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凉山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与职业暴露现状,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凉山州78家医疗机构调查当日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525份。结果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得分总得分为(34.96±12.23)分,得分高水平者占15.13%、中水平者占35.76%、低水平者占49.11%。学历、专业、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HIV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及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患者/感染者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行为的主要原因(P<0.01);有64.3%的医务人员发生过锐器伤,52.77%的医务人员发生过皮肤黏膜污染。职业暴露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专业和科室、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HIV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及接诊或护理过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医务人员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锐器伤在二级乙等医院发生率最高;护理专业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其他专业;掰安瓿是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的首要因素;妇产科医护人员皮肤粘膜污染发生率最高。结论凉山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总体处于中低水平,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职业防护状况较差,应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防护行为、防护技能的培训,并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2.
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增强检验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3名检验科医务人员中正确洗手的仅占13.9%;正确应用擦手工具9.3%;每个工作日洗手次数〈30次72.1%,〉30次27.9%;皮肤被利器刺伤过95.3%;被利器刺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69.8%;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41.9%;认为有必要参加防护知识培训93.0%。结论:构建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重视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确保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AIDS病人以来,至今已20年,近2年AIDS的传播速度呈递增趋势,随着AIDS流行的快速增长,临床就诊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不断增加,医务人员常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在医疗环境中HIV职业暴露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着AIDS的挑战及HIV职业性感染的威胁。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医务人员应提高对HIV职业暴露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1 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1.1医务人员对HIV/AIDS知识的掌握欠缺职业暴露是指医疗单位或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职业关系接触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4.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因职业暴露感染的几率比较高。以2003年的SARS期间最突出,医务人员感染率达18.38%;在北京的医务人员感染中,护士感染率48.8%。随着血液传播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数量的不断增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对医务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感染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原有的一些关于职业暴露防护的有关规章制度及其防护的方式方法已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的需要,加之大剂量抗生素的滥用,所致的细菌、病毒变异而带来的危害不断加大,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的职业环境、职业伤害与感染的发生情况,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3至5月期间,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为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18个区(县)抽取13家不同类别和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 [结果]共调查442例对象;护士占40.5%,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占50.7%.个人防护用品的总使用率为86.5%.受到被血污染的锐器刺伤后,59.7%的调查对象对血液来源进行追踪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阳性率最高(36.2%).发生伤害最多的岗位是护士(50.8%),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发生率最高(45.1%).受到伤害后仅有47.3%的医务人员立即报告. [结论]医务人员不安全医疗行为普遍存在,且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不强,尤其是三级医院的护士.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与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需求情况,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下属的三个分支局保健中心共计64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职业暴露防护知识与技能涉及到的1 1个问题中回答正确率最高为75.0%,最低为37.5%,接受过职业暴露培训的仅占18.8%,迫切需要对职业暴露进行培训的占93.8%.结论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医务人员普遍缺乏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应加强相关方面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疾病谱也在发生重要变化,特别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已成为医院所面临的主要感染源。由于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性,使之成为各种感染的高危群体。虽然近年来我国已加强了职业暴露防护教育,但因我国精神病专科医院多数建立较晚,管理模式相对封闭和单一,且长期以来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医务人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潜在的职业危险。实际上精神科医务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中常常面临着较高的职业暴露危险。现结合近年精神病专科医院的院感工作,谈谈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在精神科医务人员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9年全院报告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和职业暴露报告单,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全年共报告职业暴露46人,其中锐器伤30人,占65.22%,血液/体液暴露16人,占34.78%;发生职业暴露以护士(60.87%)和医师(32.61%)为主;暴露源病种以乙型肝炎为最多,占锐器伤暴露源的80.00%;暴露地点主要发生在病房占65.22%;各暴露环节中以各种穿刺和注射所占比例最高占30.43%;全年共支出职业暴露检测治疗费用11 417.76元,平均每人248.21元。结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实施标准预防,规范操作规程;强化免疫接种和完善职业暴露监测制度是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普遍预防的管理体系。结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使口腔医务人员掌握口腔感染管理标准,明确口腔器械消毒程序,在口腔诊治过程中通过实施普遍预防的策略。结论构建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与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口腔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探讨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运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对某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发生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发生血液/体液职业暴露246例。职业暴露人群以在职护士为主(95例,占38.62%);职业暴露发生地点主要为病房(148例,60.16%);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219例,占89.0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的操作环节主要为手术意外(69例,占28.05%);暴露源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共123例(占50.00%);暴露医务人员经局部处理和预防用药后,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相关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改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人群的分布特征、危险因素与风险环节。