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热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热及其影响因素。「方法」HIV抗体检测、流醒病学调查及HIV亚型鉴定。「结果」共检测780229份标本,HIV抗体阳性131例,检出率0.169‰。其中AIDS病人41例,已死亡37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福建HIV/AIDS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和厦门等经济较发达较发的沿海地区。以境外感染为主,并向境内蔓延扩散。主要感染途径是异性性接触。分析3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2.
林华 《应用预防医学》1999,5(3):183-183
福州市地处东南沿海,国际间交往频繁,是我国较早发现艾滋病的城市。1987年至1998年底,我市共报告HIV抗体阳性者6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8例(已死亡17例),是福建省发生疫情最早和最多的地区。现将我市12年来HIV流行特点加以分析。1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的流行特征、感染来源及发展规律。为制定山东省艾滋病的防治目标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试验(WB),对高危重点人群血液标本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对抗-HIV阳性标本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重新采集血液标本核实感染者,并从防凝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经多聚酶链反应扩增,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  相似文献   

4.
福州市地处东南沿海,较早实行改革开放,与国际间交往频繁,是我国较早发现艾滋病的城市。1987年至1998年底,我市共报告HIV抗体阳性者60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8例,(包括5例HIV感染者临床上进展为AIDS病人,已死亡17例)是福建省发生疫情最早和最多的地区。现将我市12年来HIV流行情况及特点加以分析。1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1 一般情况 60例HIV抗体阳性者中,中国籍45例,外籍华人14例,外国人1例。性别构成,男性42例,女性18例,男女比例为233∶1。辖区范围内13个区、县(市)有12个区、县(市)报告HIV/AIDS病例。病例数最多的为长…  相似文献   

5.
福建发现首例HIV—2感染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我国目前尚未发现HIV-2病毒感染者,首例HIV-2病毒感染者的检出对于HIV-2病原学的研究、血清学确认实践、及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被检血清标本用FAGT(GBC,HIV-1+2)、EIA(Vironostica,HIV-1+2)和PA(Serodia,HIV-1)3种不同原理的检测方法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可疑阳性血清经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通过分析蛋白反应条带确定HIV抗体的性质。进行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检人员感染HIV的地点、途径及可能扩散传播的范围。结果:FAGT和ELISAHIV抗体初筛检测试验发现1个回国人员HIV抗体阳性,用HIV-1+2和HIV-2特异性的抗体WB试验证实为HIV-2病毒感染。这是福建也是我国首例确认报告的HIV-2抗体阳性者。  相似文献   

6.
广西HIV-1基因亚型流行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伟 《应用预防医学》1999,5(3):129-132
分别采用血清学分型和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1996 ̄1997年收集的72份标本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亚型鉴别分析,证实我区存在着HIV-1B‘,C,D和E4种基因亚型。在有偿供血者中以B’亚型感染为主和个别的D亚型感染,并散发于全区,而C亚型则在吸毒人群中流行,E亚型仅在中越边境地区吸毒人群中流行,形成我国新的HIV-1基因亚型流行区。分析了我区HIV-1的传染来源及不同亚型病毒混合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者的分布情况,分析实验室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认识艾滋病在莆田口岸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莆田口岸艾滋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印迹试验对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标本进行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抗体检测,对抗体阳性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从1992.1-2004.12止,共发现出入境人员艾滋病感染者10例,其中AIDS病人5例,均已死亡。5 例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艾滋病早期症状以持续或反复发热为主,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莆田的HIV感染者主要为HIV-1型。结论境外性接触感染是莆田口岸艾滋病感染的主要方式,且有从过去的国外感染转向国内扩散传播的趋势,艾滋病将主要在性乱人群中流行,应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1994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监测中心与美国CDC合作,首次发现在中国云南省存在HIV-1C亚型病毒的流行,为了解该省C亚型流行分布及流行时间,取“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采集的静脉吸毒者HIV-1抗体阳性血清共192份,用特异肽ELIS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992年C亚型在瑞丽开始出现5.1%,1993年C型瑞丽达12.9%,陇川达30.4%,1994年C亚型主瑞丽达31.9%,陇川达33.3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 HIV抗体检测、流醒病学调查及 HIV亚型鉴定。[结果 ]共检测 780 2 2 9份标本 ,HIV抗体阳性 131例 ,检出率 0 .169‰。