心室肥厚组3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和24 h动态血压同步监测,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及血压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复杂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组发生率分别为88.71%、98.39%、77.42%、62.90%,无左心室肥厚组分别为36.84%、39.47%、31.58%、15.7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9.632、44.831、20.628、21.130,均P<0.05)。全天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左心室肥厚组分别为(145±13)、(147±14)、(141±15)mm Hg(1 mm Hg=0.133 kPa),无左心室肥厚组分别为(138±11)、(132±12)、(132±12)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66、5.482、7.479,均P<0.05)。杓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占25.8%,无左心室肥厚组占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84,P<0.05)。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者比不伴左心室肥厚者昼夜血压变异明显,更易引起复杂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0.
赵计兰 《健康向导》2021,27(3):26-27
我国发表了《2020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这是对2015年版本的更新与完善,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动脉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测定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测得血压值称为动态血压.24小时内多次监测的血压数值,可以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更精准有效地分析血压变化节律,了解昼夜变化,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的规律和意义.方法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杓型组(102例),非杓型组(78例),反杓型组(60例)的动态血压,并作分析.结果 240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高血压患者杓型、非杓型、反杓型的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下降率分别为17%/14%、9.6%/7.5%,0%/1%,夜间高血压下降程度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P<0.01).结论 24h动态血压可确定高血压分型及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理图(DCG)是美国理学博士Holter于1957年首创,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目前已由原来的双极单导联发展成双极双导联同步记录。DCG集中了先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相当完善的科学诊断心脏疾患的手段,DCG已经成为当代心脏病学领域中最盛行、实用、高效、无创伤、准确、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是临床心电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医院提高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之一。许多研究已证实,Holter在检出自发的心律失常方面的敏感性高于其它心电图试验,也是评定有症状或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一个有价值的辅助工具。本文通过分析100例受检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探讨其心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诊室血压(OBP)联合动态血压监测(ABPM)诊断高血压的价值。方法于2015—2018年选取诸暨市和杭州市的4个社区161名无高血压病史,且首日OBP为120~159 mm Hg/80~99 mm Hg的35~79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测量ABPM(1周内)和非同日3次OBP (4周内),采用ROC曲线评价OBP (一日血压升高和三日血压均升高2种标准)联合ABPM(24 h、白天时段、夜间时段、任一时段平均血压升高4种标准)诊断隐蔽性高血压(MH)和白大衣高血压(WCH)的效果。结果以三日OBP为金标准,一日OBP联合4种ABPM标准诊断MH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81,灵敏度为57.58%~62.77%,特异度为100.00%;诊断WCH的AUC值为0.95~0.98,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8.96%~96.80%。Kappa值均0.6,一致性不高。以任一时段ABPM升高为金标准,联合相同OBP标准时,24 h、白天时段和夜间时段标准诊断MH的AUC值为0.90~0.92,灵敏度为79.17%~83.90%,特异度为100.00%,Kappa值均0.6,一致性较好;联合一日OBP标准时,Kappa值0.8,一致性极好;诊断WCH的AUC值为0.95~1.00,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9.54%~99.37%,白天时段与任一时段ABPM标准的Kappa值0.6,一致性较好。结论一日OBP可替代三日OBP用于排除MH和诊断WCH,但准确性不如三日OBP;24 h或白天时段替代任一时段ABPM标准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职业性尘肺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济南医院职业病科诊治的职业性尘肺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职业性尘肺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偶测血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血压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监测值较对照组的偶测血压值平稳而且接近正常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表明,白天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高于夜间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对尘肺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情况充分了解,进而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改善尘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生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其血压特点和昼夜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79例无并发脑卒中的高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血压波动节律多数消失,无并发脑卒中的高压患者24小时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基本正常.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不仅能准确、连续、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状况,还能了解患者血压昼夜负荷、血压昼夜节律情况,对指导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由于洪水的影响 ,血吸虫病在长江流域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寄生虫病 ,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 ,有高血压的血吸虫病患者也很常见。吡喹酮现今作为治疗血吸虫病最佳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其主要不良反应见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然而 ,吡喹酮对伴高血压的血吸虫病患者的血压影响目前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随机 ,单盲 ,配对原则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 ,旨在探讨吡喹酮对伴高血压的血吸虫病患者的血压影响。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于 1 999~ 2 0 0 0年度在长江职工医院血防体检筛选出 6 0例伴高血压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平均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监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临床意义。方法 49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49例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记录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BP)。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24h平均值、白天平均值及夜晚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24h平均值、白天平均值和夜晚平均值相近且两组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变小或消失;对照组患者昼夜节律正常。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征为单纯收缩压增高,血压昼夜节律变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8.
郑欣  武维恒 《工企医刊》1998,11(5):24-24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揭示血压呈昼夜波动的规律。我们观察了30例高血压脑卒中患者的ABPM,并选择35例无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65例均为住院病人,高血压诊断按WHO标准确诊。据病史及头颅CT检查结果,将患  相似文献   

19.
高廷孝  赵青  王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154-115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动态血压监测变化。方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350例孕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跟踪观察其妊娠期血压变化。结果:69例为高血压疾病组A组,281例为对照B组,A组与B组比较,A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等指标明显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心电图异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较B组突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利用动态血压监测24 h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可很好地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昼夜模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WHO标准选40例高血压病人,用美国罗京公司产2420~2020型动态血压仪连续观察血压24h,结束后使用该机器配置的计算机回放进行分析,观察24h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标准差,观察血压负荷及血压模式。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杓型组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压变异均值昼>夜(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负荷昼=夜,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杓型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昼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收缩压与舒张压负荷夜间明显高于日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各期高血压病患者24h血压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和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