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150(miR-150)、微小RNA-1254(miR-1254)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26例AMI合并HF患者(AMI合并HF组)和108例AMI未合并HF患者(AMI未合并HF组)进行研究。采集两组血清检测实验室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血清中miR-150、miR-1254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合并HF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0、miR-1254水平对AMI合并HF的预测价值。结果 AMI合并HF组AMI病史比例及血清CK-MB、cTnl、BNP水平均高于AMI未合并HF组,LVEF水平低于AMI未合并HF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未合并HF组血清miR-150、miR-125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MI合并H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病史,血清miR-150、miR-1254、BNP、cTnl水平为AMI合并HF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50和miR-1254水平均对AMI合并HF有一定预测价值,但miR-150和miR-1254联合检测对AMI合并HF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 AMI合并HF患者血清miR-150、miR-1254水平异常降低,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预测AMI合并HF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对AMI后近期心功能不全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0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 h内测定血浆BNP浓度、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定量,并记录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等项目。所有患者观察随访4周,4周时记录观察期间死亡的发生与否。结果:①AMI后急性期血BNP与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②死亡组BNP、Killip分级、CK-MB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AMI后近期死亡与急性期血BNP、CK-MB浓度及Killip分级正相关。结论:血BNP在AMI后的高危患者中显著升高,与急性期心功能Killip分级显著相关,可以尝试用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早期判别及AMI后近期死亡危险性的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3.
富萍  张景轩  葛华  孙奡燕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92-5093
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B型钠尿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并测定BNP水平.结果 AMI 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中血清hs-CRP和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血清hs-CRP与BNP水平和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P<0.05).AMI患者hs-CRP和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hs-CRP和BNP水平与AMI预后显著相关,均是独立的不良的预测因子,可以作为评价梗死后心功能状态和近期预后的敏感指标,亦可用于AMI的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结合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对评价全身感染患者心脏功能水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全身感染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36例和对照组48例。采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Killip分级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血清BNP水平。分析两组患者血清BNP水平、LVEF和LVIDD的差异。分析心力衰竭组患者各指标与心功能Killip分级之间的相关性;不同检查方法对诊断患者全身感染合并心力衰竭以及评估不同心功能Killip分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LVEF为(40.38±10.49)%低于对照组(52.57±11.93)%(P0.05),心力衰竭组LVIDD(62.03±9.74)mm和血清BNP水平(8739.62±4722.73)ng/L均高于对照组的(52.82±8.33)mm和(4269.84±2389.18)ng/L(P0.05)。心力衰竭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LVIDD与Killip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LVEF与Killip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P0.05)。胸壁超声结合BNP检查患者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1.67%,特异性为85.42%,均高于单纯血清BNP检查或胸壁超声检查(P0.05)。经胸壁超声结合BNP检查对心力衰竭组患者不同心功能Killip分级的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单纯使用经胸壁超声检查或血清BNP检查(P0.01)。结论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结合BNP对评估全身感染心功能水平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急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检测58例急性HF患者治疗前后BNP水平。根据患者出院时预后分为病情好转组和病情未好转组,对两组患者BNP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HF组治疗前后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组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组治疗好转患者和治疗未好转患者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HF组中,治疗后病情好转的患者其治疗前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病情未好转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测定在急性HF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联合检测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诊治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68例AMI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NT-pro BNP和Hcy水平,跟踪观察AMI患者在治疗过程中NT-pro BNP和Hcy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NTpro BNP、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NT-pro BNP和Hcy的敏感度为99%,特异度为88%,优于单项检测。AMI患者经治疗后血浆NT-pro BNP和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病情恶化者血浆NT-pro BNP和Hcy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 BNP和Hcy水平与AMI密切关联,及时进行NT-pro BNP和Hcy水平的联合检测在AMI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AMI患者61例为AMI组及同期在海盐县人民医院体检的50名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MP-3和NT-pro BNP水平,并进行比较。AMI患者再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分组,比较患者的血清MMP-3和NT-pro BNP水平;分析AMI患者血清MMP-3和NT-pro BNP水平与心肌梗死相对面积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MMP-3为(75.8±36.2)ng/m L,NT-pro BNP为(3.37±0.21)ng/m L均高于对照组的(29.5±12.4)ng/m L和(0.15±0.08)ng/m L(P0.01);AMI患者中,MACE组患者的血清MMP-3为(89.9±39.5)ng/m L、NTpro BNP为(3.88±0.23)ng/m L均高于非MACE组患者的(67.6±29.8)ng/m L和(3.41±0.20)ng/m L(P0.05);血清MMP-3(r=0.623,P=0.012)和NT-pro BNP水平(r=0.712,P=0.001)均与心肌梗死相对面积呈正相关。