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总结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对医院2013-2015年住院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医院三年总计死亡病例462例,住院患者死亡率为1.17%,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按年龄段划分死亡率从50岁开始上升,80—8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因顺位中前五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其中死于前三种疾病的病例占全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78.3%。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是该院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死亡病例分布特征,寻找住院病死率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为医院管理及属地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2019年住院死亡病案首页数据,按照ICD-10分类标准进行死因分类。分别采用交叉表分析、χ2检验、相关性分析对死亡病例的基本信息、死因顺位、住院病死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男女前2位死因均为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住院病死率10年里持续下降与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死亡人数下降强相关。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持续上升。结论医院应重视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甲医院6年间住院死亡死因构成特点,为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3598例住院死亡病例基本信息,根据ICD-10分类标准,采用SAS 9.2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14—2019年某医院住院病死率为0.67%,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χ2=143,P<0.001);女性病死年龄中位数[M(IQR)]82(14)岁高于男性病死年龄中位数[M(IQR)]77(2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08,P<0.001)。病死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升高,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5,P=0.003)。不同年龄死因构成不同,20岁以下病死5例,包括2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循环系统疾病、1例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例症状/体征/临床异常。20~69岁以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为最主要死因,70岁以上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最主要死因;死因前3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0.05%)、恶性肿瘤(31.88%)和呼吸系统疾病(11.92%)。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应重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多学科综合协作救治能力,同时重视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进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住院患者根本死因构成,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检索某院2004-2013年住院死亡病案3717例,对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死因构成等作综合分析。结果在3717例死亡病例中,虽然男性患者死亡人数多于女性为1.47∶1,但该院出院病例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死亡高发年龄70岁以上;根本死因构成前3位的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加强根本死亡原因前3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病死率,提高民众健康水平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2002—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2002—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方法我院病案室收集整理的2002—2006年5年间住院病人中的死亡病案,共计693例,对死因构成、死亡性别、年龄分布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死亡构成的前5位分别是: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起源于围产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高发年龄为40~49岁,死亡男女比例为:1∶0.45。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2442例住院死亡病人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 442例死亡病例,了解死亡原因,为疾病的防治和医院管理工作提供数据,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2003-2007年收治的2 442例住院死亡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计算病死率及疾病死因构成.结果 所收治的住院病人病死率为1.30%;住院死亡人数前5位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外因后果的疾病,其疾病死亡人数占住院总死亡人数的75.06%.结论 解决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加强疾病的监测,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进行疾病防治宣传,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4-2008年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方法收集本院1282例死亡病案,用ICD—10进行分类,对其病死率、性别年龄构成比、死因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近五年住院患者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人数多于女性,前三位死因构成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结论加强死因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程瑜 《中国医院统计》2011,18(4):378-380
目的 揭示我院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找出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病种,为我院调整医疗工作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对2003-2010年住院病案首页信息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医院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9∶1.结论导致我院病人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脑外伤、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危害本省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 本文对我院2005-2010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ICD-10国际疾病分类进行统计,死亡原因和诊断以第一诊断进行分类,应用Excel和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05-2010年我院出院死亡病人中,男性病死率是女性病死率的1.4倍;死亡最多的年龄集中在60岁以上;死因顺位前3位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60岁以上老人恶性肿瘤死亡患者中,肺恶性肿瘤居首.结论我院病死率逐年下降,反映医院医疗质量提高和人民健康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和分析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 886例住院死亡病人的死因,为疾病防治和医院管理部门及学科调整与建设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方法 对2002-2011年收治的2 886例住院死亡病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住院死亡病人性别、年龄与疾病死因构成,计算病死率.结果 住院病人平均病死率为2.14%,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死亡年龄的中位数为71岁.