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雨新  丁愈  任重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760-1761
目的了解株洲市2004-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市2004-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与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93.41%降至66.67%左右,但<8月龄和8~11月龄婴儿病例构成比增加(<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8.5%),≥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增加较多。各县区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1岁婴儿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40/10万。结论株洲市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构成比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甘肃省2005—2011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甘肃省报告的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及不同年龄发病率做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省2005—2011年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人群,<15岁儿童发病占70.55%;各个地区麻疹病例年龄构成比例不尽相同,有3个市州<15岁儿童病例构成比例较高,平均均>80%;全人群中,年龄越小麻疹发病率越高,0岁组儿童麻疹发病率最高。结论 近年来甘肃省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0岁组儿童病例构成上升明显,≥15岁病例构成有小幅升高。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199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变化对消除麻疹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山东省199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变化,为调整免疫和监测策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数据,对山东省不同时期麻疹发病年龄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3~2006年各年麻疹年龄别发病率均以<7岁人群最高,其中<1岁人群近年来增加显著,由1993~1998年的7.68/10万增加到2005~2006年的77/10万;≥15岁人群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1993~1998、1999~2004、2005~2006年,≥15岁人群发病率分别为0.26/10万、0.31/10万、1.96/10万.1~14岁病例分别占76.63%、57.53%、29.64%,构成比呈减少趋势,而<1岁病例构成明显上升,2005、2006年分别占19.65%、26.77%.爆发病例1993~1998年主要以学龄前和学龄儿童为主,2002年后较大规模的爆发多为成人,流动务工人群麻疹爆发是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成人麻疹爆发的主要人群.1999~2004年人群抗体监测显示,15~19岁、20~39岁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低于其他年龄组,分别为1465.20和1∶426.51.结论 山东省麻疹发病年龄由儿童为主逐渐向大年龄和未到免疫年龄人群转移,成人麻疹,特别是流动务工人员麻疹病例的增加给消除麻疹带来挑战,因此要达到消除麻疹目标,除要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外,加强成人特别是流动人口麻疹监测和免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2002~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超  陈长  李放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014-1015
[目的] 解我省2002~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02~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86.56%~89.44%的病例集中在<15岁儿童年龄组.2006年≤1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峥度上升,2006年≤1岁儿童发病率>300/10万,2006年≤1岁人群出现麻疹发病高峰.[结论] 我省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1岁~、2岁~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保定市1999~2007年麻疹发病年龄变化,为调整免疫和监测策略,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供依据. [方法] 对保定市不同时期麻疹发病年龄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1999~2002、2003~2007年1~14岁人群麻疹病例构成比分别为:75.90%、45.95%,呈减少趋势.<1岁人群构成比1999~2002、2003~2007年分别为:O.92%、22.33%,呈增加趋势.≥15岁人群麻疹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4.86%和30.72%,呈增加趋势. [结论] 保定市发病年龄由儿童为主逐渐出现向未到免疫年龄和大年龄组移位现象.因此,要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做好儿童麻疹疫苗的初免和复种是关键,同时关注流动人口,完善麻疹监测系统及时处理麻疹疫情,重点地区应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  相似文献   

6.
保定市2005—2009年麻疹发病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保定市2005—2009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比和年龄发病率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7、2008—2009年麻疹病例构成比,<8月龄人群构成比分别为12.67%、15.60%;≤2岁人群分别为40.3%、58.01%,呈上升趋势;3~7岁人群构成比分别为14.3%、12.3%,呈减少趋势;≥15岁人群麻疹病例分别占总病例的36.71%、26.40%。2005—2009年0~8岁各年龄发病率均在11.37/10万以上,其中≤1岁发病率最高。结论麻疹发病年龄主要特征是以小年龄为主,主要集中在≤2岁儿童。<8月龄婴儿构成比逐年上升,≥15岁人群麻疹病例占有较高的比例。建议提高2剂麻疹的接种率和8月龄婴儿麻疹及时接种率,适时开展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加强成人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7.
