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流行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医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症状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大学生心理疾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大学本科生509名进行抑郁、焦虑情绪的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症状检出率为22.40%和9.03%。不同年级学生的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焦虑情绪症状与医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领悟社会支持、生活事件、对专业满意程度和就业前景评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应该对医科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倡导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以防止或降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少年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 TCSQ)、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焦虑的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呈正相关.结论 绍兴市青少年抑郁、焦虑流行情况不容乐观,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关系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环境中;正处于知识能力成熟、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人格逐渐成熟、意志发展迅速的青年期[1].为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相关程度,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论支持,2007年11月对沈阳市某医科大学在校生的抑郁、焦虑情绪症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某军校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某军校998名大学生,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UCLA孤独量表、Beck抑郁问卷(BD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该军校大学生中存在抑郁情绪的占71.9%,存在焦虑情绪的占65.8%;各年级在自测健康、孤独、抑郁和焦虑方面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学生,其自测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无抑郁和无焦虑情绪的学生(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孤独与出生地、社会支持、社会资源和社会接触以及健康总体自测等因素呈负相关(P<0.05),而与抑郁、焦虑和心理症状及负向情绪明显呈正相关(P<0.05)。结论军校大学生在适应军校环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应加强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临沂师范学院的216名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主观支持与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责与焦虑、抑郁,幻想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合理化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呈显著相关(P值均<0.05),幻想与焦虑、抑郁、敌对及精神病性,合理化与敌对、焦虑、精神病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存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更多使用不成熟或混合型应对方式,其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张凤梅  陈建文  徐恒戬 《现代预防医学》2014,(13):2399-2400,2425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以班为单位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大学生833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抑郁平均得分42.47±8.61,抑郁情绪检出率为19.33%,高年级学生抑郁平均得分和抑郁情绪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大学生焦虑平均得分38.21±7.88,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0.20%,女生焦虑情绪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焦虑平均得分和焦虑情绪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有7.44%的大学生同时伴有抑郁和焦虑情绪。结论焦虑和抑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目的 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提出应对方式。方法 运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 ,对 1 66名高师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1 )贫困大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倾向 ;(2 )贫困生较少使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与行为解脱”的应对方式 ;(3 )不同的应对方式与精神症状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互关联。结论 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是积极的应对方式 ,有益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孕妇的抑郁、焦虑情绪现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德宏州HIV感染较为集中的农村地区HIV感染孕妇作为样本,采用自编的人口学及社会心理情况调查问卷、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大五人格简易问卷、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59.1%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27.3%轻度、25.0%中度、6.8%重度),44.2%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症状(34.1%轻度、6.8%中度、2.3%重度)。总体看来,人口学、感染特征和妊娠特征与抑郁、焦虑相关性不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宗教事件对其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09、0.432)。神经质、宜人性能显著预测抑郁症状(β=0.536、-0.410),神经质正向预测焦虑症状(β=0.477)。感染HIV孕妇的社会支持度比较低,社会支持利用度能预测抑郁症状(β=-0.420),社会支持与焦虑症状之间无关联。屈服应对方式能预测焦虑症状(β=0.369),而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无关联。结论:感染HIV孕妇的情绪障碍较为严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带小结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提高声带小结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262例声带小结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声带小结教师社会支持得分为40.12±3.24,得分率为60.79%;应对方式得分为36.78±6.17,得分率为61.30%;声带小结教师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及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声带小结教师SCL-90总分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等得分呈负相关(r=-0.422,-0.244,-0.614,均P0.01),SCL-90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56,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42,P0.01);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23.88%和14.92%。结论声带小结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和间接的预测作用,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中学生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焦虑情绪的关系及其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儿童焦虑性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1 573名中学生,采用SPSS 26.0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中学生焦虑的检出人数有601人(38.2%)。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呈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对焦虑情绪的直接效应显著(Z = 0.296,P<0.05),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和焦虑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Z = 0.158,P<0.05),中介贡献率为34.83%。结论 重庆市中学生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情绪相关,应对方式在其中存在中介效应。应加强中学生社会支持性环境的建立和应对方式指导,有效减缓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下岗职工精神健康及其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与下岗职工精神健康的关系。方法 对468名下岗职工以及512名在岗职工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评定量表测定,比较其心理健康水平、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强度。结果 大约有61.32%的下岗职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为躯体化、焦虑、抑郁等。与对照组职工相比,下岗组职工多采用回避、幻想等消极的应付方式,而且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女性下岗职工的精神健康水平低于男性下岗职工,而且其应付方式以及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也低于同组男性职工。