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市和杭州2城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卫生保健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改善流动儿童保健服务提供及利用.方法 在杭州市下城区和北京市朝阳区、大兴区选取流动人口居住比例高的社区对所有符合条件的5岁以下流动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杭州市1 205份、北京市1823份5岁以下流动儿童监护人有效问卷.在杭州市和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建档率分别为69.0%和53.0%,过去1年内健康体检次数达标率分别为46.4%和29.2%.杭州市流动儿童2周内腹泻和咳嗽的患病分别为16.5%和34.2%,北京市流动儿童分别为13.3%和30.4%.结论 杭州市流动儿童卫生保健状况略好于北京市,但2个城市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状况均明显低于当地城市户籍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城市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项目对流动儿童保健状况的改善作用。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朝阳区和大兴区共11个街乡,实施为期5年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项目。项目终期,在项目点随机抽取部分流动儿童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与基线调查比较。 【结果】 共调查流动儿童1 005名。结果显示:1)流动儿童看护人对儿童保健服务和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2)流动儿童对保健服务的利用明显改善,建册率、儿童保健覆盖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比基线时明显提高,升幅分别为71.7%、76.2%和87.5%;3)流动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腹泻、咳嗽2周罹患率比基线明显降低。 【结论】 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流动儿童看护人保健知识水平、改善流动儿童保健服务和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流动儿童父母儿童保健认知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目前约有8000万到1.2亿流动人口,其中流动儿童占20%~30%。流动人口流动性大,化和经济水平较低,保健意识薄弱,儿童作为脆弱人群其保健问题更显突出。为了解流动儿童保健服务现状,提高父母的儿童保健意识,发挥其在儿童健康促进中的积极作用,课题组于2004年4月~5月对武汉市0~7岁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父母的儿童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温州市2458名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卢瑛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2):52-53
随着外来流动人口在我市居住人数逐年增多,流动妇女儿童健康问题已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使得我国以户籍为基础建立的儿童保护政策已明显不适应流动儿童,由此带来部分流动儿童权益的丧失。为全面了解我市流动儿童目前所享有的保健服务状况,以及与本地户籍儿童的保健服务的差距和存在问题,为切实改善流动人口中儿童的保健服务状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的对策与措施。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流动人口管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建议,我们对温州市流动儿童和保健现状进行了调查。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  相似文献   

5.
外来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贤武 《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2):761-762
对武汉市江岸区学龄前238名外来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外来流动儿童约是当地常居儿童6 倍以上,与同龄城市常住儿童对照组相比,其在建卡、建册、系统管理“4、2、1”体检、基础免疫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改善流动人口中的儿童保健状况,应加强对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改革现有的保健管理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纷纷拖儿携女涌入沿江沿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既影响流入地区的儿童保健工作向更深程度发展 ,也影响流出地区的儿童系统管理。因此 ,如何做好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就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这也是当前儿童保健的难点工作之一。为了解我市 0~ 6岁流动儿童保健管理的现状 ,为今后做好这项工作积累经验 ,我所于 1999年对在本市范围内居住 1年以上的 857名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工作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本市 33个乡镇及 4家国有农场内…  相似文献   

7.
为摸清我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我站于1995年11月对全县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作了调查,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挨门逐户登记全县范围内来自外县或县内异地暂居3个月以上的0~4岁流动儿童数,对城区1~4岁流动儿童详细调查基础免疫接种情况(以免疫接种卡、接种证为依据)。2结果2.1全县内共发现0~4岁流动儿童2153名,占我县0~4岁儿童总数的11.10%,其中县城204名,占9.48%,其余1945名遍布全县25个乡(镇)。2.2调查县城1~4岁的153名流动儿童,按免疫程序完成“四苗”基础免疫者仅37人,“四苗”覆盖率为24.18%,“四苗”免疫…  相似文献   

8.
0~3岁流动儿童保健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晶  马进  方秉华  姚国英  魏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091-5094
目的:分析上海市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状况,为相关部门改善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原则、1∶1对照研究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和虹口两区随机抽取3岁以下儿童,其中宝山180名,男、女童各90人,虹口180人,男童98人、女童82人,分0~、1~、2~3岁3个年龄组,共计360名上海和外来流动儿童。采用统一调查表格就儿童的定期体检、营养性疾病、五官保健、意外伤害等儿童保健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流动儿童体检未建卡率较上海儿童高(P<0.01),且1岁后建卡率高,占15.5%;体重、身高评价超过第50百分位的比例,上海儿童比流动儿童高;上海儿童完成"4.2.1"体检的比例高于流动儿童,分别占84.3%和3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儿童患有多种营养性疾病的比例高于上海儿童;流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比上海儿童高。结论: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不及上海儿童,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流动儿童的保健管理,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杭州和北京两城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的健康体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杭州市和北京市流动人口居住比例高的地区,对符合条件的5岁以下流动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流动儿童健康体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028份5岁以下流动儿童看护人有效问卷,杭州和北京5岁以下流动儿童过去1年内健康体检次数达标率分别为46.4%和29.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看护人低教育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与流动儿童低水平的健康体检率和体检次数达标率相关,建立儿童健康档案的流动儿童健康体检和体检次数达标的可能性分别是没有建立健康档案流动儿童的14.0倍和5.11倍。结论:两城市流动儿童的健康体检率和体检次数达标率均较低。流动儿童看护人的低教育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以及没有建立儿童健康档案等均可能是影响流动儿童健康体检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3岁以下儿童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情况,为制定儿童保健相关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针对2014年8—12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的0~3岁儿童,基于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其看护人进行面对面调查,了解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情况及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512名儿童看护人,其中父母164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229名,保姆或其他人119人.儿童看护人对预防接种时间、定期体检、辅食添加时间等的知晓率相对较高,但对儿童贫血和儿童维生素D缺乏等常见病的表现知晓率较低.儿童保健知识的获取途径中,父母以网络为主,其他看护人以家人、亲戚或朋友为主,通过医疗机构获取儿童保健知识的偏低.结论 0~3岁儿童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水平尚有待提高.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儿童保健知识的普及率.  相似文献   

