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入选标准,选取400例上海市枫林社区当年新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人。干预组采用群体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高血压分组管理。在干预前(2007年1月)和干预后(2015年1月)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平均收缩压(SBP)和平均舒张压(DBP)较对照组分别低8.03 mmHg和6.55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压达标率、危险分层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性别、体质指数、高盐膳食和吸烟。结论上海市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显著,是促进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对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降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嘉定区抽取2个社区,随机分为细节管理组和日常对照组,共纳入7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细节管理组553例和日常对照组173例.对细节管理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疾病细节管理和干预,日常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管理.在基线期和末期分别以体格检查和问卷的形式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后细节管理组和日常对照组的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平均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较日常对照组分别下降了6.52 mmHg和3.54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干预后细节管理组心血管危险分层低危人数增加比例大于日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不但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还有助于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危险分层级别,应在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实施临床预防主导式管理前后相关指标的分析,探讨高血压临床预防主导式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半试验研究设计,在上海市新华社区确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后,自社区健康档案中随机抽取各24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预防主导式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三级管理模式,一年后总结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干预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率由原来的25.0%上升到38.1%,高出对照组14.3个百分点。患者的血压控制行为如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比例、同时采取五种血压控制措施的比例均有明显上升(P<0.05);患者的个体危险因素如饮酒、食盐过多(人均每日用盐量≥6克)、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临床预防主导式管理模式较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在改善健康状况、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面效果更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及其经济学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在东莞市常平镇随机抽取4个社区进行高血压筛查,以在筛查中发现或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个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规范化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采用治疗率、控制率、成本-效果比等指标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治疗率从管理前的38.01%上升到管理后的89.35%,控制率从管理前的13.12%上升到管理后的65.74%;对照组的治疗率从管理前的37.62%上升到管理后的65.31%,控制率从管理前的13.76%上升到管理后的40.31%;干预组和对照组管理后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管理后干预组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每提高1%的治疗率或控制率所需投入的人均管理成本,分别比对照组少投入1.08和1.36元,干预组人均管理成本每增加1元可减少各项综合费用7.58元。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可显著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可更好地节省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积极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方法选择所在社区200例高血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细节管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并对其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为2.0%,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为13.0%;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细节管理,可预防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并强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对减少并发症、促进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社区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12月在浦东新区部分社区开展高血压不同管理模式的对照研究,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1 578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管理方法,管理组采用细节管理,由健康专员及社区医师负责随访以及相关资料收集。结果管理组的心脑血管发病率(1.33%)小于对照组(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升高、高血压病程增长、有高血压家族史、血肌酐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均为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P均0.05),而管理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是对照组的0.348倍(P0.05)。结论高血压细节管理相对于常规管理有优势,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血压细节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在江桥社区招募600名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马陆社区195名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社区医生和健康管理专员相结合的细节管理模式,开展以“饮食、控烟、规则服药、运动、自我效能”为专题的干预活动,对照组常规高血压管理。结果经过1年干预,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腹围、体重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有所下降,舒张压、腹围和体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细节管理模式优于常规管理,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开展高血压患者家庭成员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方法。方法将同一个社区的两个居委的高血压患者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行为及血压控制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38名吸烟高血压患者中有14人(36.84%)较干预前吸烟量减少,50名对照组中有吸烟行为的高血压患者中仅7人(14.00%)较干预前吸烟量减少;干预后能坚持每周3次以上、每天运动30 min以上的有37.88%,对照组能坚持每周3次以上、每天运动30 min以上的有25.29%,干预后干预组每周3次以上中等强度运动的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膳食行为中能有意识控制盐摄入的比例从70.20%提高到85.35%,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比例从47.98%提高到5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家庭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在社区高血压管理活动中应重视家庭成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上海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的成本效果,为建立和推广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自上海市区4个社区1 442名高血压病患者1年干预的随访。以血压水平和血压达标为效果指标,测算项目的管理成本和人力劳务成本,采用成本效果比方法估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成本效果。结果:经过管理分摊,干预组和日常管理组每年每管理1个高血压患者的成本分别是968.8元和740.6元。成本效果分析显示,与日常管理组相比,干预组每降低1 mmHg(0.133kPa)的收缩压可少花费44.51元,每降低1 mmHg舒张压可少花费82.52元,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可少花费9.63元。结论:本次社区高血压非药物综合性干预项目比日常管理更加节省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佛山市南海区高血压自我管理课程与健康生态学理论相结合的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已确诊且在社区已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比较2组高血压患者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的健康行为、自我管理效能、身体测量指标和血生化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共收集高血压患者412例,其中干预组212例,对照组20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项目实施6个月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每天食盐摄入量、每周水果蔬菜摄入频率、每周运动次数、每周吸烟量和每周饮酒量的行为变化的构成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自我管理效能、政策资源利用和医疗服务资源利用上,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构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仅医疗服务资源利用在干预前后的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舒张压干预后低于干预前,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腰围、空腹血糖、TC、TG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组各项检查指标干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的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模式比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相关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充分利用社会政策资源和积极与医生沟通的能力、控制体重和腰围、降低血压血糖血脂、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面效果更为有效,建议此管理模式在社区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群组干预管理,分析评价实施6个月后患者的生命质量变化情况。方法: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400名参加该研究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200名干预组和200名对照组。干预组接受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高血压三级管理。6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在项目实施前后的生命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部分生物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除生理机能和躯体疼痛外,干预组患者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以及一般健康状况等SF-36各维度变化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对照组多下降4.84 mmHg和2.07 mmHg(P均0.05)。体质指数、腰臀比的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与常规的三级管理相比较,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管理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2.
