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总结,探讨对该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及对策。方法对15例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并发肠外瘘患者采取:①保护瘘口周围皮肤;②充分的引流护理,促进瘘口愈合;③静脉营养支持的护理;④心理护理。结果15例胃肠道穿孔修补后并发肠外瘘患者12例自行痊愈,手术治愈3例。结论胃肠道穿孔修补术后患者,一旦发生肠外瘘,需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给予周密的瘘口护理、静脉营养支持以及细致的心理护理,是可以达到治愈的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肿瘤术后的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均作肿瘤切除术。根据术后不同的PN支持方法分为三组。A组(9例)术后给予常规静脉补液(葡萄糖热能41.8kJ/kg·d-1);B组(10例)连续5d给予葡萄糖热能125.5kJ/(kg·d)和14-氨基酸-8000.17g氮...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81-68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123例行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患者分为两组,给予6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后护理,6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出血、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的护理进行探索,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方法针对患者肠外瘘的特点,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以及物理治疗,同时采用床上支架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留置空肠造瘘管并发肠外瘘患者进行护理,运用统计学方法来比较干预前与干预后患者健康状况的变化。结果在患者社区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之后,能对患者的血糖浓度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患者术后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例清宫术后感染子宫穿孔、肠穿孔修补术后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采取有效的对症护理、病情监测、用药护理等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全面掌握病情,运用整体护理模式,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尿瘘是尿道下裂行尿道成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文献报道发生率约 15 %~ 30 % [1 ] 。我院自 1990~ 1999年共行小儿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 2 70例 ,发生尿瘘 4 8例 ,采用不同的方法修补 ,一次修补成功率为 89 6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 ,均为男性 ,年龄 3~ 13岁 ,瘘口位于冠状沟处 3例 ,阴茎体部 38例 ,阴茎阴囊交界处 7例。瘘口直径最大 15m ,最小 2mm ,平均为 4 9mm。尿瘘修补术均在尿道成形术后 6~ 9月进行 ,平均为 6 2月。2 修补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瘘口情况 ,用手压迫尿道球部 ,同时经尿道外口向尿道…  相似文献   

7.
肠外瘘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0 引  言营养支持是肠外瘘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我科 2 0世纪 70年代即重视肠内营养 (EN)在肠外瘘病人中的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 ,对肠外瘘病人应用EN有了更多的体会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收治肠外瘘病人 170例 ,男 119例 ,平均年龄为 (4 0 .6±17.6 )岁 ;女 5 1例 ,平均年龄为 (4 5 .2± 15 .8)岁。其中胃瘘及胃肠吻合瘘 15例 ,十二指肠瘘 2 8例 ,小肠瘘 72例 ,结肠瘘 2 8例 ,回结肠吻合口瘘 13例 ,多发性肠瘘 14例。1.2 营养支持方法 在肠道功能未恢复之前…  相似文献   

8.
背景短肠综合征患者大多需要1个月以上的肠外营养支持[1,2]。剩余小肠少于100cm且结肠大部切除患者所需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更长,通常无法预计。相反,保留结肠的患者,即使剩余小肠少于50cm,通常仍能够完全脱离特殊营养支持,恢复正常饮食。胃肠道瘘是一类需要营养支持的疾病。多数术后胃肠道瘘可能在6~8周后逐步自愈,无需手术。证据本部分能收集到的高级别证据较少,今后需随时补充。2001年美国胃肠病学会(AGA)指南指出,对于发生不可逆肠功能衰竭的短肠综合征患者,肠外营养支持属于“挽救生命(life saving)”治疗,不需要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  相似文献   