11.
邢海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461-146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性病/艾滋病、结核病等常见传染病的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86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对性病知晓率的前3位分别为艾滋病、梅毒和淋病,艾滋病传播途径全部知晓率为41.2%,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9.9%,听说过结核病的占78.9%,正确认识传播途径的占72.5%,知晓结核病全部症状的比例仅为2.1%;结核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不高,不到50%。[结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有一定的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结核病的症状、预防和治疗知识掌握不够。建议相关部门以社区为平台,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层妇幼保健医务工作者自测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妇幼保健医务工作者的自测健康状况,为基层妇幼卫生保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深圳市福田区1家二甲医院和8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122名妇幼保健医务工作者与200名一般人群同时进行自测健康调查,所测数据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妇幼保健医务工作者普遍对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和健康期望评分较低.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和负向情绪因素方面,与一般人群相比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等因素上的自我评分要高于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妇幼保健医务工作者的自测健康状况较差.医疗机构有必要定期开展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建立个体心理健康辅导机制、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以增加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咸宁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8个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进城务工人员对大部分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知晓率差别不大,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差别明显,其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农村地区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定会对全民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现状,为规范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山东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卫生人力、建筑规模、医疗设备及业务开展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妇幼保健技术人员学历结构比较低,职称结构层次相应较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床位数和门诊业务用房面积基本达到了“山东省各级妇幼保健院门诊建设标准”的要求,但有19所妇幼保健机构没有床位。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设备均未达到“标准”要求,各级均有未建立生殖道感染检测设施的妇幼保健机构。[结论]山东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房屋简陋,缺少设备,业务工作开展受到限制,远不能满足广大妇女、儿童保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口基础信息平台在妇幼保健机构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要求,各妇幼保健机构认真开展相关工作。结果实现了妇幼信息网络的全覆盖和综合利用。结论信息平台还应该在保护病人隐私、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发挥公众服务等方面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2000年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战略以及实现这一战略的方法、目标、策略的探讨,阐述了其战略思想、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及战略目标和为实现云南省2000年妇幼保健发展战略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妇幼保健院是防治相结合的卫生事业单位,必须以提高社会效益为宗旨。妇幼保健院应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临床为后盾,以基层为重点的方向。要做好母子保健保偿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开发领导层,力争将妇幼保健事业纳入当地的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搞好科研,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把妇幼保健院办成名副其实的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  相似文献   

18.
影响妇幼卫生服务提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项目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妇幼卫生服务提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妇幼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终期评估,统计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将原始资料经过处理,建立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8个指标中提取了6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9.66%.影响妇幼卫生服务提供的因素主要有产后访视率、住院分娩率、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卫技人员占全院人数的比例等.结论:运用主成分分析,可综合反映影响妇幼卫生服务提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肥胖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家长的健康知识状况。[方法]对420例肥胖儿童的家长及同期120例正常对照儿童的家长进行相关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肥胖儿童家长一般健康知识平均得分21.31±2.71(满分45分),对照儿童家长平均得分24.87±2.26,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肥胖儿童家长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家庭和学校,对照组则依次为学校、社会、家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儿童家长的25.95.%、对照组家长的39.17%认为儿童肥胖需要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儿童家长有关肥胖症及其关系密切疾病的一般健康知识普遍缺乏,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已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某高校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仙梅  林佳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4):731-732,73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性知识和性行为,为进行有针对性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对浙江师范大学968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性知识来源于影视、报刊杂志、同学朋友、健康教育及其他的男、女大学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2.63, P值均>0.05).来源于老师、网络和家庭的男、女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9.41, P值均<0.05).婚前性行为发生率高15.19%.50.72%的大学生认为相爱就可以发生性行为.大学生最希望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性健康教育课与心理咨询、报刊杂志和书籍、同伴教育、家庭和其他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27~698.26, 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性态度较开放和自由,而获取的性知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应根据学生需求及时开展性健康教育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