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从事饮食、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人员每年都必须到疾控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而静脉抽血检查肝功、乙型肝炎病毒是必检项目,又是体检者最怕、最担心的事,许多人都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指数平滑法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预测预防接种门诊量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2—2019年北京市西红门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月常规免疫报表数据,采用指数平滑模型、ARIMA模型对2012—2018年数据建立预测模型,使用2019年数据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使用2012—2018年数据建立的预测模型两种时间序列分析法的拟合精度指标平稳R2分别为0.751和0.45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551.521和785.371,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分别为9.284%和11.856%,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424.191和537.272,使用2019年数据验证的平均相对误差(MRD)分别为12.495%和12.572%。结论 指数平滑法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可以为预防接种门诊管理提供预案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肌松闭环注射系统(Close-loop Muscle Relaxant Injection System,CLMRIS)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传统经验对照组(经验组);AEP闭环肌松注射系统组(CLMRIS组),每组50例。在入室、诱导即刻、插管、切皮、进腹、探查、关腹、缝皮、意识恢复、气管拔管、出室11个时间点观察生命指标,记录肌松药总量、诱导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CLMRIS组在缝皮时、意识恢复、气管拔管时、出室时各时间点RR及SpO2无统计学意义;经验组意识恢复、气管拔管时、出室时间各时间点RR及SPO2均降低。两组肌松计数、TOF值比较,CLMRIS组T3-T8时较低(P〈0.05),T9-T11时较高(P〉0.05)。两组患者插管时间、肌松药总量、拮抗剂用量、诱导苏醒时间比较,CLMRIS组均降低(P〈0.05),两组比较CLMRIS组Copper评级、麻醉医生满意率、手术医生满意率均升高(P〈0.05),术中体动反应率降低(P〈0.05)。结论:肌松闭环注射系统应用于全身麻醉可极大程度上减少肌松药用量及不良反应,提高了安全性,适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李谦俊 《现代保健》2009,(30):188-188
刺血疗法,相当于《内经》中讲的刺络法。用三棱针(即九针中的锋针,《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也可以用毫针或缝衣针速刺经络或穴位。据不同病情选取特定的体表部位、浅表血络及穴位刺破肌肤放血适量的血液,通过刺血而达到调气理血的目的。古人称刺血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全麻与局部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在婴幼儿斜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40例婴幼儿斜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局部麻醉复合静脉全麻;对照组(B组)选择静脉全麻;分别观察基础麻醉后、手术开始时、术毕清醒时BP、HR、R变化,氯胺酮用量,术毕至清醒时间,术后疼痛情况等。结果 A组较B组明显循环稳定,氯胺酮用量显著减少,术后疼痛轻微(P〈0.05)。结论局部麻醉在婴幼儿斜疝手术中具有与静脉麻醉同等重要的作用,局部麻醉复合静脉全麻效果更确切、更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丙酚、利多卡因两种镇痛方法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72例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243例,利多卡因组229例.异丙酚组加入芬太尼静脉用药,利多卡因组用2%盐酸利多卡因于宫颈局部注射.观察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异丙酚组静脉麻醉镇痛效果有效率100%,与利多卡因组镇痛效果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宫颈松弛度异丙酚组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效果好的优点;利多卡因组不需专职麻醉师,两者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要求和情况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吸附百白破疫苗(DPT)与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的反应情况.方法:观察并比较2004~2005年在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门诊1225人次适龄儿童分别接种DPT与DTaP后的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DPT共接种615人次,接种反应率为5.04%;DtaP共接种610人次,接种反应率为0.98%,两者之间有差别(χ2=17.21,P<0.01).其中DPT弱反应发生率3.09%,与DtaP的弱反应发生率0.66%有差异(χ2=9.85,P<0.01);DPT中反应发生率1.46%,与DtaP的中反应发生率0.33%有差异(χ2=4.44,P<0.05);DPT强反应发生率0.49%,与DtaP的强反应发生率0无差异(χ2=2.98,P>0.05).结论:DTaP的接种反应较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单孔腹腔镜单凹槽单疝气针术与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以及对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金堂县妇幼保健院(金堂县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单孔腹腔镜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传统雪橇疝气钩针术治疗)和观察组(予以单凹槽单疝气针术治疗),各40例,术后均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术后4、8、24、48 h的疼痛程度,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预后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斜疝的复发率及对侧疝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均P<0.05);两组手术操作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48 h,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均逐渐减轻,且较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更低;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两点法和一点法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Ⅰ、Ⅱ两组,每组各40例.Ⅰ组采用L1-2向头端置管和L3-4向尾端置管硬膜外麻醉两点法.Ⅱ组采用L2-3向头端置管硬膜外麻醉一点法.术中观察麻醉平面、麻醉起效时间和临床麻醉效果等.结果 麻醉平面上界Ⅰ组较Ⅱ组高(P<0.05),麻醉起效时间Ⅰ组较Ⅱ组短(P<0.05).Ⅰ组麻醉效果优率(92.5%,37/40)明显高于Ⅱ组(70.0%,28/40)(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维持时间长、追加量和用药总量少(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两点法局麻药物的追加量和手术期间总的局麻药物用量少,麻醉起效快,药效维持时间长,临床麻醉效果确切,麻醉镇痛完善、术中肌肉、宫颈松弛度好,牵拉反应少而轻,应激反应轻微,患者术中更加平稳,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麻醉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普外科手术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验组术后24、48、72 h疼痛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6.45、4.97、9.92,均P0.05),实验组术后发生心理障碍、活动能力障碍及睡眠质量障碍发生率分为为43.59%、71.80%、58.97%,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0、4.83、4.99,均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特殊人群梅毒血清学筛查的有效方法,提高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运用其结果反映梅毒流行情况,评估流行趋势。方法同时采用TPPA、TRUST两种检测方法对被行政拘留的卖淫女进行连续的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共监测581例,TPPA阳性119例,阳性率为20.48%;TRUST阳性55例,阳性率为9.46%;TRUST阳性率仅为TPPA的46.21%。结论梅毒筛查方法,尤其是特殊人群、供血人员及哨点血清学监测,宜以TPPA进行筛查,阳性结果再进行TRUST/RPR定性、定量检测,以明确活动状况,可以有效地降低漏诊,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梅毒感染状况,评估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两种输液器的使用对减少中药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将用中药制剂静脉滴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液反应发生率0.1%,显著低于对照组1.5%(p<0.01)。结论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优于一次性普通输液器。  相似文献   

13.
