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致小儿败血症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9~2003年间,先后从临床疑似感染性患儿血液中,培养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2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11例,最小为出生2 d,最大6岁.其中新生儿15例,~1岁6例,~2岁3例,~6岁2例.春季4例,夏季12例,秋季8例、冬季2例.城市5例,农村21例.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K-B法测定细菌药敏试验,对2004年1月-2007年12月的所有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使用WHONE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替坦的耐药率均100.0%,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较低,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2007年为3.2%,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逐年递增,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由15.6%下降至9.6%,庆大霉素由20.0%下降至16.4%,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由11.1%下降至4.8%,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约10.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基本稳定,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和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动态变化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37,自引:9,他引:37  
目的分析我院6年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数据输入WHONET4及SPSS 10.0软件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抗菌活性较强而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等,但6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普遍增高的趋势,其中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显著(P<0.05).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单一或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茵耐药性及耐药趋势,为临床预防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各科室按标准方法采集送检标本,采用美国BDBBLCrystal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执行。结果3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为69.4%;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11.3%;其余被检测抗茵药物的耐药率在12.9%~50.8%之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级医院应严格贯彻抗茵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医院近4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4年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236株,占16.7%,其中从痰液中分离1750株占78.3%;分离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有较好的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呋喃妥因表现为天然耐药,多药耐药株和泛耐药株逐年递增,多药耐药株从2007年的76株增加至2010年210株,泛耐药株从2007年的9株增加至2010年的43株.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易产生多药耐药性,了解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最新的耐药性资料,以便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变化,为临床预防感染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情况,对分离的158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359份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58株,总分离率为44.0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体外抗菌性最好,耐药率为16.4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52%;耐药率最高的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均为100.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较高,且耐药性严重,对多药耐药菌株的感染应以预防为主,建立耐药监控体系,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43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0,他引:29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对目前常用3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以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1日-2002年2月28日分离出43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细菌苗落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io Merieux公司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结果 43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3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平均敏感率为37.59%,平均耐药率为62.41%,3重以上耐药者占78.57%;43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敏感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为87.50%,其他依次减少的是阿米卡星(86.27%)、亚胺培南(84.69%)等。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常见致病菌之一,其耐药问题已十分突出;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经验性治疗可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 氨基糖昔类为较优化的组合治疗方案,同时可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以提高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诱导TNF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4种抗菌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诱导TNF的能力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在家兔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模型上观察比较了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4种不同类抗菌药物单次给药后诱导TNF的过程、强弱及对动物存活的影响。结果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组血清TNF水平呈现较为平稳的变化过程,3种抗菌药物各时间血清TNF水平无明显差异。头孢他啶组血清TNF水平变化则为双峰曲线:血清TNF水平均显著超过对照组和其它给药组。与对照组和其它给药组不同,头孢他啶组第8~11小时又发生1只动物死亡。多数动物死亡原因可能与血清TNF水平过度升高有关。结论使用诱导TNF较多的药物可能加重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田芳 《药物与人》2014,(6):42-43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用量的不断加大,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日益严重。随着对细菌研究的深入发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仅与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有关,亦与致病菌在体内形成生物膜有关。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又称为绿脓杆菌,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严重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机会致病菌.亦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细菌生物膜相关感染病原菌,可引起慢性难治性感染,往往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本文从国内外药物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年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药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3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3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尿液、咽拭子等标本;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及头孢呋辛耐药率均5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但耐药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为多药耐药;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目的 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立简便的纸片扩散试验,用于检测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方法 以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亚胺培南为底物,依地酸二钠(EDTA-Na2)为酶抑制剂,在MH平板上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协同敏感试验,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比较。结果 任一药敏纸片与含酶抑制剂纸片间出现抑菌环扩大现象则表示受试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在82株受试菌中,协同试验阳性7株,与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结果一致。结论 协同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与PCR技术相媲美,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日常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按常规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 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标准进行判读;血清分型采用日本生研株氏会社分型血清;用SPSS 12.0软件对资料进行卡方分析。