其中 AIDS病人 4 1例 ,已死亡 3 7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福建 HIV/AIDS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和厦门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境外感染为主 ,并向境内蔓延扩散。主要感染途径是异性性接触。分析 3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表明其存活期短 ,早期症状以持续或反复发热为主。HIVC2 -V3区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 HIV-1E亚型为本省主要流行株。 [结论 ]福建艾滋病今后流行将主要经性途径 ,但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也存在 HIV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幼儿中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疱疹病毒 Ⅰ型(HSV1)是人类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的80%成人血清中有HSVI1-IgG抗体。为调查武汉市2~7岁幼儿中HSV1感染情况,我们利用体检机会在 1998~2000年收集了 2 850名幼儿园幼儿的血清并应用ELISA和PCR技术对HSV1感染情况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2 850名幼儿血清收集于分布武汉三镇的几十个幼儿园。接受调查的幼儿年龄在 2~7岁,2 850名中武昌 1261名,汉口 881名,汉阳 708名。调查时制定调查表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福建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流行毒株亚型与艾滋病(AIDS)流行的关系.方法通过艾滋病监测网络发现全省HIV/AIDS病例,应用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确定HIV-1亚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福建省AIDS的流行状况.结果截至2000年底,全省累计发现188例HIV感染者,其中AIDS59例(已死亡53例).经异性性接触感染占65.4%,经血途径感染占9.0%,境外感染占44.1%,其中在东南亚等国家感染约占83.1%,境内感染占39.9%.41例HIV/AIDS病例的HIV-1亚型分析表明福建省存在A、B、C和E4种亚型,E亚型占75.6%(31/41),均为经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B亚型17.1%(7/41),主要经血途径感染.A和C亚型分别为1和2例.E亚型基因离散率为(12.245±3.894)%,B亚型基因离散率为(10.762±2.707)%.表明福建省E亚型流行株的来源复杂,与感染地点、时间有关.结论福建省AIDS流行速度正在加快,病毒感染者主要经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HIV-1流行毒株主要为E亚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九江市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历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资料、监测哨点资料、特殊人群筛查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199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到2006年10月已累计报告4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4人,死亡7人。以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并已出现母婴传播病例,HIV/1B亚型是主要流行株。结论近年来,AIDS流行速度明显加快,在外出打工农民工中存在流行危险,应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延吉市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延吉市HIV/AIDS疫情报表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延吉市从2000年1月发现第一例HIV感染者以来,至2008年底以现住址累计报告HIV/AIDS 34例,疫情呈快速增长态势;感染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1,年龄以21~40岁为主,有22例,占报病总数的64.7%;异性性接触是本地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报病数的88.8%;朝鲜族为22例,占报病总数的64.7%;有出国史的人员为14例,占报病总数的41.2%;对本地区HIV/AIDS流行影响明显。结论本地区艾滋病处于低感染阶段有快速增长的势头,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需强化综合干预措施,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HIV/AIDS流行状况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政府制定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省的艾滋病病例报告、各类监测报表、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等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用工作簿(WORKBOOK)对全省高危人群基数和艾滋病疫情进行预测;采集HIV感染阳性者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核酸,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截止2004年底,山东省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36例,艾滋病病人152例,死亡65例;预测全省现有感染者7000余人.17个省辖市有16个市的68个县(市区)有疫情报告;感染方式仍以血液途径传播为主,但性传播呈明显上升趋势,HIV感染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近2年检出数占13年总数的68.2%.全省存在多种HIV病毒株亚型,已检出B、B′C等3种亚型以及CRF07-BC、CRF08-BC、CRF01-AG和CRFD1-AE等4种重组毒株.结论山东省HIV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艾滋病在我省人群、地域分布广泛,同时具有明显的地区和人群聚集性;艾滋病发病和死亡人数将持续增加;艾滋病流行由吸毒、献血员、卖淫嫖娼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增加,母婴传播危险性增大.  相似文献   

15.