张小红 《现代养生》2014,(18):192-19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产妇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不同的护理对产妇的作用。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加快产程,疼痛程度等方面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促进产妇的产程进展,减轻其分娩疼痛,对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活结缝线法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今在本科住院的300例患者,术后伤口采用活结缝线法,评价最终的缝合效果。结果 活结缝线法在肛肠科手术中拆线时患者疼痛轻,操作难度低,能更好止血及对合伤口。结论 活结缝线法更符合肛肠科手术病理特点,肛肠科术后伤13"采用活结缝线法,可以缩短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拆线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预防接种是指有针对性地将生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能力,从而预防该传染病.而健康教育让其受种者或其监护人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保障受种者在身体健康基础上达到控制及至消灭相应的传染病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斜方肌阻滞在老年患者骨折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常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手术固定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用斜方肌阻滞,观察组在手术前先以毫针针刺穴位,再应用斜方肌阻滞麻醉,针刺留针直到手术结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麻醉前、麻醉后即刻以及手术结束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心率(HR);对比分析术后疼痛程度与舒适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苏醒质量以及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在麻醉前、后,两组的CI、MAP、HR指标对比差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CI、MAP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WBC、CRP、ES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WBC、CRP、ESR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后6 h、苏醒后24 h的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静息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豆苗”应用程序(APP)预防接种平台在0~1岁婴儿预防接种计划实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某镇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册的0~1岁婴儿家长1 0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人,对照组根据接种本定时进行接种,观察组家属关联“小豆苗”APP进行接种,以国家规定0~1岁婴儿接种的“五苗”“两脑”(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卡介苗、流脑、乙脑)为研究指标,观察2组接种率和及时率,记录家长满意情况,分析程序优缺点。结果 观察组接种率和及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豆苗”APP能显著提高0~1岁婴儿计划接种的接种率和及时率,但仍存在不足,需不断更新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两种营养评估方法在原发性肝癌病人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主观全面评价法(SG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原发性肝癌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与传统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筛选较为适宜的营养评价方法。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SGA、MNA和传统营养指标对病人进行营养评估,并通过分析与单项营养指标间的相关性,筛选适合肝癌病人的营养评价方法。结果:应用SGA评价的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2.5%,MNA评价营养风险为45.0%。SGA与传统单项营养指标的相关性优于MNA。结论:SGA用于肝癌病人的营养评估较MNA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动脉、静脉穿刺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是否可减轻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采血后缩短按压时间的方法.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2010-2011年住院患儿胎龄>35周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进行穿刺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在采血时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美国国际圣路加医疗中心NICU评估量表进行疼痛的评估,观察两组患儿在穿刺采血时的疼痛反应,并对两组新生儿采血后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儿在采血时穿刺成功率高,止血按压时间短,采血局部皮肤渗血、瘀斑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降低.对照组在采血时新生儿所表现的状态比干预组紧张,止血按压时间长.两组比较出血情况,干预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76%.疼痛评分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动、静脉穿刺采血时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可减轻医源性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穿刺采血的成功率,缩短采血后按压时间,有利于止血.  相似文献   

20.
缪刺法与巨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缪刺法与巨刺法的临床应用指征.方法:把用常规经刺法治疗无效的病例按是否存在瘀络分为两组:有瘀络组用缪刺法,非瘀络组用巨刺法,然后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所有病例治疗前均切按左右寸口脉象,并做记录.结果:瘀络组中脉象无异常者采用缪刺法疗效好,非瘀络组中脉象异常者采用巨刺法疗效好.结论:对疼痛类疾病,若左右脉象正常者适宜采用缪刺法,若左右脉象异常且异常脉象与病痛部位左右相对者适宜采用巨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