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浙江省伤残调整期望寿命及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算浙江省各年龄组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评价浙江省居民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2006年浙江省死亡监测数据和现场问卷调查获取的患病资料,采用沙利文法,评价浙江省各类疾病损失的期望寿命(DLE)和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及疾病负担水平.结果 共获取有效样本27 391人;0岁~组居民期望寿命为75.20岁,因患病损失的健康期望寿命合计为5.90年,伤残调整期望寿命为69.30岁;疾病负担前3位分别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肌肉骨骼疼痛和意外伤害、神经和精神性疾病;伤残调整期望寿命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女性和城市居民的疾病负担亦高于男性和农村居民.结论 浙江省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肌肉骨骼疼痛和意外伤害以及精神疾病是主要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卒中的疾病负担,为制定防治脑卒中卫生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主要指标包括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寿命损失年、伤残损失寿命年等。结果:与1999年相比,2009年我国脑卒中死亡率增加了 12.5%,伤残调整寿命年增加了 10.8%。与2009年相比,2019年脑卒中的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分别增加了 7.3%和5.9%。男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增长幅度高于女性。1999年、2009年、2019年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结论: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呈现增长趋势。出血性脑卒中疾病负担最为严重,疾病负担性别分布有明显差异,脑卒中疾病危险因素普遍流行,急需科学有效的方法,降低脑卒中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成年人伤残调整期望寿命的测算(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基于自报健康调查资料(HOPIT模型校正)所获得的人群伤残测度为基础,结合寿命表对上海市部分地区成年人伤残调整期望寿命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市部分地区成年人20岁伤残调整期望寿命为41.1岁,60岁成年人为8.1岁。女性因伤残损失的健康寿命年高于男性,20岁以上女性伤残调整期望寿命低于男性。伴随人口老化,伤残对健康的影响是上海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伤残调整期望寿命是衡量疾病或伤残负担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癌症和其他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日益加重的负担对人类发展构成了威胁,从而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球行动计划所反映的全球政治承诺。为了确定这些承诺是否改善了癌症控制,需要对癌症负担进行定量评估。本研究对29个癌症组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估,为政策讨论、资源分配和研究重点提供框架。研究采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评估方法,按年龄和性别对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寿命损失年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进行评估。通过社会人口统计指数(SDI)分析水平和趋势。发病数的变化按流行病学变化与人口变化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人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开展居民死亡水平及疾病负担研究,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居民死亡原因普查方法对2004-2005年2年中10县(市)死亡个案回顾调查,以死亡率和构成比描述居民死亡水平;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测量疾病负担,死亡损失寿命年(YLL)采用直接法计算,伤残损失寿命年(Y...  相似文献   

6.
去病因健康调整期望寿命——一个新的疾病负担评价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去死因期望寿命、健康调整期望寿命、失能调整寿命年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疾病负担评价指标--去病因健康调整期望寿命.去病因健康调整期望寿命通过虚拟死亡人数的概念将疾病导致的伤残和死亡结合到一起,从而解决了健康调整期望寿命难于应用于单个疾病的问题.去病因健康调整期望寿命概念上容易理解,在理论上有依据,计算方法上简单可行,不受评价人口的年龄构成影响,更有利于不同疾病、不同人群间疾病负担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疾病负担的基本定义,以量化健康和经济损失的方式来衡量疾病、伤害和早死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健康及经济影响以及疾病负担的分类、常用的评价指标及其演变的过程。根据全球疾病负担GBD2016的最新研究结果,通过对全球195个国家的健康期望寿命、伤残调整寿命年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阐明疾病负担方面的研究热点和不足,以期为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疾病负担的合理解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与其他痴呆症的发病、死亡与疾病负担情况,以期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全球健康数据交换数据库的数据,计算中国人群AD与其他痴呆症的发病率、死亡率、性别和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以及疾病负担、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分析中国人群痴呆相关的疾病负担情况。结果 2019年中国新发AD与其他痴呆症病例数为180.03万人,发病率较1990年增长了192.17%;女性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60岁以下人口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低,随着年龄增大,发病与死亡人数快速增长,近30年来60~64岁年龄组发病率增长趋势明显;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等疾病负担指标分别由1990年的184.60、138.33和46.27万人年增长至2019年的597.70、411.37和186.33万人年,APC分别为4.16%、3.90%和4.75%。结论 AD与其他痴呆症造成的疾病负担在我国呈上升趋势,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积极避免危险因素和改善预后是减轻其疾病负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山东省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06年山东省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和2007年山东省恶性肿瘤现患状况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按照全球疾病负担(GBD)研究方法计算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失能引起的寿命损失年(YLDs)、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和各种肿瘤的残疾权重,YLDs采用直接法进行测算,并对测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人群因各种恶性肿瘤共导致138.3万个DALYs.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为山东省人群健康负担最重的4种主要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负担的71.45%以上.95%的恶性肿瘤健康负担为早死所致,伤残负担仅占5.26%.DALYs不确定性范围约为±11%,YLDs的不确定性高于YLLs.结论 恶性肿瘤对山东省人群造成的健康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肺癌、肝癌和胃癌应成为山东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2010年年龄别的营养缺乏性死亡与伤残的疾病负担及20年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对中国的估计,描述了中国分年龄组人群营养不良的疾病负担现状和20年的变化规律.主要指标包括死亡率、早死导致的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伤残导致寿命年损失(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结果 中国营养缺乏性疾病导致死亡率及DALY率在过去的20年中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青壮年人群DALY率下降趋势明显.<5岁儿童及≥70岁老年人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死亡率仍值得关注,<5岁年龄组缺铁性贫血的YLD率有所上升;≥70岁老年人的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DALY率下降并不明显,缺碘与其他营养不良的DALY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 按年龄分组的疾病负担更能准确地反映不同营养缺乏造成的影响,可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