方学哲  全承虎  韩美花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01-1602
目的分析延吉市的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延吉市从2000年1月发现第1例HIV感染者以来,至2009年底以现住址累计报告HIV/AIDS36例。男女性别比为1.77:1,年龄以31~50岁为主,占报病总数的63.89%,异性性接触传播占报病数的80.56%,有出国史的人员占报病总数的44.44%。结论该市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加强对有出国史的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是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2002-2007年深圳市公明地区艾滋病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公明地区2002-2007年HIV的流行特征,分析其传染来源和流行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7年公明地区艾滋病监测资料及个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2002~2007年共发现120例HIV/AIDS病例,男性97例,女性23例;感染主要通过静脉吸毒(51.67%)和性接触(29.17%)途径;120例HIV/AIDS病例中外来流动人员占85.83%(103/120)。结论2005年以后HIV/AIDS在公明地区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今后HIV感染者将大幅度增长,需加大防制力度,防止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HIV-1毒株基因变异与艾滋病在贵州省快速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不同时间采集贵州省多个地区HIV-1感染者样本共190份,利用巢式PCR扩增env和gag基因并测定序列,采用MEGA4.0软件确定样本亚型并分析其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之间的关系.结果 贵州省HIV/AIDS的报告数从1998年的66例上升到2009年的8435例,7年增加16.38倍.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中共检出B(9例)、B'(4例)、C(2例)、CRF07 BC(75例)、CRF08 BC(17例)、CRF01 AE(64例)等多种亚型的HIV-1毒株;CRF07 BC、CRF08 BC的env基因离散率在传播过程中基因多态性不断增大(0.035±0.006→0.092±0.011).贵州省HIV亚型1998年以B'亚型(4/11)为主,2002年以CRF07 BC亚型(26/41)为主,而2007年以CRF01 AE(62/119)为主,亚型分布的变化与近年来贵州省艾滋病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及2001-2006年以吸毒传播感染为主(吸毒传播感染2610例、性传播感染176例)、2006年后性传播感染人数开始急速上升(吸毒传播感染1713例、性传播感染1833例)的特点有直接关系,HIV主要流行毒株的变化与传播途径高度相关(x2=41.253,P=0.000).结论 不同亚型毒株随时间和主要感染途径的改变而成为当地的主要流行株,性传播人群是贵州省艾滋病防控的重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HIV-1 diversity and how did it promot the rapid spread of AIDS,in Guizhou province.Methods A total of 190 HIV-1 positive subjects were collected in different years and regions from Guizhou province.The env and gag genes were amplified with nested PCR and their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The subtype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MEGA 4.0 softwar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btypes and AIDS epidemic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number of HIV/AIDS reported cases was increased from 66 in 1998 up to 8435 in 2009,a 16.38 time increase in 7 years.Subtypes B(9),B'(4),C(2),CRF07_BC(75),CRF08_BC(17),CRF01_AE(64)were identified in Guizhou province among the samples collected in various periods of time.The genetic diversities in env gene of CRF07_BC and CRF08_BC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spreading of HIV (from 0.035±0.006 to 0.092±0.011).Subtype B'(4/11)appeared the main subtype prevailed in Guizhou in 1998 as well as CRF07_BC(26/41)in 2002 and CRF01_AE(62/119)in 2007.The HIV/AIDS epidemic in Guizhou province showed an rapidly upward trend,with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HIV transmission as 2610 cases through injecting drug users(IDUs).and 176 cases due to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STIs),from year 2001 to 2006.However,STIs began to increase rapidly,after 2006,with 1713 cases of IDUs and 1833 cases of STIs.Data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of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HIV-1 subtypes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in Guizhou province(x2=41.253,P=0.000).Conclusion The types of HIV strains changed over time as well the turnover of the main risk factors.Sexual transmission,including both hetero-and homo-sexual became the main risk factors,sugge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s,on HIV/AIDS should be considered accordingly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艾滋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黑龙江省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黑龙江省1993~2004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和哨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黑龙江省1993~2004年累计报告HIV/AIDS182例,其中AIDS病人44例,死亡22例。黑龙江省HIV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HIV感染类型已经由1999年以前不规范采供血途径为主转到目前以性传播途径为主,且女性感染者比例在增加,由1999年以前的19.6%上升到目前的33.8%。结论:黑龙江省正面临防制艾滋病的关键时期,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