住院死亡人数排序前5位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占住院总死亡人数的93.45%,其中恶性肿瘤死亡人数占住院总死亡人数的54.64%.10年来虽然住院病人数逐年增加,但随着对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自2007年起住院病人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疾病防治宣传和普查,重视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多学科规范化治疗可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广州某三甲教学医院2012—2018年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统计分析,了解该院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该院病案信息系统检索到研究年限内死亡病例3243例,对病例的年龄、性别、死亡主要诊断等方面资料进行整理,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2012—2018年,该院住院患者死亡共3243人;死亡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9;60岁以上住院患者死亡人数超过全部死亡人数的一半(占57.63%);不同性别间,30~69岁患者男性死亡占比高于女性,以40~49岁组的男女差值最大(3.33%);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占比之和在各个年份中均超过65%,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研究期内,肿瘤导致的死亡占比呈下降趋势,损伤与中毒导致的死亡占比则明显上升。结论肿瘤、循环和呼吸系统疾病仍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种,需关注老年患者疾病防治情况,并从医院工作上对近年来明显增多的损伤中毒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兰州市居民就医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和分布规律.方法 对全市居民就医的患者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编码后,通过数据录入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机构进医院信息平台,按照国际卫生统计表编码、分类统计,审核各医疗机构其2008~2012年5 年间全部住院患者系统疾病、肿瘤患病、死因情况.结果 住院患者前5 位系统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5 年来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患者人数日益巨增,恶性肿瘤住院总人数前3 位疾病为气管、支气管、肺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和肠道恶性肿瘤.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是居民就医住院患者的重点病种,应加以重点防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何纲(1978-),男(汉族),湖南省邵阳市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感染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12年间住院死亡儿童年龄分布、入院后死亡时间、死亡原因、住院病死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2003-2014年间住院儿童中1 179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4年间住院儿童总病死率为0.19%,前10年各年度病死率无显著变化,从2013年开始病死率有下降趋势;死亡儿童中以新生儿居多,占39.02%,其次为1岁以内婴儿,占31.98%;死亡时间大部份为入院后9d内;死亡原因按系统分类前五位是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先天畸形、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死因疾病单病种前五位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脓毒症和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结论降低住院儿童病死率重点是提高新生儿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先天畸形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03—2018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了解该院死亡病例的基本情况、主要死因顺位及费用相关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疾病的诊治,降低患者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的病案信息系统,收集整理某院2003—2018年住院总人数,使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对6833例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2018年某院住院患者总人数为404076例,死亡患者共6833例,病死率为1.69%。16年来死亡人数逐年升高,但病死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病死率最高的是81岁及以上人群组(6.18%),其次为71~80岁人群组(4.06%);死亡人数构成比最高的是61~70岁人群组(21.04%),其次是71~80岁人群组(21.03%)。不同年龄段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1.81,P<0.01)。男性病死率(2.16%)高于女性(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16,P<0.01)。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是构成主要死因的疾病分类,占死亡总人数的89.56%。死亡患者主要病种前10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脑出血、乳腺癌、结肠癌、颅脑损伤、肺炎、脑梗死和鼻咽癌。住院总费用16年来增长了31.46%,住院天数和抢救次数对总费用有影响,药占比2011年开始每年有所下降。结论2003—2018年某医院死亡患者多为中老年男性患者,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是主要致死的疾病类型,肺癌、肝癌和胃癌是致死的主要病种,平均住院费用每年增加,且与住院天数和抢救次数成正比。医院相关部门应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对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科建设,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控制住院天数及进行合理抢救,控制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张璞 《中国医院统计》2020,(2):136-138,141
目的了解2015—2018年某医院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以加强疾病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方法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某院近4年的住院病案首页进行疾病分类,对住院病人的前10位死因进行顺位,分析前10位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结果近4年中收治病人数增加3.64%,病死率上升0.09个百分点,住院死亡病人人均费用增加11.78%;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死亡人数,6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死亡人数最多。死因顺位中,循环系统疾病居第1位,恶性肿瘤疾病居第2位,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依次排在第3和第4位。结论加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某医院近4年死亡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6—2019年住院死亡患者病案信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分析死亡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结果2016—2019年全院共死亡2266例患者,病死率0.8%;各年度住院患者人数逐年增加,而病死率逐年下降(P<0.05)。男性死亡患者1431人,女性死亡患者835人,男女比例1.71∶1。顺位排列前5位的依次为肿瘤(30.6%)、循环系统疾病(27.5%)、呼吸系统疾病(17.9%)、损伤中毒原因(10.6%)和消化系统疾病(6.1%),前5位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91.7%。男性和女性的死因前2位疾病相同,均为其他呼吸疾患和肺恶性肿瘤,2种疾病在性别上没有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肿瘤和损伤中毒原因,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均呈现上升趋势。除了呼吸系统疾病,其余4种疾病在70岁以后,都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加强对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原因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降低病死率。根据各年龄段疾病的特点针对性给予措施,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