结论 如果缺乏适当的应付措施和社会支持,下岗可能导致比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损害下岗职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紧张性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科学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依据。方法 以新乡市 3所高校 6 0 7名一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简易应付方式问卷 ,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结果  6 0 7名大学生有心理症状 ,占 14 .99% ;心理问题组紧张性生活事件的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心理问题组消极应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积极因子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心理问题组SCL - 90总分和消极应对因子分呈正相关 ,与积极应对因子分呈负相关 (P <0 .0 1)。结论 紧张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职医学生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某医学护理职业学院263名二年级大学生为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其相关性。结果263名高职生有心理症状的占6.8%,男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医学、药学专业学生在SCL-90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更多倾向选择问题解决、求助等成熟型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自责、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但女生较男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幻想、自责方式;3个不同专业学生在幻想和总均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女生更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其心理症状较男生明显。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One hundred and forty Hong Kong Chines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early in the second year of their medical education (year 2), and compared with 138 students surveyed prior to beginning their first year of medical school and with 74 non-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ir second year. In year 2 students, distress as reflected in their scores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elf-report scales was high, and these students reported greater utilization of health professional services a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groups. In year 2 students, concerns related to the medical school environment and curriculum, and whether one has the endurance and ability to be successful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e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Loss of opportunity to maintain social and recreational sources of gratification correlated with anxiety.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xes with reg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cademically less successful students reported somewhat higher levels of depressive ideation and symptomatology. Trait anxiety correl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ess, while optimism protected against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ess. Active coping styles and positive reinterpretation as a coping strategy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distress, while wishful thinking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distress. Thes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need for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doctors-in-training, in Hong Kong as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se findings should be further explored in longitudinal studies, and may be helpful in designing intervention and support programmes for vulnerable students.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陈琴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37-63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梅州地区2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30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贫困生SCL-90各症状因子分均高于普通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更差,在主观支持、支持总分上差异有显著性;贫困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自责因子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身心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自责、幻想应对方式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可进入回归方程。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需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城郊社区居民生活事件状况、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为提高其应对能力、保护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简明身心症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南宁市5个社区1 345名城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9.9%城郊社区居民的LES总分超过20分,16.0%的超过32分.城郊社区居民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较消极应对得分高(Z=-8.58,P<0.00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为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女性、年轻、已婚、大专及以上的城郊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得分较高.城郊社区居民的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心理症状与负性生活事件、LES总分、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社会总支持和主观支持呈负相关.结论 城郊社区居民的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7.
谢春梨  黄琪淋  黄映  石柳春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318-2319
目的了解艾滋病科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高社会应对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对66名在艾滋病科实习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常模对比。结果SCL-90测试结果,艾滋病科实习护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应对方式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23和0.22),与自责、幻想、退避消极的应对方式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0.21,-0.10,)。结论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应注意护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对485名本科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背景及基本情况下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结果:焦虑情绪发生率是40.7%,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36.2%、4.3%和0.2%;抑郁情绪发生率是46.0%,其中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是33.3%、10.1%、2.0%和0.6%。专业因素、盼望开学程度及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与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相关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激影响下,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专业因素及盼望开学程度(社交倾向)与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与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均有一定关联性,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或相关的教育疏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