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符思琴 《医疗装备》2021,(7):188-189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中频脉冲电疗仪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101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热敏灸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电疗仪,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及面瘫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0 d后面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中频脉冲电疗仪能够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促进面瘫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法分期辩证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初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采用电针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对照组43例,只采用电针治疗.2周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x2=6.57,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周围性面瘫早期治疗中在电针治疗基础上加上隔物温和灸能显著提高周围性面瘫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热敏灸与养血清脑颗粒分别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评价热敏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43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2),治疗组采用热敏灸条温和灸体表"热敏化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0天,对比观察两组临床治愈率。结果热敏灸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0例,养血清脑颗粒组治愈3例,显效4例,好转4例,无效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颈性眩晕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操作简单,疗效明显,被患者广泛接受,可作为颈性眩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部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及整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0.0%,对照组显效率为37.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周围性面瘫,通过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面部肌肉功能,提高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热敏灸治疗青少年室早性心肌病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60例青少年室早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心率、室性早搏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 LVEDD、心率、室性早搏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敏灸治疗青少年室早性心肌病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室性早搏次数,其机制可能与热敏灸改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小功率超短波穴位透热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二例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怡乐路,510260)邹穗英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在工矿企业中也有发生。临床治疗面瘫的方法颇多,本文采用小功率超短波穴位透热结合浅刺透穴和艾柱灸的方法,治愈周围性面瘫二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取患者中脘、天枢、足三里、公孙、神阙等穴周围选取热敏穴位,进行热敏灸。结果:治疗两周,随即治疗1疗程后,病例均有效,随访未复发。结论: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6,(8):1166-1168
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研究报道渐多,但问题不少。本文通过检索热敏灸治疗CP的国内外文献,从步骤、方法、应用、效果、评价、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评价。热敏灸治疗CP,常用艾条探出热敏穴后取全部或热敏感最强的1~2个穴位施温和悬灸,多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前列腺症状评分(NIH-CPSI)、中医症状评分、有效率等指标,观察热敏灸单用或联合其他疗法对CP症状的影响。热敏灸单用或联合其他疗法有改善NIHCPSI及中医症状评分、提高疗效等作用,但文献数量偏少、研究不够规范、忽视机制研究,提示热敏灸治疗CP整体安全有效,具有多重功能,需进一步提高文献质量,加强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热敏灸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均经B超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应用热敏灸与口服头孢氨苄片、消炎利胆片治疗;对照组用口服头孢氨苄片、消炎利胆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疗效及上腹痛止痛显效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宁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7):107-108
本文从腧穴热敏化现象入手,介绍了腧穴热敏化的特征及其规律,并对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应用现状作了综述。热敏灸疗法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枕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骨增生、慢性盆腔炎、原发性痛经、前列腺痛和慢性结肠炎等各科痛症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且疗效显著。热敏点对艾灸热刺激敏感,艾灸热敏点极易发动循经感传,说明艾灸热敏点能高效率发动感传,热敏点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灸之要,仍然遵循"气至而有效"的针刺疗法古训。  相似文献   

11.
田宁 《医疗保健器具》2009,16(7):107-108
本文从腧穴热敏化现象入手,介绍了腧穴热敏化的特征及其规律,并对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应用现状作了综述。热敏灸疗法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枕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跟骨增生、慢性盆腔炎、原发性痛经、前列腺痛和慢性结肠炎等各科痛症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且疗效显著。热敏点对艾灸热刺激敏感,艾灸热敏点极易发动循经感传,说明艾灸热敏点能高效率发动感传,热敏点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灸之要,仍然遵循”气至而有效”的针刺疗法古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观察分析针药灸结合和单纯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针药灸结合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针刺、中药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4.2%,对照组是73.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快速缓解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周围性面瘫根据分期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59例中治愈48例(81.36%),好转11例(18.64%),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100例,并和西药组100例患者作对照。结果经10d~2个月治疗后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组有效率97%,西药组为80%,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时使用温针灸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共13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接受电针治疗,观察组联合温针灸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X~2=7.385,P=0.007。结论: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温针灸的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9例周围性面瘫根据分期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59例中治愈48例(81.36%),好转11例(18.64%),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情,每次选择6~8个穴位,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结果经过2~6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7%。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安全、速效、面广、副作用小等特点,病人易于接受,是临床上广泛开展的治疗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情,每次选择6~8个穴位,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结果经过2~6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7%。结论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安全、速效、面广、副作用小等特点,病人易于接受.是临床上广泛开展的治疗项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热敏灸治疗中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热敏灸组),对照组(热敏灸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热敏灸治疗。采用全国统一标准(计分法)对治疗前后的的患者进行评分,了解积分降低以及总的生活能力提高情况。根据不同水平分为临床治愈、显效、好转以及无效。结果: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热敏灸在中风病患者的在身体运动功能、思维模式、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治疗效果均优于热敏灸组。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热敏灸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疗效显著,但将其应用于临床,仍需大规模的临床实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