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上海市青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 分析该群体职业紧张影响因素, 为改善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以青浦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在编人员为调查对象, 采用中文版付出-回报失衡(ERI)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发放48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445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96.95%。445名医务人员付出维度平均得分(15.43 ±4.70)分, 回报维度平均得分(43.38 ±8.43)分, 内在付出维度平均得分(14.64 ±3.19)分, 付出-回报不平衡指数平均总得分(0.70 ±0.31)分。职业紧张有54人, 职业紧张发生率为12.13%。男性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的发生率高于女性, 患有慢性病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的发生率高于健康者, 日工作时间≥ 6.5 h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发生率高于日工作时间 < 6.5 h医务人员, 25~ < 45岁医务人员高于其余年龄医务人员, 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
结论 青浦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发生率较等级高的医院低, 但不容忽视。应有针对性地对医务人员进行干预, 避免职业紧张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方法]由调查员向44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发放工作内容问卷,采用统一讲解问卷内容与填写要求、当场交卷的方式调查。对问卷填写不足80%者予以剔除,收回有效问卷426份。[结果]此次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中职业紧张程度高者有311名(73.0%);30。45岁年龄段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高于45岁以上年龄段医务人员(P〈0.05),OR为2.22;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3000元人民币的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高于3000元人民币以上的医务人员(P〈0.05),OR为1.70;倒班作业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高于不需要倒班的医务人员(P〈0.05),OR为1.5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群属于职业紧张较高的人群,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倒班作业等,制定相关的卫生政策,可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更好地保护该职业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社区卫生服务员工中职业紧张与倦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弄清社区卫生服务员工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依据工作要求-自主模式与付出-回报失衡模式理论开发的简明职业紧张问卷和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的修订版,对上海市的1397名社区卫生服务员工进行调查。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职业紧张因子与职业倦怠的关联。结果有77.1%人被评定为职业紧张,有19.3%人呈现付出回报失衡,职业倦怠阳性率高达77.3%。职业倦怠均分为2.17±0.91,其3个维度情感耗竭均分为2.23±1.46,人格解体为1.04±1.15,个体成就感得分为3.78±1.36。高要求低自主是个体成就感降低的保护因子,以低D/C组为对照,中等与高组的OR值分别为0.54(95%CI=0.37~0.78)和0.42(95%CI=0.25~0.72)。社会支持是职业倦怠的保护因子,以低社会支持组为对照组,中、高社会支持组OR值分别为0.69(95%CI=0.47~1.00)和0.52(95%CI=0.35~0.77);付出回报失衡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子,以低付出回报失衡为对照,中等组的OR值为2.48(95%CI=1.33~4.62);高失衡组OR值为4.91(95%CI=1.78~13.6)。内在投入是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的危险因子。结论预防职业倦怠需要降低职业紧张程度,缓解付出回报失衡,同时增加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夜班、每周工作时间、护患关系均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有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付出-回报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以及消极怠慢维度呈密切相关(P<0.001),且紧张程度越高,对这两个维度的解释力越大。而在个人成就感维度,只有高紧张型护士的得分较低紧张型护士明显降低(P<0.001)。结论职业紧张、年龄、夜班、护患关系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医院管理人员应根据此结果制定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预防或减少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1200名医务人员,填写工作内容问卷与付出-回报失衡问卷,有效问卷1128份。[结果]被调查医务人员分别以工作内容问卷及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分级职业紧张,职业紧张程度高者分别为916人与262人,分别占81.2%与23.2%;工作内容问卷分析,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人民币与1000~3000元人民币者职业紧张程度高于〉3000元人民币者(P〈0.05),OR分别为4.34与1.95(P〈0.05);倒班作业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高于不需要倒班的医务人员(P〈0.05),OR为2.54;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分析,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人民币者职业紧张程度高于〉3000元人民币者(P〈0.05),OR为3.29;二级与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高于一级医院医务人员(P〈0.05),OR分别为2.70与1.98;护士职业紧张程度高于其他医务人员(P〈0.05),OR为2.50;每周工作40~60h及〉60h的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程度高于〈40h的医务人员(P〈0.05),OR分别为2.55与6.83。[结论]医务人员属于职业紧张人群,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庭人均月收入、医院级别、工种、每周工作时间、倒班作业等,制定相关的卫生调节政策,可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更好地保护该职业人群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井下煤矿作业工人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保护煤矿工人身心健康。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新疆某煤矿企业950名井下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s,ERI)和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调查煤矿井下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现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8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0%。