结论血清MMP-3和NT-pro BNP水平的升高可能发生AMI,检测MMP-3和NTpro BNP水平对MACE发生可能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卫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57-3758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88例CSH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回顾性分析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清蛋白(A)、尿素氮(UN)、肌酐(Cr)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TBIL、Cr、UN高于存活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AFP、CHE死亡组低于存活组(P﹤0.01)。CSH合并胆酶分离者较未合并者病死率高,预后差。[结论]CSH血清生化指标中TBIL、Cr、UN越高,A、AFP、CHE越低,且合并胆酶分离者,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浆中的变化规律,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治及预后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浆BNP水平及治疗后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BNP水平为(113.2±85.7)pg/ml,BNP异常率为4.4%,肺部感染组BNP水平为(4874.2±3070.5)pg/ml,BNP异常率为91.3%,心功能不全组BNP水平为(7925.2±6618.6)pg/ml,BNP异常率为100.0%,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经系统治疗有效患者BNP水平可降至(597.6±312.6)pg/ml,较感染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患者预后分组,存活组BNP水平为(4213.4±3692.4)pg/ml,而死亡组BNP水平为(13 492.0±10 414.4)pg/ml,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部感染可导致老年患者BNP升高,且对其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自然肽氨基端前体蛋白(NT-pro 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分级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按照病情分级不同又可分为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Ⅰ级患者20例,NYHAⅡ级患者22例,NYHAⅢ级患者27例,NYHAⅣ级患者26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心功能正常人群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两组NT-pro BNP与hs-CR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入院时NTpro BNP[(2 178.64±14.28)pg/ml]与hs-CRP水平[(8.43±2.94)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0.58±35.72)pg/ml、(3.15±1.2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NYHAⅠ级患者治疗前后NT-pro BNP与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病情分级患者治疗后NT-pro BNP与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病情分级程度越高,2指标水平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A组),72例患者未发生心血管事件(B组)。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 BNP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A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及治疗前hs-CRP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hs-CRP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 BNP与hs-CRP联合检测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分级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的相关性,便于指导临床用药,改善预后,对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慢性心衰患者和妊娠期糖尿病慢性心衰患者共316例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不同分为合并高血压组(158例)和未合并高血压组(158例),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组孕妇Hb A1c、CRP及BNP水平,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Hb A1c与CRP及BNP水平波动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合并高血压组的Hb A1c、CRP及BNP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及对照组(P<0.01);未合并高血压组的Hb A1c、CRP及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Hb A1c水平与CRP及BNP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b A1c水平与CRP及BNP呈正相关,且3者水平越高越容易诱发高血压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慢性心衰,同时检测Hb A1c水平有助于预测、评估及诊断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心肌酶预测慢性肾病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2021年1月—12月选取慢性肾病MHD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心力衰竭(HF)将患者分为未并发HF组(n=78)和合并HF组(n=54),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NT-proBNP、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Ⅰ(c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采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清NT-proBNP联合心肌酶指标预测慢性肾病MHD患者HF的价值。结果 MHD合并HF组血清NT-proBNP、cTn I、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MHD未并发HF组(P<0.05),MHD未并发HF组血清NT-proBNP、cTn I、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HD合并HF组LVEF、CO、CI低于MHD未并发HF组和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血清NT-proBNP、cTn I、CK-MB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脑钠肽(BNP)、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制定、调整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OSAHS患者设为OSAHS组,10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设为高血压组,102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设为合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2例设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样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MIP-1α及HGF水平,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BNP水平。比较4组研究对象和不同病情程度研究组患者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与OSAHS合并高血压病情程度间关联性。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4组研究对象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组、OSAHS组和高血压组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组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均明显高于OSAHS组及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和中度患者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P-1α、HGF和BNP水平与OSAHS合并高血压病情程度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8、0.810和0.788,P0.01)。结论临床上可通过测定MIP-1α、BNP和HGF水平评估OSAHS合并高血压的病情程度,为临床制定、调整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92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HCY、脑钠肽(BNP),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力衰竭(HF)组(63例)和无HF组(29例)。HF组又分为3个亚组:HFⅡ级组、HFⅢ级组、HFⅣ级组。结果 HF组患者HCY(19.5±8.0)μmol/L,显著高于无HF组(12.6±4.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患者随心功能NYHA分级的增加,HCY水平逐步增高。