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艳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81-4382
目的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通过回顾2009-2012年间收集到的42例尿毒症患者透析中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情况对其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结果及时发现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并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了分析处理,保证了透析治疗的顺利完成。结论低血压、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为透析过程中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预测慢性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方法80例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测定cTnI、CRP水平后,继续规律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1月后再次测定cTnI、CRP水平,随诊1年,终点为心血管事件。结果血液透析1月后cTnI、CRP水平与初测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诊1年后,12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82%患者cTnI水平升高,60%CRP升高。80例患者中cT-nI升高和cTnI正常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4%和5%(P﹤0.01),CRP升高和CRP正常为32%和10%(P﹤0.01)。结论慢肾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规律性血液透析不能有效降低cTnI、CRP水平,异常升高的cTnI、CRP与心血管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3.
超敏CRP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因其能和肺炎双球菌的细胞壁的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B球蛋白。它是目前最有价值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的升高可以提示许多炎症事件的发生,长久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监测。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采用超敏感方法检测到的CRP被称为超敏CRP。现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其在冠心病、中风、周围血管栓塞等疾病诊断和预测中发挥的作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的影响,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无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尿毒症患者为对照组,发生肺炎衣原体感染的53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比较两组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比较两组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17、IL-6和IL-10的浓度,通过心血管测定仪比较两组患者的心搏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搏指数(SI)、射血分数(EF)和总外周阻力(TPR)等心功能指标。结果感染组患者TH17和Treg细胞比例为11.33±5.07,对照组患者为3.99±0.58,感染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细胞因子IL-17、IL-6和IL-10的浓度分别为(61.07±11.72)pg/ml、(52.61±10.19)pg/ml和(7.02±3.18)pg/ml,对照组分别为(15.33±5.71)pg/ml、(14.29±3.67)pg/ml和(27.69±5.43)pg/ml,感染组患者细胞因子IL-17和IL-6的浓度高于对照组患者,IL-10的浓度低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感染组患者的心功能较对照组患者更差,其SV、CO、SI、EF均低于对照组患者,TPR大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发生肺炎衣原体感染时,其体内TH17和Treg细胞比例失衡,促炎因子IL-17和IL-6浓度上升,抗炎因子IL-10浓度下降,从而导致患者心血管功能发挥失常,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铁负荷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血管状态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铁负荷对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血管状态及对血透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3 8例维持血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 ,男性 2 8例 ,女性 1 0例 ,年龄 49.8± 1 2 .3岁。将其分为 2年及 5年两个透析年组。两组在性别、年龄、血压、血红蛋白、血清铁、透析充分性 (KT/V) ,平均超滤量 ,血管瘘血流速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P>0 .0 5。比较其在不同铁负荷下 ,心脏结构、心脏功能的差异。结果 :3年组血清铁蛋白 (1 98.6± 69.4ng/ml) ,室间隔厚度 :0 .98± 0 .1 6cm,左室后壁厚度 :0 .98± 0 .1 1 cm,左室射血分数 :61 .2± 9.1 ,心脏指数 :3 .81± 1 .8。5年组 :血清铁蛋白(4 96.8± 86.7ng/ml)室间隔厚度 :1 .47± 0 .1 9cm,左室后壁厚度 :1 .46± 0 .2 4cm,左室射血分数 :5 1 .2± 3 .1 ,心脏指数 :2 .89± 0 .67,P<0 .0 1。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 8.6%、82 .4% ,5年组明显高于 2年组 ,P<0 .0 1。结论 :随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年的延长 ,其铁负荷加大心脏结构及其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故铁负荷加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毒症与非尿毒症患者胸部CT心血管钙化发病率的特点。方法:选择66例连续行胸部CT检查的尿毒症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66例非尿毒症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常规扫描,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心脏瓣膜、冠状动脉及主动脉弓钙化。结果:观察组有钙化者38例(占58%),对照组12例(占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6,P<0.05)。观察组主动脉弓钙化22例(占33%),对照组8例(占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6,P<0.05)。观察组瓣膜钙化8例(占12%),对照组无瓣膜钙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2,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钙化30例(占45%),对照组8例(占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9,P<0.05)。观察组前降支钙化28例(占42%),对照组7例(占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5,P<0.05)。观察组左旋支钙化8例(占12%),对照组无左旋支钙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2,P<0.05)。观察组右冠状动脉钙化16例(占24%),对照组4例(占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尿毒症患者,钙化主要累及主动脉弓及前降支,提示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壁受累有较高的发生率,冠心病的发病率亦增高。CT是发现尿毒症患者心血管钙化的主要检查方法,可作为尿毒症性心脏病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能有效延长糖尿病肾病尿毒患者的存活时间,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问题不可忽视.所以要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方法,减少糖尿病肾病尿毒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I/1的:观察、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后左室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139例,对比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参数,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结果:139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的心功能检测结果:年龄〈50岁组与≥70岁组对比,左室结构和功能相关的IVSd、IVSs、LVPWd、LvPws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随年龄的增长,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变薄。性别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无明显改变。血透时间〈12个月组与t〉36个月组对比,LVPWd、LVPWs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血透时间延长,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增厚。结论:随着血透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的增加,尿毒症血透患者左心室功能逐渐改变,影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功能的因素主要是血透时间和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越长,心功能越差,患者的年龄越大,心肌细胞凋亡越多,代谢功能越差,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14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5例)和试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6%(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透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事件是否独立相关。方法 2009-2010年在我国12个研究地区各抽取35~64岁调查对象1 000人,实际入选11 623人。