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煤尘、矽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手传振动、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887名研究对象以男性为主(860人)。作业工人中职业紧张程度高者有764人(占86.13%);职业倦怠者839人(占94.59%),其中轻度、中度及高度职业倦怠者分别检出388人(占43.74%)、392人(占44.19%)及59人(占6.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工龄<15年组,工龄15~30年及> 30年工人的职业倦怠总分分别提高2.259分和5.642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粤北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职业紧张现状,探讨工作满意度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职业紧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有551人参与问卷调查,总体工作满意度得分75.07±4.26,有233人(42.30%)存在付出回报失衡状态,满意度得分及付出回报失衡状态在不同性别、年龄组、婚姻状态、工龄组、岗位类别、职称、学历、月收入、用工形式、每周工作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满意度得分与付出呈负相关,与回报呈正相关,与内在投入呈负相关(P<0.05)。结论 本次调查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一般,存在较高的职业紧张状态,工作满意度与职业紧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监狱干警职业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3所监狱的干警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监狱干警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监狱干警的付出-回报比与情绪衰竭(β=0.373,P<0.001)及消极怠慢(β=0.340,P<0.001)呈正相关,而与个人成就感(β=-0.117,P<0.001)呈负相关;过度负责与情绪衰竭(β=0.182,P<0.001)、消极怠慢(β=0.096,P=0.003)及个人成就感(β=0.190,P<0.001)均呈正相关。上夜班的监狱干警,其情绪衰竭的得分比不上夜班的干警高;对福利待遇满意的监狱干警情绪衰竭及消极怠慢维度比不满意的干警得分低。结论职业紧张、夜班及福利待遇的满意度是影响监狱干警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监狱管理人员应根据此结果制定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预防或减少职业倦怠。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降低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 付出-回报失衡(ERI)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对南通市5家二级以上医院和3家乡镇卫生院52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层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索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 有52.00%的医务人员处于付出-回报失衡工作模式(ERI>1),40.19%处于超负荷状态;职业倦怠的平均分为(2.34±0.82)分,其中情绪衰竭维度为(2.36±1.19)分,情感疏远维度为(2.00±1.23)分,成就感维度为(2.64±1.31)分,14.29%的人没有职业倦怠,77.90%的人有轻中度职业倦怠,7.81%的人有重度职业倦怠。多因素分层回归分析表明,付出回报失衡增加了情绪衰竭(β = 0.28)和情感疏远(β = 0.28);超负荷工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情绪衰竭(β = 0.33)和情感疏远(β = 0.14),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成就感(β = -0.18)。结论 付出-回报失衡增加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医院应设计科学的薪酬和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刘玥如    闫雪华  梁雪玲  陈慧峰 《现代预防医学》2020,(17):3104-3108
目的 探讨广东某电网企业职工2种职业紧张模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对广东某电网企业1091名职工整群抽样,分别采用《工作内容问卷》、《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和《职业倦怠通用量表》对工作需求-自主模式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进行评估。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检出轻度职业倦怠139人(14.5%);重度职业倦怠467人(4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电磁辐射(Z=-2.149)、高温高空(Z=-2.493)、视屏作业(Z=-3.366)、吸烟(Z=-2.019)、运动(Z=-3.082)和睡眠时间(Z=-4.554)组间职业倦怠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JDC模式下,职业紧张、吸烟、缺乏运动和睡眠时间短是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P<0.05);ERI模式下,职业紧张、缺乏运动和睡眠时间短是发生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电网企业高职业紧张职工发生职业倦怠的风险较大,吸烟、运动和睡眠时长是职业倦怠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加强对社区医院医护人员心理问题的认识,改善医患关系,缓解职业倦怠。【方法】选取两家社区全科医师各20名、社区护士各10名,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BI)、抑郁筛查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CSQ)量表,实验组社区开展为期2年的巴林特小组活动,对照组社区不参与干预活动。在干预前后对两组社区进行测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社区干预后的职业倦怠总体均分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焦虑、抑郁总分均低于基线(P0.01)。【结论】社区医院应引入巴林特小组活动,缓解社区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职业技能,可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青浦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青浦区各社区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进行调查,了解青浦区各级政府对社区公共卫生投入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专家会商法确定全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采用调查的方法收集全区各社区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结果] 青浦区现有公共卫生服务医师人均服务面积在1.07 km2~5.95 km2之间,青浦区常住人口拥有公共卫生服务医师数在1.95~5.61/万之间,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为28.85元/人,工资性收入占到全部公共卫生费用支出的86.48%。[结论] 政府在公共卫生投入要兼顾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在公共卫生的投入上要有统一规范的政策,满足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职业人群中工作疲竭感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56名教师与外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问卷评估工作疲竭感,同时运用工作要求-自主模式与付出-回报失衡模式问卷评估职业应激程度。