方法对某院所有医务人员2011年1月—2014年6月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风险监控,分别从发生职业暴露者的职业类别,暴露的地点、环节以及方式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286例次职业暴露者中,男性63例(22.03%),女性223例(77.97%);2011年111例次(38.81%),2012年75例次(26.22%),2013年67例次(23.43%),2014年1—6月份33例次(11.54%);对不同人群发生职业暴露者统计数据显示,各年度不同人群发生职业暴露所占百分比相似,由高到低依次为护士(31.97)%、医师(19.90%)、护工(15.79%)、技师(7.64%)、护师(4.17%)和保洁员(2.84%);整理废物、拔针或更换针头、丢弃锐器入利器盒、手术缝合或器械传递、各种穿刺(含抽血)操作时的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的主要风险环节,其构成比分别为22.38%、19.58%、14.34%、12.94%和11.19%;各年度职业暴露发生地点相似,主要是病房、手术室和注射(治疗)室,其构成比分别为51.40%、19.58%和11.54%。结论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监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标准预防,加强对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培训,对风险环节及危险因素进行监控和干预,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某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134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暴露人群中,护士所占比率最高(59.70%),其次是医生(19.40%)、医技人员(9.70%)。职业暴露主要原因为锐器管理不规范(占46.27%,62例),其次为操作意外(占42.54%,57例)、防护措施不足所致(占11.19%,15例);暴露方式以锐器伤为主(占94.78%,127例),黏膜接触暴露占5.22%(7例),暴露源不明确者占42.54%,暴露源明确者占57.46%,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分别占35.82%、12.69%、3.73%、2.24%;HBV、HCV合并感染占2.24%(3例);HIV、HBV、HCV、TP合并感染占0.74%(1例)。职业暴露后正确处理率为95.52%。结论护士是职业暴露高危群体,做好职业防护,并规范锐器管理,可以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院共发生职业暴露632例次。职业暴露发生以护士为主,共392例次,占62.02%;主要发生于工作年限不满2年的医务人员,共387例次,占61.2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时机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在输液完毕拔针、集中处置使用过的锐器物及针头以及手术缝合时,分别占15.19%、14.71%和12.18%。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器械中,头皮钢针所占比例最大,共137例次,占23.42%;其次是缝合针,96例次,占16.41%。职业暴露血源性病原体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占58.86%,其次是未知暴露源导致的职业暴露,占18.04%;职业暴露地点主要发生在普通病房(38.61%)。结论应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预防职业危害的能力,规范具有潜在危险的操作行为,加强医疗废物分类与管理,从而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相关知识及职业防护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对某综合医院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及职业防护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33份,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正确应答率为62.84%~93.09%;国家针对结核病政策方面的内容,医务人员正确应答率为59.52%~77.27%。医务人员中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组与不知晓组职业防护措施实施率[(10.74%~79.34%)vs(10.38%~82.55%)]无明显差异(P>0.05),但知晓组每次参加医院组织的定期体检的实施率(92.56%)高于不知晓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应强化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落实职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务工作者针刺伤现况并分析原因,以探讨有效的针刺伤防护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的针刺伤案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生164例针刺伤,其中医生71名(43.29%),护士81名(49.39%),其他医务人员12名(7.32%)。2013年发生针刺伤事件47例(28.66%),2014年54例(32.93%),2015年63例(38.41%)。医疗器械为受污染器械的有152例(92.68%),医疗器械污染情况未知的有9例(5.49%),而未受污染的器械仅为3例(1.83%)。164例针刺伤发生地点以手术室最多(67例,占40.85%);针刺伤发生部位以手指的发生率最高(141例,占85.98%);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粗心、工作繁忙或者未按规范操作为主(115例,占70.12%),医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工作经验不足者最多,占52.11%,护士发生针刺伤原因以粗心、工作繁忙或者未按规范操作者最多,占93.83%。结论医务人员针刺伤案例逐年增多,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设,改善医疗环境等措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职业暴露问卷调查表,调查2015年1—12月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1 888名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共304例,全院平均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6.10%;发生职业暴露370例次,职业暴露例次率为19.60%。医生、进修实习人员和工作年限≤1年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相对较高,分别为23.18%(102/440)、17.88%(49/274)、18.34%(95/518)。锐器伤为主要的职业暴露方式,占83.24%(308例),发生环节以器械使用后处理前、器械使用中为主,分别占37.99%(117例)和36.69%(113例)。370例次职业暴露中,可追溯到暴露源的有315例次。已知暴露源中,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占24.13%(76例次)。370例次职业暴露中,仅59例次实施了完整的局部处理和上报程序,职业暴露上报率为15.95%。结论该院应采取综合措施最大程度地促进职业安全防护,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调查影响戴手套及穿隔离衣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10月16日该院在岗的部分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374名,全院平均每人参加培训(1.47±1.54)次,内科医务人员参加培训次数为(2.00±2.12)次,高于其他科室 (均P<0.001)。硕士以上学历和医生的知识水平得分分别为(88.43±11.09)分、(88.14±11.48)分,均较高。在态度、行为方面,不同组别医务人员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医务人员戴手套和穿隔离衣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影响操作和配备不足。结论该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控知识水平、态度和行为均不理想;医院应采取措施,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东省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东省39所医院医务人员2011年6月锐器伤的发生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发放调查表32 617份,回收32 297份,回收率为99.02%;实际有效问卷32 007份,有效率为99.10%。发生锐器伤1 460例,1 909例次,锐器伤发生率为4.56%,例次率为5.96%,平均月发生密度为0.06次/(人月)。发生污染锐器伤1 495例次,污染锐器伤例次发生率为4.67%(1 495/32 007);污染锐器伤占锐器伤总例次的78.31%(1 495/1 909),其中61.67%(922/1 495)能追踪到暴露源,38.33%(573/1 495)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血源性污染器械中,81.71%(67/82)为乙型肝炎暴露源,14.63%(12/82)为梅毒暴露源,3.66%(3/82)为丙型肝炎暴露源,无艾滋病暴露源。锐器伤发生的地点主要为普通病房(47.72%)与手术室(20.27%);频率最高的操作是加药(15.92%),其次为医疗废物处置(12.78%)和拔除动(静)脉针(12.21%);主要医疗器具为一次性注射器 (35.99%)、头皮钢针 (19.43%)和手术缝针(13.4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率为93.25%。结论锐器伤是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主要职业因素,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行为,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20.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兴庆  孟丽丽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439-1440
目的 了解湖北省襄樊市襄城城区和乡镇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和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加强预防职业暴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49名城区和167名乡镇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城区和乡镇医务人员在防护和暴露后应急处理知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职业暴露的检查和处理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暴露后应急处理能力,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