9.
全肠外营养治疗胰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瘘是胰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应用传统的方法对胰瘘的治疗效果欠佳。我院自1992年以来,将全肠外营养(TPN)应用于胰瘘治疗,取得满意疗效。TPN为胰瘘病人提供了维持生命所需营养,提高了自愈率,缩短了自愈时间。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极其重要。我们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肠外瘘合并胆或胰外瘘时的营养支持方法及其作用。 方法 :2 3例肠外瘘合并胆或胰外瘘病人行TPN→PN +EN→TEN→EN +口服饮食序贯营养支持。收集各阶段的营养物质供给量、天数、所占比例及各营养支持阶段末期的肝酶谱 ;统计肠内营养给予途径、全组病例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TPN支持前、TEN支持后 1 5天病人的体重、上臂中点周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 结果 :2 3例病人住院总天数为 1 498天 ,使用TPN 90 1天 (60 1 % ) ,供给非蛋白质热量 (1 35 .9± 2 3 .4)kJ/(kg·d) ,氮 (0 .2 1± 0 .0 6) g/(kg·d) ;使用PN +EN 445天 (2 9.7% ) ,供给非蛋白质热量 (1 2 3 .4± 1 4 .2 )kJ/(kg·d) ,氮 (0 .1 8± 0 .0 3) g/(kg·d) ;使用TEN 1 52天 (1 0 .2 % ) ,供给非蛋白质热量 (1 1 6 .3± 1 9.6)kJ/(kg·d) ,氮 (0 .1 7± 0 .0 4 ) g/(kg·d) ,肠内营养途径依次是鼻肠管1 3例 ,空肠造口管 5例 ,堵瘘 3例 ,鼻胃管 2例。全组死亡 4例 ,治愈 1 9例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2例 ,肝酶谱改变 6例 ,腹胀、腹泻 3例 ;TEN支持后阶段营养指标明显改善。 结论 :TPN→PN +EN→TEN→EN +口服饮食的序贯营养支持模式是肠外瘘合并胆或胰外瘘病人的合理、有效营养支持方法 ,其中PN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造口袋治疗肠外瘘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肠外瘘患者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引流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人工造口袋引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评定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辅料消耗及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引流管周围皮炎、切口感染及衣物污染率方面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躯体活动、疼痛、睡眠、社会生活等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造口袋治疗肠外瘘的应用及临床护理措施效果更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造口袋治疗肠外瘘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肠外瘘患者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引流及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人工造口袋引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评定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系统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辅料消耗及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引流管周围皮炎、切口感染及衣物污染率方面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躯体活动、疼痛、睡眠、社会生活等方面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造口袋治疗肠外瘘的应用及临床护理措施效果更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肠瘘患者临床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2例肠瘘患者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实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并予以有效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瘘口护理等措施。结果 52例肠瘘患者住院50~120 d,平均85 d。治愈37例,治愈率为71.2%,10例好转出院,死亡5例。结论在充分引流、控制感染的基础上,采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和瘘口护理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2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手术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直接开腹修补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寻找病灶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下床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手术在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微创修补术对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分析。方法 将在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0日)收治胃穿孔患者60例拟手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30例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则实施腹腔镜下微创修补术治疗为研究组。比较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胃肠动力指标,术前、术后3 d的机体应激指标与胃泌素分泌水平及疼痛评分,统计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则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动力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机体应激指标与胃泌素分泌水平及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时机体应激指标中SOD指标与胃泌素分泌水平则较术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术后3 d的机体应激指标中MDA指标及疼痛评分均较术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6.
罗会海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71-1672
目的探讨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2003年11月—2009年11月分析利辛县人民医院收治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2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改变、血清心肌酶学测定结果。结果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可示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及性质,心肌酶谱均升高,病死率高达30%。结论消化道大出血并急性心肌梗死其发病机制与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血管平滑肌收缩、冠状动脉痉挛、狭窄有关。并容易认为由消化系统原发病所致,从而被忽视。为此应注意动态观察其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止血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的心率、中心静脉压、止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的出血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AVF)透析1年后对左心结构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38例尿毒症患者AVF前和透析1年后的左心结构和收缩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透析前比较,尿毒症患者AVF透析1年后,LVDd、LVDs、LAD及SV、CO、CI较透析前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IVS、LVPW及EF、FS值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AVF透析1年后左室结构和收缩功能有所改变。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左心结构与收缩功能变化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艾化龙 《现代保健》2014,(26):64-66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胃肠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治疗,对照组采取FOLFOX4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且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胃肠肿瘤疗效显著,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