运用层次多元回归分析工作疲竭感与个体拓征和职业应激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工作疲竭感3个维度情感耗竭得分为19.70±8.92,人格解体得分为11.95±4.45,个体成就感降低得分为28.10±10.08。职业应激对工作疲竭感的3个维度影响不同。工作要求、工作付出、内在驱动均对情感耗竭呈正向作用,而工作自主性对情感耗竭呈负向作用。人格解体受个体的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明显影响;同时工作自主程度、工作回报及内在驱动影响人格解体得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与受教育程度及社会支持关系密切。结论工作疲竭感的预防需要降低职业应激程度,同时关注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后上海市青浦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状况,探索适合该区实际情况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方法]在各类与职业卫生有关的统计报表及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试行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2007年开展试点工作后,青浦区职业卫生建档率为91.9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为90.86%、监督覆盖率为52.99%、企业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为69.25%、企业员工职业健康受检率为94.1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为34.83%,均较试点前有大幅度的提高。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得到充分的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率逐年提高;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也有大幅度提升。针对每家企业的实际情况制作并发放了职业卫生服务指导手册,发放率为100%。[结论]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加强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对员工和管理层开展职业卫生培训,使得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今后应该继续推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试点工作,逐步转向常态化的管理,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某三甲医院心脏外科医生职业倦怠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探讨职业倦怠与压力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GS)和职业压力指标问卷(OSI-2)中的压力源分量表对66名心脏外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47%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39.4%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10.6%的被试者职业效能感较低。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心脏外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相关(P<0.05);工作10~15年者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婚姻状况与职业倦怠无显著相关。工作负荷对情绪衰竭具有正相关作用;人际关系对情感疏远具有正相关作用;日常烦忧、管理角色对职业效能具有负相关作用。结论部分心脏外科医生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不同来源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为促进医务人员身心健康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三家医院的1 545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职业倦怠通用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其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水平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逐步回归方法,以职业紧张为自变量,职业倦怠为中介,抑郁症状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模型,分析医务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和抑郁症状的关系。
  结果  1 545名医务人员平均年龄(34.2 ±8.8)岁,平均岗位工作时间(7.6 ±6.8)年。其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内在投入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3.0 ±0.8)分、(3.9 ±0.6)分、(2.5 ±0.8)分,付出-回报失衡指数平均得分为0.8 ±0.4,检出付出-回报失衡模式高职业紧张308人,检出率为19.9%;职业倦怠得分为(1.8 ±1.1)分,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工作成就感各维度得分分别为(2.2 ±1.6)分、(1.5 ±1.4)分、(4.4 ±1.5)分,检出有职业倦怠感133人,检出率为8.6%;抑郁症状得分为(7.8 ±4.5)分,检出有抑郁症状者391人,检出率为2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得分与职业紧张的付出、内在投入维度以及抑郁症状得分均呈正相关(rs=0.412、0.542、0.667,P < 0.01);抑郁症状得分与职业紧张的付出、内在投入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s=0.436、0.542,P < 0.01),与职业紧张的回报维度得分呈负相关(rs=-0.514,P < 0.01)。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对抑郁症状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对抑郁症状变化解释量分别为33.2%和13.9%。
  结论  广州市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对其抑郁症状具有直接作用;职业倦怠作为职业紧张的负面结果,在职业紧张影响抑郁症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减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吴毓新  凌芳 《职业与健康》2010,26(9):973-975
目的调查上海市青浦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工作现状,探讨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风险,以制定有效的职业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青浦区现有20家医院100名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等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医院硬件设施,医院对职业安全的重视等方面进行督导。结果在调查的100名医务人员中对职业暴露意义不了解的50名,占50%;认为岗前职业暴露教育没必要的18名,占18%;8家民营医院均不开展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对职业安全执行情况也不进行检查和督导;医院的硬件设施调查显示,20家医院均无静脉配置中心,仅1家医院供应室能达到集中清洗。放射科硬件达标9家。结论该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重视和完善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