结果 405株PAE分型率为92.1%;以G、F、E、B、I型为主,共占76.8%;主要血清型PAE对临床常用的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PIP 13.7%~66.7%、TIM 29.3%~68.3%、TZP 13.7%~61.7%、ATM 18.3%~43.1%、CAZ 8.3%~23.5%、FEP 10.0%~18.5%、IMP 8.3%~21.6%、GEN 19.6%~66.7%、CIP 13.7%~60.0%、AMK 9.8%~17.6%、SXT 90.2%~98.2%,经X^2检验,各主要血清型对ATM、CAZ、FEP、IMP、AMK、SXT的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PIP、TIM、TZP、GEN、CIP的耐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E血清型以G、F、E、B、I为主,不同血清型的PAE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且有差异,临床应合理谨慎应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株的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3.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   总被引:29,自引:10,他引:29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迁以及感染病例科室分布,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检测75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只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25.0%;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干部科(31.3%)、重症监护病房(18.2%)以及呼吸内科(17.4%);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有87株,主要分布在干部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以及烧伤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可指导临床治疗,同时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资料,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长期应用抗菌药物及长时间住院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2008-2010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112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结果 3年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主要分布于ICU、呼吸科、结核科、神经外科等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2.7%、阿米卡星38.6%、头孢他啶44.1%、头孢吡肟48.1%;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2.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64.4%,庆大霉素耐药率为67.1%,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保持较高耐药水平,并且耐药率逐年上升,应定期监测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和耐药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给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27株铜绿假单胞菌其药物敏感率依次为亚胺培南82.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4.94%、哌拉西林67.92%、阿米卡星64.87%、头孢他啶59.95%、妥布霉素等52.93%、头孢吡肟49.88%、环丙沙星49.65%、头孢曲松44.50%、庆大霉素41.92%、氨曲南38.17%和头孢噻肟35.6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仅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等抗菌药物保持较高敏感性;对环丙沙星及氨曲南的敏感性低;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2008-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医院各类临床标本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 医院2008-2011年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420株,分离率4.44%;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79.00%,其次是分泌物,占7.85%;科室分布以神经外科最多,占22.38%,其次是呼吸内科和ICU,分别占20.95%和20.00%;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情况严重,除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低,到2011年耐药率在37.06%~49.24%;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西丁及除头孢他啶外的头孢菌素,均呈较高的耐药性,至2011年耐药性接近100.00%;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在2008年时耐药率低,分别为16.67%和17.24%,但从2009年开始耐药率逐年上升,至2011年耐药率分别为54.05%和42.35%;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在2008年时耐药率低,分别为26.42%、28.3%,但从2009年开始逐年上升,至2011年耐药率分别为37.24%和45.18%.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和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多药耐药和泛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科室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做好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防止耐药菌株播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经验性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169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调查与统计,采用常规方法对临床送检的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68.0%;3年间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69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菌药物总耐药率为:环丙沙星26.9%、头孢哌酮/舒巴坦33.0%、美罗培南33.5%、头孢他啶33.7%、亚胺培南/西司他丁39.6%、氨曲南39.2%、头孢吡肟42.0%、左氧氟沙星42.8%、阿米卡星46.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4%、头孢哌酮50.7%、哌拉西林56.2%、庆大霉素59.8%、头孢曲松64.1%、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4.6%、头孢噻肟69.3%.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仅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他啶、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保持相对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性,并探讨治疗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07-2009年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检出率为23.63%;其最常出现在痰标本中,占92.56%;多分布在老年病房,占31.23%,其次是呼吸病房,占25.01%;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药耐药,耐药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其耐药率均>99.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1.73%、11.02%,对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50.0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9.14%,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均表现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多种抗菌药物的泛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常导致患者严重的肺部感染,其泛耐药菌株使抗菌药物面临着选择压力;治疗上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经验用药可考虑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19.
ICU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及菌株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自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PAE)中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的亲缘性。方法对21株PAE,采用PCR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TEM、SHV、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DHA、FOX、MOX和oprD2),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aac(6′)-Ⅱ、ant(3″)-Ⅰ、ant(2″)-Ⅰ和aac(3)-Ⅰ)。结果21株PAE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中TEM阳性21株(100.0%)、SHV阳性2株(9.5%)、GES阳性1株(4.8%)、CARB阳性2株(9.5%)、VIM阳性4株(19.0%),oprD2基因缺失14株(66.7%),其余基因均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中aac(3)-Ⅱ阳性4株(19.0%)、aac(6′)-Ⅰ阳性5株(23.8%)、aac(6′)-Ⅱ阳性2株(9.5%)、ant(3″)-Ⅰ阳性1株(4.8%)和ant(2″)-Ⅰ阳性4株(19.0%),aac(3)-Ⅰ为阴性。结论ICU患者分离到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聚类分析显示存在克隆传播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0.
呼吸病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5,自引:9,他引:36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方法 用血清型和抗菌谱联合分型方法,对患者分离株和环境分离株从检出时间,地点或部位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2123份样本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76株,分离率为0.8%_57.1%,患者之间,患者与环境及医护人员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未见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