收集清晨空腹血标本检测hs-CRP,同时调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2016-2017年对12个地区中的7个地区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21年(36 075人年),并记录心血管和死亡事件。总共随访6 177例,排除基线感染者、未进行hs-CRP检测和体格测量的研究对象后,5 984例纳入最终分析。根据hs-CRP值(mg/L)将人群分为3组(<1、1~和>3)。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调整各混杂因素后,探讨hs-CRP与心血管事件及总死亡事件的关联。结果 随访对象平均年龄50.2岁。hs-CRP<1、1~和>3 mg/L 3组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6/1 000人年、7.1/1 000人年和10.4/1 000人年;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0/1 000人年、5.7/1 000人年和9.1/1 000人年。调整混杂因素后,与hs-CRP<1 mg/L组相比,hs-CRP 1~和>3 mg/L明显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HR值(95% CI)分别为1.33(0.95~1.84)和1.76(1.20~2.60),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3);发生全因死亡风险也明显增加,HR值(95% CI)分别为1.76(1.23~2.54)和2.64(1.74~4.01),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1)。结论 hs-CRP增高与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事件呈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空气污染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2006年8月~2007年10月广州市每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资料(数据来自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以及同期广州市每日空气污染数据(数据来自广东省气象局),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广州市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当天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低度相关(OR值为0.138和0.142)。将心血管事件发病人数及污染指标按周合并(取一周当中的中位数)作相关分析,周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低度相关(OR值为0.258和0.264)。[结论]广州市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空气污染只有低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气象因素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采集2006年8月~2007年10月广州市每日气象因子数据(数据来自广东省气象局)以及同期广州市每日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资料(数据来自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简称120系统),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相关预报方程,.通过预报方程预测未来广州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当天的气温、平均气压、平均水汽压、平均露点温度、气温差相关(OR分别为-0.263、0.227、-0.223、-0.236、0.095);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日心血管事件发病人数的回归方程(预测方程)为:Y=(19.120-0.198*日最低气温)*1.00008n(n为距离2006年8月1日的天数);对日心血管事件发病人数的回归方日程进行回代检验,以预报等级与实际等级相同的天数作为预报正确。预报等级与实际等级相差不超过一个等级的占82.4%(352/426)。[结论]广州市气象因子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气温。日心血管事件发病人数的回归方程对广州市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心率变异性与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敏生  王良玉  张钰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8):906-907,9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伴左室肥厚(LVH)和非左室肥厚(NLVH)的心率变异性(HVR)与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9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有或无左室肥厚两组及4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4h动态心电图R-R间期的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24h内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24h内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两个相邻R-R间期差>50ms的心跳数占正常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连续R-R间期平方根均值(rMSSD)。随访上述患者心血管事件(CVE)的发生情况。结果:EH伴LVH组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明显低于EH伴NLVH组及对照组(P<0.01),PNN50明显高于EH伴NLVH组及对照组(P<0.01),随访发现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LVH组为51.1%,在NLVH组为26.7%,而健康组为0;发生CVE患者HRV明显低于无CVE者。以SDNN低于70ms及PNN50高于55%为界定值,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1%,阳性预测值为84%。结论:EH伴LVH的发生可能与HRV的减低有关,HRV的减低增加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少红 《现代医院》2011,11(2):80-81
目的减轻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护理干预前后80例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皮肤瘙痒的症状明显减轻(p<0.01),瘙痒的发生率由72.5%降至38.8%。结论了解分析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皮肤瘙痒症状,提高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透析器重复使用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析器重复使用对患者的治疗费用、潜在风险及复用成本的影响。方法将178例血液透析患者按透析器使用次数分为单次使用组(n=94)和复用组(n=84),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费用、不良事件及透析器复用所需成本。结果单次使用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8750例次和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653例次,费用分别为(565.46±4.82)元/次和(809.12±10.39)元/次,透析器复用组接受LFHD3840例次和HFHD4660例次,费用为(475.74±3.61)元/次和(529.57±10.55)元/次,两组均未见热原反应、透析器破膜和灭菌剂残余反应发生,未发现新增感染肝炎病例。采用全自动和半自动复用方式进行透析器复用,其复用时间和灭菌剂成本分别为(9.03±0.67)、(23.97±1.18)分钟/支和(9.20±0.14)、(2.01±0.23)元/支。结论复用组HFHD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单次使用组LFHD;而按规范进行透析器复用可有效避免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急重症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SU的发生情况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46例,治疗结束后SU发生7例,发生率为15.22%;对照组42例,发生SU的14例,发生率33.33%,组间资料采用卡方检验,χ2=3.9657,P=0.0464﹤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死亡5例,病死率10.87%;对照组死亡11例,病死率为26.19%。两组病死率比较组间资料采用fisher检验,P=0.0405﹤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危重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采用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优于应用西咪替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胡红平  刘应超  肖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28-4529,4531
[目的]研究白介素-8(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干扰素(TNF-α)水平在急性左心室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与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正常人、80例左心室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IL-8、Hs-CRP和TNF-α水平含量,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结果]治疗前左心室功能衰竭患者IL-8、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8、Hs-CRP和TNF-α水平与NYHA心功分级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与左心室重量指数正相关。[结论]血清IL-8、Hs-CRP和TNF-α水平可能作为评价心室重构及心功能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左心室功能衰竭的诊断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蔡锦亮 《现代医院》2013,13(3):63-64
目的研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12例病历资料较为完整的心血管病患者和100例身体健康,体检正常的志愿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中TG、TC、HDL-C、LDL-C、APOA1和APOB的指标。结果实验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高血压患者TG、TC、LDL-C、APO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和APOA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诊治中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预示十分准确,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