随着麻疹疫苗的接种,麻疹发病明显减少,但是近年来文献报导麻疹发病有增多趋势,甚至局部有暴发流行[1,2]。2004~2006年我院收治的麻疹病人也逐渐增多,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了解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2004~2008年南充市顺庆区麻疹病例年龄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比较2007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麻疹发病年龄特征.[结果]2004~2007年南充市顺庆区共报告麻疹病例教460例.83.70%(385/460)的麻疹患者为15岁以下儿童,其中婴儿麻疹病例构成比分别为0%、10.81%、13.51%、25.82%.2007年9月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2008年仅发生麻疹病例数10例.其中80.00%(8/10)的病例为15岁以下儿童,婴儿麻疹病例构成比为40.00%.2007年、2008年麻疹病例年龄构成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842,P>0.05).[结论]2004年以来南充市顺庆区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要儿麻疹病例构成比持续增加.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麻疹发病年龄分布影响不大.应进一步针对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的变化,开展防控和消除麻疹的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武县2003—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预防、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6年临武县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检测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健康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4年里临武县报告麻疹病例221例,年均发病率为17.67/10万;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发病89例、132例,年均发病率80.99/10万、10.59/10万。流动人口、常住人口3~7岁健康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检测147人、150人,麻疹抗体水平≥1:800的阳性保护率为45.57%、7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6,P〈0.005)。结论流动人口儿童麻疹报告病例的增多是临武县麻疹病例报告急增的主要原因。流动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保护率过低,存在发病隐患和免疫空白点,是控制麻疹发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国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总被引:87,自引:6,他引:87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控制(防控)措施,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发病和防控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5年麻疹疫情回升,报告发病率为9.50/10万,2006年(1~6月,下同)总体发病水平低于2005年同期。2004年以前西部地区麻疹发病率较高,2005年开始东部地区和东北三省麻疹发病率上升明显,西部地区麻疹发病率相对下降。<15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分别占2004、2005、2006年总病例数的83.90%、70.33%、66.81%,呈逐年减少趋势,但≤1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4.54%上升到2006年21.15%。2005年流动人口麻疹病例占总病例数的37%,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和大城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贵州省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效果明显。结论应进一步加强MV常规免疫,防控麻疹爆发;高发省份在适当时候开展MV强化免疫;针对近年麻疹一些流行病学特征发生变化,开展防控和消除麻疹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清远市2004-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清远市麻疹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4--2006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清远市2004--2006年共报告麻疹病例76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7.69/10万、2.89/10万、10.33/10万;期间共报告18起麻疹暴发疫情,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17.39%;病例主要集中在常住和流动人口较多的清城区、清新县、连州市、英德市4个县(县级市、区),占全市发病数的89.15%;3—7月为高发季节,占总发病数的71.63%;发病人群主要是9岁以下的儿童,占总发病数的71.76%;病例中该地户籍占67.45%,外地户籍占29.54%;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占81.57%。结论清远市近年麻疹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儿童麻疹免疫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福建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福建省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福建省麻疹发病1 646例,发病率为4.97/10万.其中,实验室确诊722例,占43.86%;流行病学确诊病例87例,占5.29%;临床诊断837例,占50.85%.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厦门、莆田、三明,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月发病1 218例,占74.00%.男性915人,女性731人,男女性别比为1.25: 1.14岁以下发病1 119例,占67.98%.发病居前3位的是散居儿童533人,占32.38%;学生464人,占28.19%;幼托儿童161人,占9.78%.流动人口发病754例,占45.81%.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139例,占8.45%;无免疫史的723例,占43.92%;免疫史不详的784例,占47.63%.在1 095例检测标本中,麻疹IgM抗体阳性722例,阳性率为65.94%.[结论]福建省2006年麻疹发病处于较低水平,应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并将流动人口接种作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洛阳市2003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洛阳市2003年麻疹发病情况,以便指导今后的麻疹控制工作。方法对洛阳市2003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洛阳市2003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734例,报告发病率为11.47/10万,明显高于往年,病例以青少年为主,发病集中在1~5月,洛阳市2003年共发生8起麻疹爆发,其中7起发生在学校。结论洛阳市2003年麻疹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低、免疫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乐山市麻疹发病的年龄分布特征,探讨麻疹强化免疫对该市麻疹发病控制效果。方法对1996—2008年乐山市麻疹年龄别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乐山市麻疹流行呈周期性特征,0~4、5~9、10~14岁组麻疹发病的周期性明显,与全市麻疹总体发病周期性特征一致,3~5年出现1个流行周期。实施强化免疫后,2008年麻疹总发病率,0~4、5~9、10~14和15~19岁组发病率明显下降,分别与1996—2007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5~9岁组病例构成分别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40%下降到2005年后的30%,20~24岁组发病构成由20世纪90年代的不到10%上升到2005年的28%,实施强化免疫后达到34.55%。结论1996—2008年乐山市麻疹低年龄段易感人群麻疹发病呈周期性流行特,强化免疫可快速降低低年龄段人群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泰州市1997-2004年麻疹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泰州市1997-2004年8年间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方法根据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资料,逐年计算发病率和构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泰州市8年间共报告各类麻疹病例216例,麻疹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平均上升21.7%(P<0.01)。病例集中在7-14岁和15-25岁年龄段,其中15-25岁年龄段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上升34.2%(P<0.01)。从发病季节上分析,春季、夏季、秋季病例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上升幅度依次为26.1%、20.1%、27.6%。结论泰州市麻疹发病率不断上升,防治麻疹的重点应放在15-25岁年龄段人群。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1999~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了解上海市1999~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9~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4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2.69/10万,外来人口发病率高于本市人口,发病率呈现一年高一年低的趋势。病例集中在3~5月,多为无明确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史者,本市人口以未及MV初免月龄儿童和≥20岁成人病例为主,远郊区发病率高于近郊区和市区,外来人口麻疹病例集中在<10岁儿童及外来务工人员。共报告麻疹爆发94起,涉及348例。本市人口爆发主要为成人,外来人口每年均有爆发,但爆发起数逐年下降,外来人口自办学校中麻疹爆发已基本得到控制。结论本市人口中成人发病增多,外来儿童中MV接种率低,存在免疫空白,是上海市消除麻疹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南宁市兴宁区2006—2010年麻疹流行病特征与规律,为今后麻疹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南宁市兴宁区2006—2010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宁市兴宁区2006—2010年共报告麻疹240例,病例以散发和局部暴发为特征,年平均发病率1.6/10万。发病高峰在3—8月份,以散居儿童为主,发病年龄集中<5岁年龄组,其中<8月龄和8月~组占大多数,成人麻疹也有一定比例。结论加强儿童麻疹接种率,普种和强化接种相结合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有效手段;落实入学入托查验接种证制度保证大年龄组儿童免受麻疹感染的根本途径,卫生部门、社区组织、派出所等部门形成一个长效的计划免疫管理机制是提高流动儿童麻疹接种率的有效探索。同时考虑对麻疹初免年龄提前到6月龄以及对育龄妇女在生育前进行麻珍疫苗注射是降低<8月龄儿童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