彭元  李平非  王晓玲  刘鲲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1632-1635
目的评估2010-2011年长沙市城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9个区县中各抽取一个社区(乡镇),每一社区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35~65岁常住居民30名,分成高血压患者组、高危人群组和健康人群组,每组各10名,社区干预1年后这些对象再次被调查。结果总计合格调查对象776名,其中女性387名,男性389名。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中"经常饮酒"、"不运动少运动"、"感到精神压力"的暴露率总体上比社区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不运动少运动"高危组和健康组下降显著(P<0.01);而"吸烟"率改变不明显,"盐摄入过量"患者组有所升高(P<0.05);空腹血糖受损(IFG)率平均为9.1%,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6.5%,年龄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C、TG异常率患者组、高危组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血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1);血压控制率城市社区由31.3%上升至50%(P<0.01),但干预后乡镇社区提高不明显。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与良好生活方式指导,对于各组居民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不一,生活方式干预对高危和健康人群获益更多;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和血压控制效果城市社区仍明显好于乡镇社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2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慢病管理组和对照组,慢病管理组采用慢病管理方法管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指导,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识、生活方式、血压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评价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认知度,慢病管理组达标率为lOO%,对照组为85.8%,慢病管理组高血压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6个月慢病管理后,慢病管理组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盐饮食、体重、运动、情绪)情况明显改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病管理组血压控制率为96.43%(135/140),对照组为56.67%(68/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57,P〈0.01)。慢病管理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认识率、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血压控制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为纳入社区三级管理的22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自我管理+三级管理)123例和对照组(三级管理)104例。应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调查生活质量,并检测两组的动态血压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的血压指标,SF-36量表的总分及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生理机能及躯体疼痛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自我管理在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实施三级预防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4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及高危患者分为对照组(117例)和管理组(1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高血压社区防治措施,管理组行高血压病社区三级预防干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管理组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实施高血压的社区三级管理模式,加强对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的指导与干预,对社区高血压防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庆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重庆市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城市10个,农村10个,通过随机抽样选取528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采用配对t检验对管理前后血压改变水平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城乡分组血压管理效果的差异;X2检验分析血压控制率的改善情况,评价社区规范化管理对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调查对象5283例,平均年龄为(60.5±11.0)岁,经过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8、13.80,均P〈0.05)。分性别分析血压控制水平,男性与女性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管理后均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t=12.58、10.66,女:t=11.60、9.10;P〈0.05)。分年龄组分析血压控制水平,各年龄组管理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其中收缩压降低最为显著的为50~岁年龄组(t=15.29,P〈0.05),其次为40~岁年龄组(t=9.22,P〈0.05)。分城乡分析血压控制水平,城市与农村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管理前明显下降。经过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5.3%(X2=134.5,P〈0.05),分性别、年龄及城乡分别分析血压控制率,管理后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除60-岁及≥70岁组外(x2=2.5、1.7,P〉0.05),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疾病管理计划在农村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农村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疾病管理计划,对照组进行随机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的改善状况、急性事件的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应用疾病管理计划,是切实有效的措施,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烟台市某社区27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性健康管理,并从认知、行为状况、生活质量3个方面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系统性健康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烟台市某社区高血压患者270名,分为干预组(135人)和对照组(135人),两组均逐一填写基线调查问卷。然后对干预组实施为期12个月的系统性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教育干预、运动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干预后,两组患者再次填写与基线调查一样的问卷。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认知评分变化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7.9652,P<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行为评分变化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行为评分改变值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7825,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的系统性健康管理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干预模式,它不仅在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的依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