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锐器伤害所引发的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研究发现,注射、缝合和抽血是引起医护人员锐器伤害最为常见的医疗操作,多发生在病房、手术室、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和门诊室等科室中,主要是由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合针、手术刀、蝶形针和静脉导管探针等医疗锐器引起.锐器伤害后可导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和不同程度心理压力,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卫生服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锐器伤害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锐器伤害防护对策,推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立法工作,最终达到降低和消除锐器伤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锐器伤害防护知识知晓和防护措施实施现况,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用横断面调查,对省内9家医院职业暴露风险较大科室的医护人员90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率91.8。仅有9.6%的医护人员掌握血源性病原体种类、可能的感染途径及疫苗等知识;医疗活动中使用安全器械者仅20.9%;有48.1%医护人员能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医疗锐器。[结论]加强医护人员锐器伤害防护培训,推广安全器械使用,正确处理用过的锐器,可以有效地降低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血源性感染职业暴露风险的现状及职业防护的重点,为完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3名手术室医护人员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09年1月-2010年3月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63名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发生率为67.74%,37名医护人员发生血液/体液暴露,发生率为39.78%;锐器伤的种类主要是缝合针,占27.81%、手术刀剪占25.83%,其次是玻璃占21.85%;主要在医护间配合传递器械,占39.07%,掰安瓿占21.19%,配加药治疗及处理使用后锐,各占10.60%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锐器伤人员中,20.63%未进行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30.16%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7.94%锐器伤后处理伤口欠规范。结论手术室存在较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是锐器伤的高发场所,管理者应提供科学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有效地预防与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锐器伤是医院内常见的职业伤害,也是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重要途径,规范使用锐器盒可有效预防锐器伤的发生。我国锐器盒的使用已很大程度普及,但锐器盒的规格有限,产品单一,仍有提升安全性能的设计空间。针对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学者对锐器盒进行了多项改进。笔者建议相关单位结合临床设计理念,开发和推广更为合理的安全型锐器盒应用于临床,与其他行为控制措施综合实施,有效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医护人员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线索,并为干预措施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采用白填式调查问卷对某大型综合医院1201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在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所发生的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在过去1年中发生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共4302人次,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年人均发生次数为3.58人次,损伤发生率为78.85%.发生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的高风险人群为妇产科、外科、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科医护人员,其接触发生率和年人均发生次数分别为94.67%和4.51人次、93.09%和4.46人次、85.44%和3.08人次、76.62%和4.55人次,引起医护人员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的主要医疗操作是掰安瓿、输液结束拔针、整理用毕的锐器和手术中(缝合或切开),其接触发生率分别为46.96% 、30.97% 、25.73%和14.49%.医护人员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主要是由安瓿瓶、头皮针、皮下注射针、缝合针和手术刀片引起,其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7.04%、37.22%、31.31% 、17.65%和7.08%.结论 医护人员仍然面临较大的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风险,不同工种、不同科室医护人员在不同医疗操作及医疗操作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医疗锐器、使用锐器的用途不同发生职业接触的风险不同,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全面贯彻落实GBZ/T 213-2008《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相似文献   

6.
锐器伤害是医务人员尤其是检验科医务人员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损伤,也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染病的重要途径。为减少锐器伤害,降低医院感染率,本文着重探讨检验科医务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现状、危害性、危险因子以及锐器伤产生的原因、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强调医务人员要充分了解锐器伤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培训,完善管理流程,强化监管和改进机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310名医护人员报告登记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中,感染血源性疾病0人;护士的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占49.68%;被空心针头扎伤的比例最高,占62.26%;引起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诊疗过程中的操作或处理不慎,占58.06%。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是控制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途径包括经皮职业接触和经黏膜职业接触;护士的暴露率最高;病房是暴露最常发生地;加药、医疗废物处置、拔除针具、手术缝合是引起暴露的主要操作;操作、锐器盒、管理、防护知识和意识等是引起暴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口腔专科门诊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医疗锐器伤情况,增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方法以问卷方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科室、锐器伤种类、锐器伤时间段、锐器伤后处理等。结果被调查235名医护人员均有一次或两次以上锐器伤史,多见扎伤、刺伤、划伤等,其中以诊疗操作过程和护理配合准备过程及整理器械物品中发生锐器伤最常见,占锐器伤的64.18%;〉2次以上锐器伤者占66.87%。结论口腔门诊医护人员锐器损伤发生率高且普遍。因此,提高医护人员全面性预防意识教育,建立职业安全防护措施,规范执行诊疗护理操作技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职业伤害,是当前口腔专科医院管理者与全体医护人员职业防护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针刺伤是指由头皮针、注射器针头、静脉导管、采血针或皮下注射针头等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1]),针刺伤可引起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针刺伤对医务人员造成的伤害日益引起重视,据美国职业暴露预防网统计报道,2008年美国99所医院共发生针刺伤3 126例,平均每100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