HCY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49,P<0.01),在控制年龄、性别变量后,HCY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仍呈正相关(r=0.46,P<0.01)。HCY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30,P<0.05)。HCY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39,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心功能恶化,HCY水平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就诊的9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55例,随机选取与ACS患者相匹配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0例作为SAP组,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对象的hs-CRP、cTnI、BNP水平,并根据ACS患者病变支数分组比较hs-CRP、cTnI、BNP水平。结果 AMI组和UAP组的hs-CRP、cTnI、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AMI组的hs-CRP、cTnI、BN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3支病变组hs-CRP、cTnI、BNP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hs-CRP、cTnI、BNP水平又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cTnI、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56例AMI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抽取56例经体检显示正常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时D-D水平,并在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后4 h、6 h、24 h、48 h时均测量D-D水平,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分为KillipⅠ组、KillipⅡ~Ⅳ组,比较两组患者的D-D水平。疗程结束后,记录患者溶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时D-D水平(9.87±2.7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时(0.164±0.04)mg/L(P0.05);溶栓治疗后,观察组D-D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且溶栓治疗后的48 h,D-D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不同时间点,KillipⅠ组的D-D水平均显著低于KillipⅡ~Ⅳ组(P0.05);溶栓治疗后24 h,患者血管再通率为58.9%,显著低于溶栓治疗48 h的血管再通率76.8%(P0.05),且患者的疗效与D-D水平成负相关(r=0.578,P0.05)。结论:溶栓治疗能有效地改善AMI患者血管梗塞情况,D-D水平呈先升后降趋势,对于病情严重者,其D-D水平变化幅度大,临床可通过观察D-D水平判断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检测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COPD组, 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将COPD组患者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浆D-D、 FG水平。结果 COPD组的D-D、 F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 <0.05)。死亡组患者的D-D、 FG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5)。GOLD分级D级患者的D-D、 FG水平显著高于B级、 C级(P <0.05), B级、 C级患者的D-D、 F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 COPD的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两者可作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的关系,以及与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讨RDW在诊断AMI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入住我院的345例AMI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肺部有无啰音、啰音范围和收缩压进行Killip分级。利用Simens-Bayer Advia 2120全血细胞分析仪、Triage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Olympus AU542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患者的RDW、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BNP以及hs-CRP等指标。分析Killip各级之间RDW的变化趋势,同时对RDW与BNP和hs-CRP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Killip II级及以上患者的RDW值明显高于Killip I级患者的RDW(13.75 vs13.07,P<0.001),但Killip II级I、II级及IV级之间RDW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 II/III=0.498、P II/IV=0.418、P III/IV=0.817),Killip...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 BNP)与肌钙蛋白T(cTnT)水平是否存在相关,以及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8例脓毒症患者,按严重程度分成重度和轻度两组,检测患者血浆中PCT、 NT pro BNP及cTnT水平,并统计患者的死亡结局情况,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浆PCT、NT pro BNP、cTnT水平与其死亡情况的关系。结果重度脓毒症组患者血浆中PCT、NT pro BNP、cTnT水平均高于轻度脓毒症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为10.53%,低于重度脓毒症患者(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PCT、NT pro BNP与cTn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相关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 与NT pro BNP呈正相关(rs=0.337,P<0.05),NT pro BNP与cTnT之间也呈正相关(rs=0.456,P=0.001),而PCT与cTnT无显著相关。 预后分析发现脓毒症患者血浆中PCT、NT pro BNP、cTnT水平均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并且对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好的判别作用,与独立指标相比,当三个指标组合时对预后判别能力更好。结论联合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浆PCT、NP pro BNP与cTnT水平可评估脓毒症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并初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脑钠肽(BNP)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探讨BNP、MCP-1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选择74例人院时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最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18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19例(SA组),1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无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外周血BNP、MCP-1水平. 结果 (1)AMI组、UA组MCP-1、BNP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2)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组,而MCP-1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MI组和U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积分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716,P<0.01),而与MCP-1水平无相关性,并且BNP水平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0.625,P<0.0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BNP、MCP-1水平升高.AMI、UA患者BNP与MCP-1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AMI、UA患者BNP与MCP-1水平明显相关提示两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检测BNP、MCP-1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